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必须遵循一定原则以体现审核的特征。这些原则能使审核成为一种有效的和可靠的工具来支待管理方针的实现和管理过程的控制,并能为组织采取改进其绩效的措施提供信息。遵循这些原则又是得出相应和充分的审核结论的前提。它能使彼此独立工作的审核员在类似的情况下得出类似的结论。
审核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一)诚实正直:职业的基础
这项原则是对一名合格审核员、审核方案管理入员的基本要求。诚实、正直、勤勉、严谨,以不偏不倚的态度从事工作,是每一位审核员和审核方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确保审核人员正确实施审核工作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要求。诚信是为人之本。诚信就是言行一致不作假。守信用就是能够履行跟别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信任。
(二)公正表达: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
这项原则是每个合格审核员(组)应尽的责任。客观准确地报告审核工作是审核员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审核员,不论是收集审核证据,还是形成审核发现,都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审核准则为尺度,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审核员应将审核发现、审核结论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真实准确地向受审核方和审核委托方报告;对审核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障碍以及审核组与受审核方之间存在的没有解决的分歧意见,审核组应如实向审核委托方及有关方报告。沟通必须真实、准确、客观、及时、清楚和完整。
(三)职业素养:在审核中勤奋并具有判断力
这项原则要求审核员要充分认识自己执行审核任务的重要性,珍视审核委托方和其他相关方对自己的信任。在审核工作中应熟知相关专业,勤勉熟练地开展审核工作并准确作出判断,这是一个合格审核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在审核工作中熟练运用审核技术与技巧,认真做好审核工作,是每一个审核员应具备的能力,也是确保职业素养的重要因素。具有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能够在所有审核情况下做出合理的判断。
(四)保密性:信息安全
这项原则要求审核员应审慎使用和保护在审核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审核员或审核委托方应正确处理敏感的、保密的信息,而不应为个人利益不适当地或以损害受审核方合法利益的方式使用审核信息。需保密的信息可包括受审核方的技术、商业秘密,以及所获得的与受审核方有关的其他审核信息。
(五)独立性: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论客观性的基础
这项原则是审核的公正性和审核结果客观性的基础。审核员应独立于受审核的活动(只要可行时),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不带偏见,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对于内部审核,审核员应独立于被审核职能的运行管理人员。审核员在整个审核过程应保持独立性与客观性,确保得出的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建立在审核证据的基础上。
(六)基于证据的方法
这是在一个系统的过程中,得出可信的和可重现的审核结论的合理方法。
"证据“是能够证明某事物的真实性的有关事实和材料。"审核证据“是”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 基于证据的方法”就是以证据为基础的一种方式,遵循这种合理的方式也是一项审核原则。在审核的过程中,审核员绝不能凭主观腌想和推测下结论,必须获得证据,从而得出审核结论。
(七)基于凤险的方法
这是考虑了风险和基于证据的审核方法。
基于风险的方法应考虑审核过程对审核计划实施和审核报告的影响,目的是确保受审核方的重要事项被审核关注并达成审核方案的目的。
任何审核客观上都存在着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受到时间、资源和各种条件的限制。一是审核员在有限时间内和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不可能对被审核的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活动都审核到,使得审核通常采用抽样的方式进行;二是有时由于保密要求或其他原因,审核员未必能够接触到所有有关的信息,因此审核只能建立在可以获得的抽样信息的基础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