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CTICE 澈|lj{吱务 一位中国银行家的投融资故事 新中国成立前,赖永初已经坐到 组、人事更替之机,快速参与进去, 司,取名大兴实业公司。公司共集资8 并于1945年怡兴昌改组时成为该银号 万元,赖永初个人出资6万大洋作为股 的董事。后来,他又担任该银号经 权投资入股,周秉衡以衡昌烧坊作价 大洋1.5K元入股,贾文钦以三合锡厂 贵阳市银行总经理和贵州省银行总经 理,并独资经营怡兴昌银号。由于赖 理的金融业高位,是名副其实的银行 家。他的能力更多的不是来自书本, 永初从业经验丰富,敬业守信,随后 他又被当时政府当局先后任命为贵阳 作价大洋5000元入股,大兴实业公司 成为酒坊、锡厂的投资方,而赖永初 成为实际控制这两家企业的投资人和 大兴实业公司的一把手。 而是跟随其父赖嘉荣开设赖兴隆商号 市银行总经理、重庆市大川银行总经 的早期实践,以及其父去世后独挑 理、贵州省银行总经理。 “赖兴隆”商号的经验积累。由于他 资金实力越来越雄厚的赖永初, 随后,周秉衡的儿子周扶常在赖 始终坚持以诚信办商号,使商号向钱 庄转型,钱庄业务越来越兴隆,积累 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于是, 他把赖兴隆钱庄的分号先后设在了梧 州、柳州、南宁、衡阳、汉口、广 州、香港、重庆及贵州省安顺、遵义 等地。 有了钱,赖永初除了做钱庄生 意外,还投资开办杂货店、花纱布匹 店,利用地域优势开展贸易活动。采 访中,贵州赖永初酒业有限公司董事 长赖世强先生对 国际融资》记者说: “说到经营,我父亲刚创业的时候,采 取了开钱庄与经商结合的经营策略, 他亲自挑担,带着一帮挑夫把贵州的 土特产卖到广西,然后,又将广西的 洋布挑回到贵州来卖。一遇机会,他 便利用在外地设立的钱庄分号,购买 贵阳稀罕的杂货或花纱布匹等运回出 售,获利后再还别人的贷款。就这样 一步~步发展,几年的光景,‘赖兴 隆’的资产就积累了5O万银元。” 1928年,26岁的赖永初在赖兴隆 钱庄开展存放、汇兑等业务,由于他 讲诚信,再加上优质服务,客户逐年 增多。岳来,赖兴隆钱庄还发行本票 (即兑票),总额为银元10K元,票面 分为100元、500元,不定期限,凭票 即付现金,也可作贷款,放息生利。 l943年8月,贵阳巨商戴蕴珊组 建以存取款业务为主的怡兴昌银号, 并同云南昆明、上海信托公司和贵 州省内几家银行订立通汇合约,互通 汇电,代收付汇款,从中收取手续 费。正值不惑之年的赖永初,敏感地 意识到这里面可能释放的无限商机, 于是,他抓住了怡兴昌银号增资、改 36 其投资不仅涉猎银行,还涉猎诸如贸 永初投资的合江纱厂做管理,由于赌 易、盐号、投资公司等,并投资创 博输光钱财,又使纱厂失火、周秉衡 办了铁厂、煤厂、锑矿、纱厂等实 讲信用,跟赖永初提出将衡昌烧坊抵 业,其产业遍及黔中,他所投资的银 给赖永初,来弥补儿子的过错。由于 行及庄号遍及全国主要城市,赖永 “衡昌烧坊”年产茅酒几千斤,每年 初刨办的《贵州商报》、贵州商友俱 盘点却要存货半数以上,造成资金严 乐部等,为商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重积压,周转不畅,周秉衡找赖永初 另外,赖永初还创办了全免费的贵州 的两个弟弟,他们也不要,赖永初本 永初中学,捐巨资助修“黄平旧州中 心并不想收购,但见欠款追不回,周 学”,亲笔题字:“士贵立志,学贵有 秉衡又几乎破产,便接受了周秉衡用 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勿负国家 衡昌烧坊作价抵债的请求,个人先后 之培植,育成技术之专门,以期现身 两次分别以7000 ̄元和3000大洋全资 于抗战救国,致力于民族复兴。愿共 收购了衡昌烧坊,并签订契约。根据 勉之,以树立青年之典型。” 契约:收购后,赖永初个人将承担酒 而酒坊是赖永初诸多投资项下的 厂所有的亏损。这使衡昌烧坊成为赖 一类。1937年,赖永初跟周秉衡以及 永初全资收购的酒坊。 一个叫贾文钦的商人合伙成立实业公 1941年赖永初先生以雄厚的资金 “如果企业领导者不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这个企业早晚是要垮掉的” International Financing Febn{国rv 20t 2 融 银行家的后人怎样让老字号复活 边只有个卖米粉的,我就吃了三个 月的米粉。为了节约成本,我们自己 和所有私营企业一样,恒兴赖 施工,自己买砖瓦料。买回的水泥、 茅酒在新中国成立后,也经历了公私 钢筋怕被盗,就干脆住在工地上。炎 合营这一不可阻挡的历程。1951年l1 月,国家以1.3{L元(折合人民币1.3 热的夏天把我们哂得像黑煤球,三个 月建好厂房后,我回到家里,家里人 万元)赎买“成义烧坊”,1952年l2 都认不出我了。那个时候,真得很艰 月没收“荣和烧坊”,1953年2月接 苦,一般人是受不了的。”赖世强感慨 管恒兴酒厂,之后,成立贵州茅台酒 地说。 优势,增资扩建、改造厂房,并将衡 昌烧坊更名为恒兴酒厂。扩建后的恒 兴酒厂有大小酒窖17口,每口酒窖能 容高梁30石,每石600斤,有宽大的晾 场,两副石磨,八匹用于推磨的马, 产能得到了快速提升,在茅台镇各酒 坊中迅速脱颖而出。为提高茅酒的质 量,赖永初让经理和酿酒师把所有的 新酒、老酒、爆酒等各种轮次的酒运 到贵阳,凭自己的经验和口感,亲自 勾兑、调配,两个月后再勾兑一次, 请一些懂酒的行家品尝,再将酒勾 兑好。他把方法告诉厂里的经理和酒 师,让他们依方法勾兑好后,再运一 部分送到贵阳,请其他人品尝,直到 他自己认为合格为止。就这样,具有 独特风格的高品质茅酒终于勾兑调配 出来,并赢得了市场的赞誉。为了和 茅台镇上参差不齐的茅酒区别开来, 赖世强告诉记者:“父亲将恒兴茅酒改 成‘赖茅’,并注册‘赖茅’商标, 注册后随即印了二三十万套商标,并 委托当时著名律师马培中担任法律顾 问,每年付他500大洋,保护企业合 法权利。他让酒厂把贴有‘赖茅’商 标的酒装成二两一瓶的小包装,通过 全国各机场、各码头,赠送客人品 尝。他还让当时南京华威银行老总带 了3O0瓶赖茅酒到香港去试销,结果 是一抢而空。他的营销理念,他的国 际市场意识,到现在看还都是超前 的。”1947年,恒兴酒厂年产量突破 32500公斤,新中国成立前产量达到10 万斤,成为茅台镇最大的酒厂。 厂。当时恒兴酒厂产量占这三家酒厂 产量总和的3/5。从贵州茅台酒厂国酒 文化城内塑造的赖永初坐像,可以掂 出赖永初投资经营恒兴酒厂对国酒茅 台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那个年代,作为一个商人,赖永 初突然失去了一切财富,变得一贫如 洗,苦不堪言。但是作为一个人,赖 永初拥有人性最美的东西,靠自己的 能力活着,永不向命运低头,而且从 未放弃“赖茅”的知识产权。 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得到新政 策的支持。1980年赖永初提出恢复恒 兴酒厂,恢复“赖茅”,并得到贵州 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支持。就在赖永初 准备筹办酒厂时,不幸过世。为了让 父亲创下的老字号——“赖茅酒”重 新焕发生机,赖世强——这位被他父 亲坚韧执着的意志影响了半生的人, 为了复活“赖茅酒”,开始了创业跋 涉。而这跋涉的艰难程度是赖世强怎 么都没有想到的。 赖世强遇到的第一 困难是没有 资金。政府同意恢复恒兴酒厂老字号 时,父亲赖永初并没有钱可以投资建 厂,尽管赖永初担任银行家时很多部 下都在国外做大公司,但20世纪80年 代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各种原因,外 资还不能非常顺利地进入中国市场。 所以,引资建厂成了泡影。 赖世强告诉 国际融资》记者, 他是钳工出身,有一手好技术,会做 装修。凭借自己的技术本事,他告别 了铁饭碗,从国有企业走出,靠搞装 修赚钱,积攒原始资本,回茅台镇恢 复恒兴酒厂。“在盖厂房的那三个月 里,我没吃过一顿米饭,因为工地旁 从1 9 83年赖世强去茅台镇动土 建厂,到1987年,经过封存的新“赖 茅”第一次出产品,整整用了五年! 这酒虽然跨越了3O年,色香味仍旧如 初。赖世强品味后,泪流满面,感慨 万分,他脑海里又一次浮现父亲让他 背诵“赖茅”酒的制作精要和配方的 情景。就像当年他的父亲待酒师、待 工人那样,赖世强向老酒师和工人们 深深地三鞠躬。 赖世强遇到的第二个困难是同行 的反对。赖世强说:“申请恢复恒兴酒 厂,遭到了一些同行的坚决反对,他 们认为恒兴酒厂早在1953年就被国家 接管。对此,贵州r省委省政府领导比 较开明,认为接管不同于赎买、没收, 所以,要按照中央尽量恢复老字号的 文件精神,支持恢复恒兴酒厂。”尽管 如此,由于贵州地处偏僻、人们对改 革开放的认识,当时还普遍落后于中 国沿海地区,赖世强申报恒兴酒厂, 整整花了七个月时间。 酒厂恢复了,恢复“赖茅”商标 又遇到阻力,因为“赖茅”商标存在 争议。对“赖茅”,赖世强从未放弃 知识产权,他坚持知识产权是要永远 传承下去的。为此,赖世强向国家工 商总局申请注册“赖永初”人名、肖 收到了不同意见的申述,但国家工商 总局认为赖永初是赖世强的父亲,这 个商标理应是赖世强的。就这样,国 家工商局给这个老字号企业注册了赖 世强父亲——赖永初的肖像、人名酒 商标。这是中国酒类行业第一个用人 名、肖像注册的酒类商标。 从1987年开始申请注册商标,到 37 像商标。对这个商标,国家工商总局 PRACTICE 帛虫资实务 l991年赖永初肖像、人名商标注册成 “从我父亲过去手下人那里,我 i 蕾誓■—嘲鞫粥嘲 糌蠲舞謦■簟醚 口盘__ 功,1992年独资创办贵州赖永初酒业 了解到,父亲做银行家、办企业的时 有限公司,赖世强,这位老字号的掌 候,从来没在晚上1点钟以前睡过觉, 门人又跋涉了五年! 但早上不到7点就起来了。他的精神和 蕴 蟹 l 基 ■一% — '■_ —;百i_.・_ 赖世强董事长的办公室,摆放着 意志,在中国那个时代的商界是很普 l他父亲赖永初的坐像;公司大厅,高 遍的。和当时很多商人一样,他是靠 “新中国成立前,原贵州省政 挂着“无诚不商,宁缺毋滥”的企业 亲历亲为干出来的。” 座右铭。他对记者说:“我父亲当年 做银号、做酒厂、做任何生意都非常 府主席谷正伦逃离贵州时,责令我父 讲诚信,他常说,没有诚信就做不成 商人。如果企业领导者不把质量放在 第一位,这个企业早晚是要垮掉的。 我们企业的产品质量标准比国家标准 还要高,我要让员工知道,赖世强是 很重视质量的人,不要以为产品好卖 了,就可以乱来,乱来就要出问题。” 真正的品牌是有精神传承的 品牌的传承,除了品质的传承, 还有一个就是精神的传承。这个精神 内涵中,不仅包含创始人 传承人对 品质的孜孜追求,还包括创始人、传 承人的品格、修为、诚信和德行。 赖世强这样描述他的父亲、赖茅 的创始人赖永初:“我父亲对市场不仅 具有敏锐、独到的判断,而且看得很 宽远。父亲创始了‘赖茅’这个酒类 的金字民族品牌,而我现在创造了‘赖 永初’这个品牌,让他传承下去。” 2o-L ̄-纪40年代,赖永初将注册了“赖 茅”商标的酒销往境外 38 亲把贵州银行的资产全部带走,随他 一起飞往台湾。身为总经理,我父亲 完全有权力、有条件执行他的指令, 但是,我父亲却躲了起来,不执行他 的指令。后来我问过父亲为什么这么 做?他说:“我又没有什么血债,我是 一个正经商人,没有什么对不起人的 地方。我不能那么做!” “解放军解放贵阳后,贵阳的 第一面五星红旗是我父亲在永初中学 带领师生自制并升起来的,这个学校 是我父亲出资兴建的,现在为贵州省 艺术学院,是一所专门为没钱读书的 孩子提供全免费的中学,师生员工有 1000多人。我父亲还出资办了一所永 初教养院,专门收留抗战时期无家可 归的儿童。” “当年,我父亲经商时,每年都 要给员工拜年,请员工吃饭,在企业 章程中,对员工的丧假、婚假、补贴 等都有一套制度。有的做法甚至比现 代企业做得都好。” “新中国成立初期,贵州省银 行发行银行债券,当时货币贬值得很 厉害,为了不让老百姓的债券成为废 纸,我父亲把自己家的大洋拿出来, 将老百姓手里的债券全部换回,没让 老百姓损失一分钱。” “解放后,我们一家人生活非常 艰难。那时候,粮食很匮乏,个个吃 不饱,我父亲就把细粮换成粗粮,还 把我们小孩召集起来,要求我们每天 放学回家必须割青草回来喂兔。谁带 回青草,谁就可以得到奖励的零食。 为了生计,我父亲自己还做牛肉干, 然后包成一小包一小包地拿出去卖。 我们每天放学回家,父亲都让我们拿 赖永初用自家大洋换回百姓手中贬 的银行债券 个苍蝇拍打牛肉周围的苍蝇。那 我们上学交不起学费,父亲就利 旰 期,带着全家人到工地敲石头挎 费。文革中,父亲被疏散到边远 山区,靠种地解决自己的生活,习1 年代真得很艰苦。在我父亲身上, 到了很多闪光点。我认为,我父亲 我们的最大财富就是艰苦朴素的{隼 和自我改变命运的坚韧心态。” 作为一个品牌,赖永初先生 生,可谓是酸甜苦辣都尝了一遍, 论是他先前做资本家富贵显赫时, 是后来做农民贫困艰难时,他始乡 一坚持的做人处事态度,对他的 影响深远。赖世强说:“作为后人, 们的追求就是要将这个品牌精神司 传承下去。”现在,赖世强的儿子、 儿都投身到打造这家百年老字号 中。赖世强这样对他的孩子说:“f; 要永远记住,是改革开放才让我1『 了今天,我们的企业才有了这样女= 发展。你们要像你们的祖父一样, 追求,有恒心,要让我们这个老{ 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赖永初、赖世强,还有赖世拍 子女,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赖茅传辱 的精神力量。(采访人物摄影李江)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