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姓名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有机化合物及高分子化合物。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化学在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课前预习
1、完成下列表格: 化合物 甲烷 乙醇 葡萄糖 淀粉 蛋白质 硫酸 氢氧化钠 氯化钠 化学式 ------------ 组成元素 C H O N等 相对分子质量 几万至几百万 2、化合物主要有 和 两大类。有机化合物都含有 元素,此外,还可能含有 等元素。有机化合物简称 。
3、塑料根据其受热时性质不同,可分为________塑料和________塑料,二者在性质上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合成材料包括 、 、 三大类。
5、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__________很大的有机物,简称有机高分子,高分子化合物按其来源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都属于 材料。
6、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棉花、羊毛的纤维属于 纤维,具有良好的 性和 性,而 涤纶、锦纶和腈纶等属于合成纤维,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和耐化学腐蚀,但它的 性和 性较差,衣服最好用这两种纤维混纺,穿起来既舒服又挺括。
7、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通常是指( )
主备人: 审核: 化学备课组
班级 姓名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末 C.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材料 精讲点拨:
1、 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甲烷,乙醇,葡萄糖等) 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NaCl H2SO4 KNO3)但(CO 、CO2、CaCO3等属于无机物)
2、有机物按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类: 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的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非常大的 3、有机合成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可分为: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棉花,羊毛,天然橡胶)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4、有机合成材料的热塑性和热固性的区别及应用: 热塑性塑料:受热时熔化,可反复加工的高分子材料。
热固性塑料:受热时不熔化,不变形的高分子材料,不可反复加工 5、聚乙烯塑料无毒,而聚氯乙烯塑料有毒,不能用来包装食品。区别二者的方法是用灼烧的方法,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为有毒的聚氯乙烯塑料,没有的为聚乙烯塑料。
6、合成材料带来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1)合成材料废弃物对环境危害严重如:“白色污染”——废弃塑料 (2)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当堂训练: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甲烷 B.碳酸 C.糖类 D.乙醇 2、高分子化合物按其来源可分为 和 两大类;棉花、
主备人: 审核: 化学备课组
班级 姓名
羊毛、天然橡胶等属于 ,塑料、合成纤维等属于 。 3、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 A.牛毛 B.塑料 C.石灰石 D.蛋白质
4、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 A.羊毛 B.棉花 C.腈纶 D.天然橡胶
5、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 A.棉花 B.蛋白质 C.维生素 D.塑料
6、科技文献中经常出现下列词汇,其中与相关物质的颜色并无联系的是( ) A.赤色海潮 B.绿色食品 C.白色污染 D.棕色烟气 7、下列与化学有关问题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国家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问题通常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B.我国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C.严禁饮用工业酒精,因为含甲醇,饮用后双目失明,甚至死亡
D.国家提倡少用或不用含磷洗衣粉,这是由于磷使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恶化 8、制造下列物品应该用热固性塑料的是( )
A.炒菜用的铁锅手柄 B.食品包装袋 C.雨衣 D.塑料盆、塑料桶 9、下列有关塑料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塑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绝缘性、耐腐蚀性等特点
B.废塑料的焚烧会产生大量污染物
C.普通地膜碎片在土壤中很快就被土壤中的厌氧微生物所分解 D.海洋漂浮的泡沫聚苯乙烯有可能缠住船只螺旋桨,引起事故
10、商场出售的服装都有面料成分及洗涤说明的标签,右图为某服装的标签:(图片略)(1)面料中的天然纤维是___,合成纤维是____。 (2)检验蚕丝的简单方法______________
11、制造下列物品应该用热塑性塑料还是用热固性塑料
雨衣 ; 食品袋或包装袋 ; 电灯开关盒 ; 炒菜锅的手柄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