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高肉牛饲料利用率的营养措施

来源:榕意旅游网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19.12.020摘要:肉牛日粮由精、粗饲料构成,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以及各种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是保证肉牛生产性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肉牛养殖应充分合理利用饲料资源,优化配制肉牛饲草饲料,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关键词:肉牛饲料;利用率;营养措施

作者简介:王国祥(1975.4—),

男,高级讲师。E-mail:1427374260@qq.com

提高肉牛饲料利用率的营养措施

王国祥

(云南省红河州农业学校云南红河661199)

反刍动物的饲草主要来源为农作物秸秆、天然草山、杂草野禾、糟糠麸皮及瓜果蔬菜,这类饲草的蛋白质含量偏低,是造成农村牛羊养殖户存栏多,但出栏率低、个体产肉量不高的重要原因。日粮能量、蛋白质水平以及各种营养物质的合理搭配可促进肉牛生产性能的发挥。因此,肉牛养殖应充分合理利用饲料资源,优化配制肉牛饲草饲料,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

2.1粗饲料营养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的重要营养源,占反刍动物日粮40%~80%。研究认为,牧草的多样化栽培包括禾本科和豆科牧草有利于肉牛的可持续发展,种植紫花苜蓿、皇竹草、黑麦草等优质高产牧草,并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如稻草)、野青草、树叶等作粗饲料,利用糟渣类作辅助饲料。常用的优质牧草包括:①紫花苜蓿。多年生豆科牧草,其营养价值全面、适口性好、产量高、质量优;②黑麦草。一年生特高多花黑麦草在农闲田中的种植具有很好的效益。其根

1日粮的消化

1.1肉牛的消化特点

反刍动物最大的消化特点是具有复胃结构,包括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瘤胃,尽管瘤胃没有消化腺,但瘤胃中存在大量的细菌、原虫和厌氧真菌,是一个天然的生物发酵罐,瘤胃中微生物使饲料发酵降解,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以挥发性脂肪酸(VFA)代谢为主。可见,反刍动物不仅能很好利用无氮浸出物,也能充分利用粗饲料中的粗纤维。

系茂盛,产草量高,适口性好,牲畜利用率高。在南方经农技人员实践证明,在高山以春种为主,河谷夏末秋初种植,稻田利于冬种;一年生特高宽叶型黑麦草,整个生育期达6个月,可刈割6~7次,产而且,鲜草柔嫩、营养丰富,饲喂后畜禽长鲜草135~195t╱hm2,

③皇竹草。皇竹草植株高大,含叶量丰富,草势及增重效果明显[2];

质较好,各种家畜均喜食,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牛羊的理想饲料。

2.2精饲料营养

精饲料主要有两大类,即禾本科籽实与豆科籽实,包括玉米、大麦、高粱、大豆等,其共同特点是可消化营养物质含量高,体积小,粗纤维含量少,是饲喂牛羊的主要能量和蛋白质饲料。饲料蛋白水平及不同蛋白源饲料直接影响肉牛的消化性能及瘤胃发酵特性,对肉牛最经济的蛋白质来源是高产豆科牧草和非蛋白氮化合物(如尿素等),还可配合一些糟渣类饲料。酒糟可以代替肉牛日粮中部分能量和蛋白质饲料,且饲喂湿酒糟可以增加肉犊牛的采食频率及采食量。另外,缓释尿素作为蛋白质补充剂可以使氨在牛的瘤胃中缓慢释放,既可以节约蛋白质饲料,又可避免引起氨中毒。对于断奶后的牛,若单喂玉米青贮则蛋白质明显不足,增重速度很慢。如用玉米青贮加苜蓿颗粒和尿素,则显著地提高了增重速度,并降低了饲养成本。

1.2肉牛饲料瘤胃降解

在生产中为了提高肉牛的饲养效果,日粮中要添加一定量的精料,精料在瘤胃内易发酵,会产生较多的VFA和乳酸,使瘤胃pH值降低。瘤胃pH值是瘤胃发酵的重要指标,对于饲料的消化有重要影响。一般情况下,瘤胃的pH值为6~7。纤维分解菌对于pH值的变化比较敏感,当pH值较低时,粗饲料消化率下降。周韶不同精料水平日粮饲喂肉牛,饲喂后不同时间点瘤等[1]试验表明,

胃pH值呈规律性变化,pH值在饲喂后逐渐下降,4h左右降至最低,此后逐渐回升。秸秆饲料在瘤胃中降解速度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瘤胃微生物的类型和活性。

2.3矿物质饲料营养

2肉牛常用的饲料及营养评价

常用矿物质饲料有石粉、碳酸钙、磷酸钙、骨粉、食盐等。大多数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家畜,摄入的钠和氯往往不能满足需要,需

37健康养殖

补充食盐;S、P、Mg对促进瘤胃微生物生长有很大影响,特别是Ca、P是一对相辅相成的矿物质元素,比例不适也会影响机体健康。另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考虑用添加剂补充。

渐变慢,日增重逐步下降,因此,肉牛以养到体重500kg,年龄在2周岁左右出栏为宜,可以节省饲料20%以上[6]。

3.4饲料添加剂合理使用

使用饲料添加剂可以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肉牛增重速度,也可改善饲料品质、促进生长繁殖、保障牛的健康。常用的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脂类、非蛋白氮、微量元素、微生物以及酶制剂等。选择饲料添加剂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适宜比例的饲料添加剂,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提高肉牛饲料有效利用率的措施

3.1日粮精粗比合理搭配

调节日粮类型、优化日粮的精粗比是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肉牛增重主要途径之一。不同粗饲料、粗饲料与精饲料的合理搭配可以显著影响瘤胃发酵,改善粗饲料利用率[3]。生产实践发现针对低质粗饲料营养特性适当添补易发酵或高蛋白质牧草则可以提高粗饲料利用率。刘海燕等[4]研究了玉米秸秆和苜蓿秸秆两种类型的粗饲料对肉牛瘤胃发酵的影响,发现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的关键是在充分供给能量的同时,满足蛋白质的需要。王艳荣等[5]以玉米秸秆为杂交肉牛唯一粗饲料,以干玉米酒糟和尿素提供氮源的日粮条件下,发现精料水平在45%~55%之间较适宜。因此,确定适宜的日粮类型才能使瘤胃微生物的活性有利于对纤维物质的降解。

3.5全混合日粮应用

应充分利用牛的生物学特点,力求配合比较全价的粗饲料日粮,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做到在枯草季节亦能达到较好的日增重。全混合日粮(TMR)是根据饲料配方,把切短的粗饲料、青贮饲料、精饲料以及各种饲料添加剂进行科学配比,并将原料按一定顺序投入搅拌设备均匀混合而成的一种营养平衡的配合日粮,直接供牛羊自由采食的饲养技术。全混日粮中提高NDF含量可以预防瘤胃功能的紊乱,改善DM、CP、粗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能。“TMR”日粮是推进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的科学饲养管理重要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周韶,李树聪.不同精料水平对肉牛瘤胃和小肠PH值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3(5):27-28.

[2]贾进,廖益辉.一年生特高多花黑麦草在农闲田中的种植及开发意义[J].云南草业,2013(1):21-23.

[3]万发春,刘晓牧,宋恩亮,等.我国肉牛营养与饲料最新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10(2):133-137.

[4]刘海燕,苏秀侠,于维,等.两种类型粗饲料日粮对肉牛瘤胃内环境参数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114.

[5]王艳荣,张海棠,崔艳红,等.不同精料水平对肉牛饲料瘤胃降解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08,44(19):33-37.

[6]廖锡鸿,万仁菊.提高山地肉牛养殖综合效益的措施[J].云南草业,2015(1):48-49.

3.2粗饲料的适当加工

饲料加工对肉牛消化代谢有显著影响,粗饲料的加工(切碎、干燥、青贮、氨化等)影响肉牛的生产和消化性能。农作物秸秆应进行氨化和微贮处理,以提高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在南方,稻草是反刍动物的主要粗饲料来源,稻草的不同处理过程对肉牛生产性能也产生一定影响。据研究认为,尿素和Ca(OH)2处理的稻草饲喂肉牛可以改善稻草的营养价值,提高DMI及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并改善瘤胃环境,如瘤胃VFA、瘤胃微生物、氮利用率、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等参数。氨化后的秸秆质地柔软,气味糊香,粗蛋白质含量可提高1~2倍。

3.3犊牛适时断奶及出栏

肉牛的年龄愈大每千克增重需要的精料越多,牛犊断奶后直接育肥较为理想,可以降低育肥成本。犊牛提前到3月龄断奶,既可以提高母牛利用强度,增加产犊头数又可以提高饲料报酬;可以节省饲料15%~25%。注重肉牛适时出栏,肉牛体重在100~400kg时,日增重直线上升,育肥耗料少,体重到600kg以上则逐

(上接第33页)源防控ASF。着面源性污染威胁,疫情形势日趋复杂严峻。本文从宏观防疫角度出发,探讨应用GIS技术对最大可能的传染源和扩散途径进行系统性ASF风险评估、管控,制作风险预警分布图,指导养殖从业者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工作,降低区域性ASF疫情发生率,逐步消除ASF带来的面源性污染,实现生猪养殖区域化精细监管,促进恢复生猪生产和肉品供给保障,切实保障民生需求。█

参考文献:

[1]王伟峰.非洲猪瘟防控措施[J].中兽医学杂志,2018(08):17.

[2]窦树龙,康伟,窦树昊,等.GIS辅助下的我国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新探索[J].中国动物检疫,2019,36(02):31-34.

[3]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感染非洲猪瘟养殖场恢复生产技术指南[N].农民日报,2019-09-07(006).

2.4主要风险点信息及作用分析

对餐饮企业、屠宰场、调动车辆、生猪交易中心、无害化处理中心、ASF疫点及掩埋地等高风险场点进行数据采集,定期地开展ASF风险评估,尽可能掌握ASF疫情分布状况,指导各场所负责人加强管理和开展消毒工作,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

3小结

由于ASFV在环境中抗逆性强、生物安全管理落后的散养户广泛分布、相关从业人员生物安全意识薄弱、动物监测预警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原因,ASFV进入流通环节后,生猪养殖环境面临

38中国动物保健2019.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