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智能制造方向中德合作数控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榕意旅游网
2020年1月第2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Jan.2020No.2智能制造方向中德合作数控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张妮,李朝荣

(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安徽合肥

230031)

摘要: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背景下,原有的数控加工专业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产业的发展需求。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和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德国下萨克森州GSI共同合作开设智能制造方向中德合作3+2数控专业,为新形势下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了一条有效路径,以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企业需求的数控加工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智能制造;数控加工;中德合作;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2-0231-02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

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1]。2016年合肥市教育局与德国下萨克森州GSI签署了《职业教育领域合作协议》,2019年,在合肥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与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德国下萨克森州GSI合作开设智能制造方向3+2数控专业中德班。智能制造方向、中德合作以及3+2中高职衔接使传统数控专业有了新变化,并提出了新要求,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在这种背景下对数控专业人才培养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一、智能制造方向中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1.智能制造方向数控加工专业对核心专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在传统的图纸识读分析能力、制订生产加工工艺能力、数控加工编程能力、机床设备操作能力、机床维护及保养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能力、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能力和柔性制造单元系统集成能力方面的要求。

2.对智能制造背景下的数控从业人员有了新的岗位要求。在智能制造背景下,从业人员的工作任务变得更加复杂、综合和完整,企业的岗位分工逐渐由单一工种向复合工种转变,由原来单一的岗位能力升级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综合的职业能力。与传统的制造模式相比,智能生产线上的岗位能力由原来对数控设备的使用操作能力转变为对高档数控设备、工业机器人、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网络传输线路等的编程、维护、调试和维修能力。

3.智能制造方向的数控专业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智能制造生产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人工干涉,生产线按照预定的程序实现自动加工、质量检测、装卸入库等,加工过程自动化。智能制造是一种跨学科的复杂制造模式,它所需的专业技术分散在中职不同的专业教学中,如数控加工自动化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网络通信的技术等等,培养智能制造方向数控技术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对中职教师的跨学科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德国职业教育对我校人才培养的启示

德国目前是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在职业教育领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1.可以借鉴德国学校和企业多方联合、以企业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是学校与企业密切配合,学生在企业和学校之间交互式学习,确保学生所学内容能够与企业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一种教学模式。德国学生在企业学习过程中就参与真实的企业项目,所以学生一毕业就能快速胜任企业工作。学习借鉴德国模式可以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从单一的学校教育向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方向转变。可以由企业与学校共同研究制订教学计划,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理念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从而培养企业真正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可以借鉴德国以职业活动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企业优先原则,即课程设置应该尽可能满足本行业领域内所有企业的普遍需求;二是相对稳定的原

收稿日期:2019-04-22

基金项目: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azjxh1719)

作者简介:张妮(1975-),女(汉族),安徽嘉山人,硕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数控专业教学;李朝荣(1969-),男(汉族),安徽天长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院校教学管理。

-231-

2020年1月第2期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TEACHINGFORUMJan.2020No.2则,即课程设置应该尽可能满足一定时期内职业发展的普遍要求;三是广泛适应的原则,即课程设置应尽可能适应比较宽泛的职业领域要求。为了实现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综合性和相对稳定性,德国职业教育以职业及其职业能力分析为向导,确定人才培养的范围与内容,这种课程设置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3.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值得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地位与学生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单一传授知识,而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不仅实现了从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技能,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德国职业教育中常用的小组讨论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获取知识与技能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有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3+2中高职衔接对中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中高职衔接有利于充分发挥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和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院校的优势,实现优秀资源共享,形成职业教育合力,从而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促进中高职教育共同发展。

1.3+2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应有层次性。两校在商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明确区分中高职培养技能人才的目标差异,既要考虑到目标的递进,又要考虑到目标的衔接。

2.核心课程体系一体化设置。调研产业行业需求,认真分析职业岗位需要,按照职业岗位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做好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设置。实现优势互补,优化教育资源,促进专业联合办学。

四、智能制造方向中德合作数控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探索

1.建立理实一体、虚实一体的理论教学体系。一体化课程从整体化的工作实际出发认识知识与工作的联系,由此获得背景意识和“工作过程知识”。[2]我校数控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比较差。在德方职教专家的指导下,我校重新制定了智能制造方向数控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了教学指导大纲,在课程计划上,按照理实一体化的原则,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实现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整合。学校按照企业生产项

目开发课程,重组专业课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遵

循虚实一体的原则,使用虚拟技术,用可视化的方式体验所学知识、优化产品的加工工艺方案等。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学习,在实际机床上检验。

2.建立基于企业生产、维修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满足做中学、做中教的要求,增加学生的实训时间,打造基于生产流程的教学体系。如我校原来数控专业计算机辅助绘图多为二维图,鉴于先进企业已采用三维图进行设计,我校增设了三维绘图课程,并设计任务书,在任务书中列出理论知识点、学生应达到的能力、企业员工完成该任务的参考时间等。另外,我校聘请企业工程师作为实训教师指导教学,对学生实训产品严格按照企业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测。使学生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使实训内容和标准更贴近企业需求。改变我校数控专业学生把数控机床操作能力作为教学重点的现状,加入智能化制造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工业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的交互通信、工业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的使用维修上,提升学生快速诊断故障的能力。

3.建造融合地方企业的双主体学徒制育人机制。校企双主体的协同育人模式与传统教育形式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强调对学生的实战训练,校企模式下的教学要求学生要回归到生活现实中,要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并灵活运用到具体的问题解决上。学生在学校中只掌握理论知识还远远不够。完善教学管理,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训练,让学生在操作中不断总结与进步,增进学校与企业的融合,使整体育人流程完整且高效。我校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标准、修订培养方案,双方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开发和编写教材等,推进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校企双方共同育人,有利于提高我校智能制造方向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4.打造对接国际水平、行业标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让教师走进企业,让企业参与培训。在促使教师实践能力提高的同时,也推动了教学团队的转型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Z].2015.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3.

Explorationof3+2PersonnelTrainingModelforSino-GermanCooperativeNCSpecialtyin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DirectionZHANGNi,LIChao-rong

(HefeiEconomicandTradeTourismSchool,Hefei,Anhui230031,China)

Abstract:Underthebackgroundof\"MadeinChina2025\originalcurriculumsystemofNCmachiningspecialtycannotmeettheneedsofindustrialdevelopment.HefeiEconomicandTradeTourismSchool,Hefei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andGSIofLowerSaxonyofGermanyjointlysetupa3+2NCspecialtyinthedirectionofintelligentmanufacturing,whichexploresaneffectivewayfortrainingNCprocessingprofessionalsinthenewform,inordertocultivateNCprocessinghigh-skilledtalentsadaptedtotheneedsofintelligentmanufacturingenterprises.

Keywords:intelligentmanufacturing;numericalcontrolprocessing;Sino-Germancooperation;personneltraining

-2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