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考历史材料题精选之二(附答案)

来源:榕意旅游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高考历史最新材料题精选之二(附答案) 1.(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望,更大的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什么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12

分)

材料二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虽然这对任何时期的任何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严峻考验,但是,对于已过了全盛时期、许多关节嘎嘎作响的法国旧制度,是尤其严峻的考验。……此外,它们不仅对法国的现状,而且对整个欧洲甚至海外地区的现状,也是一个挑战。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作法国人或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作人类的成员。他们试图从全球的而非西方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

——(美)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些哲人们思想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具有普遍适

用性的法则”主要有哪些?(8分)

材料三 他的思想中包括一整套西方的政治价值观,这是康有为与其他同时代维新派思想家全都具有的,所不同的是康氏用一种思想体系来阐明这些价值:这个体系不但把他们纳入对儒家总的解释之中,而且将它们和清末国内的重要思潮联系在一起。由于康有为以人们熟悉的传统形式提出问题,因而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发挥的号召力比以往其他形式所发挥的要大得多。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来源和特点。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

中外有识之士在社会转型时期所起的共同作用。(1 0分)

【答案】1.(30分)

(1)现象:士阶层的崛起。(2分)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或宗法制的解体);

各国诸侯对人才的渴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封建经济发展); 私学的兴起和发展。(8分)

影响: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分) (2)特征:推崇理性。(2分)

法则: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社会契约等。(6分) (3)来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学说;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4分)

特点:将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2分)

共同作用:提倡、宣传新思想,促进人们思想解放;加速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转型。

(4分)

2.(26分)现代化建设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材料一 (表1)近代中国交通大事件简表 时间 1872年 1876年 1881年 1895—1911年 1902年 1908年 1909年 大事记 轮船招商局购置蒸汽机船,且开始航行于海上和内河航线 淞沪铁路开通不久拆毁 唐胥铁路修建通车 西方列强在在中国修筑铁路九千多里,并控制94% 汽车初见于上海 广西省龙州到那堪的公路修筑 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轮船招商局购置蒸汽机船,且开始航行于海上和内河航线 备注 李鸿章主办 英国商人经办 李鸿章主办 国外购进 清政府出资 詹天佑主持完成 北洋政府出资 李鸿章主办 20世纪20年代初 北京和天津之间载运旅客的航空 1872年 (1)根据材料一划分近代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

交通业发展的因素。(14分)

材料二 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 (2)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的观点加以评论。(12分,要求史论结合,表达准确。) 2.(26分)

(1)历史阶段:按历史时期划分: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中华民国时期。或:按交通工具的变化划分:A.汽船 B.火车 C.汽车和飞机。或按兴办经营者划分:A.外国人兴办 B.清政府兴办 C.北洋政府兴办。 (6分,答任一种即可)

因素: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中国交通业的发展。

②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中国的交通。 ③中国政府准许、参与发展。

④西方工业革命交通成就对中国的影响。(8分)

(2)能结合材料和史实,言之成理即可。 等次 第一等 第二等 得分 9—12分 5—8分 观点 观点正确 能辩证认识问题 论点基本正确 认识不够全面 论点不准确 认识模糊 论证 史实准确 史论结合密切 史实基本准确 史论结合不够密切 未能结合史实 仅能罗列部分史实 表述 思路清晰 表达确切 有基本思路 表达不够密切 缺乏条理性 表达欠通顺 第三等 0—4分

3.(28分)民主取代专制,法制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的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思想家与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思想家 2

主要思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黄宗羲(1610-1695) 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 伏尔泰(1694—1778) 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摘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思想的共同点。与明清时期相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的侧重点

是什么?(2分)并概述中西两种思想在历史进程中各自产生的作用。(4分)

材料二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

一番融合铸造,方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利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试图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改造中国

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原因。并联系明清相关史实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不能简单地用”专制黑暗来抹杀”,而是“利泽长久”。(7分)

材料三 1832 年,议会下院中土地利益的代表489人次,而工业、商业和金融业利益的代表

248人次,工业企业家的代表只有44人次。1852 年,下院中土地所有者和工矿主双方代表各为442人次和122人次。

——沈汉《英国近代国家是怎样形成的》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前,英国议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9分)

材料四 对美国《独立宣言》的介绍,在辛亥革命时期外国史的介绍和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期间,《独立宣言》曾五次全文发表,在国内广为流传。1901年5月10日,中国留日学生创办《国民报》,创刊号刊发《美国独立檄文》,这是在中国最早全文介绍美国《独立宣言》。……1903年,文明书局刊印《美国独立文、法国人权宣言书、玛志尼少年意大利章书、噶苏士戒国人书合刻》。1911年11月21日,由上海一些革命派学者创办的《民国报》创刊号,刊发了《美利坚民主国独立文》。1912年1月11日,《民国报》再次发表《北美合众国宣告独立檄文》。

——摘自《北方论丛》

(4)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在二十世纪早期的中国引

起强烈反响的原因。并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6分)

3、【解析】

第(1)问以西方文明对世界文明进步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设问,从东西方思想的比较着手,在思想、经济、科技以及二战后欧洲的发展几个角度进行考察。题目设问的角度新颖,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要求较高,解答此题要注意提取题中的信息,特别是注意时间限制,根据时间限定归纳史实。第(2)问分析其原因应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明清时期君权空前加强,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第(3)问考查英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完善。与《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1832议会改革联系。第(4)问考查西方民主思想与民主实践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民主是历史潮流发展的方向,民主最终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会取代专制,在这一过程中,中美两国都都经受的西方列强的殖民压迫,民族解放、民族独立都两国所面临的相同任务,然美国的独战争的胜利,建立共和国,推动了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可是,中美的结果却是不同的,一个胜利,一个失败,这是因国情而异的。

【参考答案】

(1)共同点:反对君主专制。(2分) 侧重点:强调天赋人权)。(2分)

作用:黄宗羲的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

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伏尔泰的学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推翻封建专制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4分)

(2)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民族不独立,帝国主义的

阻挠和破坏;没有用资产阶级思想彻底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根深蒂固。(3分)理由: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利于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创造相对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客观上有利于封建文化的发展。(任答2点得4分)

(3)变化: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责任内阁制形成,内阁对议会负

责;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参政权和选举权。(3分)

影响:否定君主专制制度;代议制度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了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扩

大资产阶级权利,缓和社会矛盾;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进程;推动世界政治民主化发展。(任答3点得6分)

(4)原因:①国情相似:近代中国曾经受到西方列强殖民压迫;②任务相似:面临着民族

解放,国家独立的相同任务。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对中国民族解放运动起了极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

③《独立宣言》宣布了民主共和 国的原因,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效仿的榜样。(4分)

认识:政治制度在借鉴中发展,实现政治民主化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民主政

治的实行应该从本国国情出发。(2分)

4.(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永徽)三年(652)春正月癸亥,以去秋至于是月不雨,上避正殿,降天下死罪及流罪递减一等,徒以下咸宥之。……丙寅,太尉、赵国公无忌以旱请逊位,不许。其后是张行成。永徽四年(653),“自三月不雨至五月,行成惧,以老乞身,制答曰:“古者策免,乖罪己之义。此在朕寡德,非宰相咎。”乃赐宫女、黄金器,敕勿复辞。

—— 节选自百度网 材料二 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图四 材料三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 肯把手砍掉。”

—— 《苏联史》

材料四 2010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甘肃省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灾

害。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电力、交通、通讯中断。截至8月15如,舟曲泥石流死亡人数达到1248人,失踪496人,受伤住院治疗66人。10日上午,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全面部署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1958~1965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及原因。(10分)

(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反映的本质问题,并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的?(6分)

(4)材料四是如何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当舟曲灾情发生后,我们可以向哪一国

际金融机构求援并说明理由。(8分) 4.【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古今救灾,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第(1)问分析现象与原因;第(2)问分析变化情况及原因;第(3)问分析本质问题及解决办法;第(4)问考查“三个代表思想”的内容及世界性救援机构。 【参考答案】

(1)现象:宰相退位以避灾。 原因: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4分) (2)变化情况:①1958年1960年,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

原因:“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民公社化运动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1962年至1965年,粮食产量有所增长。 原因:“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实行。(10分) 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3)本质问题:农奴制危机严重威胁着沙俄的专制统治。(3分) 解决:颁布《二一九法令》解放农奴以缓和阶级矛盾。(3分)

(4)体现:舟曲灾情发生后,中共中央立即部署抢险求援工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

位,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中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分) 援助机构:世界银行 (2分)

理由:中国世界银行成员国之一,世界银行的宗旨是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3分)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