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整合初探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有机整合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有效途径,利于实现教育改革和完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
语文学科是一门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学科。语文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眼、耳、口、脑、手等全部感觉器官,最大限度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学习到尽可能多的东西,受到尽可能大的效益。“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在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兴趣、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课教学效率。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它的出现和普及,不但促进了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的改革,重要的是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为语文教学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是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的一部分。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目标整合的研究与实施,为打破传统语文教学封闭、僵化的模式,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必将使语文教育朝着现代化课程方向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人无完人,书亦无完书。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一些远离生活现实的信息,而利用网络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此中不足。例如教《秦兵马俑》这一课,兵马俑离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实际都比较远,教学中,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威武的兵马俑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还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导向的整合
网络教育环境中学生学习的过程往往是在“做中学”展开的。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包括新概念的提出、知识重点的
王 萍
展开和难点的化解以及知识的巩固应用,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才能完成。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是学生通过与计算机之间交互进行的。这种方式适应儿童喜欢自主参与、探索体验的心理特征。它是学生获得学习动机的原型,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内在需求。由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的是成功的体验,于此形成了一种极力想从学习中找到成就感的心理,加之软件提供的生动的多媒体反馈信息,又不断刺激学生对新信息的搜索与提取过程,使学生始终处在兴致勃勃的创造活动状态中,在真切把握认知对象的感受下展开学习过程。学生在获得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亦获得了具有创造意义的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完《秦兵马俑》这课后,笔者让学生针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有关兵马俑的问题,利用网络,进行深入地研究,再将学习研究的成果通过电子小报的形式进行展示。学生在参与、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的乐趣,也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这样可以充分培养儿童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生存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的运用整合
“学会学习”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世界性口号。作为创新教学的尝试,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教学中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网络环境下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将语文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 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秦兵马俑》这一课时,笔者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补充,并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笔者的引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和自己上网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仅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而且对兵马俑的其它知识了解了很多。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信息技术和学科有效课程整合的网络信息领域,这种教学将会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2017.12(上) 知识文库75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