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与印尼经贸关系的新发展

来源:榕意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2期 soUTHEAsT AslAN sTUDlEs 中国与印尼经贸关系的新发展 温北炎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关键词]中国;印尼;经贸关系;新发展 [摘要]中国与印尼是近邻,又是亚洲发展中大国,近年来两国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对东亚区域经济和中国与印 尼双边合作关系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5年中国与印尼建立r战略伙伴关系,经贸关系更上一层楼。中国与印尼 的经贸关系有什么特点?两圈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背景是什么?存在哪些局限和困难?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和 分析。 广州510630) [中图分类号]F125.5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8—6099(2006)02—0026一o4 年双边贸易达到132亿美元,2005年突破150亿美元,预 进入21世纪,中国与印尼友好合作关系发展迅速, 两国关系处于历史上最佳时期。中国与印尼两国在对外关 计2008年将达到200亿美元。苏西洛总统2005年7月访 华时要求双边贸易在2010年达到300亿美元。苏西洛总统 系中都把对方看成友好国家,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努力 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去。两国都坚持改革开放,采 取市场经济体制。两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和双边经贸关系中 加强了合作,特别是在构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 中,印尼发挥了积极的桥梁作用。2005年中国与印尼建立 2005年7月访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一直是 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我们希望能成为中国经济成 功的一部分,也希望中国能成为印尼经济成功的一部份, 希望中国在印尼有更多的投资。” 了战略伙伴关系,把两国合作关系推向新阶段。 中国和印尼是友好邻邦,两国友好往来和经贸交流历 史悠久。两国是亚洲发展中大国,有许多共同之处。中国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尼足世界第四人口大国,两 国在经济建设中都把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放在首 位;两国坚持改革开放和采取市场经济体制,都是世界贸 易组织成员国,遵守国际贸易规则,有利于两国经贸发展; 印尼华人1000万人,是世界各国华人最多的国家,华人在 促进两国经贸关系上发挥了积极的桥梁作用;两国在经济 中国出口到印尼的主要商品近年来不断增加:玉米占 印尼市场份额的83.7%、金属盐占41.9%、水果和坚果占 40.5%、通讯设备及零部件占13.7%、摩托车占14.6%、 机电设备占14.3%。此外,还有棉花、机械、家电、纺织 品、成衣、工业生铁、化工原料、化肥等。 中国从印尼进口的主要商品有:石油与天然气、煤炭、 矿砂、纸浆、纸与纸板、胶合板、木材与木制品、橡胶、 塑胶、棕榈油等 。 双边贸易中,中国对印尼的出口以工业制成品和半成 品为主,而印尼对中国的出口以资源型为主。双边贸易中 发展中面临许多共同的问题,如农业与农民问题、地区经 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差距扩大、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和一 些官员贪污腐败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去解决。当然,中 国、印尼两国也存在一些差异:两国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 展速度和程度不同,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背景也不同。但是, 两国的共同点多于不同点,两国友好合作和经贸关系发展的 空间还很大。 一 印尼顺差累计8O亿美元,这有利于印尼经济的复苏。 2.中国加强对印尼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苏西洛新政府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来促进投资。新 政府制定了2005—2009年的五年建设计划,推出91项基 础设施建设工程,涉及资金共达1450亿美元,计划在未来 三年建设l500公里高速公路,还有发电、通讯、机场、码 头、公路和农村水利等工程设施。 中国加强对印尼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要项目有:桥 梁、公路、铁路、码头、电站等。爪哇岛跨海的泅水一马都 拉大桥于2005年动工,全长5438米,主桥为三跨双塔、双 索、面叠合梁斜拉桥,全长818米,塔高141.3米,2008年 将竣工。中国还帮助印尼在爪哇岛井里汶到克罗亚建设铁路 中国与印尼经贸关系的新特点 1.两国双边贸易总量每年以两位数增长 经贸关系仍然是中国与印尼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重点, 双边贸易从2001年的67亿美元,增至2002年的79.3亿美 元,2003年达到102.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9.1%。2004 [收稿日期]2006—02—27 [作者简介]温北炎,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教授。 ・2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soUTHEAST ASlAN STUDIES 复线,在苏门达腊岛和加罩曼丹岛建设公路和码头 。 东南亚研究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2006年第2期 3.中国加强对印尼其他领域的直接投资 2005年7月27日至30日,印尼苏西洛总统率领高官、 企业家、学者和媒体人士等l00多人访华,其中包括外交 部长哈山、经济统筹部长巴克里、商业部长冯慧兰、能源 与矿业部长布诺莫等。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分别与苏 西洛总统会谈。 苏西洛总统访华取得圆满的结果,中国、印尼两国签 2.经济上:发挥印尼地区大国的桥梁作用, 与东盟达到共同繁荣的目的 中国的和平崛起加速_r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 2002年1 1月,双方签署_r《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 架协议》,计划2010年建成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2003 年10月在印尼巴厘峰会上,中国与东盟发表了《中国与东 盟友好合作关系联合宣言》,中国作为第一个区域外大国 署了五大合作文件,具体落实两国2005年4月在雅加达确 定的战略伙伴关系。两国政府和企业签订了40亿美元合作 协议,包括金融、石油天然气、工程承包、资讯科技等领 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关 系取得迅速、全面、深入的发展。 印尼曾是东盟国家的领头国,在东盟的地位举足轻重。 亚洲金融危机给印尼经济造成严萤的破坏,国力下降。近几年 印尼政局趋于稳定,经济逐步复苏,苏西洛政府加大重建力 域。印尼希望中国加强对印尼的投资,商业部长冯慧兰说: “中国对印尼的投资有着重要的地位,两国可提高在经贸 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印尼工商总会总主席希达悦说:“印 尼和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关系,印尼是中国投资的最 佳选择,希望更多的企业家参与印尼的建设。” 广东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2005年GDP达2648亿美 元,占全国的1 1.2%。广东对外贸易很发达,2005年进出 口达4283亿美元。近年来,Jh东与印尼的经济技术交流与 合作发展很快,2004年双边进出口贸易达32、6亿美元,占 度,欲恢复印尼在东盟的领头地位?中国希望发挥印尼作为地 区大国的桥梁作用,与东盟国家达到共同繁荣的目的。 3.发挥中国与印尼两个巨大市场的潜力,充 分利用印尼能源与资源优势 中国经济崛起,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加上人口众 多,市场巨大,对印尼有很大的吸引力。印尼经济上有许多 优势,是一个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土地肥沃的国家,特别是 中国与印尼贸易总额24、2%。广东与印尼相互投资逐年增 加,印尼有1 30家企业在广东投资,投资额3亿美元; 而广东在印尼投资2500多万美元。2005年1 1月,广东 在农业、种植业、渔业、采矿业、石油和天然气等领域有很 大潜力。印尼人口2、2亿,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 大。印尼地理位置优越,扼守儿条重要的国际水道,市场完 政府与经贸代表团400多人赴印尼,双方企业家签订经 贸合作协定共达23项,金额达8,82亿美元 。 全开放,外币自由兑换。印尼为外国投资者和经商者提供了 很多机会。中国希望发挥中国与印尼两个巨大市场的潜力, 充分利用印尼的能源与资源优势,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 4.旅游业发展迅速 印尼已成为中国旅游对象国,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 印尼游客到中国达25万人,而中国游客到印尼有8万人。 4.中国与印尼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关系 更上一层楼 为纪念中国和印尼建交55周年、万隆亚非会议召开 2005年底,中国游客到印尼可以落地签证,两国旅游业合 作潜力很大。 50周年,中国胡锦涛主席于2005年4月赴印尼雅加达参加 亚非国家领导人峰会,会后对印尼进行正式访问,与印尼 苏西洛总统签订了两国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文件,这 二 中国加强对印尼经贸关系的 背景 1.政治上:与印尼建立长期稳定和互信互利关 系,维护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尼希望在国际事 务上遇到困难时中国能维护印尼的利益。中国与印尼没有 根本的利害冲突.在南中国海没有海岛纠纷,华人的效忠 是中国、印尼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上的历史性文件,它将两 国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胡锦涛提出发展中国与印尼关 系的七点建议,其中第二条指出:“拓展经贸合作,进一 步加强双边在基础设施、油气资源开发和农业、渔业等领 域的合作,在三年内使双边年贸易额突破两百亿美元。” 两国《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的第二部分 “经济和发展合作”有12条,内容丰富且具体。其中提 出:“进一步推动双边、地区和国际合作,本着平等互利、 优势互补、形式多样的原则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双方 经济伙伴关系和经济独立。” 问题已基本解决。中国对周边国家实行“与邻为善、以邻 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方针,解除了印尼对中 国的许多疑虑,印尼视中国为友好国家 几十年来,印尼 是世界上坚持支持“一个中国”政策的国家之一。 中国与印尼建交已有55年,两国关系恩恩怨怨半个多 世纪,经常牵动着两国领导人的神经。冷战时期,苏哈托 政权与中国交恶,两国断交达23年之久,印尼成为世界上 三印尼欲借中国经济力量加快经 齐重建 激烈的排华国家之一。苏哈托倒台后,印尼进入民主改革 时期,印尼调整了对外政策,把中国看成友好国家。中国 希望与印尼这个地区大国建立长期稳定和互信互利关系, ・1.加大经济重建力度,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与 措施 苏西洛总统组建“团结内阁”,对经济提出的首要目 2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东南亚研究2006年第2期 soUTHEAsT AslAN STUDIES 标是:为努力把印尼建设成为富裕社会而奋斗。为了达到 积极,印尼盾回升至1美元:9500盾,雅加达综合股市指 上述目标,新内阁制定了《团结内阁五年建设计划》。其 数达1150 toj。 内容包括:创造就业岗位,保障劳动者权益:加强宏观调 印尼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棕榈油、电子产品、服装、 控和政局稳定;消除贫困;提高公众的教育水平;提高公 媒、锡等非油气产品的出口2004年再创历史新高,全年 众的健康水平;加强宗教建设;改善投资和经商环境;加 出口总额697亿美元,比卜年增长1 1.5%,占出口总额 快基础设施的建设。 的78%;油气产品出口额15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新政府制定的五年建设计划提出到2009年,印尼的经 14.2%:非油气产品主要出口13本、美国、新加坡和中 济平均增长率将从2004年的4.6%上升至6.6%。为了达 国,对上述4国出VI额占出VI总额的42.5%“。 到这个目标,新政府已推出了包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促 此外,消费成为拉动印尼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2004 进投资和增加出口三项重大措施。为了在短期内达到以上 年印尼主要消费品市场活跃,摩托车销售量达400万辆, 三个目标,新政府已推出了调整和修订多项长期以来导致 汽车销售量45万辆,与上年相比,增幅均超过30%;彩色 经济成本过高的政策 。 电视机销售量409万台,比上年增长29%;空调机销售量 2.调整外资投资政策 74万台,增长60.5%;洗衣机销售量72万台,增 苏西洛新政府采取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和措施,其中 长49.6% 。 之一是调整外资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以刺激经济增 长,增加就业,消除贫困。印尼投资协调机构(BKPM) 四 局限与困难 修订了已有的外资投资法包括1967年1号外国投资法和 1.印尼国内安全与投资环境欠佳,令一些国 1970年11号修正条例。该机构还承诺:投资自由、保护 私营企业;外汇兑换自由;财政和非财政鼓励措施;土地 外投资者采取观望态度 权;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中央和地方政府权限的设定等。 苏西洛政府大力维护国内稳定和安全,改善投资与经 商环境,但仍面临重重困难:经济增长要连续五年在6% 新政府的外资投资政策包括: (1)外国投资者对大多数行业的企业可以拥有100% 以上才能逐步解决3600万失业半失业大军;社会贫富 的控股权。在基础设施等几个行业,外资控股上限 差距悬殊造成严重社会问题;贪污文化已渗透到社会和 为95%。 各部门;恐怖主义还相当猖獗;国内燃油涨价引起的物 (2)过去规定外资企业在经营l5年后,须将小部分 价飞涨等引起社会不安。特别是2002年到2005年连续 股权上交印尼政府(可能是5%),现该规定已取消。 发生恐怖袭击汽车炸弹爆炸案,一些国外包括中国投资 (3)没有规定最少投资额,投资额可由项目本身 者、企业家、旅游者担心安全得不到保障,纷纷采取观 决定。 望态度。 (4)外资投资者可以是公司,也可以是个人。他们可 2.“中国威胁论”在印尼有一定市场 以自行投资项目,或购买印尼公司股权参与经营。 印尼一些官员和传媒受西方“中国威胁论”的影响较 (5)基本投资优惠政策:减免进口机械设备税;减免 深,对中国缺乏了解,看法较片面,惊呼中国经济的强大 生产头两年原料进口税;加速折旧。 给印尼国内外市场造成巨大的威胁。他们指责中国商品在 (6)外资企业可雇佣外籍员工,但某些职位除外。在 印尼泛滥成灾,尤其是中国纺织品、成衣、五金等商品冲 印尼东部投资,这方面的限制更少。 击印尼市场,造成一些工厂停业和倒闭。印尼传媒还引用 (7)为增加投资机会,提升东盟国家竞争力,印尼对 总部设在伦敦的环境调查组织指责不法商人滥伐印尼森林, 外资开放了批发零售贸易。但该类投资需与印尼企业合作 木材被走私到中国的报道,造成印尼每年损失数十亿美 或合资经营。 元 。印尼著名的《时代13报》(TEMPO)报道华人大企 (8)外资企业审批程序也由印尼投资协调机构给予精 业家林绵坤2005年7月随总统访华,对记者表示“与中国 简。现在审批仅需l0个工作13,其他审批也只要4到l0 做生意要小心!”他在印尼工商总会与中国商贸论坛上说: 个工作13 。 “苏西洛总统要印尼企业家与中国很好合作,实现两国战 3.经济复苏的表现 略伙伴关系,印尼企业家要走在前头。但与中国企业家做 2005年印尼宏观经济有所好转,经济增长率达5.7%, 生意要小心,因为大部分中国企业是政府的国营企业,他 比2004年的4.6%有所提高,是近年来经济增长最高的一 们不象西方企业家按规则办事,而是急功近利,在看印尼 年。外贸出口增长18.3%,银行利率12.7%,通货膨胀率 时更加重视中国的政策和利益,遇到问题时,这些企业家 17%,外汇储备332亿美元。印尼偿还外债能力加强, 可随时停止对印尼的资金投入。” ” 2004年偿还外债139亿美元,2005年为126亿美元,使印 3.印尼一些人对印尼华人经济还抱有戒心 尼债务率从2004年占GDP的56%下降至2005年的47%。 华人对印尼经济复苏和促进中国与印尼的经贸关系起 2005年l2月,苏西洛总统改组内阁经济班子,起用梅加 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但印尼一些官员和传媒对华人经济 瓦蒂时期的财政部长布迪约诺任经济统筹部长,市场反应 还抱有偏见。印尼发行量很大的《罗盘报》 (KOMPAS) ・2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4年5月18日发表一篇调查报告称:“社会上有56%的 受访者欢迎华裔在商业领域里的成就,但另一方面对他们 的举止行为还有戒心。在日常生活中,非华族大多数人对 一东南亚研究结语 2006年第2期 中国与印尼同是亚洲发展中大国,两国经贸关系发展 般华商都有相当积极的印象,但对华人大企业家却有相 反看法。受访者60%对华人小商有好印象,相反对华人大 企业家的评价是消极的。” 迅速,有利于地区稳定和经济发展。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经 济强国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以及印尼经济的复 苏,中国与印尼的经贸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今 后,中国应进一步加强对印尼的直接投资,帮助印尼基础 设施建设;双边贸易中应加强互补性,减少竞争性和摩擦; 两国应加强在能源、农业、林业、渔业和科技领域的交流 4.中国大陆对印尼的投资总量还很小,与一 个经济强国不相称 中国与印尼的双边贸易总额的增长很快,但中国大陆 对印尼的投资还很小,而台湾中小企业对印尼的投资已达 与合作。对印尼而言,应维持国内的稳定和安全,改善投 资环境和经商环境,充分发挥华商在两国经贸关系中积极 的桥梁作用。 130亿美元。中国企业家主要担心印尼不够安全,投资环 境欠佳,遇到麻烦难于解决。 【注 释】 [1] 《尤多约诺与胡锦涛取得多方面共识》,(印尼) 《千岛日报》,2005年7月28日。 [2] (印尼)Harmen Sembling:《提升中国与印尼经 贸合作关系》,在“印尼的振兴——在印尼贸易、投资的机 遇与挑战论坛”上的发言,中国中山市,2004年l2月 2日。 [3] 《泗马大桥举行开工仪式》,(印尼)《干岛日 报》,2005年l1月21日。 [4]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印尼总统访中国 取得成果》,http://www.zaobaocom.sg,2005年7月30日。 [5]香港《印尼焦点》:《印中投资经贸更上一层 楼》,香港印尼研究学社,2005年l2月。 [6] (印尼)尤斯安:《印尼的商业机遇与挑战》,在 “印尼的振兴:在印尼贸易、投资的机遇与挑战论坛”上的 发言,中国中山市,2004年l2月2日。 . [7] 香港《印尼焦点》:《中国一印尼关于建立战略 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香港印尼研究学社,2005年6月: [8] 同[2]。 [9] 同[6]。 [10] 《印尼新财长布迪约诺的旋风》,(印尼)《千岛 日报》,2005年l2月22日。 [11][12]许家康、占小松主编<<2005中国一东盟 年鉴》:“印尼出口创新高”,“消费成为拉动印尼经济增 长”,北京线装书局,2005年9月,第6l页。 [13](印尼)《时代》周刊网站:《与中国做生意要小 心!》,http://www.tempointeraktif.con,雅加达,2005年7 月31日。 [14] 《卡拉在社会 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消除》, (印尼)《干岛日报》,2004年5月27日。 【责任编辑:邓仕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譬 . 苔 笞 (上接第l4页) 【注释】 [1] Robert W.Hefner,Civil Islam:Muslims and De— mocratization in Indonesia,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2000;Nakamura Mitsuo,Sharon Siddique and Omar Farouk Ba— [10] 《巫统历史片断回顾》。http://www.sinchew— i.com/umno/uhmain2.shtml?/umno/uh/uhO24.html 『l1] Mohmad Abu Baker, “Islam,Civil Society,and Ethnic Relations in Malaysia”.in Islam&Civil Societ3 in Southeast Asia,P.63. iunid,eds.,Islam&Civil Society in Southeast Asia,Singa— pore:Seng Lee Press Pte Ltd.,2001. 【2 l Ernest Gellner,Conditions of Liberty:Civil Society and its Rivals,London:Penguin Books,1994,PP.199,29. 『l2] Amariit Kaur,“The Malay Peninsula in the Nine. teenth Century:An Economic Survey”,Sarjana 4(June 1989).in Islam&Civil Society in Southeast Asia,P.74. [3] (美)塞穆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 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298页。 [4]《古兰经》,马坚译,www.irib.ir/worldservice/ chinese/quran/quran.htm。第49章第l 3节。 [5] 同上。第l6章第125节。 『6] Osman Baker,“Inter—Civilizational Dialogue:The— ory and Practice in Islam”.in Islam&Civil Society in Southeast Asia,P.171. [13] 陈玉璇:《5-l3事件始末》。http://members. fortunecity.com/chikian/pol—mag/polmasO04.htm;www. —ocac.gov.tw/public/dep3topicpublic.asp?selno=2563&no= 2563:www.islamcn.net/tx/wzlO/wz6 lO1.html [14] 《马来西亚经济概况》。www.6532.net/world/e— conomy/my.html 『l5] Mohmad Abu Baker.“Islam,Civil Society,and Ethnic Relations in Malaysia”,in Islam&Civil Societ ̄ in Souteahst Asia,P.64. [7] 同[4]。第5章第48节。 [8] 同[4]。第2章第256节。 [9] Osman Baker,“Inter—Civilizational Dialogue:The— ory and Practice in Islam”.in Islam&Civil Society in Southeast Asia,P.172. [16]Ibid.,P.65. [17] 同[11]。 [18] 同[11]。 【责任编辑:许梅】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