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5-2020年 铜资源及市场概况分析

来源:榕意旅游网
2015-2020年 铜资源及市场概况分析 2.1.1 铜的特性和用途

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应用于电气、电子、机械制造、建筑、国防等工业领域。除了银以外,铜在所有金属中导电性能最好,其应用性能和电导率决定了其消费量,铜及其合金的消费量仅次于钢铁和铝。铜主要用于生产电线、电缆、建筑用合金、电气零件、机器和交通运输设施等产品。铜在军工领域用于制造各种子弹、枪炮和飞机、舰艇的热交换器等部件,还用于制造轴承、活塞、开关、阀门及高压蒸汽设备等,其他热工技术、冷却装置、民用设备等也广泛使用铜和铜合金。 2.1.2 世界铜矿地质资源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MineralCommoditySummaries2015”中的数据统计,全球铜矿产资源储量约为70000万吨(金属吨),主要分布在智利、秘鲁、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家。中国的铜矿产资源储量位居全球第六位,储量约为3000万吨(金属吨),占全球储量的4.29 %。全球铜矿产资源储量具体分布如表2-1所示。

表2-1 全球铜矿产资源储量具体分布表

国 家 智利 澳大利亚 秘鲁 墨西哥 美国 中国 俄罗斯 其他国家 全球合计 储量(金属量,万吨) 20900 9300 6800 3800 3500 3000 3000 19700 70000 占比(%) 29.86 13.29 9.71 5.43 5.00 4.29 4.29 28.14 100.00 数据来源: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2015。

2.1.3 全球铜精矿供需状况

1. 全球铜精矿生产状况

从表2-2全球铜精矿供应的地域分布来看,全球铜精矿的供应呈现区域相当集中的特征,智利的铜精矿产量在全球铜精矿供应中占据了主导性的地位,其占全球的铜精矿产量份额在2002年以来一直保持在30 %以上。中国近几年的铜精矿供应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11年铜精矿产量达到129.93万吨,占全球铜精矿总供应量的份额从2002年时的4.26 %提高到8.12 %,排名仅次于智利。

表2-2 全球铜精矿产量的地域分布情况

2. 全球铜精矿消费状况

目前全球的铜精矿的消费量呈平稳增长,2012年,全球铜精矿的消费量为2051万吨,较2011年增长了3.4 %。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使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铜消费国,2011年中国铜消费量达720.00万吨,较2010年增长15.5 %。全球铜精矿消费情况见图2-1。

图2-1 全球铜精矿消费量(万吨)

3. 全球铜精矿供需平衡

目前估算2014年全球铜精矿产量同比增6.0 %至1455万吨,增幅下降约0.8个百分点。湿法铜产量为374万吨,同比基本持平。全球铜精矿消费主要集中在亚洲、美洲和欧洲三个地区,2014年全球铜精矿消费量达到1430万吨,同比增5.1 %。其中亚洲地区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四个国家的消费量达到681万吨,占当年全球铜精矿消费总量的 47.6%。中国冶炼产能扩张是铜精矿需求保持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但由于中国以外国家和地区冶炼产能增长有限,因此全球铜精矿需求增幅不及产量增幅。综合来看,2014 年全球铜精矿供需出现一定幅度过剩,过剩量约25万吨。

随着新投产的铜精矿产能逐步释放,预计未来全球铜精矿产量将会出现快速增长,预计全球铜精矿产量在 2015年将达到1535万吨,同比增长5.5 %;消费增速相对稳定,预计全球铜精矿消费量在 2015年将达到1505万吨,同比增长5.2 %,全球铜精矿供应还将继续呈现过剩的局面,且幅度较 2014 年略有扩大。 2.1.4 全球精铜供需状况及价格回顾

2014年,随着一些大型铜矿的投产,全球铜精矿供应增加,带动精铜的产量增长。以中国为首的精铜产量仍保持较快增长,其他国家如亚洲的印度、日本以及非洲的刚果(金)、赞比亚等主要生产国受冶炼厂产能恢复以及铜精矿供应保障的提振,产量实现快速增长。全球的精铜产能利用率来看,基本保持逐步增长的格局。消费方面,亚洲仍然是精铜消费最大的地区。

根据国际铜研究组的数据,2015年将达到2221万吨,同比增长 3.1 %;预计2015年全球精铜消费量增幅为3.0 %左右至2188万吨,过剩量较2014年微增。全球精铜供需平衡表见表2-3。

表2-3 全球精铜供需平衡表 (单位:万吨)

2012 2015 2013 年 2014 年 全年 全年 f 分项 2012 2015 Q1 Q2 Q3 Q4 全年 Q1 Q2 Q3 Q4e 全年e 全年 全年 f 产量 1,983 517 510 521 528 2,076 522 532 544 557 2,155 2,221 消费量 1,970 511 509 513 522 2,055 519 529 537 540 2,125 2,188 供需平衡 13 6 1 8 6 21 3 3 7 17 30 33 注:e 为预估值;f 为预测值

2014年LME当月期铜和三个月期铜平均价分别为6859美元/吨和6825美元/吨,同比分别下跌6.37 %和7.14 %。SHFE 三个月期铜 201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较201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下跌12.4 %。2014年SHFE当月期铜和三个月期铜平均价分别为48935元/吨和 48838元/吨,同比分别下跌 7.96 %和 8.76 %。2009-2014年LME和SHFE期铜年度和月度平均价见表2-4。

表 2-4 2009-2014年LME和SHFE期铜年度和月度平均价

分 项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LME(美元/吨) SHFE(元/吨) 当月期铜 三个月期铜 当月期铜 三个月期铜 5149 5171 41893 41389 7534 7550 59225 59296 8820 8834 66010 65757 分 项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10月份 11月份 12月份 2014 年 2014 / 13同比变化 LME(美元/吨) SHFE(元/吨) 当月期铜 三个月期铜 当月期铜 三个月期铜 7950 7946 57348 57318 7326 7349 53165 52980 7294 7266 51635 51571 7152 7103 50166 50042 6668 6646 46195 45893 6670 6665 47782 46958 6883 6826 49617 48464 6806 6777 49525 48296 7104 7097 50848 50668 7000 6984 50304 49725 6872 6841 49188 48519 6739 6687 47935 47399 6701 6638 47646 46986 6422 6369 46380 45531 6859 6825 48935 48338 -6.37% -7.14% -7.96% -8.76% 数据来源:SHFE、LME、安泰科。

2.1.5 未来精铜市场发展

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将达到3.34 %,整体呈现微弱复苏的发展态势。对中国而言,预测2015年和2016年增速分别为6.64 %和6.78 %,虽增速略有下降,但长期来看,随着结构性调整、创新驱动的新动力转换,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红利逐步释放,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将更健康和更可持续,且增长动力会更加多元化,因此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全球铜消费仍将维持较好的增长态势。 2.1.6 中国铜市场

1. 中国铜资源概述

2015年的数据显示,中国铜矿资源储量与俄罗斯并列位居世界第6位,占世界储量比例仅为4.29 %。中国铜资源的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8 %,到2020年,我国铜资源可供储量的保障程度

为27.4 %。不难看出,我国是铜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

2. 中国铜精矿产量

2014 年国内精铜产量为682万吨,同比增10.4 %;预估全年进口量为358.0万吨,同比增9.2 %,出口量下降11.3 %至26.0万吨,净进口量同比增14.0 %至332.0万吨;全年消费量预估为872.0万吨,同比增加6.3 %。综合进口、生产、消费等情况来看,2014年供应仍有过剩出现,全年精铜供应过剩142万吨,比2013年有较大增加。预计,产能的持续扩张将带动国内的精铜产量保持较快增速,2015年我国精铜产量达到752万吨,同比增长10.3 %。同时,未来两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不太乐观,铜消费的增长拉动力将主要来自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性住房投入和电力等基础设施投资等,商业地产行业短期内很难复苏、空调制冷行业高增长难以持续,铜消费增速整体呈现回落趋势,预计2015年铜消费量为924万吨,同比增长6.0 %。 2.1.7 铜市场展望及铜价走势预测

伴随着国际经济复苏疲弱态势延续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铜工业结构性矛盾和运行风险逐步显现,铜精矿及精炼铜供应过剩风险加剧,铜下游消费增速持续回落,油价暴跌和美元走强导致铜价持续震荡,资源环境等外部约束加剧,亟须准确认识和把握铜行业发展新常态,探索企业新的发展方向,考虑到强势美元对全球资产配置负面影响,轻实体资产重虚拟资产,金属价格必将继续承压,而从供需这个角度来看,中国需求增速也将继续下滑,加剧全球精铜过剩。

2015年铜需求持稳,但增速有所下降,加上供应增长。因此铜价波动区间重心将下移。近1年、3年和5年国内铜金属价格分别见图2-2~4。

图2-2 近1年铜金属价格走势图

图2-3 近3年铜金属价格走势图

图2-4近5年铜金属价格走势图

2.1.8 价格预测及本项目拟采用的评价价格

2014年美国QE的退出短期内不会过份抑制金属价格,长期上则伴随大资产配置转向货币,对2015年铜市场构成冲击。中国在2015年有望继续实施降息并将有降准出现,以支撑经济不至压力过重,但全面的“大水漫灌”应不会出现,对于铜价的支持不值过分期待;同时,人民币贬值也将对中国进口造成一定影响,进而累及铜价。基本面来看,预计2015年国内精铜生产的增量略高于消费,国内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缺口将小幅收窄,特别是中国经济转型期将令需求增速持续受限,再考虑到进口,国内供应仍将有过剩出现,对铜价的支持动力非常有限。全球来看,铜精矿产量不断增长,因此即便全球废杂铜供应继续趋紧,也不改全球铜原料和精铜供应过剩的格局。全球和中国都将出现过剩,对铜价的压力不言而喻。

综上,2015年电解铜价上行面临较大压力,高点恐低于2014年的7460美元,下方虽有一定支撑,但因会继续呈震荡中重心下移趋势,低点也将继续下探。预计电解铜价格主要波动区间在5600~8500美元(国内4.0~6.0万元),均价在7000美元(国内5.00万元)左右。本项目拟采用50000元/t的电铜价格进行露天境界优化和财务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