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值16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C ...
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 ▲ ,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这一规律不仅仅适用于中国。美国在20世纪不断走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一战、二战后的大多数时间里,坚持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才 ▲ 了经济繁荣与技术飞跃,而选择 ▲ ,将国际贸易视为零和博弈,则往往带来经济萧条和收缩。 A.脱胎换骨 催生 以邻为壑 B.脱胎换骨 产生 独善其身
C.破茧化蝶 催生 以邻为壑 D.破茧化蝶 产生 独善其身
2.在下面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金庸是正大的、圆润的、平和的, ▲ , ▲ , ▲ , ▲ , ▲ 。他在小说里书写叛逆,自己却圆润贯通,他歌颂流浪,自己却平静地扎根,金庸小说拥有的是江湖之形、庙堂之神。
① 完成了中国人对性格理想的寄托 ② 不在于他书写的故事 ③ 他甚至可以说是现实的 ④他最现实之处
⑤而在于他表达了中国人的性格想象
A.①②③④⑤ B. ③④②⑤① C. ①③④②⑤ D.④②⑤①③
3.下列对联与可使用场所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①三代鼎彝昭日月 一堂图画灿云霞
②龙蛇蜿蜒归梨枣 鸟兽飞腾入简笺
③有迹可寻模传墨本 无体不备意在笔先
④白首壮心写大海 青春浩气画高山
A.①古董行 ②刻印社 ③碑帖馆 ④书画社 B.①古董行 ②书画社 ③刻印社 ④碑帖馆 C.①碑帖馆 ②刻印社 ③古董行 ④书画社 D.①碑帖馆 ②书画社 ③刻印社 ④古董行
4.对下面一段文字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有一天啊,宝宝》有谈到关于媒体的一段:“宝宝,我为什么一直对媒体很有戒心,是因为媒体老是让你以为,你听过那首歌了,但其实你没听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看过那个人了,但其实你没看过;老是让你以为你知道灾难与死亡了,但其实你不知道。媒体好像渔网,把有生命的鱼都拦截在网子的那一边,到这一边流出来的,都只是水而已。”
A.媒体隔绝生活中的生命现象,留给我们无味的东西。 B.媒体对世界进行虚假的解读,所以我们要警惕媒体。 C.媒体宣传了这个世界的虚假,所以我们要警惕媒体。 D.媒体欺骗孩子的精神世界,影响他们精神的独立性。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盛此公传 周亮工
①盛此公,南陵人。此公年十数龄,即能读等身书,有声邑里。长肆力为古文词,虽不中有司尺度,而声称籍甚。【盛此公,是南陵人。盛此公十几岁的时候,就读了很多书,在乡里就有名声。长大之后,努力写作具有古风的文章,虽然其文章不合于(一些)官吏的标准,但他的名气却很大。】
②去而之秣陵,欲尽交东南士,东南士亦愿交此公。于是益散金结客,遂为广陵儿所绐。【(于是)盛此公离开南陵到了秣陵,想与所有的东南名士结交,东南名士们.也愿意与盛此公结交。因此盛此公越发散发钱财,结交豪侠之人,竟然被一个广陵人欺骗。】
③是时边事急,广陵儿讽此公出家资备公家缓急,事卒不济,而金垂尽。嗒然与世无所合,退而返里闬,里闬又嗤笑之。此公益不复事事,产益落。【当时边界军情紧急,那个广陵人就劝说盛此公拿出家产,预备着国家发生危急时有急用。事情最终没有成功,但是钱财却快花完。盛此公非常沮丧,因为与世俗不合,于是就退回乡里,乡里的人又嗤笑他。盛此公更加不再做事,家道越来越没落。】侘傺无聊,多饮酒,不数年,病矣。少愈,右指遂不诎伸。此公故工书,丐其书者,辄以左手濡墨,纳右.指窍中。见者以为苦,顾其书则益工。【失意无聊,整日嗜酒,没过多少年,盛此公就生了重病。病情好转,右臂屈伸不自如,右指不能屈伸。只是盛此公的书法越来越工巧。】
④亮因以父命往交此公。此公独异予,以为恨不十载前识。明年,此公目病,数明晦,或不能视。【我于是因为父亲的话去与盛此公结交。盛此公唯独对我很好,为没有在十年前结识我感到遗憾。第二年,盛此公患上眼疾,有可能失明。】
⑤此公归,吾师静原相公方督学江以北,耳其名,询之郡大夫,郡大夫以盲告。于是邑令盲试之,旅诸士进于郡大夫。郡大夫复盲试之,旅诸士进于公。公大奇之,
乃得补博士弟子员。嗟夫!此公盲矣,犹不忘试,俯而与邑之黄口儿扶掖彳亍,旅进.旅退,争有司阶前盈尺地不惭,岂不悲哉!试后,犹寄语予曰:“盲儿无以慰老亲,子毋嗤。”
⑥又明年,予自秣陵返大梁。闻此公以目久不愈,愈愤激,家益窘乏,无从得医药,于是遂长盲矣。然呜呜吟如往昔。丐其书者,以笔濡墨纳右指窍中,如其不盲时。此公以手扪幅,兔起鹘落,神采奕奕,视不盲时有加,环观者自愧其双眸炯炯也。益.好读书,危坐绳床,听他人诵,更番不令休,滔滔汩汩,凡数人不能供笔札。
【我从秣陵返回大梁。听说盛此公因为眼睛总是不好,性情变得更加愤激,家庭也就更加窘迫困乏,没有办法得到救治,于是就真正成为盲人了。但是他依旧呜呜吟诵。他用手抚摸字幅,兔起鹘落,神采奕奕,比其不盲时更有神采,围绕观看者为自己双眸炯炯而自相惭愧。他更加喜好读书,端正地坐在破凳上,听他人读书,更是不要人停下,他听一遍就能记忆不忘。他需要写什么东西,口授友人,滔滔汩汩,就是好几个人同时记录也来不及。】
⑦尝以书寄予,至数千言。言“子当不长贫贱。他日拥节江上,取道南陵,魁湖之北,桃源之南,予墓在焉。子当登我堂,拜我老母,为我书石曰:盛此公埋骨处,予愿足矣!”予得其书,忽忽如失者数日,知此公将不永矣。不数日,凶问至,予为位哭之。
【他曾经给在大梁的我寄信,信长达几千个字。信中说到:“您应该不会一直贫贱下去,有朝一日持节江上,从南陵路过,在魁湖的北方,桃源的南边,我的坟墓就在那里。你要替我在墓碑上写‘盛此公埋骨处’。我的心愿就满足了!”我得到他的信,一连几天都精神恍惚,好像失去了什么,知道盛此公将不久于人世了。没过多久,盛此公的死讯就传到我这里,我为他制作了灵牌,为他的去世痛哭流涕。】
⑧嗟夫!此公能文章,而不以文显;好弯弓驰驱,而不以将名;行谊不愧古人,而不以行征;工为诗,而不以诗辟。黄金既尽,日徒愤激,又以盲死。老母寡妻,形
影相吊。生平故旧,不为存问。遗书狼籍,行谊莫传。徒存此数卷之诗,悬命于七十余年母氏之手,使不知此公者,读其诗,以为其才且尽于此。嗟夫!孰使此公而至此极耶?夫士既不能块然独处,则不得不出而与人交;与人交不受其益,徒为所害如此!此虽其不慎交游所致,然孰非天哉!孰非天哉!天为庸流俾长守富贵,少为姱节奇行者,必阴摧折之。从来久矣!予又何憾于广陵儿哉?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视:与……相比) ... A.遂为广陵儿所绐 绐:欺骗 B.丐其书者 丐:乞求 .. C.旅进旅退 旅:共同 D.视不盲时有加 视:看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言行举止异乎众人的盛此公,虽聪颖有才,却困于场屋,不遇于时,且又连遭身残目盲的打击,贫窘困顿,最后抑郁而终。
B.周亮工接受父命而与此公交往,两人一见如故。死前数日,此公写信托付亮工在他死后拜见其母,并为他书写墓碑。
C.盛此公遭受打击后失意无聊,喜欢饮酒,没几年就生病了,右手手指不能屈伸。但他的书法造诣愈加精深。
D.对于盛此公的不幸,作者认为他生前不能名声显扬;死后别人也无法真正了解他的才华,其主要原因是他交友不慎。(原因不仅是交友不慎,作者认为更有天意。) 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广陵儿讽此公出家资备公家缓急,事卒不济,而金垂尽。 (5分)
广陵儿委婉劝说盛此公拿出家里的资产来应对国家的急难,事情最终没有成功,然而他的资产将要用尽。(第一个分句3分,关键词“讽”“出家”“缓急”;后面2句各1分。共5分)
(2)天为庸流俾长守富贵,少为姱节奇行者,必阴摧折之。 (5分)
老天对那些平庸之流让他们长守富贵,那些稍微有一些美好节操和奇异品行的人却必定要暗中让他们遭受挫折。(“俾”1分,“姱节奇行”1分,阴“暗中”1分,“摧折”
1分,句意完整1分,共5分。)
8.根据文章②③小节内容,概括盛此公的人物形象。 (4分)
喜欢交友,慷慨豪爽,少有心机(为人单纯),乐于为公,身残志坚(坚忍)(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白田马上闻莺
李白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 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 蚕老客未归,白田已缫丝。 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注】①白田:古地名,位于今扬州境内。②缫(sāo)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9.赏析首联的写景特色。(5分)
选取乡村典型景物黄鹂、紫椹、桑枝等(2分); 视听结合,“黄鹂啄紫椹”写视觉,“鸣”写听觉(2分); 色彩明丽,富有画面感(1分)。(答其它特色合理亦可。)
10.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1)对白田夏日美好景象的欣喜之情:黄鹂“啄紫椹”,鸣桑枝,美景可喜。 (2)对故园的思念之情:“蚕老”而“客未归”,其情可见。 (3)长期漂泊、思乡而不能归、前途迷茫的悲伤之情:“驱马又前去”,欲归而不能;“空自悲”,直抒其情。(每点2分,答对三点、言之成理即可,缺少分析酌情扣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 ,靡有朝矣。(《氓》)
②
①
(2)子曰:“志士仁人, ▲ ,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3)谨庠序之教,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4)地崩山摧壮士死, ▲ 。 (李白《蜀道难》) (5) 盈虚者如彼, ▲ 。(苏轼《赤壁赋》) (6)商旅不行, ▲ 。(范仲淹《岳阳楼记》)
(7)看似寻常最奇崛, ▲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8)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11. (1)夙兴夜寐 (2)无求生以害仁 (3)申之以孝悌之义(4)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而卒莫消长也(6)樯倾楫摧(7)成如容易却艰辛(8)亭亭净植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玻 璃
贾平凹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
我谢绝了。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挂伤的。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 “你……那酒店怎么啦?”
“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 “这……” 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许多,可怜得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这就好。”我说。
“我不是故意的。”老头急起来。“我那日感冒,头晕晕的,接到你的电话出来,经过那里,明明看着没有什么,走过去,咚,便撞上了。”
“你撞伤了,怎么就走了?”
“哗啦一声,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个姑娘出来扶我,血流了一脸,把她们倒吓坏了,要给我包扎伤口,我爬起来跑了。我赔不起那玻璃呀!”
“他们到处找你哩。”
“是吗?我已经几天没敢去德巴街了,他们是在街口认人吗?” “他们贴了布告……”
老头哭丧下脸来,在腰里掏钱,问我一块玻璃多少钱。 我嘿嘿笑起来。
“不是你给他们赔,是他们要给你赔!” “赔我?”
“是赔你。”我说,“但你不要接受他们的赔偿,他们能赔多少钱?上法院告他们,索赔的就不是几百元几千元了!”
老头愣在那里,一条线的眼里极力努出那黑珠来盯我,说:“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赔偿才溜掉的,可我也经了一辈子世事,再也不受骗了!” “没骗你,你去看布告嘛!”
“你不骗我,那酒店也骗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吗?” “大伯,你听我说……”
老头从怀里构出一卷软沓沓的钱来,放在桌上:“你要肯认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这些钱交给人家。不够的话,让得贵补齐。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着什么也没有的,谁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应我,这事不要再给外人说,你答应吗?” “答应。”
老头眼泪花花的,给我又鞠了下躬,扭身离开了饭桌。 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头。
他走到玻璃墙边,看着玻璃上有个门,伸手摸了摸,没有玻璃,走了出去。 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壶酒,一口莱也没吃,从饭馆出来往德巴街去。趁无人理会,我揭下了那张布告:布告继续贴着,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顺街往东走,照相馆的橱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经理在大声骂:谁撞的,眼睛瞎了吗?!
我走出了狭窄的德巴街。 (有删改)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D A. “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是对地下斗争题材影视作品的模仿,为后文悬念丛生的情节作出铺垫。
B.发现王有福正是受伤的路人后,“我”劝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寻求更多赔偿,因为“我”不仅热心帮助朋友,也有打官司的经验。
C. “我”经过照相馆时,见经理面对碎玻璃大骂,这一细节暗示此地这类纠纷不少,王有福担心的“投案自首”之事是经常发生的。
D.玻璃墙伤人事件的背后,交织着伦理观念、法治观念、诚信意识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与冲突,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13.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①性情谦卑,甚至有点窝囊;见了晚辈,也要鞠躬,说话谦和;
②胆小怕事,有点狡黠;撞了玻璃偷偷溜掉,别人问起也不敢承认;
③有点固执,但不失本性善良;怀疑酒店诚意,承认自己责任,不愿借机发财。 (每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答对即可。)
14. “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
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 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每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答对即可。) 六、论述类阅读(12分)
长篇小说的边缘化
沈敏特
进入新世纪,评论界的基本共识是:数量上有“井喷”之势,质量上大面积滑坡,长篇小说进一步边缘化。
长篇小说边缘化的原因复杂。上个世纪80年代文学很“火”,原因是给长期处在封闭状态中的读者带来了新信息、新观念,成为思想解放的推动力。但其中多是政治原因,文学的本体并没引起充分关注。如今,可以传播新信息、新观念的媒体纷至沓来,在传播的覆盖率和快速度上远远超过了纸本的文学。满足这方面的要求,从各种媒介看,文学不占优势。 再加上一种非规范的市场经济,以强大的物质诱惑催生着人们的“暴富欲”,由此而来的贫富差距又使太多的人陷入谋生的紧张中。一种浮躁的、低道德的、低人文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泛漫开来,直接影响着文化的接受方式。广大的人群不可能沉下心来进行纸本的阅读,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更是令人“望而生畏”。作家也有生存之虞,为了适应这种现实,相当一部分作家走上了媚俗之路。这真是悲剧中的悲剧,因为媚俗恰是文学本体的丧失。
本体,是指一个物种的不可替代性;因此丧失了本体,也就丧失了它的价值,丧失了它发展的空间,长篇小说亦是如此。就我个人的偏见,高贵应该是长篇小说不可替代的特性,它不能失去这个本体。
长篇小说以人道主义的关怀和透视人的心灵,从而最深刻、最全面地展示人的命运。哪一种艺术品种可以直接透视和描述人的心灵状态和历程?只有文学,尤其是长篇小说。
我们知道,只有语言文字,才能保存和表达人类最精密的思维活动,才能承载和显示人类最细腻的感情变化,提供人类最高级的审美方式。语言文字不直接提供图景、人像、声音,它要通过阅读,融入读者自身的经历、感受、思索、联想,转化为读者自己创造的图景、人像、声音,延伸出读者相同而又各自不完全相同的感情的波澜、人生的感悟、思维的成果。这是一个美妙、丰富的审美大餐,在这样高级的审美活动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人之为人的骄傲和自豪。一部小说能不能坚持文学的本体性,必须看语言是否具有调动读者在阅读中进入再创造状态的张力。长篇小说在发挥语言文字应有的审美功能上无与伦比,它的高贵就在于充分使用了没有可以替代的人类最高级的传播手段——语言文字。
无论中外,人们愈来愈认识到一个人类迫切的共同的任务:这个世界的生活方式,需要重新认识和重新规划。“娱乐至死”正在被反思和理智替代,这种趋势反映在文化消费领域中,就是高贵的审美需求的苏醒。愈来愈多的人对过度娱乐化的痴迷逐渐厌倦,开始意识到通俗和低俗、喜剧和搞笑、幽默和无厘头的区别。换句话说,
用大白话说,愈来愈多的人需要多一些经得起回味、咀嚼、思索,能在孤独中品味、反思一切,包括品味、反思自己的高贵的文化享受。
新的需要开拓着长篇小说重生的新空间,我们听到了长篇小说走出边缘化的鼓声。虽是隐隐约约,但我想,只要世界在进步,文化在更新,这鼓声会响亮、会清晰。
15.试简述长篇小说边缘化的原因。(4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文学的本体没引起充分关注; 今天,传播信息、观念的媒介很多,文学已没有优势;
非规范的市场经济影响了社会的文化接受方式,人们对长篇小说望而却步; 作家走上了媚俗之路。(答对一点得1分。)
16.文章说,“高贵应该是长篇小说不可替代的特性”,请根据文意指出长篇小说的高贵本体是什么。(4分)
长篇小说的高贵之一是借人道主义的关怀和透视人的心灵,来最深刻、全面地展示人的命运;长篇小说的高贵之二是充分使用了没有可以替代的人类最高级的传播手段——语言文字来传递信息和观念。(答对一点得2分;第二点中必须有“充分使用”的意思在。)
17.作者在文末表达了对长篇小说重生的信心,他的依据何在?(4分)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人类的生活方式需要重新认识和规划,高贵的审美需求开始苏醒;长篇小说具有满足人们对高贵的文化享受的本体特性。(每点2分)
七、实用类阅读(12分)
材料一:
2018年10月23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大桥的开通使粤港澳大湾区的虹吸效应逐步显现。旅游观光、访亲谈友、寻找工作、投资机会……交通的便利
化,不仅利于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好流动,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协同发展。
港珠澳大桥工程被英国《卫报》评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最让人惊叹是它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长6700米,其中沉管段长5664米,最大安装水深超过40米,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大桥的建设初期,中国交建与欧洲顶级沉管公司洽谈合作,对方索要1.5亿欧元咨询费。天价咨询费买不回核心技术,桥梁建设者们只能自己摸索着自主研发。大桥标准沉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约4.4万吨。另外,沉管还要在12米深的海底实现厘米级精确对接,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难度系数丝毫不亚于“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世界顶级隧道咨询公司荷兰TEC的执行总裁汉斯评价:“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让中国从沉管隧道的相对小国,成为沉管隧道的国际领军国家之一。”
(摘编自《港珠澳大桥建设幕后》)
材料二:
通过上世纪80年代的“学习和追赶”,90年代的“提高和创新”,我国桥梁建设迎来了21世纪的“超越”阶段。中国桥梁快速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相伴,与改革开放同行。
在世界前10名最高桥梁中,有8座在中国;而在2020年前将完工的世界铁路10座最高大桥中,有9座是中国建造的。胶州湾大桥,获得国际桥梁组织颁发的乔治·理查德森奖,为中国桥梁工程获得的最高国际奖项!“大跨径桥梁技术上世纪在美国、欧洲,之后在日本得到了发展,而进入本世纪后,中国在质与量两方面都引领了世界。”著名桥梁专家、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前主席伊藤学说。
大桥改善的不只是交通,更是产业发展、经济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大型桥梁建设可有效拉动建材、制造、装备、就业等领域的发展,推动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升级、拉动经济增长。从一座桥的修建上,就可以看出当地工商业的荣枯和工艺水平。从全国各地的修桥历史,更可看出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情况。但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桥梁的“第一”、“最高”,对此,专家认为,在建设规模达到一定标准、施工工艺相对成熟完善后,个别指标特别是跨度的提升,并不代表技术水平的实质性进步。我国大桥建设,不能只强调桥长、跨径等表面上的第一,应更注重科技含量、技术创新等内涵上的第一。比如,加大轻质高性能、耐久造桥材料的研究和推广力度。
(摘编自新华社《大桥上的中国——我国桥梁建设发展调查》)
材料三:
图表1:2011-2017年我国公路桥梁里程增长(单位:单位米,%)
图表2:2014年公路桥梁调查表
材料四:
我国桥梁建设空前繁荣,展望未来,桥梁的建设、维护任务依然很重。桥梁是交通的生命线,我们切实加强桥梁安全度和耐久性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桥梁的使用寿命。在桥梁建设技术上,我们加紧研制大型架桥机械、大型海底挖掘机械等造桥设备。尽快缩短与国外发达国家在建桥机具设备上的差距。在桥梁设计创新方面,坚持“设计是工程的灵魂、创新是设计的灵魂”的理念,既要注重经济实用,又要注重安全和美观;既要创新突破,又要体现中国文化。桥梁的维护也极为重要,我们应完善桥梁自动监控和管理系统,保证桥梁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从多方面进行调整,中国桥梁建设之路才能越走与宽。
(摘编自《我国城市桥梁建设的发展》)
18.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2011-2017年间,我国公路桥梁里程同比增长率有起有落,但同比增长保持在6%以上,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发展良好。
B.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桥梁建设快速发展,从2011年到2017年,我国公路桥梁里程逐年递增。
C.在我国公路桥梁中,传统钢筋混凝土桥所占比重较大,新式钢—混组合桥的数量明显不及美日,这说明我们建桥技术还应提高。
D.截至2014年,我国公路桥梁有75.71万座,公路桥梁里程达到了4257.89万米,这些数据超越了美国、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D【解析】“位居全球第一”,不正确,桥梁总数不及美国,“桥梁里程是否为全球第一”无中生有。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港澳大桥的建设中,桥梁建设者自主研发了沉管隧道技术,实现了沉管的精准对接。凭借这项技术,中国成为桥梁建设的国际领军国家之一。
B.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既有利于深化该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协同发展,更促进了该区域资金量等资源的流动,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C.建设港珠澳大桥等大型工程,可改善交通,也可以促进产业融合升级、拉动经济增长,还能展现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情况。
D.桥梁的修建能显现当地工商业的荣枯和工艺水平,目前我国桥梁建设在质与量方面都引领了世界,因此地方政府可以不追求桥梁的“第一”“最高”。
C 【解析】A.“中国成为桥梁建设的国际领军国家之一”不合文意。原文为“成为沉管隧道的国际领军国家之一。”B.后两分句的逻辑关系与原文不符。原文为“不仅利于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好流动,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协同发展”,选项调换了递进关系中的前后分句顺序。D.强加因果,地方政府可以不追求桥梁“第一”、“最高”的原因是桥梁“应更注重科技含量、技术创新等内涵上的第一”。
20.目前应采用哪些措施,促进中国桥梁建设继续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6分)
参考示例:①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掌握核心科技。②重视桥梁科技内涵及技术创新。③加强桥梁安全度和耐久性研究。④加紧造桥机具的研究。⑤注重桥梁设计理念。⑥完善桥梁的自动监控和管理系统。【评分说明】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八、作文(70分)
21. .根据下面材料,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跟在别人后面,做不成自己;也有人说,跟在别人后面,可以少走弯路。
材料中的第一句话可以理解为生搬硬套、邯郸学步……,这样就丧失了自我。第二句话可以理解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这样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立意时可二选一,也可辩证思考。须注意的是,材料的核心是如何处理“别人”与“自己”的关系。写作时不限于写人,也可以写事物,如文化发展、城镇建设、国家定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