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立足铁路建设,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来源:榕意旅游网


立足铁路建设,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为全面贯彻新时期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要求,结合牡绥高速铁路、哈佳、哈牡高铁建设需求,大力推进人才强段、人才兴段战略,努力建设骨干队伍。

一、统一思想、设定人才梯队目标

为了更好的选人用人,牡丹江电务段段、段党委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为目的,加大既有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才队伍综合素质,促进人才有序合理流动,努力为推进牡电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以人为本,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掬一格选用人才。从后备人才培养、挂职锻炼、全日制大学生培养等几方面着手,建设人才梯队。

围绕的原则段设定目标,计划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每年计划培养10名优秀管理(专业技术)人员,从而达到进一步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的目的。通过建设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全日制大学生培养三个路径,打造三支后备人才梯队,所有管理(专业技术)人员都可以通过不同路径进入个人发展通道,实现职位晋升、岗位晋级、待遇提升。

二、拓宽范围,搭建人才梯队建设

(一)后备人才培养

选拔后备人才依据是要切实把好政治关,知识面较宽,岗位工作经历比较丰富,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勤奋敬业,工作业绩比较突出,群众威信较高的人员选出来。后备人才更要着眼于构建近期使用、中期储备、远期培养的梯次布局,结合铁路建设、坚持整体平衡、突出重点、保证急需的总量要求。

(二)挂职锻炼培养

挂职锻炼的基本原则是上下挂职,注重培养;职务不变,丰富经历;工作脱钩,规范管理。范围涵盖科室管理(专业技术)人员中需要进一步补充基层关键岗位工作经历的人员;车间管理(专业技术)人员中需要丰富科室工作经历的人员;优秀的全日制本科毕业大学生;其他有必要进行挂职培养的科室和车间人员。挂职期限一般为一年。可视具体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期限。

(三)全日制大学生深化培养

要加强毕业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组织培养工作,把优秀大学生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要引导和帮助毕业生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高技能岗位的人才培养目标,选择适合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培养发展路径。对于大学生培养我们坚持两种模式:

1.现场专业生产岗位→一线生产工班长岗位→车间层一般管理或车间、段科室专业技术岗位→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人才库人才或高层次人才岗位;

2.现场专业生产岗位→一线生产工班长岗位→车间层一般管理或车间、段科室专业技术岗位→车间层副职、正职或段科室副职、正职管理岗位。

三、营造氛围,不断丰富人才培训方式

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建立竞争机制,搭设赛马舞台,通过公开选拔招聘、择优选拔、差额考察选拔等方式选拔人才。

(一)改进培训方式

1.丰富培训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将集中与分散、自培和送培等培训方式相结合,大力推进案例教学、专题座谈、读书研讨、脱产培训、电化教学、網上教学和自学考试等多种培训形式。

2.侧重大学生培训。积极安排新分配大学生参加路局组织的专业知识学习培训。丰富段培训内容,改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注重新技术培训。注重新技术、新设备培训。每年制定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创造学习机会

1.请进来学。采用最简捷的学习方式,将新设备、新技术专家请来,在当地面对面授课,通过现场教学,提升人才能力。

2.送出去培。对有发展潜力和擅长钻研创新的人才,要送到高校或专业学校学习深造,丰富其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为其尽快成才,搭建舞台,创造条件。

3.派下去练。建立管理和专业人才储备库,分层培养管理和业务骨干,重点把有专业理论特长的大学生,有计划的派到工区、车间,从最基层的工区、班组干起,走台阶、压担子,丰富其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促使他们快速成才。把有较强专业能力的业务骨干选派到车间领导岗位上进行挂职锻炼,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4.手拉手带。发挥传、帮、带作用,由专业科室的科长、副科长、技术尖子与挂职人才结成对子,每季度了解其挂职进度、效果、状态,有针对性的制定下季度的挂职目标,形成人才培养动态链。

总而言之,人才队伍建设关系铁路改革发展,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

程,必须长抓不懈,要把人才培养工作摆到与安全生产同等重要位置上来,纳入日程,列入计划,明确责任,认真落实。强化落实人才培养措施,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完善人才信息库,加强人才信息库的动态管理,积极为各类人才提供增长才干、创新立业、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人才各得其所、各展才华,为哈尔滨铁路局的改革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