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粉末涂料粉体质量控制方法

粉末涂料粉体质量控制方法

来源:榕意旅游网
稠 在粉末涂料行业,衡量粉末质量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外观、 密度、流出性(流度)、挥发物含量、筛余物、胶化时间、安息 角、粒度分布、流动性及t粉率等。一些标准还引入体积电阻 率、软化温度、磁性物含量、固化时间等参数作为对粉末涂料 质量的特殊要求。其中,与粉末粉体质量更为密切相关的参数 有密度、流出性、安息角、粒度(径)分布、流度、上粉率。 由于在粒度测量中非球形颗粒并不存在真实粒径,粉体粒 度的测量也就不存在准确性,因此测量中的重复性比准确性更 为重要。第一,重复性能够反映仪器本身的稳定性,可直接评 价仪器的优劣,准确性本身则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模糊概念, 不仅与仪器有关,还受样品、环境及操作方法的影响;第二, 在生产中粒度测试的相对意义大于绝对意义,只要测试结果是 稳定的,仪器对生产和控制就有了指导意义;第三,准确性的 粉体质量的测试 密度 粉末涂料的密度是粉末产品质量的基本数据,可以用来分 析产品中树脂与颜填料的大致分配,生产中则为粒度的提 供技术参考,所以是粉末涂料粉体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参数。 正常粉末涂料的密度在1.5—1.7g/cm,,透明粉在1.2~ 1.4g/cm,,含有大量金属颜料的产品(如金属类粉末涂料)密度 可达到2.0g/cm 。 依据通常是用先进仪器或传统方法得到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 讲,这些结果也仅能作为参考。 流度 粉末涂料的流度值与颗粒尺寸、颗粒形状、表面粗糙度、 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黏附)及颗粒含有的水分密切相关,测量时 的流化空气压力、流速、环境温度对结果也影响明显。目前, 粉末涂料行业已根据流度大小来评判粉体流动性能的优劣(见 表1) 表1 流度大小与粉体流动性能的评价 流度/g >1 8 0 1 4 0~1 8 0 1 2 O~1 4 0 粒度分布 测量粉末涂料颗粒的等效粒径并按不同粒径颗粒占粉体总 量的百分数用区间(微分)分布或累计(积)分布的形式表示出来 (见图1),提供的粒度特征参数主要有中位径D 下限粒径 D.。、上限粒径D 比表面积S.S_A等,粉末产品的D 一般为 25—35 m,个别在45~65 m(如管道熔结用粉)。 流动性 非常好 很好 好 流度/g 8 0~1 2 0 <8 0 流动性 一般 差 上粉率 上粉率反映的是工件表面沉积的粉末涂料与喷出的粉末量 之比,是一种比较两种以上粉末涂料一次上粉差异或优劣的实 验方法,用百分率表示。现场施工经验表明,新粉的一次上粉 \ 埒  。l 7一 \ 帽 率越高,则涂装生产效能越好,一般产品的上粉率在65%~ 75%,超过80%时产品已具有很优异的沉积效果了。 撂 :一t… j/’ \ 醛 粒径/um 图1 典型的粉末涂料粒度分布图(欧美克LS~POPIII) 粉l本质量控制 上述技术参数从不同的方面评价了粉末的粉体质量,各个 参数也都是互为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如密度与粒度,同样粒径 48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21 的颗粒其重量大小随密度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影响粉体的流度 和上粉率。另外,粉体质量的好坏还Jj试验条件(涂装工艺)密 不可分,因此,粉体质量的控制必须与粉末涂料的原料、配 方、生产I 艺以及使用厂家的工艺技术结合起来进行。 径D ,大颗粒还可以通过调整磨机筛网的目数来辅助控制, 一般磨机D 的调节在±10 m范围。粉末涂料的粒度分布和 中位径对粉末涂料的施工性能和固化后粉末涂膜外观影响很 大,一般要求粒度尽可能分布集中,有利于粉体流化,控制的 原则是密度高、流平好、带电好的产品粒度应偏细;涂层厚、 带电差、摩擦等的产品粒度应偏粗一些。 配方设计控制 颜基比的控制 理论认为涂料中颜填料体积浓度达到22.5%以上时,涂料 的黏度迅速上升,流平明显变差,因此早期粉末涂料中树脂质 量分数一般控制在60%左右。随着粉末涂料各方面技术的不断 涂装工艺控制 产品能否被正确地涂装使用很重要。例如对每一项涂装作 业而言,最佳粒度分布或平均粒径均因被涂工件的构形、所需 发展,粉末涂料的颜基比不断提高,目前树脂质量分数已降到 50%左右,个别厂家的产品甚至低于40%。树脂含量的降低直 接削弱了粉体颗粒的带电能力,为保证颗粒基本的带电能力, 必须控制产品的颜基比在一定的水平(树脂质量分数在45%~ 55%)。 主原料选择 粉末涂料树脂的玻璃化温度、软化点温度决定了粉体的储 存与流动性能,各种原料的含水量也影响着粉末颗粒的带电性 能,因此应选用规范企业生产合格的树脂、颜填料等主原料, 不能为了取得较佳的流平效果而盲目选择玻璃化温度很低的树 脂(极易造成粉末结块甚至难以使用)。 助剂选择 为进一步提高粉体的流动性与上粉率,原料厂家相继开发 了多个品种的助剂产品,如增电剂、疏松剂、流动改进剂等, 在实际应用中它们对粉体质量的改进都取得了明显效果。 生产工艺控制 粉末涂料生产中的混合分散环节至关重要 各种原料的 分散程度不仅影响着产品的外观、内在性能甚至产品成本, 也对颗粒外形、粒度分布、带电效果等产生直接影响,所以 应选择分散效果良好的混合及挤出设备(如高效预混机、多螺 杆挤m机)。 由于粉末涂料的软化点较低(一般为120 ̄C),室温条件下 磨出的粉末颗粒形状不规则,多呈锯齿状,流动性较差,夏季 时甚至因粉末结块而无法进行正常生产。目前,低温粉碎的积 极作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和接受。将干燥冷却后的低 温空气(4~l5℃)引入磨腔,降低并稳定粉碎温度,粉碎出的 颗粒外形圆润、粉体温度低于室温,可以直接密封包装,并能 避免空气中水分的浸入,提高粉体的流动性、储存稳定性甚至 粉率。 在磨粉生产中,还可以直接加入流动助剂(如气相SiO 、 AI 0 ),使其与粉末压片一起研磨筛分,与挤出[艺相比,具 有更好的流动改进效果。 对同一台磨机来说,主要是通过风门(把数)、主磨和副 磨的参数调节来调整粉末的中位径D 下限粒径D 及上限粒 涂膜厚度、所需涂膜外观、粉末涂料的化学特性和涂装设备的 不同而不同,否则就难以保证粉末涂料涂装的顺利进行。 涂装中喷的选择很重要,不仅影响出粉是否均匀、稳 定,还影响粉末的带电效果以及上粉率、喷涂效率等。 喷涂用压缩空气的净化处理过程也很必要,应该采用低温 高压加过滤的方式除去空气中影响粉末流动性及上粉的水分、 油污等杂质,保证喷涂质量及涂层质量。目前,规模化生产的 涂装厂家基本都安装了相关处理设施。 涂装施工中工件接地的优良与否也严重影响着粉末的涂 装施工,如喷接地差、挂具累积涂层、工件挂接不实等, 都会造成粉末上粉效果下降,因此在连续施工过程中,应定 期检查各种设施的接地情况,及时清除挂具与连接件表面的 涂层或异物。 喷涂中回收粉(含粗的落地粉和细的回收粉)的掺用也有讲 究,应按一定比例混用,过多掺加回收粉会明显降低粉体的流 化及上粉效果。根据经验,一般新旧粉掺混比例为3:1,可以 获得较好的喷涂效果。 喷涂中要加强的工作还有涂装工艺设计、员工技能培训、 粉末的使用及储存保管、设备维护保养等,这些工作虽不能直 接影响粉体质量,但对粉体质量的体现及涂装质量的保证都具 有重要意义。 (晁兵,摘自《知识窗》) 2008.21企业科技与发展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