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ET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设计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整个教育和教育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育质量研究的核心。我校以前的学生评价是通过成长记录袋的形式进行的,所有信息都由人工记录的,维护和使用都不方便,还经常出错。因此研究开发一个适用于当前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系统就迫在眉睫。本文设计了一个学生综合评价系统,系统在开发技术上采用.NET Framework4.0的环境,使用SQL Server2008数据库,运用B/S技术将用户界面和后台数据进行了分离。该系统包括三大功能模块,信息获取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及统计分析模块。
标签:综合素质评价 .NET
一、系统设计背景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改革是近年来国家对于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举足轻重的措施,综合素质评价包含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公民素养、学习能力、非智力因素、运动健康、审美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考核评价。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仅凭量化考核是不够的,还应当借助科学理论和方法、手段对素质教育成果进行更为全面公正合理的评价与分析。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是件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很多领域的知识,尤其是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方面的知识,其中多有运用。将这些知识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推出一个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1]
全面、准确、公平、合理地评价每一位学生,是衡量一所初级中学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标志,也是为高中阶段输送一批高素质、爱学习、会学习的学生该做的前提工作。科技的进步催生了现代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方面。置身“互相网+”时代,各种信息的处理往往依赖于信息技术。在计算机诞生之前,大量信息的记录和维护完全依赖人工,不仅错误率高而且效率低下,如今,信息技术的应用席卷全球,在这一大背景下,计算机将人工取而代之,可以轻松地对大量信息进行处理和维护。
二、常用的评价方法
(一)测验法:测验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评价方法,在教育评价中,测验法主要用来收集学生的各种信息。
测验法是指用各种测量工具(教育、心理测验和其他量表)测定被评价对象的某些重要特性,从而收集到有关评价信息的方法。由于教育成效最终要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因此,测验法在教育评价中得到最广泛的运用。
(二)問卷法:问卷法也是教育评价中最常用的收集信息的方法之一,它的特点是效率高、进行定量分析方便快捷。问卷法一般用于对学校工作或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解,问卷法需要事先设计问卷,通过问卷了解被评价者的相关信
息,包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
(三)访谈法:访谈法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调查收集信息,它是根据事物拟定好的提纲通过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完成评价的过,较适合人数较少的场合,因为访谈一般都是一对一的访谈,访谈法对访谈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
(四)观察法:观察法也是教育评价中常用的一种收集资料的方法。无论是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还是评价学生,观察法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观察的基本含义是“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观察法是指评价者在一定时间内,对被评价对象进行仔细、全面的观察从而获取信息的一种方法,可采用轶事记录、行为描写、检核表、评定量表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三、系统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就是对拟采取的解决方案进行时间、人员、技术等方面的判断,明确是否能够解决问题,下面将从以下三种视角对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设计开发是基于面向对象ASP.NET编程语言、数据库技术,系统开发平台是.NET Framework 4,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8版本,应用服务器是Windows 2003 Server+IIS6.0。
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提出的系统要求以及各必备条件,目前实现这样一个系统是完全可能的,该系统技术先进、条件成熟、时间充裕,只需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明确各评价指标和系统功能即可。
(二)经济可行性分析
目前在中学信息技术校园的建立,投入了相当高的信息化办公设备,也拥有支持本系统的各种软硬件平台,因此没有额外的支出进行采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建成后,能帮助教师对学生有一个具体且全面的认识,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对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有很全面的分析,帮助教师管理好学生工作、学习情况、家庭状况等,能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等等,因此该评价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三)社会可行性分析
本系统是在中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下开发的,是通过对现有评价系统的学习了解,再结合综合评价的各个方面来进行开发的。
系统对用户的要求,除了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无需别的特殊能力,
管理员由学校的计算机网络维护老师担当并在前期进行相关培训,基本上满足此项工作的要求。
四、系统功能和架构
(一)系统功能分析
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化原则”,确定了建立一个由班主任评、教师评、家长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五位一体”的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包括班主任、综合实践教师、学生本人、同学、家长五种角色。不同的评价主体在整个评价系统中所占权重不同,对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将是综合各评价主体的评价后产生出来。本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员设置评价标准,其他人员通过系统进行评价,最后管理员通过统计得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成绩及体现综合素质的最佳评价指标,也可以通过关联分析得出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以达到指导教育教学和管理学生的目的。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三个,该系统UML用例图如图1所示。
1.管理员对评价指标进行设置及初始化指标。
2.班主任、综合实践教师、家长、本人、同学对自己进行评价。3.管理员对评价后的班级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并把相关指标反馈给各科老师,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
(二)系统架构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基于什么样的架构来设计系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般的信息处理系统可选择的平台模式大体上分为4种:主机终端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C/S(客户/服务器)模式和目前应用最广泛的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随着应用处理复杂程度的增加及技术支持力度的提高,前两种模式已被淘汰,目前广泛使用的是C/S模式和B/S模式。
B/S模式就是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的缩写,是网络快速发展后的一种全新的网络结构模式,其客户端就是浏览器应用软件。这种模式无须额外进行客户端的安装,并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和要求较高的运算集中到了服务器上,使得系统的开发、维护、使用和以前相比大大的简化。客户机在使用系统时只需安装一个浏览器软件就能代替客户端程序,服务器端安装各种数据库软件。客户机通过浏览器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这种模式大在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具有诸多优点[2]。
五、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
(一)系统应用模块的设计
系统管理模块是后台管理者的使用区域,除对机器正常的维护外,管理员还可以进行用户管理及综合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期间管理员须及时根据实际情况、相关机构及领导的要求做相应设定,同时,系统的维护和运行也是管理者的职责范围。具体模块如下:
系統管理登录验证模块
在本系统的登陆界面中,可以有多个身份验证选项可选。它们的功能类似,这里就以管理员登录页面为例进行详细描述。管理员登录时的身份验证要求管理者必须输入帐号和密码,系统要验证其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与管理员信息库中所备案的是否一致,以此保证管理员身份的合法,且只有注册过的管理员才能登录。验证模块流程图如图2所示:
(二)信息获取模块的功能结构设计
信息获取模块主要是评价主体在系统中完成对评价对象进行准确、公平、公正的评价后,并进行评价结果查询的过程。在实际评价时,评价主体首先登录进行身份验证并进入相应界面。信息获取模块功能结构图如图3所示。
(三)统计分析模块的设计
统计分析模块最主要的功能是统计分析评价结果,计算机将对评价结果进行深度分析,比较评价结果,最终将获取的信息传递给数据库,以便为最终的评价提供依据,不断提升评价系统的实效性。统计分析模块功能流程图如图4所示。
六、总结和展望
本文通过前期的一系列工作,完成了这套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设计。近年来,学校现有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在对我校学生管理情况实际调研后,先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再结合各部门的意见,设计出了这套系统。在此系统中,班主任、学生、辅导员、政教处等部门和人员都可以方便地在网上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彻底打破原有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
在设计过程中,一些问题还有待改进和提高,比如:对学生综合素质所包含的各方面进行评测的过程中,如何更加科学的设置各个方面的权重以及关联性,这些方面的影响是否和权重设置相匹配,这些还在找相关依据进行调整中。网络安全性方面:包括身份二次确认、系统数据的加密处理等其他功能还要进一步提高以不断完善系统。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发展,在后续开发和升级中对系统功能的完善和丰富是重点考虑的,这些都是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不断提高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龙建成.构建大学生全面素质模块化评价体系的研究[J].江苏高教,2009(3).
[2]姚晓乐,王宇坤.Web开发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116-1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