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古诗词描绘了裸子植物的是(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如图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b表示氧气扩散过程,c,d表示二氧化碳扩散过程 B.肺吸气后进行的过程依次是a,b,c,d,最后完成呼气过程 C.a过程后,毛细血管中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D.C过程后,血液到达心脏时,首先流人左心房 3、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B.食物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吸收 C.胃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D.肠液中只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4、现实中有许多实例能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影响 环境的是( ) A.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
D.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
5、下列有关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B.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 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6、素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农田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荒漠生态系统 7、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发现玉米和大豆种子大小、形状、颜色各不一样,但基本结构相同,它们都具有( ) A.种皮和胚 B.种皮和胚乳 C.胚和胚乳
D.种皮和两片子叶
8、每一天我们都要从食物中获取不同的营养物质,在这些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的是( )
A.蛋白质、无机盐、水 B.脂肪、维生素、糖类 C.维生素、无机盐、水
D.脂肪、蛋白质、糖类
9、下列关于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鸟类在飞行时,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B.鸟类的骨骼轻、薄、坚固,胸肌发达,适于飞行 C.哺乳动物胎生的生殖方式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 D.狼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兔只有门齿、臼齿
10、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必须保护生物圈。下列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过快增长不会带来自然资源匮乏问题 B.对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可减轻环境污染 C.生物资源无需保护就能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D.多利用大阳能等清洁能源不能缓解空气污染
11、移栽树苗时,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坨,这是为了( ) A.防止秧苗出现萎蔫现象
B.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
/ 6
1 C.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有利于秧苗根的呼吸 12、小敏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
A.物像不清晰——调节光圈 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C.视野较暗——用平面镜反光
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13、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
14、“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15、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 A.恒温动物耗氧少
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D.恒温动物所需的能量少
16、中医常通过“切脉”来推知体内各器官的健康状况;病人在医院打吊瓶时,针头插入的是手臂上的一条“青筋”.这里所说的“切脉”的“脉”和“青筋”分别是指( ) A.动脉和神经 B.静脉和动脉 C.动脉和静脉
D.动脉和毛细血管
17、下列关于人体消化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胃分泌的胆汁虽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B.食物中的蛋白质要被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C.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D.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18、下列营养物质中,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维生素、无机盐、水 B.脂肪、无机盐、糖类 C.糖类、脂肪、蛋白质
D.脂肪、维生索、水
19、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的几何图形换成图乙,载玻片移
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 )
A.左下方 变亮 B.左下方 变暗 C.右上方 变亮
D.右上方 变暗
20、为使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获得良好效果,实验中的塑料袋最好为( )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无色
21、当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则会对食物中的哪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有不利影响( ) A.蛋白质
B.淀粉
C.维生素
D.脂肪
22、在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实验中的变量应是( ) A.光
B.湿度
C.温度
D.空气
23、小明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 ) A.[虎]头[蛇]尾 B.[鹬][蚌]相争 C.[蛛]丝[马]迹
D.[鸡][犬]不宁
24、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 ) A.能够生长和发育 B.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C.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D.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25、下列有关生物圈的范围及其定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和
2 / 6
D.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____调节的影响。 3、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 4、青春期的两个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5、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______;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下图是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
(1)人体每个肾单位由[ ]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等部分组成。
(2)血管③中流动的血液是________,血管⑥中流动的血液是________。
(3)过滤和重吸收是人体尿形成的两个过程,正常情况下,过滤后形成的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________,重吸收后形成的尿液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________。
(4)某成年人进行尿检时,检测出尿液中含有少量的血细胞,医生判断可能是______有病症。
2、下图是小张同学在初中生物学习阶段绘制的洋葱表皮细胞、血细胞、酵母菌细胞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甲、乙、丙三图中,图______所示为酵母菌细胞,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2)图中数字②所示结构为___________,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3)图甲所示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
(4)在丙图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填名称),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3、小明对自己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以及成长中的一些现象感到很困惑,请你参照下图,利用所学知识给他解惑。
(1)小明新生命的起点是图1中的[ ]___________,产生A的器官是图二中[ ]___________,A和B结合的场所是[ ]___________。
(2)_________移动到子宫内膜上,并附着在此,这就是怀孕的开始。
(3)胎儿通过 ____________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上述器官经母体排出。
(4)胎儿在母体内生活40周左右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
3 / 6
___________,此过程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
(5)小明发现自己喉结突出,长出胡须,这是在______________作用下出现的。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某种植物的两个品种,品种A的光合作用强度比品种B高,为探究原因,进行了系列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第②支试管处理中存在一处错误,请将错误之处进行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的作用,选用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
(3)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入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发现__号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现象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结构是_____,因含有叶绿素而呈现绿色。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是_____,叶绿素可以溶解于_____中,研究者利用这点提取叶绿素,继续定量测量,比较发现品种A比品种B的叶绿素含量高。
(2)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是由_____细胞调节的。研究者在大田种植实验中,将品种A、B种植于同块田地,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分别采取不施氮肥、中氮和高氮三种不同浓度氮肥处理,结果如图,发现在各种氮肥浓度下,品种A比品种B的气孔开放程度_____(填“高”或“低”),根据该结果,对品种A比品种B光合作用强度高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_____。
(3)研究还发现品种A的导管比品种B更加密集,推测这也是品种A光合作用强度较高的原因,理由是_____。
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口鸟洲位于衡阳市衡南县江口镇内,其中的白鹳每年4月初热带迁徙至江口鸟洲繁殖,为衡阳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材料二:动物使我们的星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它们的行踪几乎处处可见,诗人的笔下也留下了它们的身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饿”……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说,材料一中的白鹳的迁徙属于 行为。 (2)人和小白鼠任何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骨骼肌和 三者的协调配合,在 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完成的。当你直臂提重物时,你的肱二头肌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白鹳的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 ,可辅助呼吸。
4 / 6
2、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4)资料二中蜜蜂和蝗虫相比,前者的发育方式属于 。
5 / 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A 3、A 4、D 5、A 6、C 7、A 8、C 9、A 10、B 11、B 12、D 13、B 14、C 15、C 16、C 17、A 18、C 19、D 20、B 21、D 22、A 23、D
24、D
25、C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生态系统 2、激素 3、液泡
4、性发育 性成熟 5、导管 筛管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④肾小球 ②肾小囊 ⑤肾小管 动脉血 静脉血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肾小球
2、乙 乙图细胞有芽体或进行出芽生殖(乙图细胞为椭圆形并有细胞壁或液泡)细胞核 线粒体、叶绿体 红细胞
3、C受精卵 1 卵巢 2 输卵管 胚泡 胎盘(和脐带) 分娩 雄性激素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叶绿体 吸收光能 酒精 保卫 高 气孔开放程度高,获得的二氧化碳多,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导管运输的是水,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应加入2毫升清水 ①③ ① 馒头碎屑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 实验时间不足(或者唾液的量偏少或搅拌不充分或馒头碎屑偏多)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1)先天性; (2)关节;神经系统;收缩; (3)气囊;(4)完全变态发育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