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0年黄淮稻区杂交粳稻生态适应性试验总结

来源:榕意旅游网
2010年黄淮稻区杂交粳稻生态适应性试验总结

天津天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天津天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试验站承担了黄淮稻区杂交粳稻生态适应性试验。受理了10个育种单位21个杂交粳稻组合的参试申请。对照种选用黄淮稻区近年种植面积较大的三系杂交粳稻9优418。试验参照《国家水稻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标准》执行。现将试验概况和结果总结如下。 一、试验概况 1、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田是粘性红壤,透气性差,保水能力较强,肥力中等。 2、秧田管理

(1)种子处理:用500倍强氯精液浸种12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清水浸种36小时,起水保温催芽,达到根与稻谷同长、芽长为半个谷粒长时播种。

(2)播种:5月13日播种。每个组合播种量为200g。 (3)育秧:采用旱育秧。底肥营养土50kg/亩;播种后覆腐熟鸡粪肥(鸡粪:细土=1:8)1cm厚,在1叶1心时,每亩追施尿素10kg。 3、本田期管理

试验田为稻麦两熟地区,前一年水稻收获后休闲一季,春天机耕、机耙各1次。田间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

1

区面积0.02亩,保护行为对应小区组合设置。6月7日移栽,行株距30cm×13.3cm寸,每穴插2粒种子苗。

6月6日每亩施基肥复合肥(N:P2O5:K2O比例为15:15:15)25kg和尿素10kg。6月20日每亩施追肥尿素10kg,8月16日每亩施穗粒肥2.5kg尿素和2.5kg复合肥混施,比例同前。

用18%杀虫双、阿维菌素、锐劲特、吡蚜酮、井冈霉素、敌敌畏辛硫磷等防治纹枯病1次,螟虫5次,稻飞虱2次。7月20日晒田,人工拔除稗草等3次。

整个生育期内,7-8月份温度偏高,有利于水稻生长分蘖,8月下旬遇到连续阴雨,对这一时期抽穗扬花的品种结实率有所影响。试验期内无重大病虫、鸟禽畜害,无人为事故等异常情况发生,试验结果可用。 二、试验结果 1、供种单位和组合

田间编号 1 2 3 4 5 6 7 CK 8 9 10 11 12 13 组合名称 供种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 江苏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武进水稻农科所 江苏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武进水稻农科所 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 扬州农业大学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江苏省泗洪县东南农业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 联系人 王才林 许建权 胡茂松 许建权 胡茂松 方国成 汤述翥 王守海 王才林 李余生 李余生 备注 A15/R9511 187A/R50 T优95 H18A/R8 武优18 两优1218 陵凤优218 9优418 皖稻88 香优3035 95优418 23优084 23优21 双优18 2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9优161 隆优6324 隆优1725 隆优1715 17A/1327 18A/1327 加优7号 加优11号 天津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嘉兴市农科院、 嘉兴市农科院、 东丽 东丽 东丽 东丽 东丽

2、生育期和主要经济性状

表2.参试组合生育期和主要经济性状表

田间编号 组合名称 播种期 移栽期 始穗期 齐穗期 成熟期 全生育(月/(月/日) 日) 1 2 3 4 5 6 7 CK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月/日) (月/(月/期 有效每穗总粒每穗实粒结实率 千粒重 穗(万数 数 (%) (g) 日) 日) (天) /亩) (粒) (粒) A15/R9511 5-13 187A/R50 5-13 T优95 5-13 H18A/R8 5-13 武优18 5-13 两优1218 5-13 陵凤优218 5-13 9优418 5-13 皖稻88 5-13 香优3035 5-13 95优418 5-13 23优084 5-13 23优21 5-13 6-13 6-13 6-13 6-13 6-13 6-13 6-13 6-13 6-13 6-13 6-13 6-13 6-13 6-13 6-13 6-13 6-13 6-13 6-13 6-13 6-13 6-13 8-17 8-22 10-7 8-21 8-26 10-12 8-25 8-30 10-16 9-1 9-1 8-30 8-26 9-1 8-27 8-30 8-26 9-1 8-30 8-29 9-5 10-20 9-5 10-20 9-4 10-18 9-2 10-15 9-5 10-20 9-2 10-15 9-4 10-18 9-1 10-15 9-7 10-20 9-6 10-20 9-5 10-20 147 152 156 160 160 158 155 153 160 155 158 155 153 160 160 160 152 152 154 155 157 154 10.7 223 12.7 265 12.7 318 15.7 202 13.3 218 13.0 238 16.0 231 15.8 216 16.3 304 12.7 196 11.3 198 12.0 272 12.7 219 13.3 194 11.3 289 17.7 263 16.7 222 18.0 202 14.7 190 17.7 235 13.0 170 18.3 198 130 58.2 29.83 201 76.0 24.72 252 79.4 27.43 143 70.6 27.65 182 83.6 26.28 199 83.8 24.36 181 78.3 23.93 167 77.2 25.96 210 69.0 22.9 160 81.7 25.24 120 60.5 26.62 198 72.7 27.37 184 83.9 27.05 171 88.3 26.13 248 85.7 25.12 194 73.8 26.06 158 71.2 26.69 162 80.1 24.53 143 75.5 25.62 188 80.2 24.67 115 67.4 28.5 163 82.2 24.9 8-24 8-29 10-13 8-22 8-28 10-13 双优18 5-13 9优161 5-13 隆优6324 5-13 隆优1725 5-13 隆优1715 5-13 17A/1327 5-13 18A/1327 5-13 加优7号 5-13 8-21 8-26 10-12 8-21 8-26 10-12 8-22 8-28 10-14 8-19 8-27 10-15 8-27 9-3 10-17 8-23 8-29 10-14 21 加优11号 5-13

3

3、主要农艺性状

表3.主要农艺性状表

田间编号 组合名称 基本苗 株高 亩) 1 A15/R9511 3.335 101.2 20.8 齐 0.17% 紧凑 浅绿 挺直 一般 好 2 3 4 5 6 穗长 整齐杂株率 株型 叶色 叶姿 长势 熟期转倒伏性 落粒性 色 (万/(cm) (cm) 度 (%) 直 直 直 直 直 直 直 直 直 直 直 直 直 直 直 直 直 倾斜 直 直 直 直 中 中 中 中 难 中 中 易 中 中 难 难 难 中 难 中 中 中 中 难 中 中 187A/R50 3.335 112 27.0 齐 0.17% 适中 绿 一般 繁茂 好 T优95 3.335 108.8 23.5 齐 0.04% 适中 绿 挺直 繁茂 一般 H18A/R8 3.335 110.6 17.6 齐 1.00% 适中 绿 挺直 繁茂 好 武优18 3.335 121 两优1218 3.335 133 125 24.5 齐 0.17% 适中 绿 挺直 繁茂 好 27.7 齐 0.04% 适中 绿 一般 繁茂 好 27.9 齐 0.04% 适中 绿 挺直 繁茂 好 22.9 齐 0.29% 适中 绿 挺直 一般 好 28.8 齐 0.00% 适中 绿 一般 一般 好 18.9 齐 0.67% 紧凑 绿 挺直 繁茂 一般 18.6 齐 0.13% 紧凑 绿 挺直 繁茂 一般 25.7 齐 0.21% 适中 绿 挺直 繁茂 好 19.3 齐 0.17% 适中 绿 挺直 繁茂 一般 28.6 齐 0.08% 适中 绿 挺直 繁茂 好 28.2 齐 1.96% 适中 绿 挺直 繁茂 好 24.1 齐 0.33% 适中 绿 挺直 繁茂 好 20.9 齐 0.50% 紧凑 绿 挺直 繁茂 好 7 陵凤优218 3.335 CK 8 9 10 11 12 13 14 9优418 3.335 133.4 25.7 齐 0.18% 适中 绿 挺直 繁茂 好 皖稻88 3.335 138 香优3035 3.335 134 23优084 3.335 110 23优21 3.335 114 双优18 3.335 128 9优161 3.335 114 133 126 130 95优418 3.335 122.2 23.0 齐 0.58% 紧凑 浓绿 挺直 繁茂 一般 15 隆优6324 3.335 16 隆优1725 3.335 17 隆优1715 3.335 18 19 20 17A/1327 3.335 129.4 21.6 齐 2.21% 适中 绿 挺直 繁茂 好 18A/1327 3.335 128 加优7号 3.335 110.2 17.3 齐 0.00% 紧凑 绿 挺直 繁茂 好 21 加优11号 3.335 108.6 16.5 齐 0.46% 紧凑 绿 挺直 一般 好 4

4、对主要病害的田间抗性和产量

表4.对主要病害的田间抗性和小区产量表

田间编号 组合名称 叶瘟 枝梗瘟 白叶枯病 纹枯病 条纹叶枯病 Ⅰ 1 2 3 4 5 6 7 CK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A15/R9511 无 无 无 无 无 小区产量(kg) Ⅱ Ⅲ 平均 折亩产 (kg/亩) 比对照 (±%) 位次 19.9 23.5 25.2 23.3 25.1 29.4 26.8 26.4 27 24.2 21.3 24.2 29.3 26.5 20.5 27.8 22.5 24 23.8 23.8 27.8 22.7 20 24.7 26.3 22 27.3 28 27.2 25.4 26.9 23.5 23.3 25.7 27.6 26.6 26.8 29.1 20.5 27.3 24 20.1 27.1 20.8 19 24.5 25.8 25 28.5 28.5 25.6 27.65 27.4 24.7 22.6 25.5 27 26.9 22.3 27.3 24 26.6 20.8 20.2 28.6 20.9 19.6 24.2 25.8 23.4 27.0 28.6 26.5 26.5 27.1 24.1 22.4 25.1 28.0 26.7 23.2 28.1 22.3 26.0 22.9 21.4 27.8 21.5 490.8 605.8 644.2 585.8 674.2 715.8 663.3 662.1 677.5 603.3 560.0 628.3 699.2 666.7 580.0 701.7 558.3 649.2 571.7 534.2 695.8 536.7 -25.86 -8.50 -2.71 -11.52 1.82 8.11 0.19 0.00 2.33 -8.87 -15.42 -5.10 5.60 0.69 -12.40 5.98 -15.67 -1.95 -13.66 -19.32 5.09 -18.94 22 13 11 15 6 1 8 9 5 14 18 12 3 7 16 2 19 10 17 21 4 20 187A/R50 T优95 H18A/R8 武优18 两优1218 陵凤优218 9优418 皖稻88 香优3035 95优418 23优084 23优21 双优18 9优161 隆优6324 隆优1725 隆优1715 17A/1327 18A/1327 加优7号 加优11号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轻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轻 轻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轻 轻 5

三、组合综合评价

在参试的21个组合中(含对照),对照9优418平均亩产量为662.1kg,比对照增产显著的有4个组合,即两优1218、隆优6324、23优21、加优7号,增产幅度为5.09%~8.11%,其余组合均比对照增产小于5.5%或减产,减产幅度最大的为25.86%。

参试组合的全生育期为147天~160天,对照全生育期为153天,全生育期与对照相同或相近(±3天)的组合仅有11个,比对照长3天以上的组合有9个,比对照短3天的有1个组合。各组合在田间种植表现抗性较好,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组合有:

1.两优1218

该组合由湖北农科院供种,亩产715.8kg,位居第一,比对照增产8.11%,全生育期158天,比对照晚5天,株高133cm,穗长27.7cm,亩有效穗13万,每穗总粒数238粒,实粒数199粒,结实率83.8%,千粒重24.36g。属于大穗型,株高较高,有产量优势,生长繁茂。适宜本地区种植。

2.隆优6324

该组合由天津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供种,亩产701.7kg,位居第二,比对照增产5.98%。全生育期160天,比对照长7天。株高130cm,穗长24.1cm,每穗总粒数263粒,实粒数194粒,结实率73.8%,千粒重26.06g。生育期偏长,属于大穗型,米质优,生长繁茂,熟期转色好。适宜本地区种植。

3.23优21

6

该组合由江苏省农科院供种,亩产699.2kg,位居第三,比对照增产5.6%。全生育期153天,与对照相当。株高114cm,穗长18.6cm,每穗总粒数219粒,实粒数184粒,结实率83.9%,千粒重27.05g。属于半紧穗型,株型紧凑,叶片挺直,抗到能力强,具有高产潜力,适宜本地区种植。

4.加优7号

该组合由嘉兴市农科院供种,亩产695.8kg, 位居第4, 比对照增产5.09 %。全生育期157天,比对照晚4天。株高120cm,穗长17.3 cm,亩有效穗14.5万,每穗总粒数170粒,实粒数115粒,结实率67.4%,千粒重28.5g。抽穗整齐,半紧穗型,株型适中,叶片挺直,生长繁茂,熟期转色好,抗到能力强。田间种植除轻发稻曲病和纹枯病外,未见其它病害发生。适宜本稻区作中粳稻种植。该组合两年种植鉴定下来表现出稳产、高产、抗性好等特点。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