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解决发展农村党员工作中存在的“短板”问题的路径选择

来源:榕意旅游网
社会视野

试论解决发展农村党员工作中存在的“短板”问题的路径选择张月英

(中共和顺县委党校,山西晋中,032700)

【摘 要】木桶原理的短板效应理论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一只木桶

NONG JIA CAN MOU农家参谋

势。有的村连续十多年没有发展过新党员,后备党员培训工作没有章法,致使党员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有的村里的党员平均年龄甚至都达到了60岁。经过比对分析我们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基层党组织成员思想僵化保守、封闭落后,主动发展党员的意识不强,甚至怕发展党员,特别是怕发展年轻党员。究其原因还是怕年轻后备力量对自己的领导地位里面能盛多少水,并不是由木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决定的,而是由木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来决定。通过近几年的持续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很多农村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只注重发展党员的数量,而对党员的能

力素养和党员带动群众谋发展的作用发挥重视不够,只关注“最长木板”,忽视“最短木板”建设。导致了数量发展和质量建设之间失去了平衡,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势必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1 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发展工作出现短板;党员;农村基层党组织;问题

2014年6月《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短板”的现状

颁布以后,在党员数量、党员素质、结构组成和作用发挥等方面为各级党组织发展农村党员工作提供了标准和依据,促进了发展农村党员工作更加趋于科学性和合理性,发展农村党员工作在发展数量与发展质量之间逐渐找到了平衡点。在调研工作中,我们发现在发展农村党员工作中仍然存在“短板效应”。

长期以来,全国各地农村发展中的经济纷争和政治纷争日益突出,农村党员发展呈现出“派别化”和“宗族化”的不良趋势,家族内部或派系内部通过亲属关系、利益分配等发展党员问题越来越突出,形式上看是发展农村党员,实际上是奔着基层政权把控下的经济资源分配去的,发展党员之争的背后还是利益的纷争。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已经变成了家族党组织或派系党组织。发展农村党员的程序成为了笔记本上发展自己人的摆设,有些党支部书记一手遮天,将村里头甚至长期在外地打工的亲戚都发展成本村支部的党员,农村党员发展的法定程序却成为阻止村里其他族亲和派系申请加入党组织的拦路虎,遇到换届选举党支部书记时,怎么选、选谁都是少数宗亲头领说了算,导致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在实际执行中与《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出现了偏差。

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呈现家族化趋势,党支部中的大多数党员来自于同一个家族或婚姻、亲朋等维系起来的几个家族,大部分党员存在亲属关系或亲戚关系。还有的农村由于居住区域、家族联姻、利益分配等原因而形成几个派别,村里而大多数党员在政治权力上依附于其中的一个派别。我们在调研农村基层党组织现状的工作中发现,部分农村新加入的党员,大部分是村支两委的亲属,村里召开全体党员会议,实际上变成了村支两委成员的家庭内部会议。村里的大事小情,名义上是召集全体党员开会进行民主表决,实际上还是村支两委成员和家族亲戚说了算,不同程度破坏了基层党组织的正规化建设,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不少群众颇有微词、愤愤不平,这也成为了当前发展农村党员工作中存在的短板,构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巨大隐患。

2 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工作出现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呈现宗族化、派别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原因“短板”的原因及危害

有两个方面:一是党员发展程序落实不严格。部分基层党支部书记为了稳固自己的领导地位,强化自己在村里的领导力,为长期维护本家族或本派别的小团体利益,在进行新党员发展工作时,以远近亲疏关系决定是否接收发展对象,很少考虑发展对象的个人能力、素养、学识和群众基础,从而导致本村党员队伍的大多数党员成为本家族或本派别的人;二是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滞后。由于少数的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不重视,教育管理工作不经常,导致了部分村里的党员队伍的能力素养得不得持续提高,部分党员为了自己或自己家族的小九九而抱团取暖,自成一派。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呈现出的这种宗族化和派别化趋势,不同程度干扰到了整个农村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致使农村党员队伍科学性建设工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党员队伍整体上连年呈现老龄化趋势。我们调研发现,部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与党建要求相背离,呈明显下降趋-198-

带来威胁,怕丢位子,怕触动小团体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各人怀揣自己的小算盘,算来算去。有的村党组织也发展新党员,但发展的对象基本都是“自己人”,有意排斥“非自己人”。有的迫于舆论压力将非“自己人”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但在党员大会表决时也很难通过成为正式党员,因宗族和派别斗争而“胎死腹中”的司空见惯。有些村的后备力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没有接到组织的回音,极大地挫伤了这部分人的积极性。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出现的上述不良趋势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发展党员必“自己人”的趋向,漠视群众的需求,严重损害了村民的现有利益和长远利益,引发了大多数群众对村支两委的强烈不满,伤害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光辉形象,也弱化了党支部动员群众的能力。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的这种宗族化和派别化问题,导致党员在思想建设、履职能力、改进作风等方面出现了滑坡,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更不会按照党章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言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得发挥,群众觉得党员的表现都不如自己。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光辉形象,而且导致了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危机,造成群众对党、对党的事业、对党组织的职责任务一知半解,从而失去了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对组织失去了信心,有的党员甚至多年不过组织生活,不交党费,不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退化成了在编不在岗党员。由于基层党组织生活内容乏味,管理松散,有些党员逐步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有的思想和行为甚至都不如普通村民,严重损害了党的声誉。3 解决发展农村党员工作中当前,党中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吹响了全面从严治党“短板”问题的途径思考

的冲锋号,解决发展农村党员的“短板”问题正当其时。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3.1 规范程序,把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后备党员的选拔培养关以制度的形式明确选拔程序,村支两委主干在职期间,非特殊需要,不得发展自己的亲属成为本村党员,若属村里的特殊贡献人才确实需要发展,报乡镇党委进行资格审核,由乡镇政府征求村民意愿后提出意见或建议给乡镇党委,最终由乡镇党委对村支两委主干亲属是否发展为党员进行资格裁定。乡镇党委在资格审核时,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本着对全体村民负责的态度,及时公开公示,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群众反响强烈不予认可的,不得发展为党员。同时,要建立健全发展农村党员责任追究规章制度,对违反发展农村党员程序的,不得发展为党员,情节严重的,要给予相应的组织处分。从制度上维护发展农村党员工作的公平正义。

3.2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体系,从制度上遏制发展农村党员工作的宗族化和派别化趋向

根据实际建立农村后备党员培养机制,将干部任职方面的回避制度引用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在规章制度上明确规定,凡具有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直系亲属和姻亲关系的家庭成员,不能同时作为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在发展成为新党员时要上报乡镇党委进行资格审核,同时要加强对村支两委主干的近亲回避制度教育,从制度建设上推动村支两委主干秉公用权、廉洁履职。

3.3 及时优化调整不能胜任村支两委主干岗位的干部,保障基层党组织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下转第230页)

社会视野

基于污染治理的机动车尾气净化措施研究

董春

(辽宁省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辽宁沈阳,110000)

少尾气污染,同时可以改善机动车发动机气缸密封性。

1.3 采用多种燃料

NONG JIA CAN MOU农家参谋

显,为满足污染治理要求,对基于污染治理的机动车尾气净化措施进行研究。通过对机动车尾气中有害物质排放量进行分析后,提出更换机动车燃料、使用燃料添加剂、采用多种燃料、大力开发代替燃料以及提高机动车燃料质量等措施,帮助有效减少汽车尾气中污染物含量。

【关键词】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净化

[1]

【摘 要】随着机动车的普及,机动车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

15%而加入水分的水燃料比例为10%。或者可以采取在汽油中加入比例为3%~5%的聚四氟乙烯粉末、石墨或二硫化钼等固体添加剂,不仅能够减

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满足环境治理要求,利用计算机科对机动车燃料配方进行重新计算,如太阳能、电力、压缩天然气、生态燃料以及配方汽油等等。并对机动车点火系统进行改进,利用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统,使机动车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快速反应,增加燃料经济性与发动机动力性能,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

1.4 大力开发代替燃料

当前,最有希望作为替代燃料生物柴油、乙醇以及已形成规模的天然气。目前激动车用乙醇汽油主要采用9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其相对于传统燃料来说具有更加优异的排放性能。乙醇汽油含氧量高达35%,能够使燃料更加充分燃烧,且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乙醇汽油能够在不进行发动机改造的前提下代替等量的汽油燃料。

1.5 提高机动车燃料质量

机动车尾气排放中有害物质含量与机动车燃煤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推进汽油无铅化,我国机动车燃料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随着目前机动车燃料质量的不断提高,目前燃料主要存在含硫量高、烯烃高、MMT的添加、蒸汽压高以及MTBE等问题,这些问题也进一步制约了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水平的提高。因此,需要在对机动车燃料进行充分探

空挡微量0.040.0060.0016.90.530.0030.003

机动车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伴随着机动车发展的同时,机

。机动车作为人们日常交通的主

动车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显

要工具,机动车尾气在大气污染源总量中占50%以上,机动车尾气中存在一百多种化合物,其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C0)、氮氧化合物(N0x)、刺激性臭气甲醛(HCHO)、碳氢化合物(HC)、二氧化碳(CO2)、丙烯醛(CH2CHCH0)、铅化物、硫化物、黑烟、油雾等,这些具有高污染物的气体会在很大程度上威胁人类生存环境[2]。为满足目前环境污染治理需求,需要对机动车尾气采取净化措施。

1 基于污染治理的机动车尾气净化措施

机动车发动机作为整体系统的动力产生源于能量转换器,将燃料转化为热能,从而转化为机械能。而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将空气作为氧化剂,在机动车尾气中会除CO2和H20外,还会存在一部分CO、HkCi以及NO等有害气体。同时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还与其工况不同有关,机动车不同工况下有害物质排放量如表1所示:

表1 机动车不同工况下有害物质排放量(%)

机型柴油机

污染物COHkCiNOX醛COHkCiNOX醛

减速微量0.030.0030.0033.91.000.0020.029

常速微量0.010.0240.012.70.100.06510

加速0.10.020.0350.0022.90.160.1020.002

究的同时,对其性能进行提高,并加强对燃料质量的监管,从而进一步减少机动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

2 结束语

通过对机动车尾气产生原因与尾气中有害物质进行分析后,主要从机动车燃料入手,提出更换机动车燃料、使用燃料添加剂、采用多种燃料以及大力开发代替燃料等,从根本上解决机动车尾气问题。除在燃料上进行改进外,同样可以采用实行车辆分流、加大地铁建设以及合理设计城市居民生活等方式,选择最合适自身地域的方式最大程度发展污染治理工作。动车污染防治。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董春,1987年生,男,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机

汽油机

因此,为更好保护大气环境,对基于污染治理的机动车尾气净化措施进行研究。

1.1 更换机动车燃料

机动车污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在运行过程中燃料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因此机动车尾气净化应首先从燃料入手。受环保概念的影响,可以将目前日常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公共机动车、出租车等改造成为污染矫情的液化石油或天然气等代替原本机动车燃料[3]。或者采用无铅汽油代替原有汽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机动车尾气中有毒物质的排放量。

1.2 使用燃料添加剂

如果在不改变原有燃料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使用添加剂的方法对机动车尾气进行净化。目前机动车主要燃料为汽油,在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甲醇或水份能够减少很大一部分污染。一般情况下加入甲醇燃料比例为

(上接第198页)

[1]胡馨月, 叶红, 宋金超,等. 基于城市功能区划分的道路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以厦门市海沧区为例[J]. 环境科学学报, 2017, 37(2):429-435.

[2]张静. 在用点燃式发动机轻型机动车稳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修订方法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7, 39(12):1391-1393.

[3]Rh-CeO2催化剂表面CO还原NO反应中羟基介导NH3生成问题的探讨[J]. 催化学报, 2017, 38(8):1399-1405.

3.4 强化教育管理,提高基层党组织成员履职尽责的能力素养按照最新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的规定,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依法建管工作,加强对村支两委班子成员的党性教育、党的理论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教育引导班子成员逐步解决党的意识不浓、宗族派别观念浓厚的问题,增强党性观念。同时,加强业务能力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党组织成员的综合能力和个人素养,从根本上解决村干部能力素养与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相适应的“短板”问题,从而推动发展农村党员工作更加制度化,更加规范化。

对于那些思想因循守旧、僵化保守、封闭落后、随遇而安、的村支两

委班子成员,及时教育,督促其找差距、补短板;对那些损公肥私、群众反响强烈慵懒散漫的村支两委班子成员,乡镇党委要及时进行优化调整;对少数家族思想严重、宗族意识强烈、派别观念浓厚的村支两委班子成员,要及时进行组织谈话,帮助其进行自我改造自我革命;对那些长期不组织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发展年轻后备党员的村党支部,应该拓宽选用后备党员的范围,从机关干部岗位退休下来的老干部、回乡创业的能人和复员退伍军人中选拔,优化基层党组织人员机构。

-2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