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蒙阴北楼村赵氏家谱(山东)
山东省蒙阴县巨山乡里仁庄的赵氏家族和河南省新安县仓头乡横山村赵坡的赵氏家族都是“纯”祖的后代。“纯”祖的三个儿子中,长子“保”,失叙;三子“价”,有一儿子,名为“子曰”失叙。二子“俭”,提叙。因此,我们都是五世“俭”(“纯”祖二子)的后代。到十世“富”祖“由北楼迁居里仁庄”。十六世祖玉中,配张氏,携子迁居河南府,就是河南省新安县仓头乡横山村赵坡一支。行辈字为“培家立传久,遵圣锡鸿材,鸣升钦汉树,焕在镇源桢,为增钟汝秉,列执巨衍荣。”已传二十一世……中华民国三年修,十四世孙赵家琛谱叙。 2.巩义回郭镇赵氏家谱序(河南)
“始祖赵成,授阶明威将军,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自山西洪洞县迁自巩县,二世祖福、真、英、忠,福任南京孝陵卫千户,已传二十三世……”。大清乾隆三十一年修,十一世赵琳序文。
3.巩义回郭镇中宫底村赵氏家谱(河南)
“迁居始祖赵坤,自明朝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由山西省洪洞县徙至河南偃师县岳滩。到二世祖邦彦、邦宰、邦臣三兄弟,因伊洛发大水所迫,又徙至中宫底村至今。安居后,先祖勤劳耕读,人口绵延发展,五至九世间,曾先后出现生员、武生、监生数十人。为弘扬我赵氏家族之美德以勉我后代子孙,十世祖金台会同族人重续家谱,并题诗一首。现将原文敬录于后:敬业留遗训,追宗务作实,三门垂百代,一本贯千秋,一肪围嵩邙,歧派同伊流,连前还裕后,统续永无休。以延子孙流芳千秋。由于年久代远,祖坟不存,墓碑遗失。自然灾害又造成部分族人徙至他乡。出省者有山西芮城;省内有内乡、西华、登封;县内者有缑氏、魏家窑、程子沟、曲家寨、木格沟等。现已传二十三世……”公元一九九四年续修,十世孙赵金台序。
4.大槐树明代吉氏移民始祖像。(河南)
吉家堂村吉氏碑记,吉家堂村碑。该碑记载:“该村位于柳屯镇政府驻地东北2公里。据传,明永乐年间,吉氏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其祖讳督堂命村名为吉家堂。该村民委员会辖吉家堂、吉家庄、宗晁寨三村。驻地吉家堂聚居分散,呈长方形布局,主街南北向。共有353户,1535人,2507亩耕地。”
5.明故吉公讳伦字天叙别号乐素德配张老安人之墓碑文为
“水远流必浚其泉源,木叶茂必固其根深,人也如此。吾六世祖吉君陈字万言及其弟阳字万春皆以泰中刺吏,奔母丧而归,将以今年癸卯夏四月乙酉合葬厥考于祖茔之次按居士公名伦字天叙姓吉氏乐素其别号也,世居开州之榆林故至今人称为吉家云。高祖讳惟善、公冲和而静庄敏而博,盖龙德隐者从祀乡贤祠君子以为士林师表云,安人则同里张祥之女慈而慧柔、而恪沉、而寡言。公生于景泰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卒于正德三年丁卯,享年五十六岁。安人生于景泰六年六月十二日,卒于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初七日,享年八十八岁。生男五,长子友良,娶妻翟友之女,次子即陈,娶刘浩之次女,三子隆,娶郭桂之女,四子阳,临洮府同知,娶李俭之女,陟娶濮州刘宪之女,居士安人孙男十二,肃、慎、友良出也,曰澄,陈之长嗣,庚子举人,雅有父风,盖气凌云,而才华国者也,曰荐、府庠生;曰芳、曰芬,隆所出也;曰浈、曰湛,阳所出也;曰沾、曰洽、曰冲、曰滂,陟所出也;女孙十五,陈所出也;曾孙八,曰存、曰安、曰荐,妻杨氏之所出也;曰大同、曰佥同,澄妻张氏之所出也,慎出者二浈出者一俱幼曾孙女八荐二,肃一慎二芳二、芬则一也,万言及其弟万春将以安人如卜而启居士公之墓合葬焉,礼从周也。我吉姓孙念昔先人懿行之德因有墓碑志所著我先人德高望重
和睦乡里,其功德事迹及出身历史世系清楚,特竖碑一尊流传后世。明故乐素居士吉公(伦)配安人张氏合葬墓志铭,嘉靖二十二年(一五四三年)四月十一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