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
李
倩汪忠印
710004)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于整个高职教育人
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至关重要袁国家对职业院校2010-2020年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目标遥本文主要阐述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发展的现状及对其未来发展的几点探索意见遥
关键词AmentBriefAnalysis教育信息on化the信息Current化建设Situation高职教育
andConstruction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Information-basedDevelop原AbstractThe//developmentLiQian,WangofhigherZhongyin
vocationaleducationinfor-mation-basedconstructionplaysapivotalroleinthewholehigh-ervocationaltalentcultivationmodelreform,andourcountryhasalsoproposedclearrequirementsandgoalsfortheinforma-tion-basededucationconstruction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sduring2010~2020.Thispapermainlyelaboratedthecurrentsit-uationofthedevelopmentofhighervocationalinformation-basedconstruction,aswellasseveralexplorativesuggestionsonitsfu-tureKeydevelopment.
wordsinformation-basededucation;information-basedco-nstructio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全面普及,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点扶持和资金投入,使高职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也得到了极大发展。但是,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及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不断变化,也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1高职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的各个方向,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高职教育信息化是以数字校园建设为中心,将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信息化,提高职业院校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造传统教育教学,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发挥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巩固规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中的支撑作用。
2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国家对于高职教育政策的倾斜和资金的投入,使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已具有了初步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到位,已经具备自己的网络设备和校园网。但是,一方面由于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还不足,另一方面新技术不断发展,使得高职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2.1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到位,缺乏整体性和统一规划
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到位,对高职教育信息化对整个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还未意识到,所
92
文章编号:1672-7894(2014)21-0092-02
以就存在对信息化建设这方面缺乏整体性和统一规划。如
很多院校在信息化建设这方面还没有相对独立的部门,由其他管理部门监管,或者被分解为多个部门,每个部门只负责自己的一部分,相对独立,缺乏整体性规划。这样给师生的教学、实训、科研、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不便。比如,学生在图书馆需要图书证、食堂又需要饭卡,考试需要学生证,买电需要电卡,每参加一种考试,都需要单独提供自己的身份证件、电子照片等信息,虽然每一部分都实现了信息化,但是学生并没有从中体会到信息化的便捷。2.2重视硬件投入,忽视软件建设
有些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中,通常花费大量资金用于硬件等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建设,觉得硬件做好之后,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真正把钱花到了实处。但是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软件建设至关重要,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开发和维护。部分高职院校一时看不到软件应用所带来的教育收益而对于软件产品的购买和自主开发,投入的资金非常少,这样也使硬件得不到最大化的应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2.3网络服务利用率低
以校园网为平台的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其主要目的就是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互通,为教学、实训、科研、管理、生活提供便捷,提高教学等各方面的效率及质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只是通过校园网平台进行信息的发布和文件的下载,很多还不能及时更新。由于信息化资源太少,很多教师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教师并无意识随时关注网络,这些信息还要进行纸质版文件的发放,网络的服务功能开发利用太少,也阻碍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2.4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相对薄弱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否能够取得长足进展,教师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目前,在高职院校中,许多教师还是遵从以往的教学理念,用传统教学模式和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从事教学工作,教师对信息化资源的搜集、整理、整合能力普遍较弱且积极性不高。很多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只局限于在网上下载课件用于自己的教学,极少进行加工、整合的,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院校对于教师团队自主研发网络课程,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的重视不够,这也导致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兴趣不高,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5教育资源共享性较差,缺乏优质教育资源
一方面,有些院校虽然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开发了网络课程,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不同教学资源和课程的开发都是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软件接口和格式,或者只管建立,不管后期的维护和修改,导致很多资源的共享性较差。此外,由于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导致开发的教学资源和网络课程质量不高。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4总第年2857月期(下)Total.285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July2014(C)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教学可以将自己开发的教学资源作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一部分
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和交流,教学资源分散,重复性高,无法供其他人共享。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形成优质资源。素养和信息化意识。
2.6管理人才缺乏,信息化推广差
3.4建立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加强教育信息化的推广
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高级的专门管理人才去进行目前,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很不够,还有待进一步推广、这项工作,去推广。但在现实的高职教育体系中,专门从事完善。这就需要学校有一支专业化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和技这种工作的人才非常少。一方面高职院校很难吸引这样的术人才,明确责任,专业从事信息化标准的制订,资源的整高级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对这部分人员的工作考合和共享,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减少信息采集的重复,保证核、职称评定上没有一个具体统一的标准。目前从事这项工信息的唯一、可靠、及时和更新维护,将教育信息化的推广作的人员,很大一部分整天就奔波在维修网络和计算机上,应用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也很难把精力集中在信息化建设上。
3.5开展校校、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共建优质资源
3高职教育信息化的几点改进探索
高职院校之间、院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开展合作开发,院3.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统一规划
校之间定期开展交流,进行网上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院校对于高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对高职教育的影响有和企业之间利用优势互补,开发适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多大,这要求从事高职教育的管理者和教师都要有一个清资源,为学生进入企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楚的认识,只有意识到此项工作对未来高职教育的重要影4结语
响,才能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转变观念,成立专门的管理部总之,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不门,集中管理,分工协作,只有有了一个有力的组织,才能保可能一蹴而就,虽然目前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但都是发展过障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问题。国家已经对职业院校的教育3.2加大软件方面的建设,提高网络服务意识
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目标,而各院校也逐渐认学校应该在原有基础设施设备到位的前提下,加大对识到高职教育信息化对于职业教育的意义,并且一直在不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采购和网络课程、考试题库、信息资源等断完善,相信不久,高职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必将跨上一个崭的研发。利用集中管理的优势,依托校园网的平台优势,将新的台阶。各种教育信息化资源进行共享并不断更新、维护,使软件资源发挥其最大化的效益。
参考文献
3.3开展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1]徐红静.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科教论坛,2013(12).高职教育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利用各种[2]刘维奇.高职院校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J].陕西职业技
方式手段,如课件制作竞赛、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信息化术学院学报,2008(4).
应用培训等一系列活动,来引起教师的兴趣,吸引教师参与[3]冯美仙,杨建明.高职信息化教学资源系统的生态平衡研究[J].教
其中并逐渐提高自身水平,不断丰富教育信息化资源库,搜育教学论坛,2014(9).
集建立各项专业资源库,这样教师既可以从中获取资源,又
编辑王恒平
(上接第90页)
和意义。在自己具备的管理专业知识外,结合本校教学管理管理工作时,要树立服务意识,服务教师、学生,做到关心爱的规律,提出一项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管理方案,提高教学管护每一位师生。同时,师生也要意识到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理的绩效。校领导的重视,将带动教学管理人员和师资的建性,重视教学管理的工作。这样拓宽了双方的交流,增加了设,使他们处于同一位置。教学管理人员的个人发展问题也沟通渠道,通过多种方式将师生的反馈通知到教学管理者,是转岗的因素,学校在这方面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将职称同时教学管理者根据这些反馈,进行教学工作的调整,也可评比和晋升机会与教学管理理念的创新工作联系起来。对以将教学管理工作的进程告知师生,避免不必要的教学事教学管理者进行在职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了解目故,这样也节省了教学资源。
前教学管理工作的成果和进展。采用以上措施,吸引更多的3总结
优秀人才从事教学管理工作,逐步优化整个管理团队的人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场所,提高学生员结构,形成具备专业知识,掌握现代高职教育理念并且爱的就业能力,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但是,目岗敬业的教学管理团队。前形势下,高职院校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2.3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题,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作为大学教高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根据我国的高教法和政府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管理上从模仿其他院校到批准学校成立的文件形成的基本管理制度。首先,要构建高根据自身特点设定适合本校的教学管理模式,这个过程是职院校的法人治理制度,解决“三权合一”的问题,实现自主任重而道远的。只有积极地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办学并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然后,建立学校运作的社会参与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地督促,才能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制度。最后,创新师资建设和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必须对师学水平,在现在迅猛发展的时代潮流中迅速成长,为国家提资引进和师资培训及职称评比系统进行创新,使得“双师供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型”队伍的建设落到实处。
2.4加强教学管理人员与师生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在管理上,加强教学管理人员与师生的沟通交流,创建[1]李蓉.浅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
和谐的教育氛围。在规章制度上,力求达到“公正、公开、公策[J].品牌,2011(8):21-22.
平”的目标。一方面教育管理部门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该[2]帅华.关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建设的若干问题[J].今日湖北(下旬
充分听取和考虑师生的意见和建议。细化要求,落到实处,刊),2013(9):25-26.
落实到个人。通过教师、校园网等方式向师生进行宣传,使[3]陆静.浅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建设[J].青年文学家,2011(16):
每一位师生都可以顺利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在进行教学
35-36.
编辑王恒平93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