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给孩子10分钟
作者:沙庆仁
来源:《江苏教育》2007年第07期
在重点中学教高三的同学打来电话说,今天他批阅了一篇感念师恩的学生作文。写了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好几次把上课之初的10分钟让给学生出去活动。剩下来的30分钟,大家听课也就特别卖力,好像要报答老师的慷慨似的。后来,那个班的同学寒暑假聚在一起还常常回忆那10分钟的别样快乐,回忆那位小学语文老师的可敬可亲。“那位老师就是你呀。你真高明!”同学说。
那个老师的确是我,但我那样做只是出于无奈。当年,上第一节课的数学老师特别敬业,有时她把课继续到第二节课铃声响了,再继续到眼保健操音乐完了,才很不情愿地离开教室。我走进去,看到孩子们因下课时间被占用一脸的不悦、无奈、愤懑、沮丧,只好说:“还给大家10分钟!抓紧时间出去放松一下。”教室内瞬间就欢声雷动了。没想到,我只是还给他们10分钟,他们却在心里感激了许多年!
就当时的背景而论,与其说我高明,还不如说我鲁莽。撇开这样做是否违反教学常规不谈,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教师们的心里真是寸金难买寸光阴啊!那几年,某位教育局领导就反复强调:在教学能力“彼此彼此”的情况下,延长教学时间也是教学质量超出他人的有效手段。初出茅庐的我哪能和前辈们比教学能力,那样做不是冒着教学质量下降的危险么? 然而奇怪的是,那个班的语文考试成绩并不见滑坡,学生升入中学后,也不断传来新任老师的啧啧称赞:夸他们语文学习兴趣浓,语文全面素养好。现在想来,我那样做,只是因为刚出师范校门,还坚守着一切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师德;坚持着还没有遗忘的教育学、心理学常识;坚信孩子的学习状态最重要。师生之间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相容最重要,孩子健康的身体最重要。
如今,不知是时光的消磨,还是周围环境的挤压,曾经的“书生意气”似乎也快要消失殆尽了。我也学会了和学生分秒必争:上课的时间是秒秒计较。课后还要削尖脑袋争取时间——见机会,抢;活动课,占;下课了,拖;休息时。补……
前几天,看见一个调查:中国初中三年级学生全年的平均学习时间,包括上课时间、参加校内外学习班时间和作业时间,总共为2961小时。2003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15岁(年龄相当于我国初三)学生的平均学习时间是1527小时。比较显示,我国学生的学习时间是人家的近2倍。看到这里,我相信了外国友人的惊叹:中国的孩子没有童年!中国的孩子没有少年!我听见了数以亿计的中小学生的责问:是谁动了我们的幸福时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所以,当那位教高中的同学夸赞我“高明”的时候,我竟然感到非常惭愧;我仿佛听见那篇作文里有亿万个孩子在呐喊:“我们自己的时间,别人无权占用。已经占用了的,就得还给我们!哪怕只有10分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