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小学低年级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榕意旅游网
“关于小学低年级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践与研究”

阶段课题小结

课题研究人:张慧丽 薛静 马书香

素质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主张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帮助学生创造乐观、自信、朝气蓬勃的人生。同时让学生凭借集体这个环境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施展自己的才

华,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培养出适应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自主化班级管理”是指一种在自我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它属于自主教育研究的范畴。“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验与研究”课题旨在通过构建起“学生自主发展”与“班主任自主管理班级”的理论及操作规程,形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这样一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机制,从而创设健康有序、宽松和谐的管理氛围,培育人格完善、思维广博、知识丰富、个性鲜明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现代人。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对群体的管理必须以对个体的管理为基础,他人管理只是外部条件,自我管理、自主管理才是基础,让系统内每个个体都主动地把自己的行为与管理系统总目标协调一致,将会有效地增强效能。根据以上理论,我选择了“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研究”这一课题。即在小学阶段的班务工作中,从学生管理的主体性出发,把学生尝试班级管理作为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把班组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诱导学生自己进行班级管理,尝试制定管理班级计划,尝试独立开展班组活动,完成班组工作任务,促使学生班级管理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帮助学生创造乐观、自信、朝气蓬勃的人生,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之目的。

下面就对这一课题的准备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课题准备阶段目标(2015年5月—2015年12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并且论证这一课题在我校开展的可行性。

(2)制定课题实验研究方案、计划。

(3)开展学生及家长问卷调查。

(4)组织参研教师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讨论,更新教育观念,明确研究的目的,提升教师对课题的认识。

(5)探索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展开小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研究,探索研究的方法。 本阶段课题研究采取的策略 本阶段,实验小组主要由政教处、班主任具体负责实验工作的指导及实施工作。在开学初,我们组织实验教师讨论并制订了本课题的阶段研究计划。明确了本期的阶段研究目标,本期活动的具体安排及每次活动的负责人等。对期末将收集的资料做出了安排。

5月份我们对学校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学生自主管理调查,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对自主管理比较感兴趣。

6-7月份我们组织教师们利用休息时间收集和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并组织学习、讨论,从而提高老师们对这一课题的认识,激发他们的这种科研意识。

9-12月份结合本学期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展开了讨论。通过活动,组织教师们边学

习边总结经验,制订出班级管理的新策略,提高教师们的班级管理能力。

本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立成员、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我们的学校的教学设施齐全。学校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图书、报刊、杂志种类多,为教师的理论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二、加强学习,转变思想观念

陶行知先生在《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一文中指出“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大阅读教育需要“与书为伴”的教师,教师要率先垂范,始终成为经典诵读的带头人,同时不断的学习与交流也是课题逐步成熟的必经阶段。课题实施以来,我校先后多次派骨干教师去外地小学进行班级管理的参观研讨交流活动,以此来夯实管理的能力,。除此,我们还自我加压,不断充电,加强学习。课题组成员的学习至少是每月一次,学习形式主要有: (1)观念先导——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 (2)课题讲座、培训——引领成长; (3)356学习模式;

另外我们还观看经典教学录像、开展“课题研究”专题讲座等,每学期我们写一本学习笔记,互相听课评课,以此引领教师读书,提高阅读品味。

三、完善经典文化氛围

利用学校的走廊文化墙、教室后的宣传板、学校的广播站、校园的宣传栏等大力宣传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搭建平台定期展示学生能力收获及相关作品,激发

孩子们更大的兴趣,向全体家长介绍诵读经典诗文对于学生成长的深远意义,达成学生、教师、家长诵读的共识,提高他们参与诵读的“广度”和“深度”。

四、确定目标、确保研讨有成果

1、创设和谐的班级环境。

2、引入竞争机制,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

3、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管理制度。

4、加强班级管理中的创新意识,总结探索出一套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模式。

5、优化班级、家庭、社会德育工作中“学生班级自主管理”教育模式和操作策略。

6、形成符合本班实际的“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保障机制,有效促进本班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管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五、坚持素质教育导向,坚持不懈搞实验。

搞素质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为追求升学而降低素质教育的质量。搞实验课题更要坚持素质教育的导向,不能靠一时热情,要持之一恒地下功夫。

一个实验课题的成败,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虎头蛇尾往往是课题研究的通病,特别是课题研究与教学实际相冲突时。素质教育强调育人的教育功能,有时与教学实践不能相辅相成。因此,要使课题能够达到预期目标,需要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克服浮躁情

绪和功利心理,耐得住寂寞,安心做学问、搞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