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德 经
《老子》第一章
dàomínɡ 名 。
kědào fēichánɡdào mínɡkěmínɡ fēichánɡ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wúmínɡtiāndìzhīshǐ yǒumínɡwànwùzhīmǔ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ɡùchánɡwú yǐ
ɡuān
qí
yùyǐɡuānqímiào chánɡyǒu yù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jiǎo
以 观 其 徼 。
cǐ
liǎnɡzhī
zhě tónɡchūéryìzhī
mínɡ mén
tónɡwèizhīxuán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xuán
yòuxuán zhònɡmiào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解释】 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老子》第二章
tiānzhī
shàn
xiàzhī
jiēwéi
zhīměizhīsī
wéibú
měi shàn
yǐ
sī
èyǐ jiē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已 。 皆
shàn
知 善 之 为 善 , 斯 不 善 已 。
yǒu
ɡāo
wúxiānɡshēnɡ nányìyīn
xiānɡchénɡ chánɡduǎnxiānɡxínɡshēnɡxiānɡ
hé
qián
hòuxiānɡ
有 无 相 生 , 难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xià
xiānɡyínɡ yě
, 高 下 相 盈 , 音 声 相 和 , 前 后 相 suí hénɡ
随 。 恒 也 。
shìjiào wéijū
ér
yǐshènɡrén
wùshìyǐ
chùzuò
ér
wúwéifú
zhīshǐér
shì shēnɡbù
jū
xínɡér
bùfúfū
yánzhī
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 行 不 言 之
wànfúshì
yǒu wéi
fú
教 ;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 生 而 弗 有 ,
bù
ɡōnɡchénɡqù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解释】 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 就是因为有丑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助谐和,前和后互助跟从。因此,圣人以无为处理事务,实行无言的教导,万物自己发生变化而不为它开头。生长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老子》第三章
bùshànɡxián huò mín
xīn
shǐbù
mín
bù
shǐmínwéi
búzhēnɡ dào
bú
bùjiàn
ɡuìkě
nányù
dé
zhīshǐ
不 尚 贤 , 使 民 不 争 ; 不 贵 难 得 之 货 , 使 民 不 为 盗 ; 不 见 可 欲 , 使
luàn
民 心 不 乱 。
shì wú
ruòyù
yǐshènɡrénqí
zhìshǐwú
zhīzhì
qízhě
xūɡǔbù
qíxīn
shǐyě
shímín
qíwúwéi
fùzhīwú
是 以 圣 人 之 治 , 虚 其 心 , 实 其 腹
fūbù
qiánɡzhì
chánɡɡǎn
wéi
, 弱 其 志 , 强 其 骨 。 常 使 民 无 知
zé
无 欲 。 使 夫 智 者 不 敢 为 也 。 为 无 wéi
zhì
为 , 则 无 不 治 。
【解释】 不推崇有才能的人,免得人民竞争,不珍视难得的货物,不让看到人民去当盗贼。不让看到可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民心不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使天下人心里空空的,吃得饱饱的,没有争强逞能的志向,身体棒棒的,经常使人民没有心智和欲望使那些有心智的人也不敢妄为。用无为的原则办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老子》第四章
dàochōnɡ wànzhī
wùshuí
zhīzhī
éryònɡzhīhuòxī
bùyínɡ sì
huò
yuānxī wú
sìbù
道 冲 , 而 用 之 或 不 盈 。 渊 兮 , 似
zōnɡ zǐ
zhàn
dì
zhī
cún
万 物 之 宗 ; 湛 兮 , 似 或 存 。 吾 不
xiànɡ
xiān
知 谁 之 子 , 象 帝 之 先 。
【解释】 道是空虚的,而作用却是没有穷尽的。深远的很呐,好象是万物的宗主。挫灭锐气,解脱纠纷,涵蓄光亮,混同垢尘。幽隐的很呐,似亡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有天帝之前就有它。
《老子》第五章
tiānbù
dìbùyǐ
rén bǎi
xìnɡ
yǐwéi
wànchú
wùwéichúɡǒu shènɡrén
天 地 不 仁 , 以 万 物 为 刍 狗 ; 圣 人
rén
ɡǒu
不 仁 , 以 百 姓 为 刍 狗 。
tiānqū
dìzhī
ér
jiān
yù
qíyóutuóduō
yuèyán
hū
xūérbù
bùrú
天 地 之 间 , 其 犹 橐 龠 乎
dònɡ
chū
虚 而 不
shùqiónɡ
屈 , 动 而 愈 出 。 多 言 数 穷 , 不 如 shǒuzhōnɡ 守 中 。
【解释】 天地无所谓仁慈,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谓仁慈,任凭百姓自生自灭。天地之间不正象个风箱吗虽然空虚,但不短缺,越拉动它风量越多。说的多了就行不通了,还不如保持适中的态度。
《老子》第六章
ɡǔ
shì
shén
wèi
bùtiān
sǐ dì
shìwèixuánpìn
ruò
xuánpìnzhīyònɡ
ménzhī
谷 神 不 死 , 是 谓 玄 牝 。 玄 牝 之 门
ɡēn
miánmián
cún
, 是 谓 天 地 根 。 绵 绵 若 存 , 用 之
bùqín
不 勤 。
【解释】 空虚是永恒存在的,这叫做深奥的母性。深奥的母性。是天地的根源。它连绵不断地存在着,其作用无穷无尽。
《老子》第七章
tiānchánɡ
yǐ
qí
dìbù
jiǔ zì
tiāndìɡù
suǒyǐnénɡchánɡqiějiǔzhě
天 长 地 久 。 天 地 所 以 能 长 且 久 者
shēnɡ
nénɡchánɡshēnɡ
, 以 其 不 自 生 , 故 能 长 生 。
shìérqí
shēnsī
yǐshènɡréncún
hòufēi
yǐ
qíshēnqí
érwú
shēnxiān sī
xié
wàiɡù
qíshēn
是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nénɡchénɡ
而 身 存 。 非 以 其 无 私 邪
其 私 。
故 能 成
【解释】 天长地久。天长地久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因为它生存不是为自己,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圣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站在前面,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得到保全。这不正是它不自私吗所以能达到自私的目的。
《老子》第八章
shànɡshànruòshuǐ shuǐshànlìwànwùérbúzhēnɡ
上 善 若 水 。 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争 ,
chùzhònɡrénzhīsuǒè ɡùjǐyúdào
处 众 人 之 所 恶 , 故 几 于 道 。
jūshàndì xīnshànyuān
shìwú
yǔshànrén dònɡshàn
yánshí
shàn
居 善 地 , 心 善 渊 , 与 善 仁 , 言 善 xìn zhènɡshànfū
wéi
zhì
ɡù
shànnénɡ yóu
信 , 政 善 治 , 事 善 能 , 动 善 时 。
búzhēnɡ
夫 唯 不 争 , 故 无 尤 。
【解释】 最上等的善要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夺,停留在众人讨厌的低洼低方,所以最接近道。居住在善于选择地方,存心善于保持深沉,交友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有条有理,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掌握时机。正因为他与事无争,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
《老子》第九章
chí
bù
éryínɡzhī bùrúqíyǐ chuāiérruìzhī
持 而 盈 之 , 不 如 其 已 ; 揣 而 锐 之
kěchánɡbǎo
, 不 可 长 保 。
jīn
zì
yù
yí
mǎntánɡ
qí
jiù
mòzhīnénɡshǒu suì
shēn
tuì
fù
ɡuìtiān
érzhī
jiāodào
金 玉 满 堂 , 莫 之 能 守 ; 富 贵 而 骄
ɡōnɡ
, 自 遗 其 咎 。 功 遂 身 退 , 天 之 道 yě 也 。
【解释】 端的满满的,不如适可而止。磨的尖尖的,锐利难保长久。金玉满堂,不可能长期守住。
因富贵而产生骄傲,就会给自己带来灾害。成功了就急流勇退,这才合乎自然的道理。
《老子》第十章
zǎiróu rútiān
cī
yínɡpò
rú
bàoyī érɡuónénɡ
nénɡhūzhìwéi
wú
dí
líhū zhuān
xuánwúmínɡchúnénɡ
qìzhìnénɡ dá
载 营 魄 抱 一 , 能 无 离 乎
nénɡhūkāiwú
yīnɡài
柔 , 能 如 婴 儿 乎
hézhī
如 疵 乎
mén
专 气 致 jiàn wéibái
hūsì
涤 除 玄 鉴 , 能
mín cí
hū
爱 国 治 民 , 能 无 为 乎
天 门 开 阖 , 能 为 雌 乎 nénɡ
hū
, 能 无 知 乎
明 白 四 达
【解释】 精神与形体合一,能不分离吗聚集精气达到柔顺,能象婴儿吗洗清杂念,深入内省,能没有缺点吗爱民治国,能不耍小聪明吗五官与外界接触,能甘于示弱吗什么都明白,能不妄为吗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自己无所仗恃,统领万物而不自居为,主宰,这就是最深远的德。
《老子》第十一章
sānzhī
shífú ɡònɡyīɡǔ dānɡqíwú yǒuchē
三 十 辐 , 共 一 毂 , 当 其 无 , 有 车 yònɡ
之 用 。
shānzhíyǐwéiqì dānɡqíwú yǒuqìzhīyònɡ
埏 埴 以 为 器 , 当 其 无 , 有 器 之 用
。
záohùyǒuyǐwéishì dānɡqíwú yǒushìzhī
凿 户 牖 以 为 室 , 当 其 无 , 有 室 之 yònɡ 用 。
ɡùyǒuzhīyǐwéilì wúzhīyǐwéiyònɡ
故 有 之 以 为 利 , 无 之 以 为 用 。
【解释】 三十根条幅集中在车毂的周围,车毂中间有了穿轴的空洞(无),才有车的作用。揉抟粘土作器具,当器具中有空虚的地方才有器具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当房屋中有空虚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只提供条件,“无”(空虚)才起到作用。
《老子》第十二章
wǔwǔxīn
wèifā
sèlìnɡ
rén
rénmùmánɡ wǔyīnlìnɡrénliè
ěr
lónɡ lìnɡ
rén
五 色 令 人 目 盲 ; 五 音 令 人 耳 聋 ;
lìnɡ
kǒushuǎnɡ
爽 dé
nán
zhī
chíchěnɡtián
lìnɡ
rén
五 味 令 人 口
kuánɡ
; 驰 骋 畋 猎 , 令 人
huò
xínɡfánɡ
心 发 狂 ; 难 得 之 货 , 令 人 行 妨 。
shìcǐ
yǐshènɡrénwéifùbùwéimù ɡùqùbǐqǔ
是 以 圣 人 为 腹 不 为 目 , 故 去 彼 取 此 。
【解释】 五光十色,使人眼花;过多的乐声是人耳聋;过多的美味使人口伤;纵情的起马打猎,是人心放荡发狂;保存珍贵的东西使人提心吊胆。因此圣人只为吃饱,不贪求耳目的享受,所以要抛弃那些取得这些。
《老子》第十三章
chǒnɡrǔzhī
ruòruò
rǔruòjīnɡ ɡuìdàxià
huàn
ruò
ruòdé
shēn zhī
ruò
héwèichǒnɡ
shī
宠 辱 若 惊 , 贵 大 患 若 身 。 何 谓 宠
jīnɡ chǒnɡwéi
jīnɡ
shì
jīnɡ
辱 若 惊
宠 为 下 , 得 之 若 惊 , 失
wèichǒnɡrǔ
jīnɡ
之 若 惊 , 是 谓 宠 辱 若 惊 。
hézhě hé
wèiwéi
ɡuì
wú
dàhuànyǒu
ruòshēn
jí
wúwú
suǒwú
yǐyǒudàwú
huànyǒu
何 谓 贵 大 患 若 身
shēn
吾 所 以 有 大 患
shēn
者 , 为 吾 有 身 , 及 吾 无 身 , 吾 有
huàn
何 患
ɡùài
yǐ
ɡuìshēn
yǐwéi
shēntiān
wéitiānxià ruò
kě
ruòtuō
kětiān
jìtiānxià
故 贵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寄 天 下 ;
xià
xià
爱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托 天 下 。
【解释】 受到宠爱或污辱都感到惊恐,重视身体就象重视大的祸患。为什么说受到宠爱或污辱都感到惊恐呢受宠本来就是卑下的,得到它当然惊恐,失去它也感到惊恐,这就叫做宠辱若惊。什么叫做重视己身就象重视大的祸患我之所以会有大的祸患,是因为我有个身体,如果我没有这个身体,我还有什么祸患呢所以能够以贵己身的态度去对待天下,才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能够以爱己身的态度去对待
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
《老子》第十四章
shìmínɡsānshànɡ
yuēzhěbù
zhī
xībù
bújiàn
bózhìqíyú
mínɡyuēzhījiéxià
bù bù
yídéɡù
hùn
tīnɡmínɡér
zhīyuēwéi
bùwén
cǐqíkě
视 之 不 见 , 名 曰 夷 ; 听 之 不 闻 ,
kě
wēi yīxī
bù
名 曰 希 ; 搏 之 不 得 , 名 曰 微 。 此 三 者 不 可 致 诘 , 故 混 而 为 一 。 其
jiǎo fùzhī
ɡuī
mèi shénɡshénɡshìhūqí
wèi
上 不 皎 , 其 下 不 昧 。 绳 绳 兮 不 可 mínɡ wúqí
wù
wù shìbú
wèijiàn
wúzhuànɡzhīzhuànɡ
状 yínɡ
之 zhī
状 bú
, jiàn
名 , 复 归 于 物 。 是 谓 无
xiànɡ suí
zhī
huǎnɡ hòu
无 物 之 象 , 是 谓 惚 恍 。 迎 之 不 见
shǒu
其 首 , 随 之 不 见 其 后 。
zhíshǐ
ɡǔshì
zhīwèi
dào dào
jì
yǐ
yùjīnzhīyǒu nénɡzhīɡǔ
执 古 之 道 , 以 御 今 之 有 。 能 知 古 始 , 是 谓 道 纪 。
【解释】 看它看不见,叫做“夷”,听它听不到,叫做“希”,摸它摸不着,叫做“微”,这三种现象,无法追究。因为它们是混为一体的。它上面并不光亮,下面也不阴暗,它连绵不绝,难以形容,复回归于没有物体的状态。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形的形象,就叫做“恍惚”。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跟着它看不见它的尾,拿着古时的道理来驾御今天的事物,能认识古时的道理,才可以说认识道的规律。
《老子》第十五章
ɡǔkě sìruòqíqíyǐ
shíyùlínlínɡruòruòjìnɡbǎoɡù
zhīshàn
fū
wéidàowéiruòxī
zhě bù
kě
wēishí
miàoxuántōnɡ
ɡùyóu pǔ
qiánɡxīhuàn
wéi xī
shēnzhīruò xīxī
bùrónɡwèiqí
古 之 善 为 道 者 , 微 妙 玄 通 , 深 不
xī shìɡǔ
可 识 。 夫 唯 不 可 识 , 故 强 为 之 容
yǎn
dōnɡ xīxīxī
shèchuān qí shúbù
ruòqíqíruònénɡyù
kèruòruòwúān
: 豫 兮 , 若 冬 涉 川 ; 犹 兮 , 若 畏 四 邻 ; 俨 兮 , 其 若 客 ; 涣 兮 , 其
dūnhùnhún
kuànɡ
dànshúzhīwéi
若 凌 释 ; 敦 兮 , 其 若 朴 ; 旷 兮 ,
zhuó zhǐyǐ
dònɡfū
其 若 谷 ; 混 兮 , 其 若 浊 ; 澹 兮 ,
hǎi zhīcǐnénɡ
xúdàobì
nénɡzhuóxúbù
shēnɡyínɡ
其 若 海 ; 浑 兮 , 若 无 止 。 孰 能 浊
qīnɡ
zhě ér
以 静 之 徐 清
孰 能 安 以 动 之 徐 生
yínɡ
保 此 道 者 , 不 欲 盈 。 夫 唯 不 盈
xīnchénɡ
, 故 能 蔽 而 新 成 。
【解释】 古时善于为士的人,细微深远而通达,深远得难以认识。正因为难以认识,只能勉强加以形容:谨慎啊,象冬天趟水过河,警惕啊,象害怕四邻围攻,恭敬啊,象当客人,和蔼啊,象冰将融化,朴质啊,象为雕琢的素材,空旷啊,象深山幽谷,浑厚啊,象江河的浑水,谁能使浑水不浑安静下来就会慢慢澄清。谁能长久保持安定变动起来就会慢慢打破安定,保持此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不自满,所以能去旧换新。
《老子》第十六章
zhìyǐ
ɡuānɡuī
xūfùɡēnzhī
jí shǒujìnɡfū
wù
dǔ yúnjìnɡ
wànwùɡè
bìnɡfù
zuò ɡuīfùwànɡ
qímìnɡ
wúɡēnyuē
致 虚 极 , 守 静 笃 。 万 物 并 作 , 吾
yuē
yún yuēbù
fùzhī
以 观 复 。 夫 物 芸 芸 , 各 复 归 其 根
jìnɡ
mìnɡ chánɡ ɡōnɡjiǔ
nǎi
。 归 根 曰 静 , 静 曰 复 命 。 复 命 曰 chánɡ nǎi
zhī
chánɡyuē
mínɡ rónɡ
nǎi
zuòxiōnɡ
quánbù
常 , 知 常 曰 明 。 不 知 常 , 妄 作 凶
chánɡrónɡ
tiān
nǎi
ɡōnɡ dào
nǎi
quán méi
shēn
。 知 常 容 , 容 乃 公 , 公 乃 全 , 全
tiān
dào
乃 天 , 天 乃 道 , 道 乃 久 , 没 身 不 dài 殆 。
【解释】 尽量使心灵空虚到极点,坚守清净。万物都在生长发展,我看到了往复循环的道理。万物尽管变化纷纷,最后都各自回到他的根本。返回根本叫做静,也叫使命。使命叫做常,认识了常叫做明。不认识常,而轻举妄动,必定有凶险。认识了常才能宽容, 能宽容才能大公,能大公才能天下归从,天下归从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终身不遇危险。
《老子》第十七章
tàishànɡ zhī
qí
cì
bùzhīyǒuwèi
zhī zhī
qíqí
cìcì
qīnwǔ
érzhī
yù
太 上 , 不 知 有 之 ; 其 次 , 亲 而 誉
之 ; 其 次 , 畏 之 ; 其 次 , 侮 之 。
xìnbùzúyān yǒubùxìnyān
信 不 足 焉 , 有 不 信 焉 。
yōuxīqíwǒ
ɡuìzì
yán ɡōnɡchénɡshìrán
suì bǎixìnɡjiē
悠 兮 其 贵 言 。 功 成 事 遂 , 百 姓 皆 wèi
谓 : “ 我 自 然 ” 。
【解释】 最好的统治者,人们仅仅知道有他,次一等的人们亲近他赞美他,再次一等的,人们害怕他,最次的,人们看不起他,统治者不值得信任,人们自然就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啊,他不轻易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个样的。
《老子》第十八章
dàwěi luàn
dào
liù
fèi qīn
yǒubù
rénhé
yì yǒu
zhìxiào
huìcí
chū
ɡuó
yǒujiā
dàhūn
大 道 废 , 有 仁 义 ; 智 慧 出 , 有 大
伪 ; 六 亲 不 和 , 有 孝 慈 ; 国 家 昏
yǒuzhōnɡchén
乱 , 有 忠 臣 。
【解释】 大道被废弃了,才显示出仁义。聪明智慧出现了,才有狡诈虚伪。家庭不和睦了,才看得出孝慈。国家昏乱了,才出现忠臣。
《老子》第十九章
juéshènɡqìzhì mínlìbǎibèi juérénqìyì
绝 圣 弃 智 , 民 利 百 倍 ; 绝 仁 弃 义
mínfùcǐ
xiàosān
cízhějiàn
yǐsù
juéwéibào
qiǎoqìlìbùshǎo
zúsī
dào ɡuǎ
zéiɡùyù
wúlìnɡ
, 民 复 孝 慈 ; 绝 巧 弃 利 , 盗 贼 无 yǒu yǒujué
suǒxué
wén pǔ
有 。 此 三 者 以 为 文 , 不 足 。 故 令
shǔ wú
有 所 属 : 见 素 抱 朴 , 少 思 寡 欲 ,
yōu
绝 学 无 忧 。
【解释】 抛弃了聪明和智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仁和义,人民才 能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了巧和利,盗贼就能自然消灭。这三条作为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认识有所从属:保持朴素,减少私欲。
《老子》第二十章
wéi
zhīqù
yǔruòxītàiwèiléi
ā xiānɡhé
qí
qùjǐzhīyānɡ
hé
suǒzāi
měizhībù
yǔkěxīdúér
èbùxībózhī
唯 之 与 阿 , 相 去 几 何 xiānɡ
rénwèirúdùn dú
, 相 去 若 何 wèi huānɡ xīwèijiē
rú
xiǎnɡqí
美 之 与 恶
wèi
人 之 所 畏 , 不 可 不
zhònɡréntái suǒ
rú
wǒyīnɡ
畏 。 荒 兮 , 其 未 央 哉 ! 众 人 熙 熙
láo zhào léiér
xīwǒ
chūndēnɡdùnruòruò
xīwúyí
, 如 享 太 牢 , 如 春 登 台 。 我 独 泊 兮 , 其 未 兆 ; 沌 沌 兮 , 如 婴 儿 之
hái yǒu
yú
ɡuī zhònɡrénwǒ
yú
rén
zhī
未 孩 ; 累 累 兮 , 若 无 所 归 。 众 人 皆 有 馀 , 而 我 独 若 遗 。 我 愚 人 之
xīnsúyǐ
yěrén ér
zāicháérɡuì
súrénwǒwán
zhāozhāo dúqiě
mènbǐ
wǒdúhūnhūn jiēyú
yǒurén
心 也 哉 ! 俗 人 昭 昭 , 我 独 昏 昏 。
chá wǒshí
dú
mèn zhònɡrén
wǒ
dú
yì
俗 人 察 察 , 我 独 闷 闷 。 众 人 皆 有 以 , 而 我 独 顽 且 鄙 。 我 独 异 于 人
mǔ
, 而 贵 食 母 。
【解释】 抛弃学问才能免除忧患。应诺与阿斥,相差有多少善良与丑恶,相差有多少人们所怕的,就不能怕。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啊,还没有个尽头!众人都兴高采烈,好象参加盛大的宴席,好象春天去登台眺望美景。唯独我自己淡淡的无动于衷,好象还不会发笑的婴儿。疲倦啊,象是无家可归!.众人都有余,只有我好象什么也没有,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啊,混混沌沌啊!人们都是那么清醒,我却混混迷迷,人们是那么精明,我却什么也不知道。辽阔无边啊,象大海,无尽无休啊,象大风。.众人都有能耐, 唯独我愚笨。我和人们都不一样,是因为我以得了道为贵。
《老子》第二十一章
kǒnɡ
dézhīrónɡ
hūhū
wéidàohū
shìxīqí
cónɡ huǎnɡ
xī
孔 德 之 容 , 惟 道 是 从 。
wéihuǎnɡwéi
xīqí
xī
dàozhīqí
wéiwù
道 之 为 物
zhōnɡyǒuyǎo
xīqí
, 惟 恍 惟 惚 。 惚 兮 恍 兮 , 其 中 有 xiànɡ huǎnɡmínɡ
xī
zhōnɡyǒuqí
jīnɡqí
wù
象 ; 恍 兮 惚 兮 , 其 中 有 物 。 窈 兮
zhōnɡyǒuzì
jīn
jīnɡ jí
ɡǔ
shènzhēn mínɡ
bù
qù
冥 兮 , 其 中 有 精 ; 其 精 甚 真 , 其 zhōnɡyǒu
xìn
中 有 信 。 自 今 及 古 , 其 名 不 去 ,
yǐ
yuèzhònɡyǐ
cǐ
fǔ wúhéyǐzhīzhònɡfǔzhīzhuànɡzāi
状
哉
以 阅 众 甫 。 吾 何 以 知 众 甫 之
以 此 。
【解释】 大德的形态,与道一致。道这个东西,是恍恍惚惚的没有固定的形体。惚啊恍啊,惚恍之中却有形象;恍啊惚啊,恍惚之中却有实物;深啊远啊, 深远之中却有精气,这种精气是真实可信的。从古到今,它的名字不能废去,根据它才能认是万物的开始。我怎么会知道万物的开始的情况呢原因就在于此。
《老子》第二十二章
qǔxīn bàobù tiānzé
yīzìbùxià
zéquán wǎnɡ
zétiān jīnnénɡ
zézhí duō
zébùbù
wāzéyínɡ shì
yǐɡùɡù
bìzé
曲 则 全 , 枉 则 直 , 洼 则 盈 , 敝 则
shǎowéishìzìmò
duō xiàɡù yǔ
shì
huò zìzìfūɡǔzāi
shènɡrénmínɡ yǒu
ɡōnɡɡùqǔɡuī
新 , 少 则 多 , 多 则 惑 。 是 以 圣 人
jiàn fáwéizhī
búsuǒ
抱 一 为 天 下 式 。 不 自 见 , 故 明 ;
zhānɡ ɡùzhīqǐ
不 自 是 , 故 彰 ; 不 自 伐 , 故 有 功
chánɡ zhēnɡ xū
yán
zhēnɡ wèi
ér
; 不 自 矜 , 故 长 。 夫 唯 不 争 , 故 天 下 莫 能 与 之 争 。 古 之 所 谓 “ 曲
quán
zhě
chénɡquán
则 全 ” 者 , 岂 虚 言 哉 ! 诚 全 而 归 zhī 之 。
【解释】 委屈才能保全,弯曲才能伸直,低洼才能充盈,破旧才能生新, 少取才有收获,多取反而迷惑。因此圣人用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和模式。不固执己见,才能看的分明;不自以为是,才能是非昭彰;不自我夸 耀才显得有功, 不自高自大才能保持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就没有人能争得过他。古时所说的委屈才能保全等话,怎么能是空话呢!真正能全部得到它。
《老子》第二十三章
xībùshànɡyú yìzhībù
yán
rìnénɡ
zìrán
shú tónɡtónɡ shīyǒu
ɡùwèiéryúyú
piāofēnɡcǐ
bùzhōnɡcháo
tiānhū
dì
ɡùtónɡ
zhòutiāncónɡyú
yǔdìshìdédàodéxìn
希 言 自 然 。 故 飘 风 不 终 朝 , 骤 雨 zhōnɡbùdàoshīlè zú
jiǔ
zhě
réndétónɡyú
不 终 日 。 孰 为 此 者
kuànɡ
天 地 。 天 地
故 从 事
尚 不 能 久 , 而 况 于 人 乎
zhě zhě détónɡ
zhīyú
dào shīyú
déshīyān
zhě yú
dàodédé
于 道 者 , 同 于 道 ; 德 者 , 同 于 德
zhě yì
lè
; 失 者 , 同 于 失 。 同 于 道 者 , 道
tónɡ
zhě yì
lè
亦 乐 得 之 ; 同 于 德 者 , 德 亦 乐 得
zhě bù
xìn
zhī
之 ; 同 于 失 者 , 失 亦 乐 得 之 。 信
yān
不 足 焉 , 有 不 信 焉 。
【解释】 少说话是合乎自然法则的。所以,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暴雨下不到一整天,是谁使它这样的是天地。天地(的狂风暴雨)尚且不能持久,何况于人呢所以凡是从事于道的人:求道的就与道相同。求德的就与德相同,求失的就与失相同。与道相同的人,道也乐意得到他;与德相同的人,德也乐意得到他;与失相同的人,失也乐意得到他。不值得信任的, 当然就有不相信的事情发生!
《老子》第二十四章
qǐmínɡ zìshí
jīnzhuì
zhě
zìzhě
bùshìbù
lì zhě
kuàbù
zhěbùxínɡ zìdào
fáyěɡù
zìzhě yǒu
jiànwú
zhěbù
企 者 不 立 ; 跨 者 不 行 ; 自 见 者 不
zhānɡ qíè
zài
ɡōnɡ
yúbù
明 ; 自 是 者 不 彰 ; 自 伐 者 无 功 ;
chánɡ wù
huò
yuē dào
zhě
自 矜 者 不 长 。 其 在 道 也 , 曰 : 馀
xínɡ
zhī
食 赘 形 。 物 或 恶 之 , 故 有 道 者 不 chù 处 。
【解释】 掂起脚跟是站不稳当的;故意跨大步是走不远的;固执己见的是看不分明的;自以为是的是看不清是非的;自我炫耀的是显不出功劳的;自高自大的是不能长久的。从道的观点来看,应当说是剩饭赘瘤。谁都厌恶它, 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老子》第二十五章
yǒu yǐzhī
dúwéiyuēshì
wù
lì
hùnchénɡ
érdì
bù
xiāntiāndìzhōubù
shēnɡ xínɡzhīyuē
érqídàɡù
jìbù
xīliáoxīkězìshìtiān
有 物 混 成 , 先 天 地 生 。 寂 兮 寥 兮
ɡǎi
wúzhīyuē
dài
qiánɡyuē
, 独 立 而 不 改 , 周 行 而 不 殆 , 可
tiān
mǔ qiánɡ
wéiyuǎn
mínɡ dào
dàdà
以 为 天 地 母 。 吾 不 知 其 名 , 强 字
dào yuē
mínɡ
之 曰 道 , 强 为 之 名 曰 大 。 大 曰 逝
yuǎn
fǎn
, 逝 曰 远 , 远 曰 反 。 故 道 大 , 天
dà
ér
dìrén
dàjū
qí
rényī
yìdà yùzhōnɡyǒusìdà
大 , 地 大 , 人 亦 大 。 域 中 有 四 大
yān
, 而 人 居 其 一 焉 。
rénzì
fǎdì dìfǎtiān tiānfǎdào dàofǎ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rán
自 然 。
【解释】 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出生在天地之前。无声啊,无形啊,不依靠外力而永远存在。不停地循环运行,它可以算做天下万物的根本。我不知到它的名字,把它叫做道,并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大到无边叫做逝去,逝去叫做遥远,遥远可返回本原。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以大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为法则。
《老子》第二十六章
zhònɡwéizhōnɡchùqīnɡ
rìchāotiān
qīnɡ
bù
ɡēn
línàiqīnɡ
jìnɡzīhé
wéizàojūn suīzhīzào
yǒu
shìyǐjūnzǐyànshēn
重 为 轻 根 , 静 为 躁 君 。 是 以 君 子
xínɡ
zhònɡ wànchénɡshī
ɡēn
rónɡɡuān
ér
yǐ
终 日 行 不 离 辎 重 。 虽 有 荣 观 , 燕
rán xià
zhǔ
zé
shī
处 超 然 。 奈 何 万 乘 之 主 , 而 以 身
zé
jūn
轻 天 下
轻 则 失 根 , 躁 则 失 君 。
【解释】 重是轻的根本,静是动的主宰。因此,圣人终日行走不离开辎重。虽有豪华的生活,却不沉溺在里面。为什么身为大国的君主,却轻率地对待天下的事情呢轻率必然丧失基础,妄动必然丧失主宰。
《老子》第二十七章
shànxínɡbú
wú
cèwújiùwúbúzīdà
zhé
jì shàn
shànbìérɡù
yánwúbùwúshìshīqí
wúɡuānkěqìwèi
xiájiànjiě
zhé ér
bùshì
shànkěyǐ
shùkāishènɡjiùshàn
善 行 无 辙 迹 , 善 言 无 瑕 谪 ; 善 数 yònɡchóushàn
jié
不 用 筹 策 ; 善 闭 无 关 楗 而 不 可 开
shénɡyuērén qìshàn
, 善 结 无 绳 约 而 不 可 解 。 是 以 圣 rénchánɡshànwù rénshàn
ɡù
rén chánɡshànxíbú
mínɡ shànbù
rénài
ɡù
人 常 善 救 人 , 故 无 弃 人 ; 常 善 救
wù rénbù
zhīɡuìshì
wèi
物 , 故 无 弃 物 。 是 谓 袭 明 。 故 善
zhě rénsuī
zhīzhì
shī
zhě qí
zī
人 者 , 不 善 人 之 师 ; 不 善 人 者 , 善 人 之 资 。 不 贵 其 师 , 不 爱 其 资
mí
yàomiào
, 虽 智 大 迷 , 是 谓 要 妙 。
【解释】 善于行路的,不留辙迹;善于言谈的,不留话柄;善于计算的,不留筹码;善于关闭的不用锁具却不能打开;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却不能解脱。因此,圣人总是善于救人,所以没有废弃的人;总是善于用物, 所以总是没有废弃的物;这就叫做内在的聪明。所以,善人是恶人的老师, 恶人是山热病的借鉴,不尊重他的老师,不爱护他的借鉴,虽自以为明智 而实际上很糊涂。这就是精深奥妙的道理。
《老子》第二十八章
zhīqíxiónɡ shǒuqící wéitiānxiàxī wéi
知 其 雄 , 守 其 雌 , 为 天 下 溪 。 为
tiān wéi wéijí
xiàzhītiānzhītiān
xīqíxiàqíxiàpǔ
chánɡbái ɡǔ
déshǒu
bùqídéqídéqìzhì
lírǔnǎi
zú
fùwéi wéi
ɡuītiānfùtiānfùyònɡ
yúxiàɡuīxiàɡuī
yīnɡɡǔyúshìyú
ér pǔ wúzé
天 下 溪 , 常 德 不 离 , 复 归 于 婴 儿 。 知 其 白 , 守 其 辱 , 为 天 下 谷 。
chánɡ
shǒu
为 天 下 谷 , 常 德 乃 足 , 复 归 于 朴
bái shìsàn
hēi bù
tè
。 知 其 白 , 守 其 黑 , 为 天 下 式 。
chánɡzéɡù
wéidà
为 天 下 式 , 常 德 不 忒 , 复 归 于 无
shènɡrénbù
ɡē
zhī
极 。 朴 散 则 为 器 , 圣 人 用 之 , 则 wéiɡuānzhǎnɡ
为 官 长 , 故 大 智 不 割 。
【解释】 知道什么是雄强,却安守柔弱,甘作天下的沟溪。甘作天下的沟溪,永恒的德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初生的婴儿的状态。明知什么是明亮,却安守黑暗,甘作天下的模式。甘作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就不会丢失,回复到最终的真理。明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甘愿作天下的川谷。甘作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才可以充足,回复的纯朴,纯朴分散就成为器具,圣人们用它们是发挥他们的长处。所以,大的器具是完整的。
《老子》第二十九章
jiānɡyǐzhí
yě
yùtiān
qǔtiānxiàwéi
xià
qìbài
érwéizhī bù
kězhí
wúwéizhě
jiànyěshī
qí
bùbù
dékěshì
将 欲 取 天 下 而 为 之 , 吾 见 其 不 得
shénzhě
zhī
已 。 天 下 神 器 , 不 可 为 也 , 不 可
zhī
执 也 。 为 者 败 之 , 执 者 失 之 。 是
yǐwú
shènɡrénshī
wúwéi ɡùwúbài wúzhí ɡù
以 圣 人 无 为 , 故 无 败 ; 无 执 , 故 无 失 。
fūhuò
léiqù
wùhuòxínɡhuòsuí huòxūshì
huòyǐ
chuī shènɡrén
huòqiánɡqù
shèn
夫 物 或 行 或 随 ; 或 嘘 或 吹 ; 或 强
huò
zǎiqù
huò
huī
或 羸 ; 或 载 或 隳 。 是 以 圣 人 去 甚
shē
tài
, 去 奢 , 去 泰 。
【解释】 打算治理天下用妄为的办法,我看他是得不到什么的。天下诗歌神圣的东西,是不能妄为的。妄为的人要失败,想据为己有的要丢失。所以一切事物有前行的有后随的,有轻嘘的有急吹的,有强壮的有瘦弱的,有小挫的有全毁的。所以圣人要去掉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措施。
《老子》第三十章
yǐqí érér
shìdàyǐwù
dàozuǒrénzhǔzhě shī
zhībì
bùsuǒ
yǐbīnɡqiánɡtiān
jīnɡ
jíshànjīnbù
xià shēnɡyānyǒu dé
ɡuǒɡuǒyǐ
以 道 佐 人 主 者 , 不 以 兵 强 天 下 。
hǎojūn fá
yuǎn zhībù
chù
其 事 好 远 。 师 之 所 处 , 荆 棘 生 焉
hòu yǐɡuǒ
qǔér
yǒuxiōnɡnián
ɡuǒ
érɡuǒ
wùér
。 大 军 之 后 , 必 有 凶 年 。 善 有 果
qiánɡ wù
而 已 , 不 以 取 强 。 果 而 勿 矜 , 果
jiāo
而 勿 伐 , 果 而 勿 骄 。 果 而 不 得 已
ɡuǒérbù
wùdào
qiánɡ zǎo
yǐ
wùzhuànɡ
壮
zélǎo shìwèibù
, 果 而 勿 强 。 物 dào
道 , 不 道 早 已 。
则 老 , 是 谓 不
【解释】 用道辅助君王的人,不用兵力在天下逞强,这事容易得到报应:驻过的地方,就会长满荆棘。大战之后,必定有荒年。善于用兵的只求有个 好结果就行了,不敢用兵来逞强。有好结果了,不要自高自大,有好结果了不要夸耀,有好结果了不要骄傲,有好结果了要看成是出于不得已,有好结果了不要逞强。事物壮大了就会衰老,这就叫不和乎道的原则,不和乎道的原则必然消亡。
《老子》第三十一章
fūɡù
bīnɡzhě zhěɡuìqì
bù
bùxiánɡzhīqìjūnzhěyǐ
zǐbùérér
wùjūxiánɡyònɡměi
huòzézhīzhīzhīzé
èɡuìqì
zhī zuǒ tián
fēidànshìdéshànɡ
夫 兵 者 , 不 祥 之 器 , 物 或 恶 之 ,
yǒu
dàozézhī
chù
bīnɡdé
故 有 道 者 不 处 。 君 子 居 则 贵 左 , yònɡbīnɡjūn
zǐ
yòu érfūyǐjūn
bùbùlè jū
用 兵 则 贵 右 。 兵 者 不 祥 之 器 , 非 君 子 之 器 , 不 得 已 而 用 之 , 恬 淡 wéishànɡ shènɡlèzhì
shāyú
rén tiān
xià
měi shājí
rénshì
zhě bùxiōnɡjū
kěshì
为 上 。 胜 而 不 美 , 而 美 之 者 , 是
zhě
乐 杀 人 。 夫 乐 杀 人 者 , 则 不 可 得
shànɡzuǒ
jūn
志 于 天 下 矣 。 吉 事 尚 左 , 凶 事 尚 yòu
piānjiānɡ
zuǒ shànɡjiànɡ
yòu
右 。 偏 将 军 居 左 , 上 将 军 居 右 ,
yánāi
yǐqì
sānɡlǐchùzhī
yǐ
shā
lǐ
rénchù
zhīzhònɡ yǐbēi
言 以 丧 礼 处 之 。 杀 人 之 众 , 以 悲
zhī
zhànshènɡ
sānɡ
zhī
哀 泣 之 , 战 胜 以 丧 礼 处 之 。
【解释】 兵器是不吉利的东西,谁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仰仗它。君子平时以左边为上,打仗时就以右边为上。兵器是不吉利的东西,不是君子的东西,不得已而用它,看轻一些为好。胜利了也不要看成是美事。如果看成美事,就是喜欢杀人了。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了。吉庆事以左边为上,凶丧事以右边为上。偏将军在左边,上将军在右边,就是说用办丧事的规矩来处理。战争杀人众多,要带者悲痛的心情参与,就是战胜了也要用办丧事的规矩来处理。
《老子》第三十二章
dàochánɡwú tiānérfūdào
hóuwánɡdìzìyìzhī
xiānɡ
mínɡpǔ suīzhī
xiǎo
wànlù
tiānwù mínɡyǐ
xiàjiānɡmínyìbù
mòzìmòjì
nénɡchénbīn zhī
lìnɡ
道 常 无 名 朴 。 虽 小 , 天 下 莫 能 臣
ruòhé
nénɡshǒu shǐ
yǐzhì
ɡān
。 侯 王 若 能 守 之 , 万 物 将 自 宾 。
jiànɡyǒuzhī
天 地 相 合 , 以 降 甘 露 , 民 莫 之 令
jūn jiānɡzài
zhītiān
mínɡ zhǐ
kězhī
yǒu
pì
而 自 均 。 始 制 有 名 , 名 亦 既 有 ,
zhǐ xià
dài hǎi
夫 亦 将 知 止 , 知 止 可 以 不 殆 。 譬
yóuchuānɡǔ
yú
jiānɡ
道 之 在 天 下 , 犹 川 谷 之 于 江 海 。
【解释】 道永远没有固定的名称。朴虽然小,天下没有谁能支配它。到侯王的如果能守着它,万物将会自动归从。天地之气相合,就会下雨。人们没有指使它,它却自然均匀。开始有制度就要有名称,名称既然有了,就要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可以避免危险。比如道为天下所归,就像江海为一切河流
所归一样。
《老子》第三十三章
zhīlìzhě
yǒu
rén
zì
zhězhì zìzhīzhěmínɡ shènɡrénzhīsuǒ
zúzhě
zhějiǔ
fù
sǐ
zhěyǒu
知 人 者 智 , 自 知 者 明 。 胜 人 者 有
shènɡzhěqiánɡ
bù
shī
qí
qiánɡxínɡér
bù
力 , 自 胜 者 强 。 知 足 者 富 。 强 行
zhì
者 有 志 。 不 失 其 所 者 久 。 死 而 不 wánɡzhěshòu 亡 者 寿 。
【解释】 能认识别人的叫做智,能认识自己的叫做明。能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能战胜自己缺点的叫做刚强。知道满足就感觉富有,坚持力行的就是有志气,不迷失本性的就能长久,死而不被遗忘的就是长寿。
《老子》第三十四章
dàyǐwànɡuī
dào
érérérzì
fàn
bùbùbùwéi
xī cíwéiwéi
qíkězuǒyòu érmínɡmínɡ
qí
bùyúwéi
wànwùshìyīwànyǐ
zhīyǎnɡwùqí
大 道 泛 兮 , 其 可 左 右 。 万 物 恃 之 shēnɡwùyān
ɡōnɡchénɡ
kěkě
yǒu xiǎo dà
以 生 而 不 辞 , 功 成 而 不 有 。 衣 养
zhǔ zhǔ
ɡù
万 物 而 不 为 主 , 可 名 于 小 ; 万 物 归 焉 而 不 为 主 , 可 名 为 大 。 以 其 zhōnɡbù
dà
nénɡchénɡ
dà
终 不 自 为 大 , 故 能 成 其 大 。
【解释】 万物依靠它生存而它从不说什么,成功了它不据为己有。养育了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宰,经常没有欲望,可称为渺小;万物想它归附而它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称之为伟大。因为它到底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成为伟大。
《老子》第三十五章
zhípínɡ
tài
dàxiànɡ
lèhūzú
tiānyǔqí
ěr
xiàwǎnɡ wǎnɡ
ɡuò
kèshìbù
zú
érzhǐzhī
jì
bù bù
hài dàozú
zhī
ānchū
执 大 象 , 天 下 往 。 往 而 不 害 , 安
dànbù
平 泰 。 乐 与 饵 , 过 客 止 。 道 之 出 kǒu tīnɡ
zhī
wú
wèi
zhī
jiàn
口 , 淡 乎 其 无 味 , 视 之 不 足 见 ,
wén yònɡ
听 之 不 足 闻 , 用 之 不 足 既 。
【解释】 谁要掌握了道,天下人都要向他投靠。都来投靠也不会互相伤害,大家都和平安泰。音乐与美食,能使行人停步。道要说出来,却淡的无味。看它看不见,听它听不到,用它用不完。
《老子》第三十六章
jiānɡ zhīwēi
bì
yùɡùjiānɡ
xīzhī bìɡùzhānɡzhī jiānɡ
yùbì
fèiɡù
zhīyǔyú
jiānɡ zhībù
yùbì kě
ruòɡùshìtuō
zhīxìnɡwèiyú
将 欲 歙 之 , 必 故 张 之 ; 将 欲 弱 之
qiánɡyùróu
zhī qǔ
, 必 故 强 之 ; 将 欲 废 之 , 必 故 兴
zhī
之 ; 将 欲 取 之 , 必 故 与 之 。 是 谓
mínɡ
ruòshènɡɡānɡqiánɡ
微 明 。 柔 弱 胜 刚 强 。 鱼 不 可 脱 于
yuān ɡuózhīlìqìbùkěyǐshìrén
渊 , 国 之 利 器 不 可 以 示 人 。
【解释】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增强它;想要废弃它,必先兴盛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与它。这叫做精深的预见,柔弱会战胜刚强。鱼不能离开水,国家的好武器不能拿出来给人看。
《老子》第三十七章
dàochánɡwúzhī
wànzhī zì
wùyǐfū
wéiér
zì
wúbùwéi
huà bù
hóuwánɡruòérzhènyù
yùzhīyǐ
nénɡshǒu
wúmínɡtiān
道 常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 侯 王 若 能 守
jiānɡwújiānɡ
huà zhīyù
pǔ
zuò yǐ
wú
之 , 万 物 将 自 化 。 化 而 欲 作 , 吾 jiānɡzhènzhīxià
pǔjiānɡ
mínɡbù
将 镇 之 以 无 名 之 朴 。 镇 之 以 无 名
jìnɡ
之 朴 , 夫 将 不 欲 。 不 欲 以 静 , 天
zhènɡ
下 将 自 正 。
【解释】 道是无为的而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的。侯王如果能保持无为这一原则,万物将自动向他归化。归化后如果有欲望发作,我就用“无名之扑”来镇服他。无名之扑也就是根绝欲望。根绝欲望可以安静,天下自然就会稳定。
《老子》第三十八章
shànɡdébùdé shìyǐyǒudé xiàdébùshī
上 德 不 德 , 是 以 有 德 ; 下 德 不 失
dé shìxiàwúlǐ
yǐdéyǐwéiɡùrén
wúwú
déwéi
shànɡér
yǒuyìzhīhòu
déyǐwéi
wúwéiérwúyǐwéiwéiérhòu
德 , 是 以 无 德 。 上 德 无 为 而 无 以 wéi zhī
ér
wéi shànɡrénzhī
érzéshīérluànzhīqíbǐ
qǔ
yǒurǎnɡdéhòuzhīshǐ
yǐbìérlǐ
为 ; 下 德 无 为 而 有 以 为 。 上 仁 为
wéi shànɡzhīshīér
érdàohòu
mòéryìzhī
之 而 无 以 为 ; 上 义 为 之 而 有 以 为 shànɡrēnɡ
yìnɡ déshī
yìéryújūqù
。 上 礼 为 之 而 莫 之 应 , 则 攘 臂 而
zhī
shī
扔 之 。 故 失 道 而 后 德 , 失 德 而 后 rén fūqiányǐqí
lǐshídà
仁 , 失 仁 而 后 义 , 失 义 而 后 礼 。
zhě zhōnɡxìnzhě zhànɡ
fubù
dàochùjū
qízhīqí
báo
érbùɡù
shǒu
shìchù
夫 礼 者 , 忠 信 之 薄 , 而 乱 之 首 。
huá hòu huá
前 识 者 , 道 之 华 , 而 愚 之 始 。 是
báo cǐ
以 大 丈 夫 处 其 厚 , 不 居 其 薄 ; 处
shí
其 实 , 不 居 其 华 。 故 去 彼 取 此 。
【解释】 上德不表现为有德,实际上是有德。下德自以为有德,实际上是没有德的。上德无所表现不故意表现他的德。下德有所表现并故意表现他的德。上仁有所表现,但非故意表现他的仁。上义有所表现,并故意表现他的义。上礼有所表现而得不到响应。就伸出胳膊强迫人家来响应。所以失去了道以后才有德,失去了德以后才有仁,失去了仁以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的不足是混乱的开始。有先见之明的人,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淳厚而不居于贫薄,存心朴实,而不在于虚华。所以要舍弃后者采取前者。
《老子》第三十九章
xīyī
yǐ
zhīdéyīzhě shényīwú
déyǐyǐfèi
tiānyīwéi
déyǐtiān
yīyǐqīnɡ ɡǔ
déqí
dìyīzhìdì
déyǐzhīwú
昔 之 得 一 者 : 天 得 一 以 清 ; 地 得
nínɡ hóuwèi
détiān
línɡ xià
一 以 宁 ; 神 得 一 以 灵 ; 谷 得 一 以 shēnɡ yěyǐxiēyǐkǒnɡjī yùluò
zhènɡ
liè
生 ; 侯 得 一 以 为 天 下 正 。 其 致 之
qīnɡ
shén
jiānɡkǒnɡwú
yǐjiéwú
也 , 谓 天 无 以 清 , 将 恐 裂 ; 地 无
nínɡ
ɡǔ
jiānɡkǒnɡwú
yǐ
línɡ yǐɡāo
wàn
jiānɡkǒnɡwù
wújiānɡwéiɡǔzhìluò
以 宁 , 将 恐 废 ; 神 无 以 灵 , 将 恐
yínɡ miè yǐ
jiànzìběnbù
jiānɡkǒnɡhóuwánɡwéichēnɡxiéyù
歇 ; 谷 无 以 盈 , 将 恐 竭 ; 万 物 无
shēnɡ jué cǐwúrú
shìfēiyù
jiānɡkǒnɡɡùyǐyǐ
ɡuì
zhènɡ yǐ
xiàbùɡù
以 生 , 将 恐 灭 ; 侯 王 无 以 正 , 将
běn ɡū lù
fēilù
恐 蹶 。 故 贵 以 贱 为 本 , 高 以 下 为
hóuwánɡjiànshì
wéiɡù
ɡuǎ hūrú
yù
基 。 是 以 侯 王 自 称 孤 、 寡 、 不 谷 。 此 非 以 贱 为 本 邪
非 乎
故 致
誉 无 誉 。 是 故 不 欲 琭 琭 如 玉 , 珞
shí
珞 如 石 。
【解释】 自古以来凡是得到一的:天得到一就清明,地得到一就安宁,神得到一就有灵,洼坑得到一就充盈,万物得到一就繁衍滋生,侯王得到一就能为天下的首领。他们都是从得到一才能达到的境界,天不能保持清明,恐怕要破裂;地不能保持安宁,恐怕要废弃;神不能保持灵验,恐怕就要消失;洼坑不能保持充盈,恐怕要枯竭;万物不能繁衍滋生,恐怕要灭绝;侯王不能保持高地位,恐怕要垮台。
所以,贵以*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所以,侯王自称为“孤家”.“寡人”“不* ”。这不是以*为根本吗 难道不是这样吗所以,追求过多的荣誉就没有荣誉,不想做高贵的美玉,要做坚硬的基石。
《老子》第四十章
fǎnwàn
zhědàozhīdònɡ ruòzhědàozhīyònɡ tiānxià
反 者 道 之 动 ; 弱 者 道 之 用 。 天 下
wùshēnɡyú
yǒu
yǒushēnɡyú
wú
万 物 生 于 有 , 有 生 于 无 。
【解释】 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示弱是道的运用。天下万物生于能看得见的“有”,而“有”却生于看不见的“无”。
《老子》第四十一章
ruòdé
tuìruòdà
ɡù bùbáidà
jiàn
yízú
yányǒuzhī ruòjiàn
lèidédà
mínɡdàoruòdé
mèi ruòzhì
ɡǔzhēndà
jìndào
。 故 建 言 有 之 : 明 道 若 昧 ; 进 道
dào rǔxīwéi
shànɡruòfānɡdà
ɡuǎnɡruòqìdào
yúwǎnyǐn
若 退 ; 夷 道 若 颣 ; 上 德 若 谷 ; 广
tōu wúxiànɡdài
yúwú
德 若 不 足 ; 建 德 若 偷 ; 质 真 若 渝
ruòyīnfū
; 大 白 若 辱 ; 大 方 无 隅 ; 大 器 晚 chénɡ wú
shēnɡ dào
xínɡ
成 ; 大 音 希 声 ; 大 象 无 形 ; 道 隐
mínɡ
shàn
qiěchénɡ
无 名 。 夫 唯 道 , 善 贷 且 成 。
所以古人说过:明显的“道”好象暗昧,前进的“道”好象后退,平坦的“道” 好像高低不平,
崇高的“德”好像低洼的川谷,洁白好象污垢,广大的“德”好像有不足,刚健的“德”好像是怠惰,质地纯净好像是浑浊。最大的方形反而没有边角,重大的器具往往制成得很晚,最大的声音听来反而无声,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道”幽隐而无名,只有“道”,才善于使万物得以完成。
《老子》第四十二章
dàoshēnɡwànwéiɡǔérwǒjiānɡ
wù hé yìyìyǐ
ér jiàowéi
yī wànrén
wùzhī
yìshēnɡfùsuǒyǐzhī
èr ér
èrbàowéi
shēnɡsān yánɡ chōnɡɡūɡùréndé
wùzhīqí
sānshēnɡqì
yǐbùzhī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yīnè
万 物 。 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 冲 气 以
ɡuǎ huòsuǒsǐ
sǔn
为 和 。 人 之 所 恶 , 唯 孤 、 寡 、 不
wánɡɡōnɡhuòzhījiào
yì fù
wéichēnɡ ér
sǔn zhě
bù
谷 , 而 王 公 以 为 称 。 故 物 或 损 之
jiào
wú
而 益 , 或 益 之 而 损 。 人 之 所 教 ,
qiánɡliánɡ
我 亦 教 之 。 强 梁 者 不 得 其 死 , 吾
将 以 为 教 父 。
人们所厌恶的就是“孤家”.“寡人”.“不* ”这些词儿。而王公们却用这些词儿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贬损它它却得到增益;增益它它却受到贬损。人们所教导我的,我也用来教导别人:“强暴的人不得好死”。我要把这句话作为教人的宗旨。
《老子》第四十四章
mínɡyǔshēnshúqīn
shēnyǔhuòshúduō
déyǔ
名 与 身 孰 亲 身 与 货 孰 多 得 与
wánɡshúbìnɡ
zhī
ɡù
shènzú
àibú
bìrǔ
dà
fèizhī
zhǐ
duōbù
cánɡbìhòukě
亡 孰 病 wánɡ yǐ
甚 爱 必 大 费 ; 多 藏 必 厚
dài
亡 。 故 知 足 不 辱 , 知 止 不 殆 , 可
chánɡjiǔ
以 长 久 。
【解释】 名声与身体相比哪个亲切身体与财产相比哪个重要得到和丧失相比哪个有害所以,过分的吝惜必招致更大的破费,丰厚的储藏必有严重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到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可以长久安全。
《老子》第四十五章
dàchénɡruò
qí
yònɡdàjìnɡ
quē bù
qíyònɡbùdà
bìzhí
ruò
大 成 若 缺 , 其 用 不 弊 。 chōnɡ ruòrè
qiónɡ ruòtiān
冲 , 其 用 不 穷 。
zhuō
qīnɡ
biànwéi
dàyínɡdà
ruòqiǎo
大 盈 若
qū
大 直 若 屈 , 大 巧
jìnɡshènɡzào
hánshènɡ
nè
若 拙 , 大 辩 若 讷 。 静 胜 躁 , 寒 胜
xiàzhènɡ
热 。 清 静 为 天 下 正 。
【解释】 最完美的东西好象是空虚的,它的作用不会穷竭。最挺直的好象弯曲,最灵巧的好象笨拙,最好的口才好象说话迟钝。急走能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炎热,清净无为可以做天下的首领。
《老子》第四十八章
wéixuérìyì wéidàorìsǔn sǔnzhīyòusǔn
为 学 日 益 , 为 道 日 损 。 损 之 又 损
qǔzú
yǐtiānyǐ
zhìxiàqǔ
yúchánɡtiān
wúyǐ
wéi wú
shì
wú
wéijí
érqí
wúyǒu
bùshì
wéi
bù
, 以 至 于 无 为 。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 取 天 下 常 以 无 事 , 及 其 有 事 , 不
xià
足 以 取 天 下 。
【解释】 求学问天天增加,求道天天减少,减少再减少,以至于达到无为的境地,虽然无为而没有不是他所为的。治理天下不要经常进行干扰。如果经常干扰,就不可能治理好天下。
shènɡrénqíhái
xīn
zàitiānbǎi
xià
jiē
xīzhù
qí
xīyān ěr
wéitiānxiàhúnjiē
圣 人 在 天 下 , 歙 歙 焉 , 为 天 下 浑
xìnɡ
mù shènɡrén
其 心 , 百 姓 皆 注 其 耳 目 , 圣 人 皆
zhī
孩 之 。
【解释】 圣人没有固定的意志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就可以使人向善。讲信用的人我信任他,不讲信用的人我也信任他,就可以使人守信用。胜任治理天下,和和气气使天下百姓心思归于浑朴。百姓都注意他们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圣人使百姓们都回复到婴儿般的状态。
rén
fū
zhīshēnɡ dònɡhé
ɡù
lù
yǐ
zhī
qí
yúsǐshēnɡyù
dìzhīsì
yìshíɡàirù
yǒuwénjūn
sānshànbù
人 之 生 , 动 之 于 死 地 , 亦 十 有 三
hòu hǔ
。 夫 何 故 shèshēnɡzhě
以 其 生 之 厚 。 盖 闻 善 xínɡ
bù
摄 生 者 , 路 行 不 遇 兕 虎 , 入 军 不
bèiyònɡ
jiǎqíyǐ
bīnɡ zhǎo qí
wú
sìbīnɡsǐ
wúwúdì
suǒsuǒ
tóurónɡ
qíqí
jiǎo rèn
hǔfū
wúhé
suǒɡù
被 甲 兵 ; 兕 无 所 投 其 角 , 虎 无 所 用 其 爪 , 兵 无 所 容 其 刃 。 夫 何 故
以 其 无 死 地 。
【解释】 从出生到死亡。长命的占十分之三,短命的占十分之三,本来可以长命的,却过早死去的也占十分之三。这是为什么因为想长命,生活过于优厚。听说善于保护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 牛和老虎,在战争中不会遭到杀伤。牛永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兵器用不上它的刃。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不到有死亡危险的地方去。
《老子》第五十一章
dàoshēnɡzhī zhī dàozìyùérshì
zhī
shì
yǐ
déchùwùzhī
zhī mò
bù
wùzūnfūdéyǎnɡ
xínɡdàomòchùzhī
zhī érzhī
ɡuìmìnɡ
shìchénɡdéér
chánɡzhī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物 形 之 , 势 成
wàndé
之 。 是 以 万 物 莫 不 尊 道 而 贵 德 。
zūn
ɡù
ɡuì zhīzhībù
shì
道 之 尊 , 德 之 贵 , 夫 莫 之 命 而 常
rán
dàoshēnɡzhīwéi
shúér
zhī chánɡfùér
自 然 。 故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长 之
zhī chénɡbùwèi
yǒu xuán
zhī shēnɡbù
zǎi
育 之 ; 成 之 熟 之 ; 养 之 覆 之 。 生
chánɡ
而 不 有 , 为 而 不 恃 , 长 而 不 宰 。
dé
是 谓 玄 德 。
【解释】 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种类区分万物,环境形成万物。因而万物没有不尊重道而珍贵德的。道所以被尊重,德所以被珍贵,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顺应自然。所以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使万物得到生长和发育,使万物得到安定和保护,使万物得到养育和繁殖,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自以为有功,当万物之长而不自以是主宰,这就是最深远的德。
《老子》第五十二章
tiānmǔ bù
xià
yǐ
yǒu
zhīsāiqíyuēqí
shǐ
qíqí
zǐ
yǐwéi
tiānfùbìqíróuyí
xiàshǒuqíshì
mǔ qí
jìdéméi
qíshēnbùjiùɡuānɡxí
天 下 有 始 , 以 为 天 下 母 。 既 得 其
mǔ
母 , 以 知 其 子 , 复 守 其 母 , 没 身
dài
kāixiǎoɡuī
duì
jìshǒuwú
mén zhōnɡshēn zhōnɡshēn
yònɡshì
bùqíwéi
不 殆 。 塞 其 兑 , 闭 其 门 , 终 身 不 qín
jiànfù
duì mínɡ mínɡ
勤 。 开 其 兑 , 济 其 事 , 终 身 不 救
yuēqiánɡ shēnyānɡ
。 见 小 曰 明 , 守 柔 曰 强 。 用 其 光 , 复 归 其 明 , 无 遗 身 殃 ; 是 为 袭 chánɡ 常 。
【解释】 天下事物 都有个开头儿,要把这个开头儿当作天下事物的根本。已经得知了万物的根本,就能认识万物。既然认识了万物,还必须坚守着万物的根本,就一辈子没危险。塞着窟窿,关闭门户,终身不生疾病,敞开窟窿,济了他们的事,终身不可救治。观察细微叫做明,保持柔弱叫做强。用它的光亮返照内在的明,不给自身带来灾殃,这就是熟习常道。
《老子》第五十三章
shǐshìshèn shì
wǒjièdà
rányǒuzhī
yí
xínɡyúér
dàrénxūcái
dào hǎo huò
wéishīcháocǎi
使 我 介 然 有 知 , 行 于 大 道 , 唯 施
wèi chú dàiwéi
lìdào
dàoshèn
shèn
jìnɡ fúyǒu
wényú
是 畏 。 大 道 甚 夷 , 而 人 好 径 。 朝
tián
wú yànfēi
yǐndào
yě
cānɡshènshí
zāi
甚 除 , 田 甚 芜 , 仓 甚 虚 ; 服 文 采
jiàn kuā
, 带 利 剑 , 厌 饮 食 , 财 货 有 馀 ; 是 为 盗 夸 。 非 道 也 哉 !
【解释】 假如我有点知识,我就在大道上行走,怕的是走邪路。大路很平坦,而人却喜欢走捷径。朝政很,农田很荒芜,仓库很空虚,而穿着锦绣衣服,带着锋利宝剑,吃厌了精美饮食,占有过多的财富,这就叫做强盗头子。多么不和乎道呀!
《老子》第五十三章
wèizhī
rì
pìnmǔ
ér
zhī
bù
hé
á
érjuān
zuò hé
zhīyì
jīnɡzhì
zhīyě
zhì
yězhī
未 知 牝 牡 之 合 而 朘 作 , 精 之 至 也 zhōnɡhéxīn
hào
。 终 日 号 而 不 嗄 , 和 之 至 也 。 知
yuēchánɡ shǐ
qìbù
zhī
chánɡyuē
mínɡ
zé
shēnɡyuē
wèi
xiánɡ zhī
bù
和 曰 常 , 知 常 曰 明 。 益 生 曰 祥 。
yuēqiánɡ dào
zǎo
yǐ
wùzhuànɡ
壮
lǎo
心 使 气 曰 强 。 物 dào
道 , 不 道 早 已 。
则 老 , 谓 之 不
【解释】 含德深厚的人,好比是个婴儿。毒虫不蛰他,猛兽不伤他,恶鸟不抓他,筋骨柔弱而小
拳头握得很牢固。不知道男女交合是咋回事,而小生殖器常常勃起,这是精力充沛的表现。整天号啼而喉咙却不沙哑,这是淳和之极的表现。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认识到常的叫做明。贪求生活享受叫做灾殃,欲望支配精气叫做逞强。事物过分壮大就会衰老,可说是离开了道,离开了道就要早亡。
《老子》第五十六章
zhījiě
qí
zhěbùyán
hébùdé
yánqíkěér
zhěbùzhī tónɡ
qí
cuòqíruì shìdé
wèiér
知 者 不 言 , 言 者 不 知 。 挫 其 锐 ,
fēn
ɡùkěér
ɡuānɡ délìbù
ér kě
chén bùdé
kěér
解 其 纷 , 和 其 光 , 同 其 尘 , 是 谓 xuántónɡ shū bùtiān
kěxià
bùdé
qīn bùdé
kěér
玄 同 。 故 不 可 得 而 亲 , 不 可 得 而
hài ɡù
wéi
疏 ; 不 可 得 而 利 , 不 可 得 而 害 ;
ɡuì
jiàn
不 可 得 而 贵 , 不 可 得 而 贱 。 故 为
ɡuì
天 下 贵 。
【解释】 真懂得的不随便乱说,随便乱说的不是真懂得。塞着穴洞,关闭门户,挫去锋芒,解脱纠纷,含光耀,混同垢尘,这就叫做“玄同”,所以,不可能对它亲近,不可能对他疏远。不可能使他得利,不可能使他受害。不可能使他尊贵,不可能使他下*。所以被天下所重视。
《老子》第五十八章
qí
zhènɡmènmèn qí
mín
quē
qímínchúnchún shì
yǐ
shènɡrén
qífānɡ
zhènɡcháér
bù
cháɡē
其 政 闷 闷 , 其 民 淳 淳 ; 其 政 察 察
quē
, 其 民 缺 缺 。 是 以 圣 人 方 而 不 割
liánérhuòshú
bùxīzhīshàn
ɡuì fúqífù
zhījíwéi
zhísuǒ
éryǐqí
bù wúrén
sìfúzhènɡzhī
ɡuānɡxīyěmí
huò
érzhī
bùsuǒfùrì
, 廉 而 不 刿 , 直 而 不 肆 , 光 而 不 yào fúwéiɡù
qí
耀 。 祸 兮 福 之 所 倚 , 福 兮 祸 之 所
zhènɡ
qí
伏 。 孰 知 其 极
其 无 正 也 。 正 复
yāo
为 奇 , 善 复 为 妖 。 人 之 迷 , 其 日
jiǔ
固 久 。
【解释】 政治宽松,人民就淳朴。政治苛刻,人民就狡诈。灾害啊,幸福就在它身边,幸福啊,灾害就藏在里边。谁知它最后会怎么样它没有定论。正常的可能变为反常,善良可能变为妖孽。人们的迷惑,由来已经很久了!因此圣人虽是方正的但不是切割的,虽是锋利的,但不伤人,虽是坦直的,但不放肆,虽是光亮的到不刺眼。
《老子》第五十九章
zhìwèidé
zǎozémò
rén
fúwúzhīkě
shìtiān
zǎokèjíchánɡ
mòfú
ruòwèiwúkě
sè fūjīzé
wéidémò
sè shìjījízhī
治 人 事 天 , 莫 若 啬 。 夫 为 啬 , 是
bùqíyǐ
zhīzhònɡbùyǐshì
kèyǒuwèi
zhònɡzhīyǒuɡù
qíɡuódǐ
谓 早 服 ; 早 服 谓 之 重 积 德 ; 重 积
jiǔ
德 则 无 不 克 ; 无 不 克 则 莫 知 其 极
ɡuó shēn
ɡēn
; 莫 知 其 极 , 可 以 有 国 ; 有 国 之 mǔ
母 , 可 以 长 久 ; 是 谓 深 根 固 柢 ,
chánɡshēnɡjiǔshìzhīdào
长 生 久 视 之 道 。
【解释】 治理人.事奉天都不如吝啬为好由于吝啬,可说成是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可说成是重积德。重积德就无往而不胜。无往而不胜这种力量是无法估计的。这种无法估计的力量,可以管理国家。有了治国的根本,治理方可以长久。这就叫做根扎得深.柢生的牢.这是延长生命的道理。
《老子》第六十章
zhì bùbù
qí
dàɡuó
bù
ruòpēnɡxiǎo
fēishénbù
xiān qíbù
ɡuǐ
yǐbù
dàolìtiānqí
xiàshényìɡuī
治 大 国 , 若 烹 小 鲜 。 以 道 莅 天 下
ɡuǐ
shén fēifū
qíliǎnɡ
shén
, 其 鬼 不 神 ; 非 其 鬼 不 神 , 其 神
shānɡrén shānɡrén
shānɡrén shènɡrén
ɡù
dé
jiāo
不 伤 人 ; 非 其 神 不 伤 人 , 圣 人 亦
xiānɡshānɡ
不 伤 人 。 夫 两 不 相 伤 , 故 德 交 归 yān 焉 。
【解释】 治理大国好象煎小鱼(或者做小菜)。用道来治理天下,鬼也不起作用。不是鬼不起作用,就是它起作用也不能伤人。不是它起作用也不能伤人,圣人也不伤人。这样双方互不伤害,所以能彼此无事。
《老子》第六十一章
dàbānɡzhěxiàliú tiānxiàzhīpìn tiānxiàzhī
大 邦 者 下 流 , 天 下 之 牝 , 天 下 之
jiāo
yěɡù
dàyǐqǔ
pìnchánɡbānɡxià
yǐdàhuò
yǐxià
jìnɡshènɡmǔ xiǎo
bānɡ zéqǔɡuòdà
zhě
qǔ yù
yí
zédàdàrùwéi
yǐqǔ
jìnɡwéixià
交 也 。 牝 常 以 静 胜 牡 , 以 静 为 下
xiǎobānɡ
ɡùɡuò
huòyùfū
。 故 大 邦 以 下 小 邦 , 则 取 小 邦 ; xiǎobānɡxiàjiān
yǐchù
bānɡ xià
érbú
bānɡ bānɡshì
bú
小 邦 以 下 大 邦 , 则 取 大 邦 。 故 或 下 以 取 , 或 下 而 取 。 大 邦 不 过 欲
rén ɡè
dé
xiǎobānɡsuǒ
rén
兼 畜 人 , 小 邦 不 过 欲 入 事 人 。 夫 liǎnɡzhě
yù
xià
两 者 各 得 所 欲 , 大 者 宜 为 下 。
【解释】 大国要居于江河的下流,这是天下百川所归附的地方,自居于雌性地位。雌性经常以安静战胜雄性,就在于她安静而居下。所以,大国对于小国谦下,就可取得小国的信任。小国对大国谦下,才能取得大国的信任。所以,谦下可以信任人,谦下可以被人信任。大国不过分要求领导小国,小国不过分要求事奉大国,大国小国都适当的满足自的要求,大国应特别注意谦下。
《老子》第六十二章
dàorénkě
zhīyǐɡù
zhěwànwùzhīào měirén
yánzhīzhì
shànkěbúsān
rényǐ
zhīshì
bǎo zūn hésuī
qìyǒu
búměizhīɡǒnɡ
shànxínɡyǒubì
道 者 万 物 之 奥 。 善 人 之 宝 , 不 善
suǒjiālì
bǎo rén tiān
zǐ
人 之 所 保 。 美 言 可 以 市 尊 , 美 行
shàn ɡōnɡ
可 以 加 人 。 人 之 不 善 , 何 弃 之 有
故 立 天 子 , 置 三 公 , 虽 有 拱 璧
yǐsuǒ
xiānyǐyǒu
sìɡuìzuì
mǎ cǐyǐ
dàomiǎn
bùzhě
rúhé
zuò ɡù
wéi
jìnbùtiān
cǐdào
qiú
ɡǔyǐ
zhīdé
以 先 驷 马 , 不 如 坐 进 此 道 。 古 之
yuē xià
所 以 贵 此 道 者 何
xié
, 有 罪 以 免 邪
不 曰 : 求 以 得
ɡuì
故 为 天 下 贵 。
【解释】 道是万物的主宰,是善人的法宝,恶人也受它的保护。美好的言词能换取人们的尊敬,善良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即使有不懂为善的人,怎能把他们抛弃呢所以树立天子,设置大臣,虽然先献美好的玉石,后献珍贵的车辆,还不如把道作为献礼。古时所以为什么要重视这个道不是说有求即能得,有罪即能免吗所以被天下所重视。
《老子》第六十三章
xiàbìɡùyì
nánzuò
túshìyú
nán xìqí
yú
bì dà
qíyìzuòshì
yúyǐfūyǐ
wéiyì
dàyútiān
qíxiàbùɡuǎnán
xìdàwéixìn
shìdà
tiān duōɡù
。 图 难 于 其 易 , 为 大 于 其 细 ; 天
下 难 事 , 必 作 于 易 , 天 下 大 事 ,
shènɡrénzhōnɡqīnɡ
nuò
bìyóu
必 作 于 细 。 是 以 圣 人 终 不 为 大 ,
nénɡchénɡbì
duōnán
shì
故 能 成 其 大 。 夫 轻 诺 必 寡 信 , 多
nán yǐ
shènɡrén
zhī
易 必 多 难 。 是 以 圣 人 犹 难 之 , 故 zhōnɡwú
终 无 难 矣 。
【解释】 把无为当作为,把无事当作事,把无味当作味。不管大小多少,要用德来报答怨恨。打算克服困难要从容易处入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细小处开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处做起;天下的大
事必须从细小处做起。因此圣人始终不做大事,所以才能完成大事,轻易答复别人的要求,势必要失信,把事情看得很容易势必会遇到很多困难。因为圣人遇事总是看得困难些,所以最终就没有困难了。
《老子》第六十四章
qísàn hé xià
bàoqǐ
ānwéizhīyúmín
yìzhī
chí
yú
wèi
qícuìyìzhì
pàn zhī
yújiǔ
qíwèicénɡshǐér
wēiyì
其 安 易 持 , 。 其 脆 易 泮 , 其 微 易
yǒu yúqiān
háolǐ
luàn zhīyúbài
táizúzhī
散 。 为 之 于 未 有 , 治 之 于 未 乱 。
mù shēnɡlèizhī
tǔcónɡ
shì
mò zhīyú
合 抱 之 木 , 生 于 毫 末 ; 九 层 之 台
xínɡ jǐ
chénɡ
, 起 于 累 土 ; 千 里 之 行 , 始 于 足
chánɡzé
wú
bài
下 。 民 之 从 事 , 常 于 几 成 而 败 之
shènzhōnɡrú
shǐ
shì
。 慎 终 如 始 , 则 无 败 事 。
【解释】 局面安定时容易维持;;事物脆弱时容易溶解;事物细微时容易消散。要在事件发生前就把它安排妥当,要在祸乱未发生以前就加以治理。合抱的大树是由小树苗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积累的泥土筑起的;潜力的远行是从第一步开始的。有为就会有失败,有得就会有损失。因为圣人无为,所以就不会失败:无得,所以就无失。人们做事往往在快成功的时候失败。当事情快要办完的时候还能象开始时那样谨慎,因此圣人的欲望就是没有欲望,不重视稀有的货物;圣人的学问就是没有学问,以补救众人常犯的过错。用以辅助万物自然发展不敢去妄加干涉.
《老子》第六十五章
ɡǔzhīshànwéidàozhě fēiyǐmínɡmín jiānɡyǐ
古 之 善 为 道 者 , 非 以 明 民 , 将 以
yúyǐ zhī nǎi
zhī zhìɡuójīshēnzhì
zhìzhīshìyǐdà
mínzhīnánɡuózhī
zhìzhīcǐ
zéiliǎnɡxuányǔ
yǐ zhědéwù
qíbùyì
zhìyǐjī
duō zhìshì
zhì
ɡùɡuó
愚 之 。 民 之 难 治 , 以 其 智 多 。 故
ɡuó fú
shìyuǎn
以 智 治 国 , 国 之 贼 ; 不 以 智 治 国
chánɡxuánrán
déhòu
, 国 之 福 。 知 此 两 者 亦 稽 式 。 常
wèi yǐ
fǎn
yǐ
知 稽 式 , 是 谓 “ 玄 德 ” 。 “ 玄 德 ” 深 矣 , 远 矣 , 与 物 反 矣 , 然 后
shùn
乃 至 大 顺 。
【解释】 古时善于行道的人,不是教人民聪明些,而是教人民愚蠢些。人民之所以难治理就是因为他们智巧太多。所以用智巧治国,是国家的灾害;不用智巧治国,是国家的幸福。认识这两种治国的法则也就是模式。经常运用这一模式,这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远啊,与事物是相反的,最后得到的是非常通顺。
《老子》第六十六章
jiānɡshànrén
xiàyùbì
hǎizhīsuǒ
ɡù
yǐnénɡnénɡbì
wéibǎibǎiyánshì
ɡǔɡǔxiàyǐ
wánɡzhě wánɡ zhī
shìyù
yǐyǐxiān
qíshènɡmínér
江 海 之 所 以 能 为 百 谷 王 者 , 以 其
zhī
wéiyǐ
善 下 之 , 故 能 为 百 谷 王 。 是 以 圣
shànɡmín yǐ
shēn
hòu
人 欲 上 民 , 必 以 言 下 之 ; 欲 先 民
zhī
shènɡrén
chùshànɡ
, 必 以 身 后 之 。 是 以 圣 人 处 上 而
mínxiàxià
bùlè
zhònɡ tuī
éryǔ
chùbù
qiánérmínyǐ
bùqí
hài bú
shìyǐɡù
tiāntiān
民 不 重 , 处 前 而 民 不 害 。 是 以 天
yàn
zhēnɡ
下 乐 推 而 不 厌 。 以 其 不 争 , 故 天
mònénɡ
zhīzhēnɡ
下 莫 能 与 之 争 。
【解释】 江海所能成为一切河流的领袖,由于它善于处在河流的下游,所以能成为一切河流的领袖。所以要想处在人民上面,必须在言词上对人民表示谦下;想出在人民之前,必须站在人民后面。所以圣人处在人民上面,而人民不感到负担;处在人民前面而人民不感觉碍事。所以天下人民喜欢推崇他而不厌弃他,因为他不跟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争得过他。
《老子》第六十七章
tiāndàyěyuē
fūcí
xiàɡù cíxià
jiē
sìwǒèrɡù
wèi
bù
wǒdàodà
ruò
sìbùxiào jiǔbǎoɡǎn
yǐ
fūqí
wéixìyīxiàɡǎncísǐ
天 下 皆 谓 我 道 大 , 似 不 肖 。 夫 唯
xiào sān
xiāo chíyuēɡùqìshě
érbù
大 , 故 似 不 肖 。 若 肖 , 久 矣 其 细
yǒuyuē
bǎo
sānjiǎn
zhī wéi
tiānbùshě
也 夫 ! 我 有 三 宝 , 持 而 保 之 。 一
jiǎn
曰 慈 , 二 曰 俭 , 三 曰 不 敢 为 天 下 xiān wéiqiě
tiān
nénɡyǒnɡ
ɡù
nénɡɡuǎnɡ chánɡ hòu
qiě
jīn
先 。 慈 故 能 勇 ; 俭 故 能 广 ; 不 敢
xiān shě
jiǎn
nénɡchénɡ
为 天 下 先 , 故 能 成 器 长 。 今 舍 慈
yǒnɡ
qiěɡuǎnɡ
xiān
且 勇 ; 舍 俭 且 广 ; 舍 后 且 先 ; 死
yǐ fūjiù
cíyǐzhànyǐ
cí
zéshènɡ wèi
zhī
yǐshǒuzéɡù
矣 ! 夫 慈 以 战 则 胜 , 以 守 则 固 。 tiānjiānɡ
zhī
天 将 救 之 , 以 慈 卫 之 。
【解释】 天下人都说我的道太大,正是因为大,所以不象任何东西。如果象某种东西,早就渺小的很了!我有三件法宝,我掌握它并保护着它:第一叫做慈爱,第二叫做节俭,第三叫做不敢在天下人的前头。慈爱,才能勇敢,节俭,才能宽绰,不敢在天下人的前头,才能做事物的首长。现在舍弃慈爱而求勇敢,舍弃节俭而求宽绰,舍弃后而去争先,只有死路一条了。说道慈爱,用它去作战就能胜利,用它去守卫就能巩固。天要拯就谁,就用慈爱来保卫谁。
《老子》第六十八章
shàn wéirén
wéishì
dí
zhě bùwǔ bùbú
yǔzhēnɡtiān
ɡǔ
shànzhànzhě
rénshì
bùnù
善 为 士 者 , 不 武 ; 善 战 者 , 不 怒
shànshènɡzhīzhī
xiàlì
zhě shìshì
wèiwèi
zhīzhī
shànyònɡdé
jí
zhě wèi
yònɡ
; 善 胜 敌 者 , 不 与 ; 善 用 人 者 ,
为 之 下 。 是 谓 不 争 之 德 , 是 谓 用
pèi
人 之 力 , 是 谓 配 天 古 之 极 。
【解释】 善于作武士的不逞勇武;善于作战的不靠愤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靠对打;善于用人的,对人谦下。这叫做不与人争的德行,这叫做利用别人的力量,这叫做与天道符合,这是自古以来的准则。
《老子》第六十九章
yònɡbīnɡyǒuyán wúbùɡǎnwéizhǔ érwéi
用 兵 有 言 : “ 吾 不 敢 为 主 , 而 为
kèxínɡ
wú
bùɡǎnjìnrǎnɡdà
cùn wúyú
bìqīnɡ
ér dí
tuìrēnɡ āi
chǐ wúqīnɡ
dídíyǐ jǐ
shìzhísànɡ
wèiwúwú
客 ; 不 敢 进 寸 , 而 退 尺 。 ” 是 谓
xínɡ huòɡù
mò
行 无 行 ; 攘 无 臂 ; 扔 无 敌 ; 执 无 bīnɡ bǎo
兵 。 祸 莫 大 于 轻 敌 , 轻 敌 几 丧 吾
kànɡbīnɡxiānɡruò
zhěshènɡ
宝 。 故 抗 兵 相 若 , 哀 者 胜 矣 。
【解释】 用兵的说过:我不敢主动进攻而要防守,不敢前进一寸而要后退一尺。这就叫做没有阵势可摆,没有胳膊可举,没有敌人可打,没有武器可拿。祸害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轻敌几乎丧失我的法宝。所以两军势力相当,悲愤的一方会得到利。
《老子》第七十章
wúzhīfūxīhuái
wéi
yánshènyìzhī shènyányǐ
yìyǒubùshì
xínɡ zōnɡ wǒyǐ
zhī
tiānshì
xiàyǒuzhībèi
mònénɡ
吾 言 甚 易 知 , 甚 易 行 。 天 下 莫 能
mòwúzé
nénɡxínɡ zhīwǒ
zhě
shì
jūn wǒhè
zhěér
知 , 莫 能 行 。 言 有 宗 , 事 有 君 。 夫 唯 无 知 , 是 以 不 我 知 。 知 我 者
ɡuì
shènɡrén
希 , 则 我 者 贵 。 是 以 圣 人 被 褐 而
yù
怀 玉 。
【解释】 我的话很容易懂,很容易实行。天下竟没人懂,没人实行。言论要有宗旨,做事要有主心骨。由于人们的无知,所以才不了解我。了解我的很少,效法我的就可贵了。所以圣人穿的虽不好怀里却揣着美玉。
《老子》第七十一章
zhīshènɡrén
shì
bùbùyǐ
zhī shànɡbìnɡ bù
yǐ
yǐ qí
bùbìnɡ
zhīzhī
fū
bìnɡwéi
yě bìnɡ
bìnɡ
知 不 知 , 尚 矣 ; 不 知 知 , 病 也 。
bìnɡ
圣 人 不 病 , 以 其 病 病 。 夫 唯 病 病
bìnɡ
, 是 以 不 病 。
【解释】 知道自己有不知道的最好,不止到自以为知道就是毛病,正因为把这种毛病当作病,所以才没有病。圣人没有毛病,因为他把这种毛病当作 病,所以才没有病。
《老子》第七十二章
mínjūyǐzì
bùài
búwú
wèiwēi
qíshì
zédàwēizhì fūzì
wéizhīqǔ
cǐ
wúbùbù
xiáqísuǒshì
民 不 畏 威 , 则 大 威 至 。 无 狎 其 所
yàn
suǒshēnɡ yǐ
shènɡrénɡù
qù
bǐ
yàn zì
居 , 无 厌 其 所 生 。 夫 唯 不 厌 , 是
yàn bù
zì
jiàn
以 不 厌 。 是 以 圣 人 自 知 不 自 见 ;
ɡuì
自 爱 不 自 贵 。 故 去 彼 取 此 。
【解释】 人民不怕威胁时,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不要逼迫得人民不得安生,不要堵塞人民谋生的道路。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感到压迫。所以圣人只求能自知而不自我表现,只求自爱而不自居高贵。所以要抛弃后者保持前者。
《老子》第七十三章
yǒnɡliǎnɡzhībùér
yúɡǎnhuò
zé
lì
shā
huòzhī
yǒnɡyúbùtiānbúérshū
ɡǎnzhīzhēnɡzìér
zésuǒérláibù
huó è
cǐshú
勇 于 敢 则 杀 , 勇 于 不 敢 则 活 。 此
zhě qíyán
ɡùér
hài dào bù
zhàohuī
两 者 , 或 利 或 害 。 天 之 所 恶 , 孰
tiān
shànshènɡ
chán
rán
知 其 故
天 之 道 , 不 争 而 善 胜 , yìnɡ
shàn
不 言 而 善 应 , 不 召 而 自 来 , 繟 然
shànmóu
tiānwǎnɡhuī
shī
而 善 谋 。 天 网 恢 恢 , 疏 而 不 失 。
【解释】 勇于有胆量就会死,勇于没胆量就会活。这两种“勇于”有的得利有的受害。天讨厌的,谁知道是因为什么所以圣人也难于解说明白。天的道,不争斗而善于取胜,不说话而善于答应,不召唤而自动到来,慢条斯理的而善于谋划。天网广大无边,网孔虽稀,而从没有遗漏。
《老子》第七十四章
mínbúwèi
sǐshúzhě
sǐ
ér
nàihéwéi
qí
yǐsǐjùzhī
dé
wúzhě
ruòzhí
shǐérfūfū
民 不 畏 死 , 奈 何 以 死 惧 之 mínchánɡwèishādàidài
zhī sīdà
shā
zhě sīdài
shādàqí
若 使
民 常 畏 死 , 而 为 奇 者 , 吾 得 执 而
ɡǎn chánɡyǒu
shā
xīshì
wèiyǒu
shā
杀 之 , 孰 敢
常 有 司 杀 者 杀 。 夫
jiànɡzhuó shǒu
yǐ
代 司 杀 者 杀 , 是 谓 代 大 匠 斫 , 夫
jiànɡzhuózhě
bùshānɡ
代 大 匠 斫 者 , 希 有 不 伤 其 手 矣 。
【解释】 人民不怕死,怎么能用死来吓唬他们如果使人民经常怕死,对那些捣乱的人,我把他们
抓来杀掉,谁还敢应由专管杀人的人去杀。要代替专管杀人的去杀,正如同代替木匠去砍头。要代替木匠去砍木头,很少有不砍伤自己的手的。
《老子》第七十五章
mínjīshìshēnɡwéi
yǐzhī
zhīmínnán
jī zhīzhì
nán shìxián
yǐqíshànɡshí
yǐqīnɡsǐ
shuìqísǐ
zhīduō zhīyǐwéi
yǒuqíwú
shìyǐ
民 之 饥 , 以 其 上 食 税 之 多 , 是 以
zhì mínyǐyú
zhīqīnɡ
shànɡ fū
wéi shànɡqiúyǐ
shēnɡ
饥 。 民 之 难 治 , 以 其 上 之 有 为 , 是 以 难 治 。 民 之 轻 死 , 以 其 上 求
hòu
shì
生 之 厚 , 是 以 轻 死 。 夫 唯 无 以 生
zhě
ɡuìshēnɡ
为 者 , 是 贤 于 贵 生 。
【解释】 人民所以饥饿,是由于上面租税太多,所以才饥饿。人民所以难治理,是因为上面有所妄为,所以难治理。人民之所以不重视自己生命,是因为上面过分地保养自己的生命。所以人民才不重视自己的生命不过分看重生命的人,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
《老子》第七十六章
rénmù
zhī
zhīshēnɡshēnɡ
yěsǐ
yěróuróuzhī
ruò cuì tú
qí
qí
sǐ
sǐyěyě
jiānqiánɡ kū
ɡǎo zhī
tú
cǎoɡù
人 之 生 也 柔 弱 , 其 死 也 坚 强 。 草 木 之 生 也 柔 脆 , 其 死 也 枯 槁 。 故 jiānqiánɡzhě
róu
ruò
zhěshēnɡ
坚 强 者 死 之 徒 , 柔 弱 者 生 之 徒 。
shìchù
yǐbīnɡqiánɡ
róu
zéruò
miè mùqiánɡzézhé qiánɡdà
是 以 兵 强 则 灭 , 木 强 则 折 。 强 大
xià
chùshànɡ
处 下 , 柔 弱 处 上 。
【解释】 人活着时身体是柔软的。人死后身体是僵硬的。万物草木活着时是柔软脆弱的,它们死后 就变得枯槁了。所以僵硬的属于死亡一类,柔软的属于生存一类。所以逞强就会被消灭,树木僵硬就会被摧折。僵硬的处于下降状态,柔软的处于上升状态。
《老子》第七十七章
tiān zhězúfènɡ
xiàbǔ yǒu
zhīdào
jǔ
qíyóuzhānɡɡōnɡ
yǒu
yú
yú
sǔnyǒu
zhěsǔn
ɡāozhīyúsǔn
zhě érbù
yìbùbǔzú
zhīzúbùyǐ
天 之 道 , 其 犹 张 弓 欤
zhě
zhī tiān
zhī
高 者 抑 之
, 下 者 举 之 ; 有 馀 者 损 之 , 不 足
zhī rén
zhī
dào zé
bù
者 补 之 。 天 之 道 , 损 有 馀 而 补 不
dào
rán
足 。 人 之 道 , 则 不 然 , 损 不 足 以
yú
奉 有 馀 。
shúnénɡyǒuyúyǐfènɡtiānxià wéiyǒudàozhě
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 , 唯 有 道 者 。
shì
qí
yǐbù
shènɡrén
yù
jiàn
wéiérbùshì ɡōnɡchénɡérbùchù
是 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 , 功 成 而 不 处
xián
, 其 不 欲 见 贤 。
【解释】 天的道不正象拉弓射箭吗高了就压低些,低了就抬高些,有多余的就减少些,不足的就补充些。天的道减少有余的补足不足的,热闹的道却不是这样,而是减少不足的补充有余的。谁能把有余的拿来补充不足的只有有道的人。因而圣人干完事情却没有仗恃,成功了自己不居功,他不愿意表现自己的贤能。
《老子》第七十八章
tiānzhī
xiàmòróuyǐ
ruòqí
yúwú
shuǐ yǐ
yì
érɡōnɡjiānqiánɡzhěmò
天 下 莫 柔 弱 于 水 , 而 攻 坚 强 者 莫 nénɡshènɡ
zhī
之 能 胜 , 以 其 无 以 易 之 。
ruòzhī
zhīshènɡqiánɡ mònénɡxínɡ
róuzhīshènɡɡānɡ tiānxiàmòbù
弱 之 胜 强 , 柔 之 胜 刚 , 天 下 莫 不 知 , 莫 能 行 。
shìshè
jì
yǐshènɡrénzhǔ
yún
ɡuó
bù
shòuɡuóxiánɡ
zhīshì
ɡòu wéi
tiān
shìxià
wèiwánɡ
是 以 圣 人 云 : “ 受 国 之 垢 , 是 谓
shòuruò
社 稷 主 ; 受 国 不 祥 , 是 为 天 下 王 zhènɡyán
fǎn
。 ” 正 言 若 反 。
【解释】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能攻破坚强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没有别的东西能代替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人不懂,却不能实现。因此圣人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算得国家的领导。承担全国的灾殃,才能当天下的王。正话好象是反话。
《老子》第七十九章
héān
kě
dàyǐ
yuàn wéi
bìyǒuyúyuàn bàoyuànyǐdé
和 大 怨 , 必 有 馀 怨 ; 报 怨 以 德 ,
shàn
安 可 以 为 善
shìyǒu
dé
yǐsī
shènɡrén
qì
zhíwú
zuǒdé
qìsī
érbùzéyúrén
是 以 圣 人 执 左 契 , 而 不 责 于 人 。
chè
有 德 司 契 , 无 德 司 彻 。
tiāndàowúqīn chánɡyǔshànrén
天 道 无 亲 , 常 与 善 人 。
【解释】 和解深重的仇怨,必然还会有遗留的仇怨,这怎么算作妥善的办法呢所以圣人虽然拿着借据的存根,而不强迫人家还债。只拿着借据的是有德的人,只管收债的是无德的人。天道对人无所偏爱,经常帮助有德的人。
《老子》第八十章
xiǎo
shǐwú
ɡuóɡuǎmín
sǐ
ér
shǐyǒubùsuī
ér
shényuǎnyǒu
bóxǐjiǎ
zhī
qìsuī
éryǒuwú
búzhōusuǒ
yònɡyúchén
小 国 寡 民 。 使 有 什 伯 之 器 而 不 用
mínzhònɡsuǒchénɡshǐ
mín
; 使 民 重 死 而 不 远 徙 。 虽 有 舟 舆
zhī fù
bīnɡ zhī
, 无 所 乘 之 , 虽 有 甲 兵 , 无 所 陈 zhī
jiéshénɡ
yònɡ
之 。 使 民 复 结 绳 而 用 之 。
ɡānsúmín
zhì
qílínlǎo
shí měiqífú jī
ānquǎn
qízhī
jū lèqí
甘 其 食 , 美 其 服 , 安 其 居 , 乐 其
ɡuóxiānɡwànɡ sǐ
bù
shēnɡxiānɡwén
俗 。 邻 国 相 望 , 鸡 犬 之 声 相 闻 ,
xiānɡwǎnɡ
lái
民 至 老 死 , 不 相 往 来 。
【解释】 国要小人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看重死亡也不想远方迁移;虽有船车,没有乘坐的必要;虽有武器装备,没有陈列的必要。使人民回复到结绳记事的状况。吃得香甜,穿的美观。住的安逸,过得欢乐,邻国之间互相看得见,鸡鸣犬吠的声音互相听得着。而人民直到老死,都不互相往来。
《老子》第八十一章
xìn zhī
yánzhě
bùbú
měi měiyánzhī
bùzhějì
xìn bùyǐ
bówéi
shàn rén
zhěbójǐ
bùzhěyù
biànbùyǒu
信 言 不 美 , 美 言 不 信 。 善 者 不 辩
biàn
shàn bùrén
jǐjī
, 辩 者 不 善 。 知 者 不 博 , 博 者 不
shènɡrénjì
yǐ
yǔ
yù
知 。 圣 人 不 积 , 既 以 为 人 己 愈 有
duō
, 既 以 与 人 己 愈 多 。
tiānwéi
ér
zhīdào lìérbùhài shènɡrénzhīdào
天 之 道 , 利 而 不 害 ; 圣 人 之 道 ,
búzhēnɡ
为 而 不 争 。
【解释】 真实的话不见得漂亮,漂亮的话不见得真实。行为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者不是善良的
人。有专门知识的人不是什么都懂,什么都懂的人不会有真正的专门知识。圣人没有积蓄,尽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尽力给与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天的道有利万物而不加伤害。圣人的道即使做点什么,也不跟人家争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