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恩寺塔:延恩寺塔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始建,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竣工,距今有四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原名大明宝塔,位于平凉城东宝塔梁上。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高约三十一米,塔无基座,塔身直接出自地面。第一层有券门一,面向南,第二层以上各层每面正中辟券门,门两侧辟两小龛或窗,龛内置佛造像,二层以上每层都有腰栏,塔檐下及腰栏下都有斗拱。塔顶为铁制刹柱。塔雕造工艺精湛,整体粗壮宏伟。延恩寺塔是明代平凉韩王城延恩寺主体建筑,高33.3米,底部周长36.6米,为七级八角楼阁式空心砖塔。塔基由一层红砂岩石条垫起,底层南向辟有一拱门,供人出入,门楣上嵌有“大明”二字的石匾。从第二层起,各层面上均有安置木栅栏的券门,第三层至第五层的每个棱角上方两侧各有一个拱形佛龛,内有雕刻精美的佛像,雕栏回护。塔之各层均镶飞檐,砖雕斗拱,镌云头花卉,上覆琉璃瓦,各角缀有兽头铁铎。塔顶为圆形攒尖式,上嵌铁铸宝刹,与塔身浑然一体,十分壮观。塔内各层有楼板木梯可供登眺。延恩寺塔1963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由平凉市博物馆管护。延恩寺塔气势雄浑,傲然耸立,清人赵汝翼曾赋诗赞日:“七层突兀薄霄汉,八面玲珑射斗牛,眼界欲闻登绝顶,秦观百二望中收。”延恩寺塔的形制结构充分体现了明代佛塔建筑的艺术风格,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文物价值,它与同时代的崆峒山凌空塔遥相呼应,堪称平凉古塔建筑的“双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