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讨辽宁地区矿业城市转型中的农地整理对策

来源:榕意旅游网


探讨辽宁地区矿业城市转型中的农地整理对策

【摘 要】资源枯竭是矿业型城市已面临的主要问题,要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转型。本文针对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农地整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标签 矿业城市;资源枯竭;转型;农地整理 引言:矿业城市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矿物能源和原材料,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全国的城市化进程。

当前,中央正在实施的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既是东北地区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其中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就是要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1 矿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现状与问题分析

矿业城市是指主要功能或重要功能为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的一类城市,是我国能源材料、矿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基地,是我国的工业基础,对整个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原材料工业和能源工业基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1 矿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现状

辽宁省阜新市是新中国建立最早的能源工业基地之一,到2000年底,阜新累计生产原煤5.3亿吨。然而1991年以来,阜新资源枯竭严重,到2002年6月,包括曾经是亚洲第一大露天煤矿海洲在内的阜新矿务局所属的所有煤矿均申请破产,全矿40万职工的出路成了大问题。据统计,阜新市处于156元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居民有19.98万人,占市区人口的25.4%%,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警戒线”。

通过辽宁省煤炭资源的调查发现:矿业城市是辽宁资源型城市矛盾比较集中、比较突出的地方。目前看来其中有如下现象:

(1)有的城市虽然感到资源日益萎缩的严重性,但对转型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紧迫感。有的资源型城市(如阜新)面临矿竭城衰的威胁,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始转型。

(2)有的资源型城市从表面上看已经完成了转型任务,但产业转型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如2002年本溪市已将矿井全部关闭,煤炭产业已经从城市中消亡,但是接续产业并没有发展起来,弥补不了原来煤炭产业所创造的价值;环境治理的欠帐也比较多。

(3)辽宁资源枯竭型城市真正完成转型的几乎没有。除抚顺之外,多数煤炭城市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接续产业问题,只是通过各种渠道解决了部分下岗职工就业的燃眉之急。由于接续产业没有发展起来,煤炭产业虽然已经衰退,但仍占据着城市经济的主导地位,致使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2 矿业城市转型中土地整理的对策.

资源型城市无论其资源是否存在枯竭现象,进行经济转型都是必须的。其中土地利用问题又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要想成功转型就必须进行土地整理。

2.1 土地整理的作用

土地整理是一项涉及工程技术、经济、法律、行政、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系统

工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对土地利用现状的方式结构和利用关系进行调整,改善土地利用环境、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的措施和手段。恰当进行土地整理可以使社会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且使面临枯竭的社会仍能持续发展。

新《土地管理法》既对土地整理作出了相應的规定,也为土地整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以及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1)土地整理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治理,可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也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2)土地整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世界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严重的影响,出口贸易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在充分利用国外市场的同时,必须努力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应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土地整理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产值,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而且还可以扩大相关行业的发展。

2.2 国外成功转型的案例对完善我国土地整理制度的启示 2.2.1德国土地整理对完善我国土地整理制度的启示 德国是开展土地整理比较早的国家之一,且也是土地整理开展得比较好的几个国家之一,在土地整理制度建设、土地整理理论与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卓有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学习德国土地整理的经验、汲取他们的教训,对近年来全面开展而又出现了不少问题的我国土地整理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首先,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土地整理沿着规范的道路不断发展的保障。 再次,公众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支持使土地整理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三,国家对土地整理的资助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3 对土地整理转型后的预测

我国某些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初步取得成功,抚顺市以替代资源为基础发展替代产业,阜新市退出传统的工矿业,发展现代农业。辽宁阜新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唯一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试点市,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虽然目前多数转型的城市取得的成绩还不是很突出,但是阜新市的成功转型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只要坚持不懈,针对每个城市的特点进行土地整理,未来的土地经济与社会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会逐渐协调,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4 结束语

矿区做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形态对周围环境有巨大的影响,在我国以矿区为基础发展形成的资源矿业城市数目众多,但是由于环境被破坏,资源即将枯竭,矿业城市面临转型。通过本文的对矿业资源城市转型过程中土地整理问题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能对资源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有帮助,在城市化进程中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樊杰,孙威、傅小锋. 《我国矿业城市持续发展的问题、成因与策略》[J], 2005年1第20卷第1期.

[2] 师学义,武雪萍 . 《土地利用规划原理与方法》[M],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3] 邹文艳. 《浅谈土地整理运做程序及土地整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

黑龙江国土资源, 2004.5.

[4] 刘 瑞.论科学发展观与土地整理.

[5] 刘芳,白伟. 《完善土地整理 发掘土地潜力》[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4(2):99—100.

[6] 贾文涛.张中帆. 《德国土地整理借鉴》[J], 2005年4月资源·产业, 第7卷第2期.

[7] 徐建春 .《联邦德国乡村土地整理的特点及启示》[J], 中国农村经济, 2001.6.

[8] 杨相如. 《国外土地整理的启示与借鉴》[J], 国土经济, 2002年第七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