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建筑材料进场控制和质量检测

浅谈建筑材料进场控制和质量检测

来源:榕意旅游网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1 页

浅谈建筑材料进场控制和质量检测

【摘要】近几年来,建筑物倒塌、大桥跨塌及豆腐渣工程此起彼伏,有的在建设

过程中发生,有的已经投入生产使用后发生。给国家带来的损失和给人民带来的伤害都是难以估量的。严峻的现实情况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究其事故的主要原因,不合格材料在建筑中的使用占了相当的比例。建筑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从事建筑的人都知道,影响建筑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在施工中原材料是很关键的一环,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所处的环境和部位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为此,要求材料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性质。如果工程中使用的材料不合格,即使施工工艺再高,设备再精良,生产出的产品仍然是不合格的,为了确保工程项目安全、经济、美观和经久耐用,我们工程管理人员就要保证将具备相应的基本性质的材料用在工程上。所以,加强材料质量的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从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和建筑材料检测两方面就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材料 质量控制 检测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2 页

建筑工程的质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十分关键的环节。而建筑原材料的质量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原材料的质量是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与保障。因此,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必须根据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对建筑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试验、检测,并对其是否合格做出准确的判断,以免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建设中。

1影响建筑材料质量的因素

影响常用建筑材料质量因素不胜枚举,如:合同、人员、制度、程序、检查、验收等。从建筑工程施工实践中笔者感到,为了实现建筑材料质量的有效控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尤其须加强重视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控制和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以下两大因素: 1 .1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控制 1.1.1进场材料把关不严

承包商由于利益的驱动,不走正规的材料供货渠道,所进建材无品牌,无标识,不进行认真的自检、专检,建筑材料质量把关处于无控状态。 1.1.2建筑材料管理不善

建筑施工管理人员,不能正确地组织好各种材料的进场管理,建筑材料无计划供应。不同品种、规格的材料混合堆放,不设立材料标识。不具备防雨防水设施,使材料(如水泥、钢材)日晒雨淋变质、锈蚀,失去原有的性能。由于不规范管理,造成建材性能下降,影响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 1.1.3质检措施不到位

一些建筑施工企业认为只要能从正规渠道购进建材,建材生产的厂家、型号、规格等标注齐全,建材的质量就应该没有问题,就不对进厂材料进行质检。还有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不遵循抽检批量的相关规定,人为缩小抽检范围和样本数量,致使检测不能全面、真实、准确反映施工现场实际,达不到检测的目标。施工现场管理混乱,致使建筑材料检测不及时(如砼标准养护试块超期)、漏检(如水泥存放超三个月),使不合格的材料当作合格的材料使用,给建筑施工材料质量带来隐患。 1.1.4追求进度违反工序

一些施工项目追求进度,违反标准施工工序。比如:施工中钢筋焊接后未及时检测或不等检测结果出来就进行模板施工甚至进行混凝土浇筑。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如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3 页

预制大梁、混凝土普通砖),未到强度龄期,未经过检测就直接使用。这些违反工序,盲目施工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造成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 1.2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 1.2.1 试验检测项目不全

建筑材种类繁多,各种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根据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检测,其检验的项目也必须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的相关要求。建筑工程主要使用的材料有:水泥、钢筋、砂石料等等,比如水泥应该检测其安定性、强度、细度、凝结时间等;钢材应该检测其抗拉强度、冷弯及反复弯曲、焊接质量等;碎石主要检测其强度、级配、压碎值指标、含泥量、坚固性等;砂主要检测其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等;混凝土主要检测其抗压强度、和易性、塌落度等。 可是一些建筑企业或检测机构常常忽略国家标准规范规定的材料强制性必检项目。最常见的如:机械连接和钢筋焊接的工艺性能试验、混凝土(砂浆)外加剂或掺和料的原材试验。 1.2.2 材料的取样无代表性

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一般是在一批材料里随机抽取不同部位的规定数量的样品作为试样。取样的位置及方法也必须符合要求,不得特意为试验而做试样。比如在采取钢筋焊接试样时,严禁特意的制作试样。试样的数量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也有很大的影响,若数量太少、取样的方法及部位存在偏差,那么试验的误差也就大大的增加,有时候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1.2.3 试验误差

引起试验误差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试验的方法不正确、试验环境的温度及湿度的影响,人为因素等。尤其是试验操作人员不按照要求进行试验,其试验结果往往不仅仅是误差而是错误。比如有的试验人员在进行钢筋拉伸试验时,当钢筋出现缩颈时便停止了,而不是将钢筋拉断,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此得到的伸长率结果是错误的,该试验也是一次人为的失误。由于钢筋没有拉断,而得到的伸长率要远远低于实际值。其原因有可能是操作人员将钢筋拉伸试验与钢筋焊接拉伸试验混淆了,钢筋焊接质量检测不需要测伸长率,因此只需要钢筋出现缩颈就可以停止。 1.2.4 数据处理

有时候,同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数据离散性比较大,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该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比如进行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时,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4 页

若其中一个试件的强度值超过了平均值的10%,那么就应该剔除该数据,而直接将另外两个的强度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另外,混凝土及砂浆的抗压强度平均值都有各自的计算方法,而并非简单的将数据相加完事。计算得到的结果,尾数应该按照四舍五入单双法进位,其位数也必须满足要求。如果不能掌握好正确的数据处理试验方法,往往难于避免出现错误的结果判定。

2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和质量检测

认识到影响材料质量控制的两个主要因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和质量检测。

2.1建立完善材料进场的质量监控机制 2.1.1以建材法规条文为准绳,认准合格材料

国家对大部分建材的采购和使用都有文件规定,建筑施工单位采购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砌墙材料、石材等都应遵循相关规定,严格审核其生产合格资料。这些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器具、设备等不但必须具备质量合格证,其规格、型号以及其技术性能指标检测报告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如有必要还要实地考察其生产厂家的生产规模、销售业绩、产品质量认证、售后反映等情况,确保使用建材品质优良。 2.1.2严格进场检验,确保材料质量

当建筑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必须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监理工程师应该检查其规格、型号、性能指标、数量、产地、外观质量等是否与采购合同要求及样品一致,若有偏差,则要求返回。对于重要的材料、设备,需要特别关注的产品,应该派人到生产现场进行监督、控制。比如:采用商品混凝土,就必须派技术人员到商品砼厂内进行监督其生产过程,监督其是否按照配合比设计要求进行配料;检查其水泥、砂石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其搅拌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等,确保混凝土的拌合质量。但是,这也是施工单位比较容易忽视的,从而造成材料的质量得不到很好的控制,甚至对工程建设造成不利影响。对于经检查不合格的材料必须清理出现场,严禁将不合格材料用于建筑工程。 2.1.3进场材料按要求强制性检测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确保结构的安全性,根据设计及国家、行业规范要求以及地方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强制要求检测的项目做到不检漏。常规必检项目有:建筑材料的“五强两比”试验、水电材料的原材料检测、防水材料检测、瓷砖性能检测,铝合金门窗三性检测等,这些项目都是强制性要求必须检测的项目。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5 页

2.2严格检测程序,提高检测能力 2.2.1明确检材的各项指标要求

现场施工所采用的材料必须根据国家、地区及相关部门的检测规定来确定相应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指标。如配制混凝土的水泥,依相关规定应对其进行强度,用水量,稳定性以及凝结时间的检测;对于强度大于C35的混凝土应对其进行压碎指标项目测试;对于质地松软的混凝土骨料,应进行密度,颗粒含量以及坚固程度等检测;对于一些高分子的合成防水材料,应按《高分子防水材料》的有关规定对拉伸强度,透水性进行检测。 2.2.2严格材料的取样频率和取样方法

我国现行的建筑材料检测标准中对建筑材料取样的数量、方法以及频率均有规定。从事建筑材料检测的机构和人员,应遵循标准规范,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按照规定进行取样。认真履行检测工作职责,确保将建材检测的内容、批次、数量执行到位。如,水泥的质量检测,应将同一厂家、同一标号、同一生产时间、同一出厂编号的,总量不超过200T设为一个检测批。钢筋按同一牌号、炉号、规格,同一进场时间和交货状态,每60T设为一个检测批,少于60T也可设为一个检测批;用于墙体使用的混凝土和其它材质的小型空心砌块,根据同一生产工艺,相同强度和外观,每10000块设为一个检测批,不足10000块也按一个检测批确定;碎石、卵石、砂料按同一产地、规格、进场时间,每300-400m3设为一个检测批。对于同一批材料,检测人员要按照相关标准在不同部位随机抽取材料样品。取完样品后,要依照有关规定对样品进行正确的封样、流转、收样。 2.2.3降低材料检测的不利影响因素

1、加荷速度的影响

有研究表有,大多数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会因加荷速度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当加荷速度较快时,荷载的增加超出了材料的变形速度,此时检测所得的数据就会偏大,相应的,若加荷速度较慢时,检测所得的数据会偏小。以水泥为例,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天后进行抗压试验,结果发现其抗压强度随加荷速度的升高而变大。因此,若想得到较精确的检测数据,就必须按照材料标准及相关操作程序规定的加荷速度对材料进行试验,有条件的试验室可以配备恒加载的试验仪器。

2、 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建筑材料会随着温度及湿度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性能属性,因此,在养护及进行检测时必须保证材料在规定的温度及湿度下,如水泥胶砂强度在成型时就必须保证周围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6 页

环境温度在18℃—22℃之间,相对温度不少于50%。为得到标准的建筑材料性能,应严格将温度及湿度控制在标准规定范围内。

3、正确进行误差处理及数据修约

在检测过程中,往往由于工作人员的个人疏忽及材质、仪器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使得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必须提高试验人员的工作严谨性,准确作好试验,减少误差。检测数据的处理要依照《数值修约规则》来进行,按规定保留有效位数,尾上数字按照四舍六入五单双法进行取舍。

结束语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质量管理监控的重要环节。管好了建筑材料质量,建筑成品的质量就有了保障。因此,对于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必须进行检查、检测,确保其质量合格,规格型号、性能指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市场上的建筑材料产品种类繁多,各个生产厂家的实力参差不齐,建材市场缺乏严格的、规范的管理,从而导致很多的假冒伪劣产品大量的流入建材市场,这也给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带来的很大困难。但是,只要我们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查、检测,还是可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7 页

致 谢

本文是在指导老师邓家齐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到成文,字里行间均凝聚着老师的诸多心血。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开阔的视野和朴实正直的为人使学生受益匪浅。老师不仅在学业上严格要求学生,在生活上也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在论文的写作期间,老师更是言传身教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在此,谨向老师给予的关怀和爱护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本文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同班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与2010级土木工程漳平班各位同学结下的深厚友谊也将是我生命中一份宝贵的财富!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支持,正是他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始终如一的关心和支持,才使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最后,要感谢出席答辩会的各位专家,教授。感谢他们在百忙的工作中给予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勤政.浅议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措施.甘肃兰州.《科技风》.2013年第3期.

[2] 石建华.对把好建筑材料检验环节的分析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3] 曾超府.浅谈如何加强我国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J].经营管理者.2013年19期 [4] 许艳.试论建筑材料检测项目及其数据的准确性 [期刊论文].广东建材.201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