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XX沿河风光带景观设计说明⼀、项⽬概况
XX位于XXXX部,XX中游,XXXX东缘。以“XXXX,XXXX”⽽称。周边环⼭,XX、XX、XXX贯穿全境。平均降⽔量约为XX亿⽴⽅⽶,⼈均占有⽔量5377m3。XXX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候,平均⽓温16.8℃,年活动积温5200℃,年⽇照1563.3⼩时,年均太阳光辐射总量102千卡/平⽅厘⽶,年降⾬⽇期143.2天,年降⾬量1390毫⽶,⽆霜期年均267.6天。
XXXXXXXX沿河风光带和路堤⼯程(以下简称“本案”),南接XX,北⾄XX,东侧XX,北⽌XX,道路总长5975⽶,其中路堤结合段长XX⽶,位于XXXX区域。XX段采⽤路与防洪堤分离的⽅式,因澧⽔边现状民居较多,澧⽔河堤采⽤砌体⼯程护坡,导致该段绿地狭窄,路与堤之间坡地绿化为13341m2。零溪河段通过多次会议讨论,决定采⽤⽣态防洪堤的⽅式,路堤合⼀,旨在打造亲切宜⼈的⽣态滨河带状公园,提升城市形象。根据规划,该段堤与河流之间最窄处约为30⽶,最宽处约为200⽶,绿地⾯积约为373408m2(注:含慈姑岛107708m2, 零溪河“⼑形弯”按截弯取直后计算⾯积)。按⼆⼗年⼀遇的洪⽔位统计,澧⽔段爱伊斯电站的污⽔处理⼚标⾼为92.87-92.38m,零溪河段建材商贸城⾄澧⽔交汇处标⾼为94.0-91.90m。⼆、设计依据
1、XX建设局关于该项⽬的概念性设计⽅案批复⽂件;2、多次与甲⽅沟通的会议精神;3、XXXXX规划;
4、本院提供的道路设计图纸;5、地形图及树⽊勘测资料;
6、《公园设计规范》、《城市防洪规范》等现⾏法规。三、现状评价:
因澧⽔段⽤地紧张,在以拆迁最⼩为原则,考虑居民出⾏⽅便等因素,道路与防洪堤未能设置在同⼀平⾯上,损失了⾏车观景性,⼜因临澧⽔⾯的硬质护坡,损伤了江景的⾃然性,使得澧⽔段的景观性难有⼤的作为。
⾃污⽔处理⼚始,到商贸建材城的零溪河段因⽤地宽裕,⽤地多为农作物及经济林,硬质防洪堤未建,该段有重要树⽊20余种,计5000余株。植被保护极好,为打造滨河带状公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本项⽬重要的着眼点。四、⽣态防洪⼯程的构建
⼤禹治⽔采⽤疏导的⽅法取得了成功,⽽鲧采⽤堵的⽅法治⽔⽽取得失败,这告诉我们要顺应⾃然,从⽣态、环境的⾓度全局考虑防洪⼯程,德国的莱茵河治⽔由采取筑坝、改变河道等措施变为保护⽔环境为重点的多⽬标综合治理。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结合河道整治开展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注重河流的美化绿化,主要呈现出三重倾向:⼀是继续采⽤浆砌条⽯护岸和⼏何规则断⾯,使河流的渠化进⼀步加剧,割裂的⼟地使⽔⽣态失去了作⽤,影响了⽣物的繁衍,影响了⽔质净化,影响了⽣态平衡和⼈居环境;⼆是发掘历史⼈⽂景观较多,建设了⼤量的楼台亭阁和仿古建筑物,⽽对于发掘河流的⾃然美学价值较少;三是注重园林景观较多,重点放在河流岸边的绿化,⽽对河流⽣态整体恢复考虑较少,削弱了河流的⾃净能⼒。
⽬前河流的⽣态防洪景观⼯程呈现出三⼤趋势。
⼀是采⽤⽣态护岸的⽅式,为野⽣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隐蔽场所,保障⾃然环境和⼈居环境的和谐统⼀,对河道加固、防⽌河道淤积、侵蚀和下切等,主要材料有:⽯材、⽊材、多孔混凝⼟构件和⾃然材料制成的柔性结构等,确保⽔流作⽤下的结构安全,选择合适的技术措施。
⼆是通过模仿⼭区⾃然河流的⽅式创造浅滩、阶梯、深潭的⽅式改造河道,为多种⽣物准备了相应的栖息地。
三是通过⽣态湿地净化⽔体。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是修复河流⽣态的典范,其实,原味⼗⾜的⾃然河道才拥有真正的⽣态健全的护坡,因为两边的⼟质护坡被植物根系稳定、构成了绿⾊通道,使河流变得清澈优美。
零溪河两岸⽣态⾃然,应予以充分的尊重,建成⽣态防洪型滨河公园。 1、不破坏就是最⼤的建设;
2、植被型⽣态混凝⼟护坡技术稳固路堤;
3、三维植被⽹植草护坡局部加固,减少⽔⼟流失。 附:《城市防洪规范》条⽂:
五、 滨⽔空间与⼈的⾏为关系。
因为有⽔的流径,⽽诞⽣了村落、集镇和城市,⽔是⼈的⽣命之源,⼈类对⽔有着复杂的感情,⾯对洪⽔对家园的吞噬,⼈类充满着恐惧;当⼈⾯对浩瀚的海洋,顿时充满着⽆限的豪情;当看到⼩桥流⽔时,⼈有想亲之近之的愿望。
不同的时节,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天⽓,不同的⼈群,⼈们在⽔边从事的活动是不同的。河流上的⾃然景观、河⽔的流动,河流上的⼈⽂遗迹都有其独特的魅⼒所在。⼈对于这些景物,有观赏、接触、倾听、品嗅的愿望,由此产⽣了⼀系列的⽔边活动。
六、滨河带状公园的设计
根据对滨⽔空间⼈的⾏为分析,结合本项⽬的特点,将零溪河段定义为滨河带状公园。根据滨河绿地与城市的关系,将之规划为⼀带、三廊、四园的格局,从南⾄北依次为:综合游园→⾃⾏车郊游⾛廊→休闲运动园→⾃⾏车郊游⾛廊→民风民俗园→⽣态漫步⾛廊→科普采摘园。(区域景点布设表)
⼀带是指零溪河风光带。即指整个带状公园的全部,通过路堤结合的防洪设计,⾃⾏车与⼈的活动⾏为分析,现状植被的取舍分析,打造⼀条适应市民需求且富有地域特⾊的滨⽔活动景观带。
三廊是指连系各游园的廊道,包括两段⾃⾏车郊游⾛廊、⼀条⽣态漫步⾛廊。通过两种不同速度、不同趣味性的观景⽅式,串联全游览线,使各个景点富有良好的通达性。园路共分三级,第⼀级⾃⾏车道宽3⽶,3⽶的宽度适应于单股⼈流与⾃⾏车混⾏。设计为红⾊透⽔性沥青路⾯,既⽣态⼜区别于⼈⾏漫步道。借⽤坡地,在局部设计了3处⼭地车运动场,供⾃⾏车运动爱好者表演,增加游览的趣味性。第⼆级为2.2宽的步⾏道,采⽤透⽔⼩砾⽯路⾯;第三级为1⽶宽的⼩游路或汀步路。
综合游园位于零溪河段最南端,常张⾼速将之与慈利⼀中相隔,但通过涵洞可到达游园。游园位置地势⾼⽽阔,也是常张⾼速过境慈利最易形成印象的地⽅,起始处有2亩左右的杜仲、柑橘混栽森,河边有⼤量的⿊杨树群。根据场地特点,将杜仲、柑橘林下设计为林下休憩区,游⼈可在林下打牌、下棋、乘凉、看书等静态活动。林下还设置有健⾝区,户外健⾝器材能更好的激发游⼈的参与性。利⽤已做的防洪堤端⼝,设计成环形看台,⽤于观看露天电影和沙滩排球,沙滩排球区域放置在⽔边,使活动本⾝与⽔景互为衬托,⼉童活动区设置在林下健⾝区与沙滩排球之间,⽅便⽼⼈照看⼩孩,开阔的风筝⼴场可开展⼤型户外聚散活动,是天然的⽇光浴场,穿过杨树林,在河弯处的⽔边设置有亲⽔平台,供⼈驻⾜、
眺望与钓鱼。该园亦静亦动、相得益彰……
往北继续穿⾏,在场地开阔处,设置有⽹球场、乒乓球场和门球场各⼀处,为附近居民提供户外运动场所。周边⽤⾼⽹围护,⽅便运动管理。
休闲运动园位于零溪河与横三路的交汇处。该段以静态活动为主,结合⼉童游戏场、丛林⾛廊、蘑菇景架等,安排以游赏为主的活动,该段树⽊繁茂,易创造相对宁静的氛围。
民风民俗园设置在零溪河由北向西的转弯处,该处地势平缓,对⾯群⼭环绕,可作为天然⼭⽔剧场的背景,拟设置民风民俗展厅及农产品展厅,将活动与教育融为⼀体。节⽇时,这⾥可举⾏民俗表演,如上⼑⼭、下⽕海等活动,同时也可上演以实景⼭⽔为主题的民族歌剧。
科普采摘园位于岛上,该区域拟打造成驴友户外度假游憩地。也可作为⼩学⽣农业科普教育基地。设置有篝⽕⼴场(可兼作焰⽕⼴场使⽤),野营⼩屋,以及不同季节的观光采摘区,如春季桑葚;夏季草莓、奈李;秋季葡萄、红枣;冬季柚⼦、橙⼦等。
七、零溪河段新增植物造景
为了不使植物对泄洪形成过多⼲扰,本⽅案只在边坡处栽植护堤⼩乔⽊或草花,在河边及平缓地带以栽植湿⽣植物或⽔边植物为主,如芦苇、菖蒲、⽔芹等,既不影响⾏洪,也降低了⼯程造价(参考案例:株洲风光带)。⼋、澧⽔段边坡绿化设计
澧⽔段边坡绿化以种植⿊杨和复⽻叶栾树为主,辅以灌⽊及野⽣草花点缀,彰显亲切宜⼈的风格,在主要相交路⼝采取植物字的⽅式加强主题。九、主要景观设施
1、每150~250⽶设置有出⼊⼝坡道,每300⽶设置有聚散⼴场;2、每500⽶设置公共厕所与活动式售卖点,共计8处;
3、每1500⽶设置有管理⽤房⼀处,共计2处;垃圾箱根据不同地段按50~150⽶没处布设;
4、每1000⽶设置有亲⽔平台和码头,共计4处。⼗、滨⽔亮化及⾳响设计
夜景亮化照明以防洪堤道路照明为主,结合庭院灯、草坪灯布设,主要设置在⼈流集中区域。陆地光源以暖黄⾊为主调,⽔边光⾊以蓝⾊为主调。根据实际开发情况,不⿎励夜间普遍活动。
选⽤30W的草地扬声器,声域⾯积达80~120平⽶。⾳箱尽量隐藏起来,或采⽤拟⾃然设计,与环境和谐。⼗⼀、给⽔排⽔设计
风光带是群众游赏活动的场所,也是天然的⽣态廊道。⽤⽔主要表现在以下⽅⾯:
1、⽣活⽤⽔:茶室、漫步道休憩点、公厕等。本项⽬不设直饮⽔系统,减少⼯程直接投⼊,⽽采⽤售卖点的形式,⽅便灵活。
2、养护消防⽤⽔:包括植物灌溉及道路喷洒⽤⽔,均采⽤市政给⽔。滨河绿地不埋设管道,只采⽤⾼压⽔枪的⽅式从防洪堤上喷灌。
排⽔采⽤⾬污分离,本项⽬内⽣活污⽔少,可采⽤⼩型运输车集中外运处理。⼗⼆、估算
本⼯程约需投资5800万元,单平⽶照价约150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