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er@chinaitedu.cn 经验交流 推进职业院校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陈涛吉鑫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职业院校教青信息化建设现状 分析 1.基础设施 目前职业院校信皂化建设的基本架 构已经完成,但计算机室、多媒体网络教 室、实训中心等装备属于中等水平,同时 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整体投入不够的 问题。校园网建设项目重硬件、轻软件, 在应用过程中,尽管在教学、科研、管理 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进步和成就,但在掖 务、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 用。 2.师资与培训 在师资的数量上,计算机应用方面 的教师、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以及网络建 设与管理专业技术人员配置有一定缺 失,尤其是西部地区信息化师资较弱。 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东、中、 西部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层级依次 递减,虽然教师的数字教学资源应用能 力尚可,但开发能力普遍较差,信息技术 3.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实 质性环节,目前融合、学校、社会等 多方力量,共同建设、共『i扮.享职业教育 信息资源的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但就院 校层面而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服 务能力与水平较低,高品质的信息资源 与课程资源较为匮乏,离职业教育发展 的需求相距甚远。同时,院校自行开发的 信息化资源受到人员技术水平、资金等 因素,导致内容层次不够丰富,多为 基础性资源,缺少个性化资源,并且其 利用率也受到了院校配套的教学 晓和 师资的影Ⅱ向,最终 向了教学效果。 ●对策及相关建议 1.保障与有效机制建设 (1)构建支持下的职业教育信 息化I体系建设 严格依据教育部出台的 职业教育 信息化建设推进计划指导框架》,推动 各地把信息化建设目标落到实处。[1 充 分发挥教职成函[2015】1号印发的((职业 教育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文件的纲领I生 作用,促进职业院校按照规范与标准,合 理建设数字校园,实现“宽带网络校校 通”。同时,在确保技术先进I生的前提下, 注重学校教学与管理应用的实效性,注 重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突出职校特色。 总之,利用院校的资源和技术建设一个 集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一 体的职业院校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 然趋势。乜l (2)建立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信息化管 理 持续开展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体 制改革,探索建立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 门、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各级职业院 校参与的,以教育服务为主,兼顾科研与 产业的多元领导工作机制,整合资源、 供需对接、集约建设,充分调动各类教 育力量积极参与到信息化建设工作中, 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特 (3)建立长效经费支持体系 设立职业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作 为建设保障,引人科学、完善的职业教 育经费多渠道筹措机制和投入保证机 制。通过预算,建立职业院校生均经费 标准,并投入新机制。逐步增加财政性 经费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完善职 业院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 2.资源与环境建设 (1)建设“职教云”与教育决策支持 服务平台 建设“职教云”服务平台,依托大数 据技术,为职业院校匹配公共教育信息 资源,推动各省、市、地区教育机构与非 教育机构信息资源平台互联互通、协 同服务。通过数据挖掘、信息整合、资源 共享与分析为社会、院校、学生、家长提 供公共教育服务,为各类教学活动、数 字媒体教学提供资源、技术与方法的支 持。同时,以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主, 建立省级教育决策支持服务平台,引入 行业企业与社会联合建立,为职业教育 的发展需求提供决策支持服务,为院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o15/1o j 139 经验交流l teacher@chinaitedu.ca 教育提供科学性、系统性、时效性的决 技术、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的 技术、课堂教学分析技术等教育信息 技术支持体系。建立大规模开放性课 程资源库,提高资源的开放性、透明性 与易获性。 3.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教育信息专业教师队伍的 建设 色,有针对性地选择技术成熟、应用方 策,打破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单一而孤 立的局面,提高管理、应用的层次,加强 区域合作,推动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o (2)建主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模式 便的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职业教育 培训各个环节,培训人员重点向西部地 区倾斜。同时,注重培训的生动性、实效 性以及优质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的汇集、 整理与共享。此外,建立教育信息技术 构建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模式,推 应用能力学习、考核目标体系,将教师信 息技术能力的培训与测评纳入继续教 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 共享。例基于现有的重点学科和国家精 品课程视频,结合微课、M0OC、云平台 以及虚拟仿真实验,形成内容丰富的网 络学习体系,减少各院校间课程资源的 职业教育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在于 能否培养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信息 人”,而教师是实现院校信息化建设和 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实施者,所以教师 育、职称评审、奖励表彰体系。 4.学科建设 强化应用推动的建设导向。职业教 育信息化的杨 是应用,即如何促进信 重复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版权制 度,探索建立推动职业教育数字教育资 源持续开发应用的新机制。加快网络学 习空间普及和应用'推动职校之间、职校 的信息化素养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 决定这个院校的信息化进程的陕慢、发 展是否合理顺畅、效果效益是否明显和 突出的关键因素。 通过构建“理论— 实 息技术走进校园、进入课堂、融入教材, 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渗透到职业教育、 教学、培训、实习、实训等各个环节。 5J职 业院校应鼓励并扶持教育信息技术与 应用相关专业的建设,以满足教育的各 类需求。同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技术 实践实训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院校 建设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实训中心,遴 与普通高校之间学分互认、跨校选课、 资源互动、成果共享,从而打通从中职、 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为学 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多次选择、多样化选 践+应用”为特色的课程导向、层次完整 的教育信息专业人才体系,利用信息技 术改变原有教学形式、教学理念,努力 营造信息化的课内外学习环境,推进信 择、多路径成才等搭建平台。 (3).推进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 推进各类院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 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从而更好地 服务于职业院校教学、科研工作。 (2)加强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与测评 选一批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优秀案 例,切实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 构建教育科研软件的开发应用能力、整 合于职业教育的能力等。对教学所用的 资源进行数字化,实现课程资源、教学 评价等的数字化。支持建设未来智能 教室技术、云教室技术、APP移动学习 开展基于学科的现代教育理论, 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等培训,可以有效 转变教师的教育模式与形态,全面提 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在培训过程中,要 按需定制培养方案,根据职业教育的特 参考文献: 【1I5】佚名.职业教育信 化:育人为本应用驱动——专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刘建同【J】.中国教育网络,2014(5). 【2附潘一子.辽宁职业学院信 化建设研科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4揪名.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J】.西北职教,2011(10). 【5】孙炳江.浅析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建谢J】.职业技术教育,2O12(8). 14o 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