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物与人 2014年7月第7期 第27卷 总第319期 M dici &p op1 July 2014 Vo1 m 27 NO.7 3.3统计方法:kupperman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数值以X士s表示。 注:与治疗前比较-kP<0.05,-/ ̄-kP<0.01 121 3.4治疗结果:36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服用更年健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痊 4讨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中医学“经断前后诸证”范畴。祖国医学典籍对本病无单独 愈6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 ,服药前总积分为(28.91 ±13.22)分,服药后总积分为(10.76士9.41)分,服药前后各项症状kupperman评分 记载,但其症状多散见于“脏躁”“年老血崩”“年老经断复来…百合病”“郁证”“不寐” 比较及服药前后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服药后kupperman评分下降62. 等病症中。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就认识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 8 。症状改变结果见表1: 表1治疗前后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kupperman评分结果(三士s) 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七七之年(五十岁左右)肾气渐亏,天癸将竭,癸水衰少, 是一整体的阴气衰半与癸阴衰少将竭,自然出现阴虚现象。又因此期妇女历经经、 孕、产、乳,数伤于血,易处于“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状态,肾阴更见不足,阴虚则火 旺,火旺则阴更虚,表现出一系列阴虚火旺的症状。故本方以“滋阴降火”立法,宜常 养其阴,阴平阳秘,则水能制火。方中以熟地、地骨皮相配,滋阴养血与降火除热并 进,滋阴以治本,降火以治标,使阴固而水能制火,热清则耗阴无由,故合而为君;山药 益气养阴,健脾气,培癸水之上源,与熟地共收补肾治本之效。知母清热滋阴而不燥, 与黄柏共奏退虚热、制相火之效,共为臣药;白芍养血调经,酸枣仁养心安神,二者均 可敛阴止汗共为佐助;少佐淫羊藿以温养肾阳,正所谓“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阴 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炙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淫羊藿本身具 有提高免疫功能和类激素样作用,对改善卵巢功能和升高雌激素水平有一定作用。 全方既补肝肾之阴,又解虚火上炎之表,补而不躁,组方平和,标本兼顾,达到补肾养 阴降火、调补冲任之效,对改善和控制围绝经期综合征有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49.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IS].2009.3. [3]马宝璋.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O10:146. [4]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37. 炉甘石洗剂配制方法的改进与临床疗效观察 龙尚君 王彦生 张祥林 (甘肃省窑街煤电集团公司总医院药械部 甘肃 兰州 730080) 摘要:目的:研究改进对炉甘石洗剂配制方法。方法:主药包括:炉甘石、甘油、氧化锌、西黄蓍胶,配以欲改进的其他材料,通过对新方法制备炉甘石洗荆,并结合翻转次 数、沉降比、含量以度相关的临床疗效观察,相比较之后,对改进后的方法进行判定其可行性。结果:改进后的炉甘石洗荆,性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分散均匀,颗粒细腻,不 结块、不易沉降,易于临床涂布,且疗效曼佳。结论:在炉甘石洗荆中进行助悬剂添加后,其质量更加可靠、稳定,且适于大规模生产,并易于操作,方法改进后的制剂临床疗 效更佳。 关键词:炉甘石;配制;方法改进;西黄蓍胶;疗效 【中圈分类号JR9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21—01 目前,现代医院中极少有大型的研磨机械设备,而乳钵又不宜大量制备,只能采 取多次、小量的制备加工,形成一种耗时耗力、加工繁琐、浪费原材料,且不易冲洗等 问题。故此,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着重探讨对以往的炉甘石洗剂配制方法进行一些改 进,以增加制成品的稳定性,并使其制备过程简单化,在大量生产中易于操作。并将 方法改进前后所配制剂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炉甘石、氧化锌、甘油、西黄蓍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枸橼酸钠、蒸 馏水、药瓶 由以上结果显示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从表2看出,第一组在不同时间段的F值比第二组在不同时间段的F值最大。 由实验数据得出,工艺改进后配制的炉甘石洗剂比传统工艺配制的炉甘石洗剂稳定 性更佳。 2临床疗效观察,见表4 表4 临床疗效观察 1.2实验器具:天平、乳钵、药筛、配药桶、量筒、带塞试管、量杯、烧杯、玻璃棒等 1.3改进配制处方:新处方一:150g炉甘石,50g氧化锌,50ml羧甲基纤维素钠 (1 ),50ml甘油,蒸馏水最终加至1000ml。 新处方二:150g炉甘石,50g氧化锌,5On1l枸橼酸钠(1 ),50ml甘油,蒸馏水最 终加至1000ml。 新处方三:150g炉甘石,50g氧化锌,5Oral西黄蓍胶(1 ),50ml甘油,蒸馏水 最终加至1000ml。 实验结果表明:工艺改进后的炉甘石洗剂临床疗效略优于工艺改进前的炉甘石 洗剂。 1.4改进配制方法:首先,分别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枸橼酸钠,西黄蓍胶制成1 的溶液,无菌保存备用,用时取50ml。其次,将炉甘石、氧化锌充分研磨混合过6号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 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筛,放于乳钵中并加甘油及适量蒸馏水充分研磨20min,再加入不同处方所对应的稳 定剂,继续研磨10min,加入蒸馏水至1000ml后进行充分搅匀后,转入烧杯中,继而 3结果 通过测定沉降容积比F,分别对西黄蓍胶、枸橼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这三种稳 观祭小同稳楚剂F的沉降程度。 1.5沉降容积比F的测定,结果见表1 裹1 三种新工艺制成品在不同时间段的F值 定剂进行了对比性试验,以期对炉甘石洗剂配制方法进行良好的改进。在炉甘石洗 剂稳定性的三个新处方的差异比较中发现,枸橼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这两种稳定剂 虽然沉降程度表现也比较好,但稳定程度不佳。西黄蓍胶的稳定性表现最佳。也符 合优良混悬剂的质量标准,达到了微粒细腻、剂中分散均匀且不结块;微粒沉降缓慢, 即使沉降,经振摇之后也极易分散并呈均匀分布。这也说明,方法改进后,用西黄蓍 胶做为助悬剂,可以大大增加液体分散介质的黏稠度,从而降低药物微粒的沉降 1.6工艺改进前后混悬剂的稳定性的对比,见表2。 表2 工艺改进前后制成品在不同时间段的F值 率 ]。使制剂更稳定,且临床疗效更佳。 4讨论 氧化锌和炉甘石微粒,它们在水中带有负电荷,因同电相斥原理而不易相聚焦, 这也是一大有利因素。由于混悬微粒具有一定的动力学不稳定因素,常常在混悬液 长时间放置后,出现微粒下沉,形成致密且不易分散的硬块,导致无法倾出 ]。甘油 则在炉甘石洗剂中,起到了增加药剂的粘稠度及润湿、助悬作用,从而增加了其稳 定性。 参考文献 [1]刘慧,孙志强,王微.炉甘石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齐鲁药事,2010,29(8):489 490. [2]谢顶仁.复方炉石洗剂的制备工艺的改进[J1.中国药房,2008,19(7):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