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榕意旅游网
第2l卷第9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1.2l No.9 2012年9月 Mudanjiang Univor sity Scp. 20l2 文章编号:1008.8"/17(2012)09.0159.03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杨 霖 (牡丹江大学,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摘要: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条 件,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分析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 心能力培养的现状,探索了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力。 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职业岗位的不断变换,劳动 它不仅是高职学生在学校顺利完成学业必备的基 力的流动也随之加快,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发生 本能力,而且也是学生在工作岗位中接受继续教育 着巨大的变化。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应 的重要条件,更是学生实现个人终身学习的必要条 以知识目标为导向,以素质目标为宗旨,以能力目 件。 标为本位,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向为高级技能型人 2.信息处理能力 才。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扎实的专业基 信息处理能力是指根据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利 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因此, 用各种方法和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理解信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具有非常重要 息、选择信息、使用信息,并为工作和生活服务的 的意义。 能力。是必备的职业核心能力之一。不断提高学生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的这种能力,使他们能够利用文字、数据、声音、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各种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 图像等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完成工作任务并解决生 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转移性的,且在职业活 活中的难题。 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能力,又称职业关键能力 3.数字应用能力 或职业通用能力。【l 数字应用能力是指根据职业活动的要求,通过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从事任何 对各类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分析,并在此基 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跨岗位的基本能力。 础上进行预测,做出合理的评价与结论的能力。提 我国把职业核心能力体系分为八个模块:即自我学 高了数字应用能力,就能够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的需 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 要,搜集所需要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和 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分组,并能制作统计图表,通过计算得到所需要的 外语应用能力。 数据结果,进一步将结果推广应用,而且可以对相 1.自我学习能力 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是人们在学习、工作、 自我学习能力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职业核 生活中必备的一种职业核心能力。 心能力。它是指根据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能够独立 4.与人交流能力 制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进度,运用恰当的学习方 与人交流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或生活中,通过 收稿日期:2012 05.16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相关论文。课题名称: 职业教育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实践探究。课题编号HGJXHB2111272 作者简介:杨霖(1982一),女,牡丹江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 l59 与他人沟通,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资源的能力。是 El常生活及从事各种职业活动必备的职业核心能 力,目的是促进与人沟通合作并顺利完成工作任 务。具体方式包括交谈、聊天、辩论、演讲、阅读、 书面表达等。 5.与人合作能力 与人合作能力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共同确 定目标任务,相互之间协调合作,不断改善合作关 系的一种能力。在职业活动中,能够积极主动适应 1 作环境的变化,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正确评 价他人和自己,培养主动与人合作的意识,创造良 好的合作环境,不断改善与他人合作的条件,形成 一个积极的合作氛围。 6.解决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是指准确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 因,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 法,并付诸于实施,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能力。解决 问题的能力同样是从事任何工作都必备的一种基 本核心能力。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同于 在学校或课堂中的问题情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包 括理解问题、表征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等多 个方面。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有必要培养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 有效地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 7.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在职业活动中,根据工作和生活 的实际需要,不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 新发明,改变事物的现状,推动事物不断发展的一 种能力。创新能力需要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和 多样的创新方法,是一种具有普遍适应性和可迁移 性的职业核心能力。 8.外语应用能力 外语应用能力是指在国际贸易或日常生活中, 能够与外国人进行交流,阅读外文说明书,理解外 贸函电等,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随着经济全球 化的进程加速,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的El益增多,外 语应用能力在工作生活中的作用也El益突出。 二、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 1.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目前,有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核心能 力的培养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大多数院校对职业核 心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相 关问题还不是很了解。从整体上看,各高职院校对 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还处于比较薄弱的状 态。 职业核心能力既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合作的能 160 力,也是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处 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这就决定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 养与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是不同的。理论知 识主要是在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讲解来学习,专 业技能的学习则是通过课程实践环节来实现的,但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 简单的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来形成。职业 核心能力的培养不光是在课堂完成,实训室、食堂 环境、寝室环境、自习室秩序、教师行为、同学关 系等都会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产生影响。 2.教师缺乏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应有素 质哪 高职院校的大多数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 走上讲台的,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且高职院校教师 双师制度还不完善,缺乏一些合理的认证制度。因 此,高职教师本身的素质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另外,高职院校教师工作任务比较多,大多数 教师没有时间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展开专门研 究。不能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职业 核心能力的教学设计。因此,高职院校教师需要研 究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新的教学方法,运用新 的考核方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3.高职学生的优劣势 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学生,他们 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 会发展的人才, 培养技能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高职 学生在学校期间通过课内实践、实训课程、企业顶 岗实习等等,就具备了相当高的实践能力。另外,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一般都能够获取一个以上的职 业技能证书。而且,相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 高职学生对工作的要求比较低,就业形势相对好一 些。这是高职学生的优势所在。 高职学生也有其劣势。比如,高职学生学习的 理论知识比本科学生所学的要简单,因此他们的知 识体系比较薄弱。高职学生学历相对比较低,在当 今企事业单位注重学历的状况下,不利于高职学生 应聘工作岗位。高职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学能力也 要差一些,有些学生往往存在自卑心理,心理素质 较差。 三、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对策 1.从思想上认识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职业核心能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职业 核心能力的培养,对于学校、企业和学生都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职业核心能力 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增强学校本身 其具体的考核标准,完成规定项目后,按照考核项 目和标准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来进行 评分。 的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全面提升员工的职业核 心能力,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因此,很 多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特别看重应聘人员是否 具有较强的职业核心能力。对于学生来说,一个人 要想立足社会,适应社会,在社会上有所发展的话, 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核心能力。因此,我们必须 从思想上认识到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职业核心能力培 5.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 职业核心能力是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潜移默化 形成的,加强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加强校 企合作。可以通过引进企业的职业培训课程,校企 合作共建专业实训基地,模拟真实职场环境,校企 互通共建项目教学团队,组织学生到企业的生产、 养平台 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学 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因此,提高教师本身的素 质,调整师资队伍的结构,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 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保障。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鼓励教师参加相关专 业的职业资格鉴定,培养双师型教师。安排专业教 师到企业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教师教学 的实践性。另外,多角度多渠道引进具有实际工作 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到教学一线,重视教师专业技 术的培训。 3.改革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职业核 心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教师需要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运用不同 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实验 教学、实训教学、模拟工作等。在实施教学中,把 职业核心能力相关内容以课程的形式安排到教学 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经验丰富实践能力较 强的教师进行授课【41。 4.改革教学评价方法,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 系 教学评价方法是考核学生的主要手段,也是提 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改变传统的以学生考试分 数来评价学生的方式,创新教学评价方法,教学评 价体系既要保汪理论考核与实践评价,又要溶入职 业核心能力考核相关内容,考核集中于能力、知识 和素质三方面上。例如:课堂教学中每个项目均有 销售、管理部门体验实际工作等途径来实现校企合 作。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 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和独立处理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 通技巧和交流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培 养自律和自控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 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促进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 。 四、结束语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 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是提 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 的过程中不光要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应重视职 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从思想认识、师资队伍、教学 方法和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具有较高 职业核心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不仅能适应不 同工作岗位的要求,而且还具备伴随终身的可持续 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2007. [2]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 学出版社,2004:5,10—12. 【3】倪兴军,王金明,许军.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培 养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0.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李智利.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 力[J].科技信息,2009,(27). 16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