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来源:榕意旅游网
浅析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作者:崔承海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23期

摘要:农村集体经济在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筑牢农村基层组织基础的有效途径,对提升农村集体服务功能、加快贫困群众脱贫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宁阳县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现状;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34-0014-01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各地深刻认识到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对农业农村发展大局的重要性。宁阳县按照新时代“三农”工作发展要求,把壮大村集体经济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坚持突出特色、稳妥推进的原则,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农民群众增收,夯实党的基础,推进乡村振兴。

一、当前发展现状

近年来,宁阳县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分重视,制定出台了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完善了农业、财政等20 个部门包保扶持制度,建立精准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政策体系,确定温氏集团等22 家企业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典型帮扶试点,选聘14 名挂职科技镇长指导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了“股份+ 合作”土地流转、资源开发带动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目前,全县村级集体收入5 万元以上村增加到560 个, 3 万元以下集体经济薄弱村减少到10 个。2017 年,宁阳县代表泰安市作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典型示范点,举办了山东省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进会,提供了5 个现场观摩点,受到了与会各级领导和部门人员的赞扬,先后有20 多个县市区来宁阳县参观学习先进典型做法。

二、主要制约因素

1. 村级发展环境差,缺乏集体收入来源。一些村是丘陵山区,生产基础设施十分落后,虽然有丰富的山地和机动地资源,但是深度开发不充分,缺少实力强的大户来开发利用这些资源,造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单一,经济增长亮点少,集体经济实力有待增强。部分村集体收入受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影响大,以前房屋、土地租赁收入是村集体收入的主要途径,但随着近年来土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投融资等方面的调整变动,房屋、土地资源逐渐减少,村级集体收入呈现下降趋势,从而对一些农民群众产生了一些矛盾纠纷。

2. 村级支出费用多,集体组织工作运转困难。当前,农村集体组织随着日常工作中的深入开展,村级正常的管理费用、公益事业等多种支出逐步增多,部分村因常年支出大,造成许多村干部工资无法保障,有的村十多年不发放工资,甚至有的年轻村干部为维持家庭生活辞职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工作正常运转。同时,一些村为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开展村庄环境容貌整治,建设文体广场等公益设施,对村庄进行绿化、硬化、亮化,即使有上级部门的补助,加上需要开支的长效维护管理,村集体支出又进一步增大,有的村集体甚至增加了新的负债,村级进行示范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减弱。

3. 集体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发展后劲不足。有些村集体管理机制不完善,在发展集体经济过程中对“三资”管理不重视,在土地流转、资产资源承包合同等方面缺少监督管理制度,有的资产资源常常会被侵占,造成了一些村级集体资产白白损失,有的甚至严重流失。有的村干部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思想认识不到位,创新发展意识和能力差,村收入注重等靠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来维持工作,在村级资产保值增值方面办法不多,没有思路拓宽发展以及增收渠道,经常造成资金链短缺,村级集体资产经营效果不佳。有的村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缺乏深入认识,一些群众在巩固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没有集体观念,存在只要分红等权益,对村集体经济发展不管不问,这些不良倾向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对策建议

1. 强化组织领导,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快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夯实党在农村基础的现实需要,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弱对村级运转、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各项惠农利农政策的落实有一定的影响。各级党委政府要增强新形势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责任感,提高农村干部党员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的思想认识,促使他们持续解放思想,凝聚发展共识。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对经济薄弱村、经济强村进行分类培植和管理。当地党的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示范带动作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切实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优良的发展环境。

2. 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利用区位优势发展集体经济,城郊村、中心集镇村、园区村要发挥好周边区位优势,做好土地与资产结合文章,对外来务工人员、上学陪读人员进行厂房、宾馆、住房租赁,收取稳定的收入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地处山区丘陵、具有丰富资源优势的村,要对现有的山林坡地和荒山、荒水、荒地、荒滩等资源进行统一开发经营,积极引导企业和大户采取外租、承包、拍卖等多种形式发展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林果

种植、畜牧养殖和苗木特色经济,在村集体的资源开发收入和发包经营收入等方面都有所增加。

3. 加大扶持力度,激活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动能。加强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保障,各级政府要制定出台有关村级扶持政策,及时安排配套资金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认真落实好村级日常工作经费、村干部工资的开支,大力改善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健全完善村级集体“三资”管理机制,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高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利用率,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全面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和集体经济审计制度,用好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规范村级运行和“三资”管理,保障村集体资产资源安全、保值、增值,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加大社会帮扶支持,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在资金、技术、项目开发上优先向集体经济薄弱村、贫困村帮扶,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加快贫困村致富脱贫步伐。

参考文献:

[1] 谢娴.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径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7(34):7-8.

[2] 旭昕. 浅析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新模式[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1):106-107.

[3] 傅萍.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J]. 农业经济,2018(4):39-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