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用β-Ni(OH)2纳米材料的制备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09级应化(二)班
姓名:张晓丽12009240215
余 翔12009240254
雍 明 12009240244
摘要:β-Ni(OH)2是粘结式碱性二次电池中常用的正极材料, 氢氧化镍正极在粘结式碱性二次电池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超微粉体Ni(OH)2,XRD检测证实晶型为β相。随着储氢材料在二次电池中的应勇逐渐取代“Cd”负极,对环境的污染也减少了,提高了粘性式碱性二次电池的性能。但是电池负极材料的改进迫切需要普通正极材料的的电容量Ni(OH)2有所提高。本实验利用制备的纳米级在普通球Ni(OH)2镍中参杂的方法来提高正极的电容量。
关键词:β-Ni(OH)2纳米材料 乙二胺
前言:
纳米材料是关于原子团簇和微粉之间的一种新型材料,它是指尺寸介于0.1~100nm范围内的超细颗粒(缉纳米颗粒),包括金石、非金属、有机、无机和生物等多种颗粒材料。随着物质的超细化,其表面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产生宏观物体所不具有的特性,
如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等,因此,纳米材料与常规颗粒材料相比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电、磁、光、力学和化学等宏观特性,从而使其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电子、冶金、宇航、化工、生物和医学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世界各国对纳米材料的研究主要包括制备、微观结构、宏观物性和应用等四个方面。其中超微粉的制备技术是关键。纳米材料的制备途径大致有两种:一是粉碎法,即通过机械作用将粗颗粒物质逐步粉碎而获得纳米颗粒;另一种是造粉法,利用原子、离子或分子通过成核和长大两个阶段合成纳米颗粒。如以物料状态来分,则可归纳为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三大类,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不同物理化学特性纳米材料的需求,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衍生出许多新的制备技术,如配位沉淀法、微乳法等。
氢氧化镍电极的传统制备方法
1.电沉积方法
电沉积方法即在外加电流作用下,在电极上产生的OH-和溶液中的Ni2+反应生成Ni(OH)2,并沉积在电极上。通过控制试验条件和添加剂可以得到β-Ni(OH)2或者α-Ni(OH)2。通过添加适当的添加剂也有可能用于生产纳米氢氧化镍。关于电极上OH-产生的机理目前还存在争论,以硝酸盐为例主要包括3种,即
NO3-+H2O+2e→NO2-+2OH- (1)
或
NO3-+9H++8e→NH40H+2H2O (2)
或
NO3-+7H2O+8e→NH4++10OH- (3)
从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角度考虑,反应(1)更合理一些,后两者都是同时转移了8个电子,这点从反应动力学角度考虑几率很小。
2.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直接将碱溶液与镍盐溶液混合,Ni2+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镍沉淀。如果使用纯镍盐作原料,则得到β+Ni(OH)如果含有适当的添加剂,可以得到α-Ni(OH)2,
2。该方法可以使用水溶液,也可以使用有机溶液。
3.高压水解法
高压釜中,在催化剂存在情况下,镍粉、氧气和水反应生成Ni(OH)2。一般可选用的催化剂包括硫酸、甲酸、硝酸镍、硫酸镍、氯化铵、硝酸铵和乙酸铵等,反应机理为:
Ni+O2+H2O→Ni(OH)2 (4)
反应中没有固态形式的副产物产生,用粉末金属法制备的β-Ni(OH)2纯度较高。该方法对于研究纯氢氧化镍的物化性能比较合适,因为产物中除了原材料镍粉外不含任何其它杂质,而镍粉的含量是比较容易确定的。
正文:1. 【材料与仪器】
1.1 仪器:烧杯 移液管 吸量管 电动搅拌器 真空泵 真空干燥器 抽滤装置 水浴锅温度计 离心机
1.2 药品:Ni(NO3)2·6H2O(AR) 乙二胺 NaOH
2【实验原理】
2.1 β-Ni(OH)2 的性质
β型氢氧化镍晶体呈绿色,其纳米粉末颜色较浅,难溶于水。
2.2 β-Ni(OH)2纳米粉末的制备原理
Ni(NO3)2 + 2en =[Ni(en)2](NO3)2
Ni(en)2](NO3)2 + 2NaOH = Ni (OH)2 (s) +2en +2NaNO3
由于乙二胺(en)的加入,与Ni2+形成配合物,降低了溶液中Ni2+的浓度。而不断生成的配合物与滴加的NaOH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可制备出纳米级的Ni (OH)2。
3 [实验步骤]
3.1 准确移取 0.1000 mol/L的 Ni(NO3)2·6H2O溶液,用移液管移取100ml于250ml烧杯中水浴加热到50℃,保持恒温。 按物质的量比[en]:[Ni2+] = 2:1,准确量取乙二胺1.40ml,加入Ni(NO3)2·6H2O溶液中,为防止乙二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及被空气氧化,加入时将移液管管口没入到液面下,并轻微搅拌。此时液体呈深蓝色,搅拌
20分钟。按物质的量比【Ni2+】:[Na+]=1:1.2,用量筒量取的0.1000mol/l的NaOH溶液28.5ml于滴液漏斗中,滴塑控制在100滴/min左右此同时开始增加搅拌力度。反应至溶液变蓝灰色。滴加完碱后,继续搅拌1h,然后离心分离(800r/min)。沉淀用蒸馏水洗涤俩次,再用丙酮洗涤一次。. 将沉淀物在80℃真空干燥8小时以上,即得所要制备的β-Ni(OH)2纳米粉末。
4实验结果和讨论
4.1 实验结论:制备过程中注意:乙二胺是腐蚀性物质,其蒸气对人的皮肤、眼睛以及呼吸系统皆有刺激作用,量取时注意保护自己。为防止乙二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以及被空气氧化,加入时应将移液管口没入液面下,并且轻微搅拌。洗涤沉淀时,蒸馏水与丙酮分别属于非极性与极性物质,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洗除沉淀中存在的非极性与极性杂质。
4.2实验讨论
4.2.1我们认为,此实验中主要影响因素是表面活性剂乙二胺浓度(乙二胺的量太多使得反应向逆方向移动,生成物Ni(OH)2的量太少;乙二胺太少,影响产品的质量不影响产量)。此实验过程中要保持沉淀平衡和配位平衡,故此过程中乙二胺的加入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4.2.1 乙二胺(en)的作用:乙二胺(en)的加入,与Ni2+形成配合物,降低了溶液中Ni2+的浓度。而不断生成的配合物与滴加的NaOH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可制备出纳米级的Ni (OH)2。
4.2.2制备纳米材料时注意的问题
4.2.2.1影响纳米材料的主要因素有: Ni(NO3)2溶液的浓度, NaOH溶液的浓度, 镍与本实验得到了粘稠转的β-Ni(OH)2如在经过高温干燥即可得到β-Ni(OH)2粉末。
4.2.2.2影响β-Ni(OH)2粒径的主要因素为r[en] ︰r[Ni2+]的比值,取2︰1为宜,氢氧化钠浓度不宜过低,滴加氢氧化钠速度应稍快。
4.2.2.3 en的配位数, 碱的滴加速度, 搅拌的强度, 碱的用量, 放置的时间, 反映温度, 真空干燥时间等一系列因素。所以在实验中要严格这些条件。
5 纳米材料的前景展望
经过几十年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探索,现在科学家已经能够在实验室操纵单个原子,纳米技术有了飞跃式的发展。纳米技术的应用研究正在半导体芯片、癌症诊断、光学新材料和生物分子追踪4大领域高速发展。可以预测:不久的将来纳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平面显示用发光纳米粒子与纳米复合物、纳米光子晶体将应运而生;用于集成电路的单电子晶体管、记忆及逻辑元件、分子化学组装计算机将投入应用;分子、原子簇的控制和自组装、量子逻辑器件、分子电子器件、纳米机器人、集成生物化学传感器等将被研究制造出来。
纳米技术目前从整体上看虽然仍然处于实验研究和小规模生产阶段,但从历史的角度看:上世纪70年代重视微米 科技的国家如今都已成为发达国家。当今重视发展纳米技术的国家很可能在21世纪成为先进国家。纳米技术对我们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难得的机遇。必须加倍重视纳米技术和纳米基础理论的研究,为我国在21世纪实现经济腾飞奠定
坚实的基础。整个人类社会将因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而产生根本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汪信,刘孝恒.纳米材料化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
[2]王结良,梁国正.纳米制备新技术研究进展[J].河南化工,.
[3王林等.纳米材料在一些领域的应用及其前景[J].纳米科技,
[4姚斌,丁炳哲.纳米材料制备研究[J].科学通报,.
[5张登松,施利毅.纳米材料制备的若干新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6陈为亮等.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粉的研究[J].纳米科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