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标准:GB14865-2001
1.取样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均匀分布的15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每600t为一验收批。
2.颗粒级配试验2.1 试样制备
试验前,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略重于5.0Kg(最大粒径25.0mm)或8.0Kg(最大粒径40.0mm)烘干后备用。2.2 试验步骤
2.2.1 准确称取试样5.0Kg或8.0Kg;
2.2.2 将试样按筛孔大小逐个过筛(先机筛后手筛);
2.2.3 称取各筛筛余的质量,精确至试样总质量的0.1%。在筛上的分计筛余量和筛底剩余的总和与筛分前测定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2.3 筛分试验结果计算
2.3.1 由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质量计算出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
2.3.2 每号筛计算得出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筛筛号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相加,计算得出结果为其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1%);2.3.3 根据个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出试样的级配。3.含泥量试验3.1 试样制备
试验前,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略重于6.0Kg(最大粒径25.0mm)或10.0Kg(最大粒径40.0mm)(注意防止细粉丢失),并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3.2 试验步骤
3.2.1 称取试样3.0Kg(25.0mm)或5.0Kg(40.0mm)(mo)一份,装入塑料盆内摊平,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石子表面150mm,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较粗颗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或溶解于水。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25mm及0.080mm的套筛(1.25mm筛放置上面),滤去小于0.080mm的颗粒。试验前筛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大于0.080mm的颗粒丢失;
3.2.2 再次加水于盆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3.2.3 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80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于筛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80m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和已经洗干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试样的质量(m1)。
3.3 含泥量ωc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ωc=
mo-m1mo
×100%
式中,mo:试验前的烘干试样质量(g); m1: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以两个试样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2%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4.泥块含量试验4.1 试样制备
同含泥量试验。要注意防止所含粘土块被压碎。4.2 试验步骤
4.2.1 称取3.0Kg(最大粒径25.0mm)或5.0Kg(最大粒径40.0mm)试样一份,筛去5mm以下颗粒,称量(m1);
4.2.2 将试样在塑料盆内摊平,加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24hr后把水放出,用手碾压泥块,然后把试样放在2.5mm筛上摇动淘洗,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4.2.3 筛上的试样小心地从筛中取出,置于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量(m2)。
4.3 泥块含量ωc,1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ωc,1=
m1-m2m1
×100%
式中,m1:5mm筛筛余量(g); m2:试验后烘干试样的量(g)。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2%,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5.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5.1 试样制备5.1.1 将样品在室内风干至表面干燥,并用四分法缩分至略重于3.0Kg(最大粒径25.0mm)或10.0Kg(最大粒径40.0mm);5.1.2 准确称取3.0Kg(最大粒径25.0mm)或10.0Kg(最大粒径40.0mm)(mo)。然后按筛分试验方法进行筛分(去掉5.0mm以下筛和40.0mm以上筛)备用。5.2 试验步骤
5.2.1 用规准仪逐粒对各粒级试样进行鉴定,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应间距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者,为片状颗粒;
5.2.2 称量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质量(m1)。5.3 针片状颗粒含量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ωp=
m1mo
×100%
式中,m1:试样中含针、片状颗粒的总质量(g) m2:试样总质量(g)。
6.1 含水率试验(快速法)6.1.1 试验步骤
a).称取1000g石样(G1)一份放入炒锅内;
b).置炒锅于电炉上,用小勺不断地翻拌试样,到试样表面全部干燥后,切断电源,再继续翻拌1min,称取干试样与炒锅的总质量
(G2),然后将干石倒掉,称取炒锅质量(G3),计算出干石质量即:G4=G2-G3。
6.1.2 含水率Qc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ωwc=
G1-G4G4
×100%
式中,G1:未烘干试样质量(g); G4:烘干后试样质量(g)。
以两个试样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各次试验前来样应予密封,以防水份散失。
6.2 含水率试验(标准法)6.2.1 试验步骤
a).称取1000g石样(G1)一份在浅盘中摊平,放入烘箱内;
b).烘至基本干燥后,切断电源,再继续烘干1min,称取干试样与浅盘的总质量(G2),然后将干石倒掉,称取浅盘质量(G3),计算出干石质量即:G4=G2-G3。
6.2.2 含水率Qc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ωwc=
G1-G4G4
×100%
式中,G1:烘干前试样质量(g); G4:烘干后试样质量(g)。
以两个试样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各次试验前来样应予密封,以防水份散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