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大学生失恋现象的认识
大学校园是一个适合恋爱的环境,大学生所处的年龄同样是一个适合恋爱的年龄,但大学生对恋爱的心理准备却往往是很不充分的,我们经常看到不少大学生由于寂窦而盲目跟风加入恋爱大军,建立恋爱关系后才发现双方不太合适:由于毕业工作、双方父母反对、生活环境变化等客观原因而劳蒸分飞:由于一方或者双方移情别恋而反目成仇。无论是前人的调查研究还是我们的亲眼所见,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学生,恋爱的很多,失恋的也不少。人无完人,真挚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同样也不是一默而就的,热恋时轰轰烈烈,失恋时冷冷清清,失恋无疑会给恋爱中的一方或者双方造成负面心理影响。大学生涉世未深,如果不能正确及时的化解失恋的心理打击,将会给自身的身心健康以及学习工作带来不良影响,严重者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反之如果处理得当,失恋会成为大学生成长中的一笔财富。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笔者在工作中也经常遇到因遭受失恋的心理挫折而需要心理辅导的大学生。对大学生失恋现象的研究和对失恋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都是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合理应对大学生失恋造成的心理影响,应从前期心理准备和后期心理
调节两方面入手前期心理准备主要是指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使其对爱情婚姻建立基本的合理认识,这需要通过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等方式来加强。但由于大学生出于青春期的末期,心理和思想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加之不少大学生进入大学时仍然缺乏恋爱经验,所以大学生对恋爱的前期心理准备往往是不充分的。所谓后期心理调节,也就是失恋后怎么办,通过哪些心理治疗方法可以缓解失恋后的心理不适,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二、大学生失恋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主要通过谈话技术,使前来咨询的大学生认识到自身思想观念中的矛盾或不合理之处,从而改善情绪和行为。在高校心理辅导中认知疗法被广为采用,其特点是简便可行、风险低,大学生接受程度高,失恋心理调节的认知疗法,应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展开“自由”的真正含义并不是提倡大家随随便便自由自在地恋爱,而是指每个人都有爱或不爱任何另一个人的自由,恋爱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和后果,只要没有触及法律底线,就只能由当事者自己承担。所以说,“恋爱自由”就是给每个涉足恋爱的人的一条“风险提示”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谁的恋人都可以不需任何理由而随时终止爱情,也可以随时随地移情别恋,可以言而无信,也可以始乱终弃。当然恋爱双方都可以这样做,这就是“恋爱自由”的代价和真正含义,无论出了什么事情,只要不违反法律,都要自己承担一切后果,享受权利就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敢做就要能当。这些恋爱的基本常
识,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但有时当事者却并不愿意承认,这时需要辅导者给予当事者充分的支持使其放下心理压力,进而进行合理的面质,使其回到理性上来。
大学生的思维具有理想化的特点。常常听到许多大学生初入大学时对现实中的大学条件和环境非常不满,认为和自己想象中的大学相差太远。恋爱又何尝不是如此,涉足恋爱前把恋爱神圣化、理想化、完美化,恋爱之后才知道有苦有甜,但仍然不能放下固执的关键,导致双方痛苦不堪。梨子的滋味只有尝过了才真正知道,对恋爱益处的盲目夸大和对恋爱可能带来的痛苦的一味忽视,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通过认知疗法改变大学生过度理想化的心理倾向,是大学生失恋心理调节的重要着眼点。
大学生的思维同样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发展性。生活中常说“劝和不劝离”,通过认识疗法进行大学生失恋心理调节则不能简单的以“劝和”或者“劝离”作为调节的标准。“和”与“离”只是表象,只有使大学生建立对爱情与婚姻的理性认识,才能保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大学生身心的长远发展。
三、大学生失恋心理调节的其他方法满贯疗法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过一个小品,名字叫《心病》,在这个小品中,赵xx所扮演的角色,下同充当心理咨询师来给范xx看病。范xx因为受不了彩票中奖的消息刺激而变得疑神疑鬼,总觉得自己身患重病,
一听到“病”字就吓得浑身抽搞。赵xx和高xx尝试了许多方法,最后用“崩溃疗法”解决了问题。所谓“崩溃疗法”,简单的说就是“越是他不想要的,越要加倍地给他”。告诉身体健康的范伟他确实患了重病,没想到范伟听到自己身患重病后反而来了精神,并表示要认真面对生活。
面对失恋,不少大学生采取刻意回避的态度:双方恋爱时的信件撕掉,对方赠送的礼物扔掉,还要告诉身边所有的朋友不要再提起那个人和那场恋爱,所有这一切无非是想把有关双方恋爱的一切痕迹都抹杀掉。但是有些东西越想忘越忘不了,也许这一刻你忘记了下一刻它又悄然出现在你的心里,与其如此,不如坦然面对,甚至可以采用满贯疗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