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监理部在项目启动之初进行合同总体策划,策划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工程承包方式和范围的划分。根据项目的特点以及总体策划计划确定承包方式和每个合同的承包范围。
2. 选择合同类型。不同种类的合同、有不同的应用条件、不同的权利和责任的划分、不同的付款方式,对合同双方有不同的风险,应按具体情况选择合同类型。
3. 确定招标方式。应根据承包方式、合同类型、工程紧迫程度等因素确定招标方式。
4. 选择合同条件。合同条件的选择应尽可能采用严密的、完备的合同条件,但同时应考虑国内的实际情况;应尽可能选择双方都熟悉的标准的合同条件,便于双方较好地执行;合同条件的使用应注意到其他方面的制约。 5. 重要的合同条款的确定:有关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付款方式;合同价格的调整条件、范围、调整方法;合同双方风险的分担;对承包商的激励措施;设计合同条款,通过合同保证对工程的控制权利,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控制体系,应明确规定甲方对工期、投资、质量及工程成果等各方面的控制权利;为了保证双方诚实信用,确定必要的合同措施,如工程的保函、保留金等制度。
6. 其它问题:确定资格预审的标准和允许参加投标的单位的数量;定标的标准;标后谈判的处理等。
7. 合同体系的总体协调:工程和工作内容的完整性协调;技术上的协调;价格上的协调;时间上的协调;组织上的协调。 (二)合同评审
为了保证合同的质量,尽可能的保护业主的利益,合同起草后将采取专家评审和第三方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审,并报业主审批。
专家评审。乙方有由十几位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合同起草后将提交专家组评审。
第三方评审。合同起草后聘请独立的第三方评审,如聘请监理单位或法律咨询单位进行合同评审等。 (三)合同谈判
1. 谈判准备工作。收集整理有关合同对方及项目的各种基础资料和背景材料,主要包括对方的资信状况、履约能力、发展阶段、已有成绩等;具体分析,包括对自己的分析和对方的分析,尤其是对方完成合同实力的分析;对谈判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对双方地位进行分析;拟定谈判方案。
2. 明确谈判内容。关于工程范围;关于合同文件,通
用和专业条款的选定。关于双方的一般义务;关于工程的开工和工期;关于材料和操作工艺;关于施工机具、设备和材料的进口;关于工程维修;关于工程的变更和增减;关于付款关于争端、法律依据及其他。
3. 谈判的策略。高起点战略;掌握谈判议程,合理分配各议题的时间;注意谈判氛围;避实就虚;拖延和休会;充分利用专家的作用;分配谈判角色。 (四)合同分析
项目咨询部对所有合同进行分析,合同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 合同的法律基础。 ➢ 合同类型。 ➢ 合同语言。
➢ 承包商的主要任务。 ➢ 甲方的责任。 ➢ 合同价格。 ➢ 施工工期。 ➢ 质量目标。 ➢ 违约责任。
➢ 验收、移交和保修。
➢ 合同争执的解决。 (五)合同监督
合同责任是通过具体的合同实施工作完成的。合同监督可以保证合同实施按照合同和合同分析的结果进行。合同监督的主要内容:
➢ 落实合同实施计划。
➢ 在合同范围内协调有关单位的工作关系。 ➢ 做好合同实施的日常检查、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有关单位采取对策措施。
➢ 按照合同要求检查验收承包商完成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投资情况,随时提醒有关单位认真履行合同条款,并对过程中的情况做好相关记录。 (六)合同跟踪
合同跟踪是指通过合同实施情况分析,找出偏离,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合同实施过程,达到合同总目标。合同跟踪包括对各类合同项目、合同执行单位以及具体工程项目的跟踪,通过跟踪可以分析合同执行差异的原因、导致差异的责任以及合同实施趋势预测等。 (七)项目信息资料管理方案
1. 建立组织机构: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总承包单位联合建立资料管理组织机构和联系人制度,各方设专人负责,确保信息沟通渠道畅通。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总承包单位负责人及资料管理责任人共同制定北京低碳能源研究所及神华技术创新基地低碳研究所二期建设项目-105#、106#试验车间工程项目资料、信息管理工作流程,明确各类资料、信息管理的方式、方法,明确资料编码等,使北京低碳能源研究所及神华技术创新基地低碳研究所二期建设项目-105#、106#试验车间工程资料全部电子化。
工程资料的管理实行总承包单位负责制。
2. 网络连接:
为保证信息沟通质量,应在项目(涵盖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总承包单位单位及分包单位等)范围内构建局域网,或在参建单位内部建立局域网,并专设供单位之间访问和收发信息的计算机。
3. 对工程资料的管理的手段
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牵头定期或不定期对资料进行检查。(包括对纸质媒体和电子档案的检查) 4. 分阶段对归档资料进行检查。
5. 监理单位需重点控制的资料
➢ 施工图纸 ➢ 施工合同 ➢ 设计变更
➢ 索赔资料(如果发生) ➢ 监理通知 ➢ 监理例会纪要
(二)监理单位内部资料的管理方案
工程监理资料是监理单位在工程项目实施监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原始记录,它既是监理工作中各项控制与管理工作的依据和凭证,也反映了项目监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监理资料的管理与归档工作是监理工作中内业管理工作最重要部分,项目监理机构将予以极大重视。监理资料的管理应逐步更走向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并最终实现管理电子档案化。
1. 资料管理的目标
全、准、真(完整、准确、真实)、及时是对监理资料的四个重点要求;对监理资料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及时完整、真实有效、填写齐全、标识无误、交圈对口、归档有序”。
2. 资料管理的依据:
➢ 工程建设监理委托合同的相关要求
➢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和建设工程监理规程 ➢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1. 资料管理的措施 1) 明确资料管理责任
项目监理机构的监理资料管理工作由总监理工程师负总责,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分工负责,由总监理工程师指定人员专职资料管理员负实际责任。
公司总工程师负责本单位的监理资料管理工作,并对项目监理机构的监理资料管理负指导和检查的责任。 项目各监理人员应随着工程的进展不断积累监理资料,并认真地及时地进行编审和整理,保证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理档案。
2) 制定资料的分类管理
监理工作的依据资料:如委托监理合同,施工承包合同业主与第三方签订的与北京低碳能源研究所及神华技术创新基地低碳研究所二期建设项目-105#、106#试验车间工程有关的合同、勘察设计文件;
监理工作基础资料:如各种定额、技术规范、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等。
监理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如各方往来函件,会议纪要;试验、检测资料;项目监理机构的各项工作制度、监理工程师通知、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质量检验评定资料、计量及支付资料、索赔及工程变更资料等。 3) 监理资料的编码管理
➢ 按监理资料的基本内容确定的编码 ➢ 按公司质量手册要求确定的编码 4) 监理资料的日常管理要求
实现监理信息及监理资料的计算机管理,以计算机做为管理工具,并建立计算机信息网络。
为保证监理资料的完整、分类有序、工程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应与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对工程项目有关资料的分类、格式(包括用纸尺寸)、份数达成一致意见,并在工程实施中遵照执行。
在工程进展过程中,及时对已经完成部位的监理资料进行整理和暂存,并制定查阅和复制的管理制度,确保监理资料不损坏、不遗失、不泄密。 2. 监理资料的归档与移交
如档案管理部门和业主对北京低碳能源研究所及神华技术创新基地低碳研究所二期建设项目-105#、106#试验车
间工程监理资料的组卷及归档有特殊的要求,我公司将在项目开工前,主动与当地档案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联系,明确具体要求,以指导监理资料的归档工作。
项目监理机构在工程竣工后三个月内,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人员进行监理资料的整理、编审和装订工作,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作为监理档案移交。
一般监理档案规定的保管期限为保修期满后一年至三年,根据北京低碳能源研究所及神华技术创新基地低碳研究所二期建设项目-105#、106#试验车间工程的特殊性,监理资料档案文件将定为永久保存,以便业主查询。
在北京低碳能源研究所及神华技术创新基地低碳研究所二期建设项目-105#、106#试验车间工程监理资料的保存期内,我公司将对档案资料的保管、借阅和归还,应订立完备的制度,防止资料丢失、受损和泄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