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体验学习的科学课堂情境创设

来源:榕意旅游网
11t2内外・教师版l教学研巍 基于体验学习的科学课堂情境创设 裴 清 【天台县赤城中学。浙江台州317200】 【摘 要】 体验学习是一种情境化学习,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体验情境是体验学习 的开端。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灵活地创设科学课堂情境,创设愉悦的、问题性 的、动态立体的、多元的教学情境,促成学生知识的自然生成与教学的有效实施。 【关 键词】 情境创设;体验学习;科学课堂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J 1007—4880(201I)05—0014—02 【中图分类号J G622.4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 是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体验学习是一种情境化学 习,基于体验学习的良好的科学课堂情境创设,是有 效教学的必然要求。 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连一节课 的知识都忘了,还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也许8O% 以上的因素是学习中的某一情境还深深地印在脑海 中。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能使学生在情境中充分发 展,收益越大,效能越高。 (二)情境有效性的衡量 一、科学课程的体验学习是一种情境化学 习 (一)体验学习 有效的情境应该是有质量、有效能的 好的课堂 情境在赋予学生丰富感性认识的同时.还能烘托出生 “体验学习”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主体在一 定的情境下,通过观察、实践、交往,对事物、符号、情 感的感知与内省体察,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包括 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判断创设的 课堂情境是否有效: 首先,创设情境是否有利于学生循着知识产生的 认知、习惯技能、情感态度等明确知识或默会知识。 (二)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情境化学习 “体验学习”是过程生成性的,学习过程被置于各 种虚拟的或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从而在一个解决问 脉络去准确把握学习内容: 其次,创设情境能否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 移和应用: 再次,创设情境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题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深刻体验。因此,体验式学 习是一种情境化学习。 (三)科学课程的体验学习是一种情境化学习 最后,创设情境能否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比较强 烈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 科学课程的体验学习一般是学生通过真实、生 动、形象、直观的体验,从学生亲身感受科学内容开 始,在感受的基础上形成对科学学习内容的情感反 应,从而促进主体对科学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产 生丰富联想,进而产生领悟和生成意义。因而,科学课 程的体验学习是一种情境化学习。 三、基于体验学习的科学课堂情境创设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体验情境是体验 学习的开端,也是引发学生积极体验的动力.在体验 学习的背景下,有必要搞懂科学课堂情境创设。创设 良好的体验情境.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解答生活问题的探究情境。体验概念的 形成过程 二、情境的有效性 (一)有效的情境创设 如在学习焦耳定律时,创设如下情境:我们使用 的吊扇配有一个调速器,吊扇与调速器串联.调速器 在学习情境缺失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常常缺乏对 知识应有的兴趣,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 可认为是活动变阻器,当将吊扇的速度调慢时,过一 会儿,调速器摸上去有点热。当将吊扇的速度调到最 14■2㈣ 5 慢时,调速器摸上去温度最高。而当吊扇转速最快时, 调速器几乎不发热。你是否发现了这个问题.请试一 下,并解释这个现象? 学习和生活是不可割裂的。而生活的方方面面又 是学习所要研究和讨论的。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呈现问题、引导思考.会激发学 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习体验。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 (二)创设新信息为背景的多元情境。体验知识的 发现过程 在学习电磁感应内容时,首先介绍安培、科拉顿、 法拉第等科学家沿着逆向思维,进行实验探索的趣味 小史料。如“安培坐失良机”、“科拉顿跑失良机”及详 细介绍法拉第坚持用自然对称性的法则来看待自然 科学现象,“既然通电可以产生磁场,为什么不能再让 磁场来产生电呢?也就是电能生磁。那么磁能生电 吗?”大胆提出“磁能否生电”的设想。通过十年坚持不 懈的努力和精心的实验研究。在一次小实验中意外地 发现导线通电后旁边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细心的他 终于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这样,学生的情绪得到放松,而且为安培、科拉顿 与科学发明失之交臂而惋惜,更为重要的是为本节课 设置了有利的情境.扣住学生的心弦,培养学生的思 维,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 (三)创设实验探究的活动情境。体验知识的发展 过程 如关于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这个知识点,在创 设情境时.就可以根据两者与酸反应时剧烈程度的不 同。根据产生气体体积有差异这一点来创设有趣的情 境:将相同质量的两种固体置于2只瘪的气球中,在 2只试管中倒人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并将 气球口套在试管口上,请两位同学来进行对比实验, 在其他同学的“1、2、3——”的统一口令下,两位同学 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倒人盐酸中。全班一起来观察气 球膨胀的速度和气球最后膨胀的大小,来确定碳酸 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时的差异性。 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由先前的“多思”转移到“动 起来”,不但没有影响教学。相反进一步感知了反应速 率和反应的产量.带有点游戏的情境.加深了学习体 验,体验知识的发展过程。 (四)创设变化多端的动态立体情境,体验知识的 生活背景和应用过程 在学习汽化和液化时.同学们已经通过多种探究 活动体验到了水(酒精)的汽化和液化,同时也掌握了 汽化和液化的有关知识.这时又创设以下情景。他们 会联系运用刚才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体 课堂内外・教师版f教学研究 验知识的生活背景和应用过程。 组织学生去酒厂考察.同学们了解到白酒是粮食 发酵后的酒精从酒糟中蒸煮汽化出来的,其装置如 图。因为汽化 要吸收热量。 所以需要在锅 灶下加热。蒸 汽化池 锅实际上是一 酒精 个汽化池.将 加热灶 其封闭后仅与 输汽管相通. 然后将“汽酒”引入冷凝池后放热液化成白酒,再注入 储酒罐。 【五)创设连续一致的完整情境。体验知识的拓展 和延伸过程 在学习了摩擦力后,再现“书放置在课桌上”的受 力情境来纠正“有接触就有摩擦”的错觉:再现“物体 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随水平传 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境来纠正“有运动就 有摩擦”的错误观点:再现“手握笔写字”等情境来纠 正“有静摩擦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的错觉;再现“物 体随传送带一起向上匀速运动”和“汽车上坡”及“人 爬竹竿”等情境来纠正“摩擦力永远是阻力”的错误观 点:让学生伸出右手拇指放在桌面上先轻轻滑动一 次.然后再用力压桌面的同时在桌面上滑动一次.再 蘸些水用力压桌面的同时在桌面上滑动一次,来感受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此时,学生们已 是心如明镜.提问:三次滑动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滑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有了学生的亲自体验, 答案已经非常明确了。如此,既解决了问题,又小结了 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 有关。前后呼应,创设了连续的完整情境,让学生体验 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过程。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要科学、灵活地创设科 学课堂情景,尽可能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 身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知识的发现过程、知识的发 展过程、知识的生活背景和应用过程、知识的拓展和 延伸过程。雨 【参考文献】 [1]王嘉毅,李志厚.论体验学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 (12).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 社,2004. [3]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M].北京: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011・5—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