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音乐审美教育探索 ◆王汉解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中心小学,山东济宁)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也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 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新人。 【关键词】小学音乐 审美教育 小学生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特性 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 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诸多文化现象之一。音乐艺术的特性和审美教育目标 用审美的耳朵、相结合。赋予了音乐审美教育的情感性、表现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 1.情感性 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 情感性作为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应该在音乐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 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得过程,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 地位。无论在唱歌、奏乐、欣赏还是在律动、创作时,教学的双方都应该激 乐审美想象得一个阶梯。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发、保留、发展对音乐情感体验的内在需求,在音乐课堂内外营造出浓浓的 间与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 音乐情感氛围。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愉悦身心,完善人格。 2.表现性 3.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在 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已经成为 音乐表现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学科基础,音乐的表现性必须在音乐教育 小学音乐教育中,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 的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从音乐表现出发。在学生产生音乐表现得冲动与 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意愿的前提下,在学生参与音乐表现得过程中提出音乐知识技能学习的任 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 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 务与目标,却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 得的审美愉悦感,充分激发、引导、推动学生的音乐表现。使他们在创造性的音乐表现中升华 音乐审美感受体验。 3.实践性 4.培养学生的审美合作能力 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音乐的表现艺术也是多元的。其中,既有独 唱、独奏、独舞等个人的表现形式。也有合唱、合奏、集体舞等集体表演形 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 艺术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音乐艺术更是如此。无论是参与音乐 式。学生集体参与合作是共同表现美、审美表现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小学音乐 创造、音乐表演还是参与音乐鉴赏,都需要人们展现出生命的活力。因此。 审美感受能力,强调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践性,是切实体现音乐学科教育特点的需要,也是 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关 坚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方向的需要。因此,在课堂 心、共同进步。 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奏、律动、舞蹈音乐创作等多样化的音乐实 践方式,充分运用人体听觉、视觉、运动觉的综合反映,以提高音乐感受、音 乐鉴赏、音乐创造的效率。 4.创造性 5.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创造力,是 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性审美活动的能 力。音乐创造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将 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去,做到任 创造是人类最高级的行为方式,是体现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精神活 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到欣赏、动。在人类多种多样的创造活动中,音乐艺术是人类非凡的创造能力的结 何教学活动都体现出审美创造的原则。 晶。音乐审美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也是人类创造力的一种直接体 现。体现音乐审美教育的创造特点,首先必须确立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的教 6.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审美评价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审美属性、审美价值 育思想。德国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曾经说过:“儿童是音乐活动的源 所做出的判断。评价包括人对事物的认知和情感的反应等。在小学音乐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应该重视教 头。一切音乐活动均产生于儿童的内在需要。”音乐教育要真正体现创造性 教学中,地特点,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需求人手开展教学活动。应将学生看 师、学生和课堂教学信息过程中的信息传播与反馈,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 成音乐的创造者、表现者、欣赏者、评价者,而不仅仅是被动地音乐接受者, 信息的发出者和信息的接受者。 只有这样,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才能真正被激发出来。 二、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更能让他们 的情感随着音乐的情感而起伏变化。因此,审美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从气 质、形象、情感等各方面去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 从而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成为高 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 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接第148页)最后,作为一名烹饪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多学习教育心理 学,多注意学生的言行举止.同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 活性。练习的多样性,明确教师“教”的任务,学生“学”的方向。力争在备 课环节的优化中做到教与学的结合,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课 堂教学效果就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120 06/2009 参考文献: [1]罗长松.中国烹调工艺学.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2]劳凯声.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周妙林,夏庆荣.冷菜、冷拼与食品雕刻技艺.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