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级 烟 叶 分 级 工
理论题库及模拟试卷
高级烟叶分级工理论题库
一、填空题
1、烟草种子萌发一般需要(4--5)天时间。
2、烟草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转化阶段对(光)的反应比较敏感。 3、由于烟草种子含有较多的油脂,萌发时需要良好的(水分和通气)条件。 4、烟草种子萌发除要求适宜的温度、氧气条件外,还要求适宜的(水分)条件。 5、苗期低温,一般引起大田烟株(早花)。
6、养分浓度过高,通常引起烟苗(中毒)现象。
7、烟草缺硼时,从幼叶开始颜色变为淡绿色,并扭曲,最后叶片(死亡)。 8、漂浮育苗防止盐害的有效办法是经常(喷淋苗盘)烟苗。
9、大于35℃的苗床温度持续时间较长,很容易出现(高温烧苗或热害)。 10、烤烟地膜覆盖栽培,当膜下表土温度超过(30)℃时就要揭膜。 11、强烈的光照,紫外线会造成烟苗(日灼)伤害。
12、一般情况下,烤烟地膜覆盖栽培的起垄高度比裸栽增加(5)cm以上。
13、感染烟草黑胫病菌的烟株,在颈部发病后期,剖开病胫,可见髓部干缩、褐色,呈(碟片状)。 14、在烟草大田生长后期,(湿)度是影响赤星病发病流行的最重要因素。 15、高温、(高湿)是青枯病流行的先决条件。
16、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的发病最适宜温度为(28℃----30℃),高于38℃或低于10℃则很少发病。 17、烟蚜有明显的(趋嫩性)、避光性,又具有假死性。 18、烤房墙体必须保湿保温防风防雨、(坚固耐用)。 19、烤房观察窗根据作用,可分为火管安全窗、(温湿度观察窗)和上层烟叶变化观察窗。 20、烤房房顶的形式有(起脊)和平顶两种。 21、烤房通风排湿系统包括(天窗)、地洞以及连接它们的房体三部分。 22、烟叶烘烤变黄期的技术要领是“稳住温度、(调整湿度)”,控制烧火,确保烟叶变黄变软。 23、烟叶烘烤的变黄期,升温速度(不宜过快)以防炕内上下棚之间温差过大。
24、烟叶烘烤定色期,在保持湿球温度(适宜且稳定)的前提下,主要靠干球温度的升高降低炕内湿度。 25、烘烤过程中,烟叶是变黄程度或(失水程度),两者有一个达不到标准,温度都不宜超过相应范围。 26、烟叶烘烤干筋期,干球温度不得超过(68℃),以防烤红和香气物质受损失。
27、当烟叶含水少,容易因过多失水而难以变黄时,变黄湿度应以38℃为基准适当(降低)。 28、鲜烟素质高,好烘烤的烟叶,叶片在变黄阶段,变黄程度应达到(充分变黄),转火之后的定色主要是提高内在与外观品质。
29、定色阶段升温过程,即使烟叶完成变黄,又要大量(脱水干燥)。
30、在定色阶段,对于营养发育好、素质高、耐烘烤的烟叶,湿球温度宜(较高)。 31、当烟叶干燥达到(大卷筒)时,温度方可超过54℃--55℃. 32、烤烟香气物质大部分在潮湿的(变黄期)和定色期产生的。
33、定色期在(54℃--55℃)温度范围内经历较长时间,有力于香气物质产生。 34、烘烤上部的烟叶,起点温度要相对(降低),在变黄期变黄程度要高。 35、烘烤下部的烟叶,起点温度要相对(提高),变黄期变黄程度宜低。
36、在香料烟调制技术上不完善的地方就是第一阶段(凋萎变黄)时间(偏长)。
1
37、根据香料为成熟度的新概念,在原有成熟度的基础上适当(提早采收)。 38、烟梗复烤后含水率为(11.0%—14.0%)。
39、打叶复烤工艺流程有切尖打叶复烤和(全叶)打叶复烤工艺流程两种。 40、复烤筛分工序的工艺任务是将打叶后叶片中小于(3.0mm2)的碎片筛分出来。 41、烟叶分级标准按其表达形式不同可分为【文字(文件)】标准和实物标准两种。 42、目前我国制定的烟叶分级标准有(烤烟分级标准)、白肋烟分级标准和香料烟分级标准。 43、现行烤烟分级标准颁布时间为(1992)年8月15日,全国全面实施时间为1996年。
44、现行香料烟国家标准发布时间为(2000)年1月24日,全国实施时间为2000年3月1日。 45、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46、烟叶质量包括外观质量、内在质量、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安全性和【使用(客户)】质量等六个方面。
47、判定烟叶外观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部位)、(颜色)、成熟度、身份、叶片结构、色度、油分、宽度、长度、残伤与破损等。
48、判定烟叶内在质量的因素有(香气)、杂气、刺激性、劲头、吃味浓度、余味等。 49、烟叶的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两大类。 50、钾氯比值以(4---10)为宜。 51、香料分级程序是先(分型)、(分组)再分级。
52、糖碱比是衡量烟叶吸味与刺激性的指标,烤烟该比值在(10)左右为好。 53、烤烟烟碱适宜含量为(1.5—3.5)%。 54、白肋烟烟碱适宜含量为(2—4)%。
55、香料烟总氮含量以(2—2.5)%为最适宜。
56、烤烟下部叶糖含量较低; 中部叶糖含量较高; 上部叶糖含量(居中)。 57、烤烟下部叶燃烧速度较快,上部叶燃烧速度(较慢)。
58、烟叶实物标样是以(实物样品)的形式对烟叶等级质量所作的统一技术规定。 59、烤烟基本色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 ,基本色由浅至深,(总糖)含量减少,总氮、不溶性 碱、蛋白质含量增加。
60、烤烟分级程序是先分组后(分级)。
61、烤烟柠檬黄至橘黄色,香气质由差变好,香气量增加,吸味增浓,劲头(增大)。 62、不同成熟度烟叶的物理性状不同,填充性(成熟叶)最强,未熟叶最差。 63、油分多的烟叶,弹性强,韧性好,吸湿性( 强 )。
64、烟叶实物标样的保存应避免照射,防止高温高湿,宜放在(阴凉干燥)处。 65、白肋烟随部位升高,填充能力降低,吸料率下降,阴燃速度(下降)。 66、白肋烟叶面一般中部叶(叶面平展),下部叶叶面皱,上部叶叶面皱缩。
67、白肋烟叶片结构与烟叶质量的关系表现为(稍疏松或疏松)的烟叶质量较高,密和松的烟叶质量较差。
68、白肋烟质量随颜色的变化规律为近红黄、红黄、浅红黄、(红棕、浅黄)依次降低。 69、白肋烟内在质量随部位升高, 性增大,劲头增大,香气:中上部叶(浓郁),下部较淡。 70、成熟的白肋烟色泽(饱满),香气量足,香气浓,吃味醇和。
71、白肋烟光泽与内在质量的关系表现为:中下部以(鲜明)者质量好,稍暗或暗质量较差。 72、香料烟总糖含量以(中部叶)最高,下部叶最低。 73、我国烟叶实物样品按其性质可分为(代表性样品)、界限样品和标准样品三种。 74、实物标样可分为(基准标样)和仿制标样两类。
75、基准标样是根据(文件标准)制定,经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烟叶标准标样分技术委员会审定后,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执行。
2
76、仿制标样是由各省、市、自治区各有关部门根据(基准标样)进行仿制,经省技术监督局批准执行。 77、基准标样一般(三)年更新一次,仿制样品一年更新一次。
78、标准样品规定某个等级(中等)质量的烟叶为主,包括符合该等级较好的和较差的烟叶,其数量大致相同。
79、烤烟标准样品每把(20--25)片。 80、白肋烟标准样品每把(15--20)片。
81、香料烟标准样品不扎把,但要求每个等级样品重量以(250--500)g为宜。 82、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
83、烤烟分级标准适用于初烤和(复烤)而未经发酵的扎把烤烟。
84、香料烟分级标准适用于正常生产的,经过(晾晒)和短期堆积醇化以及加工后的香料烟。 85、白肋烟分级标准适用于正常栽培、管理,经过晾制和(复烤)而未发酵的白肋烟。
86、集中产区(5000---10000)亩设置一个收购站,新烟区和偏僻地区应根据收购任务大小合理设置。 87、烟叶收购站从总体布局上应符合三区分离的原则,即(生活区)、工作区和货场区应自成单元。 88、白肋烟分级程序是先分组后(分级)。
89、烤烟收购检验等级合格率要求在(85%)以上。 90、香料烟工商交换现场检验抽样数量在100件以内者抽取(10---20)样件,超出100件的部分抽取5—10%的样件。
91、白肋烟收购检验等级合格率要求在85%以上,工商交接检验等级合格率要求在(80%)以上。 92、烟叶检验按烟叶商品流通过程,可分为收购检验、(工商交接)检验和对外贸易检验等。 93、烤烟[白肋烟]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品质、水分、(沙土率、熄火烟)等。 94、烤烟工商交接现场检验抽样数量,验收数量在100件以内的抽查(10--20)%,每增加100件抽取5—10%样件。 95、白肋烟工商交接现场检验抽样数量,验收数量在100件以内的抽查10%,每增加100件抽取(5—10)件。
96、烟叶抽样时,每件自中心向四周抽取5—7处,每件(3--5)kg或30—50把,必要时可酌情增加取样比例。
97、收购站工作区包括(收购棚(看烟棚))、散烟库、打包库、微机结算室等。 98、香料烟成件取样,每件自中心向四周抽检,抽样数量(3--5)kg。
99、烟叶室内检验环境要求为常温、相对湿度(60--80)%,并避免在阳光直射的条件下进行。 100、烟叶调拨(准运证)和供需合同是合法烟叶调拨和运输的一种文字证明。 101、烟叶调出方不能按合同交货的,应当向调入方偿付(违约金)。 102、烟叶养护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 103、烟叶储存业务主要包括烟叶入库业务、烟叶合理堆垛、(烟叶储存)、烟叶在库养护、烟叶出库业务等。
104、造成烟叶商品霉变的霉菌主要是(曲霉)和青霉。 105、为害烟叶的烟仓害虫主要有(烟草甲)、烟草粉螟、大谷盗等。 106、烟叶是一种怕潮、怕干、怕热、怕压、易霉变、(易虫蛀)的商品。 107、烟叶流通过程大体上包括购进、销售、运输与(储存)四个基本环节。
108、烟叶(仓储养护)是烟草仓储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保证烟叶在储存期间的质量安全和维护其价值的重要手段。
109、烟草专卖品中卷烟、雪茄烟、烟丝、(复烤烟叶)统称烟草制品。
110、烟草专卖许可证分为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烟草专卖批发企业许可证、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许可证四类。
111、经济合同的订立,一般包括(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3
二、选择题
1、漂浮育苗发生盐害,通常是由于盐分在基质(A )部积累。 A、上 B、下 C、中 D、上、中、下 2、烟草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膨胀阶段( D )
A、需要吸水达种子重量的60%--80% B、需要吸水达种子重量的65%-70% C、需要吸水达种子重量的6%--8% D、需要吸水达种子重量的31%--32% 3、烟草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条件是( D )
A、供应养料 B、提供光照 C、机械处理 D、吸收水分 4、( A )条件,对烟草种子萌发最为有利。 A、变温 B、恒温 C、低温 D、高温 5、在苗床期出现低温,通常引起( A )
A、移栽后早花 B、移栽后底烘 C、烟苗停止生长 D、烟苗死亡 6、苗期光照不足,苗床出现( D )现象
A、早花 B、烟苗死亡 C、停止生长 D、发黄 7、在( B )情况下,水床里的烟苗易发生盐害。
A、高温、高湿 B、高温、低湿 C 、高温 D、高湿 8、苗床期( A ),一般会造成烟苗畸形。
A、营养元素过多 B、营养元素过少 C、水分过多 D、水分过少 9、烤烟大田“脱肥”,一般是由于( A )营养不足引起的。 A、氮素 B、磷素 C、钾素 D、微量元素
10、产生“黑暴烟”的原因一般是施用( D )肥过多。 A、氮、磷、钾 B、磷 C、钾 D、氮 11、烟草缺钼时,叶片( D )。
A、枯焦 B、卷曲 C、白化 D、小而厚 12、烟草缺硼时,( B )。
A、无明显症状 B、嫩叶先表现缺素症状 C、老叶先表现缺素症状 D、推迟成熟 13、烟草缺锰,( A )。
A、有枯死斑 B、无枯死斑 C、烟株萎焉 D、整个叶片失绿 14、烟草缺铜,( D )。
A、有枯死斑 B、有缺绿现象 C、有黄化现象 D、表现为永久性萎焉
15、无灌溉条件的旱作物,在采取保持土壤水分措施的前提下,施氮素要求( A )。 A、充足 B、适当减少 C、增加1/3 D、减少1/3
16、在烟草苗床的( A )期,即使短期缺水,也会给幼苗生长带来极大危害,甚至造成烟苗死亡。 A、出苗至十字 B、十字至生根 C、生根至成苗 D、出苗至成苗 17、钾素营养不良,生产出来的烟叶最明显的问题是( A )
A、燃烧性差 B、燃烧性好 C、蛋白质多 D、碳水化合物多 18、在北方地区,烤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主要作用是( D )
A、消除杂草危害 B、避免病虫危害 C、减少施肥量 D、增温保墒 19、烟苗健壮生长,需要的温度条件是( A )
A、地下较高、地上略低 B、地上较高、地下略低 C、较高的温度 D、最适宜的温度 20、烤烟地膜覆盖栽培,掌握最佳盖膜时机的原则是( D ) A、寒冷地区移栽后盖膜 B、温暖地区提前盖膜 C、多雨地区移栽时盖膜 D、干旱地区趁墒盖膜
4
21、烟草地膜覆盖栽培遇到特殊情况应提前揭膜,无须提前的情况是( D ) A、严重干旱 B、严重脱肥 C、壤高温 D、降雨过大 22、苗床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种子( C )
A、不能萌发 B、只要能萌发,就不影响生长 C、萌发而不能正常生长 D、不能正常萌发而能正常生长
23、一般情况下,烟草种子没有适宜的( B )条件,也可萌发。 A、水分 B、光照 C、温度 D、通气
24、烟草黑胫病发生的早晚、轻重,取决于( D )的相互作用。
A寄主植物 B、寄主植物、病菌 C、病菌、环境条件 D、寄主植物、病菌、环境条件 25、烟草青枯病菌在( C )越冬,因此,连作田发病重。 A、肥料中 B、种子上 C、土壤中 D、病残体上
26、烟草黑胫病危害严重的地区,如以保护为主或在零星发病时,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A )倍液喷雾预防,每20—25天喷药一次。
A、700—1000 B、400-500 C、500-700 D、400—1000
27、烟草黑胫病危害严重的地区,如以治疗为主时,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C )倍液进行喷雾,每7—10天喷药一次,共2—3次。
A、700—1000 B、400-500 C、500-700 D、400—1000
28、烟草赤星病菌侵染叶片时,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圆形,病斑周围有( D ) A、黑色晕圈 B、褐色晕圈 C、灰色晕圈 D、黄色晕圈 29、防治烟草赤星病的药剂很多,从已报道的情况看,( A )等药剂,防治效果最好。 A、菌核净 B、氧化乐果 C、多菌灵 D、托布津
30、烟草野火病的病斑扩展速度与田间施肥量的关系密切,在一定的施肥量范围内,随(C) A、P肥施用量的增加 B 、P肥施用量的减少 C、N肥施用量的增加 D 、N肥施用量的减少
31、烟青虫的化学防治,受各地生态条件及烟叶产值等方面的影响。一般认为,幼虫达到 ( A )头/百株时,进行药剂防治。
A、15---30 B、10—15 C、10---20 D、30---40 32、下列因素中,( C )对烟草根结线虫的活动影响最大。 A、光照 B、土壤通气性 C、温度 D、湿度 33、烟蚜对橘黄色有正趋性,对( D )有负趋性。 A、黑色 B、红色 C、灰色 D、银灰色 34、150竿烤房的天窗面积为( B )㎡
A、0.11 B、0.27 C、0.72 D、0.48 35、400竿烤房的天窗面积为( C )㎡
A、0.11 B、0.27 C、0.72 D、0.48 36、150竿烤房的地洞面积不少于( B )㎡ A、0.11 B、0.27 C、0.72 D、0.48 37、400竿烤房的地洞面积不少于( D )㎡ A、0.11 B、0.27 C、0.72 D、0.48 38、烤房天窗口比房脊高( C )cm以上。 A、20 B、30 C、50 D、70 39、烤房观察窗一般要设( C )个。
A、1 B、2 C、3 D、4
40、营养水平高,发育良好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变黄特性表现为( D )。
5
A、通身变黄 B、点片变黄 C、叶基先黄 D、叶尖、叶缘先黄 41、营养发育水平较低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变黄特性表现为( A )。 A、通身变黄 B、点片变黄 C、叶把先黄 D、叶尖、叶缘先黄
42、氮素营养过剩、叶片较厚的烟叶,在烘烤中表现变黄慢,常出现( D )现象。 A、烤糟 B、烤红 C、蒸片 D、烤青 43、含水量小的烟叶,叶组织结构紧密,烘烤时变黄( A ) A、慢 B、较快 C、快 D、最快
44、上部烟叶,内含物质充实,由此形成它变黄( C ),变黄后不易变黑特点。 A、最快 B、较快 C、慢 D、快 45、中部烟叶变黄脱水( D ),易烘烤。
A、最慢 B、慢 C、较快 D、适中
46、下二棚烟叶在烘烤中表现为通身变黄,脱水( B ) A、容易 B、困难 C、较容易 D、最容易 47、返青烟变黄困难,脱水( C )
A、容易 B、较容易 C、困难 D、最容易 48、含水量大的烟叶,内含物质( A ),变黄快。 A、不充实 B、充实 C、较充实 D、最充实 49、黑暴烟,在烘烤时变黄( D ),脱水慢。 A、快 B、较快 C、最快 D、慢 50、一般情况下,烟叶变黄的规律是( C )
A、叶基部先变黄 B、叶脉先变黄 C、叶尖部先变黄 D、支脉先变黄 51、顶叶叶片厚,其变黄速度表现为( C )。
A、叶背面比正面快 B、叶正面背面一样快 C、叶正面比叶背面快 D、没有规律 52、脚叶叶片较薄,变黄特征表现为( A )
A、通身变黄 B、斑块变黄 C、叶尖先黄 D、叶基先黄 53、从变黄期转入定色期,营养水平高时,变黄程度宜( B )。 A、低 B、高 C、无法确定 D、其它
54、从变黄期转入定色期,营养水平低时,变黄程度宜( A )。 A、低 B、高 C、无法确定 D、其它
55、在烘烤过程中,烟叶变化未达到黄筋黄片小卷筒,干球温度不能超过( C )℃。 A、38 B、45 C、50 D、60
56、烟叶烘烤的定色期结束,烟叶干燥程度达( D ) A、凋萎发软 B、软打筒 C、小卷筒 D、大卷筒
57、在烘烤干筋期,干球温度高,超过69℃,易导致( C ) A、烤青 B、挂灰 C、烤红 D、洇筋
58、在烘烤的干筋期,湿球温度过高,超过43℃,易导致( C ) A、烤青 B、挂灰 C、烤红 D、洇筋洇片
59、在烘烤过程中,对于叶片薄、颜色淡、含水多的烟叶应在38℃的基准温度上适当( A )变黄温度。 A、调高 B、调低 C、无法控制 D、其它
60、在烘烤过程中,对于叶片厚、含水少的烟叶,在38℃的基准温度上适当(B)变黄温度。 A、调高 B、调低 C、无法控制 D、其它
61、在烘烤过程中,若鲜烟素质高,干湿差在基准确2℃的基础上,可适当( B )。 A、增大 B、缩小 C、不变 D、其它
62、在烘烤中,对鲜烟素质差,较难烘烤的烟叶,在变黄阶段的变黄程度宜( B )。
6
A、大 B、小 C、无法确定 D、其它
63、白肋烟晾制过程中,高温低湿将导致烟叶( C )。 A、颜色变深 B、颜色变浅 C、青色 D、褐色
64、白肋烟晾制过程中,低温低湿下烟叶干燥速度慢,通常使烟叶外观(A ),质量下降。 A、缺乏光泽 B、产生青色 C、产生花斑叶片 D、呈淡黄色 65、烤烟产生香气主要是在( C )这个温度阶段。
A、45℃—46℃ B、48℃—50℃ C、50℃—54℃ D、54℃—60℃ 66、在烘烤的干筋期,( A ),时间越长,香气散失的越多。 A、温度越高 B、温度越低 C、湿度越高 D、湿度越低 67、含水量小的烟叶烘烤时,干球湿度宜( B ),升温速度宜慢。 A、快 B、较低 C、较快 D、最快 68、含水量小的烟叶烘烤时,湿球湿度宜( C ),烟叶变化程度宜大。 A、低 B、较低 C、高 D、最低
69、含水量大的烟叶烘烤的变黄阶段,干湿性宜大,目的是促进烟叶( D )。 A、变黄 B、干筋 C、保湿变黄 D、失水变软 70、含水量大的烟叶,在烘烤时变黄程度应该( A ),干燥程度应高一些。 A、低 B、高 C、基本全黄 D、黄筋黄片
71、含水量小的烟叶在烘烤转火时的变黄程度宜高,干燥程度应达到( A ) A、叶片发软 B、干筋 C、叶片小卷筒 D、叶片大卷筒 72、烤烟的中部烟变黄温度以( B )℃左右稳温变黄为宜。 A、34 B、38 C、40 D、42
73、烟叶预回潮工序要求原烟预回潮含水率为( B )%。 A、16-18 B、17-19 C、11-13 D、18-20
74、切尖后叶尖含>1.5mm烟梗不宜大于( B )%。 A、1.0 B、1.5 C、2.0 D、2.5
75、叶片经过复烤后,上中等级烟叶含水率为( C )%。 A、11-13 B、12—13 C、11.5—12.5 D、13-15 76、切尖解把工序要求解把率应大于( C )%。 A、60 B、70 C、80 D、90
77、我国现行烤烟分级标准全国统一实施时间为( C )年。 A、1992 B、1994 C、1996 D、1991 78、下列烟叶质量因素中属于外观质量的是( A )。
A、部位、颜色 B、香气、杂气 C、油分、刺激性 D、色度、余味 79、下列烤烟颜色中质量最好的是( B )。 A、正黄 B、金黄 C、红棕 D、褐色 80、烤烟烟碱含量适宜范围是( B )%。
A、1.5—5 B、1.5—3.5 C、2.5—3.5 D、3—5 81、烤烟糖含量的适宜值为( D )%。
A、20 B、10 C、25 D、15
82、与烟叶劲头大小关系密切的化学成分是( D )。 A、糖 B、蛋白质 C、淀粉 D、烟碱 83、对烟叶燃烧不利的化学成分是( B )。 A、钾 B、氯 C、钙 D、镁 84、烤烟烟叶钾与氯的适宜比值为( D )。
7
A、小于1 B、大于10 C、1—10 D、4—10 85、燃烧速度最快的是( C )部位烟叶。
A、上 B、中 C、下 D、上二棚 86、烤烟填充能力最强是( A )部位烟叶。 A、下部 B、中部 C、上部 D、顶部 87、烤烟吸味浓度最浓的是( B )部位烟叶。 A、下二棚 B、上部 C、脚叶 D、上二棚 88、下列烤烟颜色中,烟碱含量最低的是( A ). A、正黄 B、浅红棕 C、深黄 D、金黄 89、下列烤烟组别中糖含量最高的为( C )。 A、XL B、BR C、CF D、BF 90、下列烤烟组别中烟碱含量最高的是( A )。 A、BR B、BL C、S D、XF 91、衡量烤烟质量的中心因素是( B )。
A、色度 B、成熟度 C、油分 D、残伤 92、下列烤烟组别中质量最好的是( C )。 A、XV B、GY C、CF D、S
93、下列烤烟成熟度档次中质量最差的是( B )。 A、完熟 B、欠熟 C、尚熟 D、成熟 94、下列烤烟油分档次中质量最好的是( A )。
A、多 B、有 C、少 D、稍有 95、下列烤烟叶片结构档次中质量最好的是( A )。 A、疏松 B、尚疏松 C、紧密 D、稍密 96、下列烤烟身份档次中质量最好的是( D )。 A、薄 B、厚 C、稍薄 D、中等 97、下列烤烟色度档次中质量最差的是( D )。 A、强 B、中 C、弱 D、淡 98、下列烤烟叶片结构疏松的烟叶是( D )。
A、S B、BV C、BR D 、CL 99、下列烤烟成熟度中质量最好的是( C )。
A、欠熟 B、尚熟 C、成熟 D、假熟 100、烟叶种植集中产区每( C )亩设置一个收购站。 A、3000 B、2000 C、5000—10000 D、1000 101、烟叶检验的主要内容是( A )。
A、品质、水分、沙土率、熄火率 B、品质、水分 C、水分、沙土率 D、熄火率、水分 102、烟叶片结构档次中质量最差的是( D )。
A、稍密 B、尚疏松 C、疏松 D、紧密 103、烤烟分级程序是( A ).
A、先分主组、副组,再分级 B、不分组,只分级 C、部位分组,再分级 D、颜色分组,再分级 104、烤烟糖与蛋白质的适宜比值为( C )。
A、小于2 B、大于2 C、2—2.5 D、大于2.5 105、烤烟焦油与烟碱的适宜比值为( C )。
8
A、小于10 B、大于15 C、10左右 D、20 106、烤烟熄火烟叶的阴燃时间( A )。
A、小于2秒 B、小于1秒 C、2秒以上 D、小于3秒 107、下列白肋烟身份档次中,质量最好的是( C )。 A、薄 B、稍薄 C、适中 D、稍厚 108、下列白肋烟颜色中质量最好的是( B )。
A、红棕 B、近红黄 C、浅黄 D、浅红黄 109、下列白肋烟叶片结构档次中质量最好的是( D )。 A、松 B、密 C、稍密 D、稍疏松 110、下列白肋烟光泽档次中质量最差的是( C )
A、鲜明 B、稍暗 C、较暗 D、尚鲜明 111、下列白肋烟叶面档次中质量最差的是( A )
A、皱缩 B、皱 C、平展 D、微皱 112、下列香料烟部位中质量最好的是( A )。
A、顶叶 B、腰叶 C、下二棚 D、上二棚 113、下列香料烟部位中质量最差的是( A )。
A、褐色 B、金黄 C、橘黄 D、红棕 114、下列香料烟光泽档次中质量最好的是( A )。
A、鲜明 B、尚鲜明 C、较暗 D、暗 115、下列香料烟叶片结构档次中质量最好的是( D )。
A、疏松 B、较疏松 C、稍细致 D、细致 116、下列香料烟身份档次中质量最差的是( A )
A、薄 B、厚 C、稍厚 D、中等 117、白肋烟分级程序是( C )。
A、部位颜色分组,再分级 B、不分组,只分级 C、部位分组,再分级 D、颜色分组,再分级 118、香料烟分级程序是( C )。
A、分型、分级 B、不分组,只分级 C、分型、分组、分级 D、分组、分级 119、加拿大烤烟共划分( A )个等级。
A、79 B、42 C、153 D、48 120、美国白肋烟共划分( B )个等级。
A、100 B、110 C、153 D、70 121、巴西烤烟共划分( A )个等级。
A、48 B、42 C、45 D、78 122、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规定为( B )%以上。
A、80 B、85 C、90 D、95 123、烟叶工商交接等级合格率规定为( C )%以上。
A、85 B、90 C、80 D、100
124、烤烟[白肋烟]烟叶工商交接现场检验抽样数量规定为每件( A )把。 A、30—50 B、50—100 C、10—20 D、20—30 125、烤烟烟叶工商交接验收数量在100件以内者抽查( C )%。 A、20 B、15 C、10—20 D、25 126、香料烟交接验收数量在100件以内者抽查( A )%。
9
A、10—20 B、5—10 C、10 D、10—15 127、香料烟室内品质检验抽样数量为( B )kg。
A、4 B、5 C、3—5 D、3 128、烤烟实物标样每把叶片数量规定为( C )片。
A、15—20 B、20—30 C、20—25 D、25—30 129、白肋烟实物标样每把叶片数量规定为( D )片。
A、15—30 B、25—30 C、20—25 D、15—20 130、香料烟实物标样每个等级样品重量规定为( B )g。 A、100 B、250—5000 C、200 D、150 131、基准标样保存时间为( C )年。
A、一 B、二 C、三 D、四 132、仿制标样保存时间为( A )年。
A、一 B、二 C、三 D、无规定 133、下列因素中属于烟叶物理特性的是( A )。
A、燃烧性 B、长度 C、刺激性 D、成熟度 134、与烟碱含量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B )。
A、香气 B、劲头 C、余味 D、吃味 135、与吸烟安全性最密切的化学成分是( C )
A、蛋白质 B、灰分 C、焦油 D、总氮 136、美国烤烟共划分为( B )个级。
A、48 B、153 C、79 D、110 137、下列对烤烟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下部烟较薄,劲头较大 B、下部叶颜色较淡,燃烧性较强 C、下部叶香气较少,填充性较差 D、下部叶身份适中,叶面平坦 138、下列对烤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中部叶身份中等、多橘黄色 B、中部叶糖含量高于下部,烟碱含量适中 C、中部叶的弹性好,填充能力强 D、中部叶结构疏松,吸湿性强 139、下列对烤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上部叶较厚,颜色较深 B、上部叶烟碱含量高,劲头大
C、上部叶吸湿性较低,燃烧慢 D、上部叶糖含量高于中部,低于下部。 140、对香料烟下部叶化学成分描述正确的是( C )。
A、烟碱含量高 B、烟碱含量低 C、糖和烟碱含量低 D、糖和烟碱含量高 141、对香料烟上部烟质量描述正确的是( A )。
A、香气质好,杂气少 B、香气质较差,杂气较大 C、刺激性和杂气大 D、香气质差,劲头小 142、烟叶室内检验环境条件要求为( B )。
A、常温,相对湿度80—90% B、常温,相对湿度60—80%
C、室温,25 ℃以上,相对湿度50—60% D、室温,20--25 ℃,相对湿度40—50% 143、烟叶实物标样最好的保存方法是( B )。
A、塑料袋 B、冷藏 C、纸箱 D、牛皮纸包装 144、烤烟基本色由浅至深,烟叶变化规律是( A )。
A、由浅至深,总氮含量增加 B、由浅至深,烟碱含量减少 C、由浅至深,蛋白质含量增多 D、由浅至深,糖含量增多 145、烟叶检验按流通环节可分为( B )检验。
10
A、收购、工商交接 B、收购、工商交接、对外贸易 C、室内、室外 D、收购、对外贸易 146、白肋烟部位自下而上,烟叶质量变化规律是( A )。 A、烟碱含量增加,劲头增大 B、刺激性减小 C、填充能力增强 D、阴燃速度升高 147、优质白肋烟的烟碱含量范围为( A )%。
A、2.0—4.0 B、1.5—2.5 C、1.0—4.0 D、1.0—3.0 148、优质白肋烟的氯含量要求为小于( A )%。
A、1.0 B、2.0 C、1.5 D、2.5 149、香料烟的总氮含量以( B )%较合适。
A、1.0—2.0 B、2.0—2.5 C、3.5—4.0 D、2.5—3.5 150、烤烟烟叶含梗率一般为( D )%左右。
A、20 B、30 C、15 D、25
151、下列关于提高烟叶安全性措施的说法是农业技术方面措施的是( D )。 A、发展低焦油卷烟 B、发展混合型卷烟
C、制造新型滤嘴卷烟 D、烟田使用高效低毒农药 152、烟叶分级标准按其表达形式可分为( A )标准。
A、文件和实物 B、强制性和推荐性 C、公开和内部 D、正式和试行 153、现行烤烟分级标准设有( B )个级。
A、40 B、42 C、35 D、48 154、现行香料烟分级标准分( B )。
A、A型和B型 B、B型和S型 C、B型和K型 D、A型和K型 155、现行香料烟分级标准设有( B )个级。
A、8 B、10 C、5 D、15 156、下列说法不是烟叶分级标准制定原则的是( D )。
A、适应工业生产,保证工业产品质量 B、繁简适度,便于检验
C、借鉴国际先进烟叶分级标准 D、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的一致性 157、( C )级以上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A、省 B、市 C、县 D、国家 158、一般情况下烤烟以( D )部位质量最好。
A、脚叶 B、顶叶 C、下二棚 D、腰叶、上二棚 159、( C )是判断烟叶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烟叶质量的中心。 A、叶片结构 B、油分 C、成熟度 D、部位 160、香料烟以( C )为好。
A、正黄、淡黄 B、浅棕、红棕 C、橘黄、金黄、深黄 D、近红黄、红黄 161、烤烟灰分含量以( B )%为好。
A、20、 B、15 C、30 D、5 162、下列矿质元素中对烟叶燃烧有利的是( D )。
A、氯 B、硫 C、磷 D、钾 163、下列矿质元素中对烟叶燃烧不利的是( A )。
A、氯 B、钙 C、镁 D、钾 164、烤烟分级标准适用于( C )的扎把烤烟。
A、初烤 B、任何 C、初烤和复烤后未经发酵 D、复烤 165、烤烟的生理强度主要决定于( C )。
11
A、蛋白质 B、总氮 C、烟碱 D、单糖 166、下列杂气中属于持久型杂气的是( D )。
A、青杂气 B、生杂气 C、木质气 D、地方性杂气 167、烤烟蛋白质含量应在( B )%之间。
A、4—6 B、7—9 C、8—10 D、1—2 168、烤烟糖蛋比在( B )范围内比较适宜。
A、1—2 B、2—2.5 C、3—4 D、2—4 169、烟叶的客户质量是以烟叶的( D )为基础的。
A、内在质量 B、外观质量 C、化学成分 D、可用性 170、现行香料烟分级国标颁发于( D )年。
A、1996 B、1998 C、1991 D、2000 171、下列关于烤烟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橘黄烟叶最佳 B、柠檬黄、红棕色烟叶比橘黄烟叶质量差
C、由柠檬黄色至橘黄色,香气质由差变好 D、由橘黄色至红棕色,随着颜色加深,香气质变好 172、填充性以( A )叶为最强。
A、成熟 B、尚熟 C、欠熟 D、假熟 173、下列关于烤烟烟叶长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叶片长的烟叶生长发育良好 B、叶片短的烟叶生长发育良好 C、叶片长则出丝率低 D、叶片长的烟叶结构紧密 174、白肋烟的( C )以中部最大,下部最小。
A、填充性 B、单位面积重 C、耐破度 D、阴燃性
175、下列关于白肋烟成熟度与质量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成熟的烟叶色泽饱满 B、成熟的烟叶香气量大 C、成熟的烟叶燃烧性强 D、成熟的烟叶填充性弱
176、下列关于白肋烟叶片结构与质量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叶片结构松的烟叶质量尚好 B、稍密的烟叶有不同程度的杂气 C、稍疏松和3的烟叶质量较高 D、密和松的烟叶质量较高 177、我国白肋烟标准中规定最长叶为( C )cm。 A、45 B、8 C、48 D、50.8 178、下列关于香料烟厚度与质量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较厚的香料烟刺激性小 B、较厚的香料烟杂气大
C、较厚的香料烟香味淡 D、较厚的香料烟化学成分不协调 179、下列关于香料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以深黄质量最好,从深黄至淡黄,从深黄至棕黄,质量有变低趋势
B、顶叶质量为好 C、较厚的香料烟刺激性小 D、吸湿性以中部最小,下部最大 180、GB2635—1992《烤烟》自实施以来,已经过( B )次修订。 A、1 B、2 C、3 D、4 181、下列关于烟叶燃烧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钾有利于烟叶的燃烧 B、氯有利于烟叶的燃烧
C、以中等速度燃烧较为理想 D、阴燃值在2秒以上者,烟叶不熄火 182、下列关于烟叶香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中下部叶偏浓香,上部叶偏清香 B、香气质以上部叶为最好 C、香气量以中部和上二棚最足 D、中部越靠下香气量越大 183、由橘黄至红棕色,随着颜色的加深,( C )。
12
A、香气质变好 B、香气量变足 C、杂气增大 D、刺激性变小 184、成熟度差的烟叶表现为( C )。
A、香气质好 B、香气量足 C、刺激性较大 D、杂气较轻 185、油分少的烟叶( A )。
A、刺激性较大 B、杂气较小 C、香气量足 D、香气质好 186、白肋烟的( D ),中部最大,下部最小。
A、填充性 B、阴燃性 C、单位面积重 D、含梗率 187、下列关于白肋烟叶面与质量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上部叶叶面平展 B、中部叶叶面平展 C、下部叶叶面平展 D、皱缩的烟叶燃烧性好 188、香料烟烟碱的变化规律为( A )。
A、上部最高,中部次之,下部最低 B、中部最高,上部次之,下部最低 C、上部最高,下部次之,中部最低 D、中部最高,下部次之,上部最低 189、下列关于香料烟叶片完整度与质量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叶片完整度低的烟叶破损率低 B、叶片完整度低的烟叶破损率高 C、叶片完整度低的烟叶成丝率高 D、以上描述均不正确 190、下列关于香料烟杂色与残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带杂色的烟叶香气质差,香气量少 B、带杂色的烟叶杂气大,刺激性大 C、随杂色面积加大,残伤程度加重,烟叶质量下降 D、杂色对香料烟质量无明显影响 191、下列关于烟叶实物样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实物标样是执行文字标准的辅助手段
B、实物样品按其性质可分为代表性样品、界限样品、标准样品
C、基准标样一般每三年更换一次 D、仿制标样一般每三年更换一次 192、基准标样由( A )技术监督局批准执行。
A、国家 B、省 C、市 D、县 193、对仿制标样有争议时,应以( B )为依据。
A、代表性样品 B、基准标样 C、界限标样 D、标准样品 194、现行烤烟分级标准颁布于( C )年。
A、2000 B、1996 C、1992 D、1998 195、现行白肋烟分级国标颁布于( B )年。
A、2000 B、1998 C、1987 D、1981 196、( D )是用户购买烟叶的真正标准。
A、内在质量 B、外在质量 C、化学成分 D、客户质量 197、白肋烟部位自下而上,( A )。
A、烟碱含量提高 B、总氮降低 C、蛋白质降低 D、总挥发碱降低 198、下列关于烤烟油分与质量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油分多,弹性强,韧性好 B、油分多的烟叶,施木克值较小 C、油分少的烟叶,手感油润 D、油分多的烟叶,糖含量低 199、省际间烟叶调拨准运证的办理权限一律收归( B )。 A、中国烟草总公司 B、省级烟草公司 C、市级烟草分公司 D、县级烟草支公司
200、调入方对调入的烟叶全部过磅后,其净重与原发重量相比,缺少或溢余数量一般不超过( A )%,按原发重量计算。
A、1 B、2 C、3 D、4
13
201根据送货制的要求,在烟叶运至车站前的一切责任,由( D )。 A、调入方 B、调出方 C、承运部门 D、调出方和承运部门
202、烟叶供需合同的签订必须以计划指标或总公司开出的烟叶( C )为依据。 A出库单 B、入库单 C、调拨通知单 D、调拨计划 203、4—6月造成烟叶霉变的霉菌基本上是( D )菌。 A、曲霉 B、毛霉 C、木霉 D、青霉 204、7--9月造成烟叶霉变的霉菌基本上是( A )菌。
A、曲霉 B、毛霉 C、木霉 D、青霉
205、烟仓害虫在不利的环境条件影响下,引起生长发育的临时中止,当遇到适宜条件时,又能恢复生长发育的生理现象,称为( C )。
A、休眠 B、滞育 C、停育 D、趋性
206、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烟仓害虫时应抓住两个关键时期,即( C )。 A、春末、夏初 B、春初、夏初 C、春初、秋末 D、春末、秋末 207、烟叶仓库通风的目的是( B )。
A、升温、排湿 B、降温、排湿 C、升温、增湿 D、降温、增湿 208、在烟草粉螟的各虫态中,( B )为害烟叶最重。
A、成虫 B、幼虫 C、卵 D、蛹 209、在烟草甲的各虫态中,( B )为害烟叶最重。
A、成虫 B、幼虫 C、卵 D、蛹 210、在下列烟仓害虫中,( C )耐饥能力最强。
A、烟草甲 B、烟草粉螟 C、大谷盗 D、黑皮毛蠧 211、青霉菌最适宜繁殖温度是( A )℃左右。
A、20 B、25 C、30 D、35 212、在烟叶流通环节中,( A )是烟叶流通的起点。
A、购进 B、销售 C、运输 D、储存 213、烟叶霉变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A )。
A、烟叶水分、温度、湿度 B、温度、湿度、光照 C、温度、湿度、氧气 D、霉菌、光照、干燥
214、烟草甲成虫白天多禁止在阴暗场所,高温闷热或黄昏群趋飞翔,四处活动,这是烟草甲的( D )性。
A、正趋温性 B、负趋温性 C、正趋光性 D、负趋光性 215、烟仓害虫大谷盗多以( A )越冬。
A、成虫 B、幼虫 C、蛹 D、卵
216、最适宜烟仓害虫繁殖生长的温度一般是28--32℃,相对湿度为( D )%。 A、40—50 B、50—60 C、60—70 D、70—80 217、烟叶商品的调拨计划实行( A )三级管理体制。
A、总公司、省公司、分公司 B、省公司、分公司、县公司
C、总公司、分公司、县公司 D、省专卖局、市专卖局、县专卖局
218、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的有效期限由经办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省际间运输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D )天。
A、15 B、30 C、60 D、45
219、国家和社会加强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教育,禁止或者限制在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吸烟,劝阻青少年吸烟,禁止( C )吸烟。
A、大学生 B、中专生 C、中小学生 D、社会青年
14
220、根据实际需要,烟草专卖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 B )年,期满后按有关规定重新申领。 A、2—3 B、1—5 C、5—10 D、1--2
三、判断题
1、由于烟草种子很小,萌发时对通气和水分条件无过高要求。( × ) 2、光照不足,会使烟苗发黄、嫩弱。( √ ) 3、苗床期光照越强,对烟苗生长越有利。( × )
4、南方地区进行常规育苗时搭建苗棚,其主要作用之一是避免烟苗被强光伤害( √ )。 5、苗床使用了未腐熟的有机肥,灌水可适当缓解其不利影响。( √ )
6、由于水床里的水分不断向基质移动,从而造成盐分在苗穴上部积累而出现盐害。( √ ) 7、发生冷害苗床,气温回升后,烟苗也不会恢复生长。( × ) 8、烟苗发生冷害,其主要表现是萎焉。( × )
9、烤烟地膜覆盖栽培,有些情况下减少施肥量,有些情况下应增加施肥量。( √ ) 10、烟叶生产上,磷素过量对品质不利,但这种情况很少。( √ ) 11、烟草严重缺锌时,可引起烟株顶叶坏死。( × ) 12、烤烟地膜覆盖栽培,必须在打顶前后揭膜。( × )
13、烟青虫3龄后,食量大增,能转株危害,白天隐蔽在烟叶下或土缝中,夜晚活动取食叶片和嫩茎,现蕾后取食嫩蕾、花及蒴果或蛀入取食种子。( √ )
14、小地老虎的初孵幼虫昼夜危害,多群集于心叶和嫩叶上取食成孔洞或缺刻。3龄后开始分散,多数在夜间活动,白天潜入土中。夜间常把烟苗从近地面处咬断取食或施入穴中。( √ )
15、烟叶感染烟草角斑病后,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发病严重时,病斑可扩大到1㎝--2㎝;
但病斑不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有时病斑上可出现多重云雾状轮纹。潮湿时,病斑表面有菌浓。( × )
16、氨态氮对烟草生长有利,而硝态氮可直接为细菌所利用。因此,施用硝态氮的地块比施用氨态氮的地块烟草青枯病重。( × )
17、蚜虫除取食烟草的养分外,还碾转危害,传播烟草普通花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病、蚀纹病病毒等。( √ )
18、烤房应建造在地势高燥、避风向阳的地方。( √ ) 19、为了观察管理方便,烤房应与民房靠近。( × )
20、烤房地洞的使用应采取各种形式的热风洞配合冷风洞。( √ ) 21、火管的条数越多,散热面积越大,因此火管条数越多越好。( × )
22、三段式烘烤工艺变黄期的技术要领是稳住温度,调整湿度,控制烧火,确保烟叶变黄变软。( √ ) 23、烘烤的变黄阶段,升温过快,易造成底棚叶尖烤青。( √ ) 24、在烘烤中若发现烟叶失水不足,可缩小干湿差。( × ) 25、在烘烤中若发现烟叶失水过大,应加强保湿。( √ )
26、烘烤定色阶段的技术要领是:加大烧火,加强排湿,稳住湿球温度,升高干球温度。( √ ) 27、对水分大的烟叶,烘烤定色阶段湿球温度应控制在较高水平。( × )
28、对水分小,烘烤特性好的烟叶,烘烤定色阶段湿球温度应控制在较高水平。( √ ) 29、烘烤的干筋期的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烟筋干燥,因此,干筋温度越高越好。( × ) 30、下部烟叶易考黑。( √ )
31、下部烟叶烘烤起点温度应该高一些。( √ )
32、营养过剩的烟叶在田间不耐成熟,容易因生长时间过长而枯黄。( × ) 33、烘烤上部烟叶起点温度宜低不宜高。( √ ) 34、烘烤下部烟叶时,湿球温度应控制在较高水平。( × )
15
35、烘烤含水量小的烟叶时,应注意变黄期要保湿变黄。( √ )
36、鲜烟素质高,好烘烤的烟叶,叶片在变黄期的变黄温度应该高一些。( × ) 37、烟叶的烘烤特性是烟叶在工艺过程中获得的,在烘烤中的变黄、脱水等特性。( √ ) 38、烟叶质量是指烟叶外观的特征特性。( × ) 39、烤烟部位由下至上,叶片结构由紧密至疏松。( × ) 40、白肋烟以中部叶质量最好。( √ ) 41、香料烟以顶叶质量最好。( √ )
42、烟叶实物标样是根据文字标准制定的。( √ )
43、白肋烟的叶片结构以疏松、稍疏松质量较高,密和松的烟叶质量较差。( √ )
44、一般油分多的烟叶,弹性强,韧性好,吸湿性强,色度浓,糖含量较高,总氮、不溶性氮、烟碱含量较低。( √ )
45、烟叶仿制标样一般每三年更新一次。( × ) 46、劲头主要决定于烟叶烟碱(尼古丁)含量。( √ ) 47、烟叶吃味浓度以中等到大为宜。( × ) 48、烟叶余味应纯净舒适,略带酸者为好。( × ) 49、烟叶基准标样一般三年更新一次。( √ )
50、氮化合物含量高者,烟叶刺激性大,反之则小。( × ) 51、烤烟总氮含量以2.5%为最佳值。( √ ) 52、香料烟不分组,只分级。( × ) 53、烤烟分级是先部位分组,再分级。( × ) 54、烟叶实物标样最好的保管方法是冷藏。( √ ) 55、烤烟的糖碱比以2—2.5比较适宜。( × ) 56、糖蛋比是衡量烟叶吸味和刺激性的指标。( × ) 57、烤烟的焦油与烟碱比以10左右为好。( √ ) 58、烟叶钾氯比以4—10为好。( √ )
59、白肋烟分级操作程序是先颜色分组,再分级。( × ) 60、烟叶内在质量是指烟叶在燃吸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 ) 61、烤烟中部叶吸湿性最强,上部次之,下部最弱。( √ ) 62、烤烟燃烧性,上部叶较慢,中部叶居中,下部叶较快。( √ ) 63、随部位提高,烤烟的含梗率上升。( × )
64、制定标准化法的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 )
65、烟叶分级标准按其表达形式可分为文件标准和实物标准。( √ ) 66、白肋烟分级标准适用于初烤和复烤后而未经发酵的烤烟。( × )
67、目前新的香料烟国家标准与2000年1月24日发布,2000年3月1日实施。( √ ) 68、巴西烤烟烟叶按品质因素分级,共分48个等级。( √ ) 69、烟叶检验的项目有品质和水分。( × )
70、烟叶工商交接检验中,抽验的数量有80%符合等级的,即作合格,按原等级结算。( √ ) 71、烟叶工商交接检验中,抽验等级合格率低于80%者,按降级处理。( × ) 72、烟叶种植集中产区每种植1000亩烟叶设置一个收购站。( × )
73、烟叶收购站的设置应按照“符合流向、方便群众、便利运输、节约开支、利于管理”的原则选定。( √ )
74、烟叶收购站由县(市)烟草公司管理,一律实行报账制。( √ )
75、我国烟叶实物样品按其制定程序可分为代表性样品、界限样品和标准样品。( × )
16
76、代表性样品亦称最低样品,是以符合某级质量最低限的烟叶作为样品。( × ) 77、文字标准是执行实物标准的辅助手段,是实物标准的具体体现。( × ) 78、香料烟叶总糖含量以中部最高,上部次之,下部最低。( √ ) 79、香料烟吸湿性能下部最大,中部最小。( × )
80、香料烟厚度随部位提高而增大,百叶重以中部最大,上部最小,下部居中。( √ ) 81、白肋烟皱缩的烟叶燃烧性良好,平展叶‘身份偏薄,燃烧性差。( × ) 82、白肋烟叶中下部颜色由浅至深(浅黄-----近红黄),随着颜色的加深风格愈显著,香气增浓,劲头增大,杂气减小,内在质量递增。( √ )
83、白肋烟叶上部叶随颜色加深(红黄-----褐色),香气减少,杂气、苦味增加,内在品质下降。( √ ) 84、白肋烟含梗率中部最大,下部最小。( √ ) 85、白肋烟下部叶片香气浓郁,中上部较淡。( × ) 86、白肋烟中部叶余味纯净舒适,上、下部均较苦涩。( √ ) 87、整株晾制的白肋烟,完熟叶产于下部,而上班叶成熟差。( √ )
88、对烤烟来说,一般叶片大的烟叶生产发育良好,可能充分成熟,结构疏松,质量好。( √ ) 89、烤烟色度浓的烟叶,糖、总氮、烟碱等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 √ ) 90、烟叶收购不需要进行室内检验。( √ )
91、一般尚熟的烟叶,其总糖和烟碱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化学成分协调。( × ) 92、烤烟油分多的烟叶,施木克值较小,烟叶的吸湿性较强。( × )
93、烤烟油分多的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足,杂气少,刺激性小,劲头适中。( √ ) 94、烤烟同一部位叶片随颜色加深厚度变薄。( × )
95、烤烟中部叶片较薄、颜色较淡、油分少、叶片结构疏松。( × ) 96、烤烟烟叶填充性一般下部叶比上部叶大些。( √ ) 97、烟叶工商交接检验需要进行室内和室外检验。( × )
98、烟叶复烤具有排除烟叶杂质和杂气、杀灭烟叶害虫和病菌等作用。( × )
99、经打叶复烤第二次润叶后,各等级白肋烟叶含水率为18.0—20.0%,温度为60—75℃. ( √ ) 100、挂杆复烤较打叶复烤减少烟叶的损耗。( × )
101、经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烟叶供需合同可以提前和推迟执行,但提前或推迟时间不能超过半年。( × )
102、变更和解除烟叶供需合同,应采取书面形式。( √ )
103、烟叶调拨实行一车一证,随车同行,并随车携带调拨合同和合同复印件。( √ ) 104、就一间烟叶仓库来说,库房的上方温度偏高,接近地面温度偏低。( √ ) 105、就同一烟叶仓库来说,库房的四角和靠近墙壁地方湿度偏高。( √ ) 106、烟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引起烟叶商品霉变的主要内因。( √ ) 107、引起烟叶商品霉变的曲霉菌和青霉菌均属于厌氧型微生物。( × ) 108、烟叶商品霉变过程可分为受潮、冲烧、霉变。( × ) 109、引起烟仓害虫休眠的最重要因素是温度、湿度和缺食。( √ ) 110、“专卖”与“专营” 没有本质区别。( × )
111、未列入各晾晒烟名录的其他晾晒烟可以在集市贸易市场出售。( √ )
112、因违反经济合同而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主要有支付违约金、支付赔偿金、继续履行和单方解除合同等。( √ )
四、简答(问答题)
1、烟草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是什么? 答:(1)水份 从种子萌发过程的几个阶段来看.每一个阶段都需要适当的水分。在肛根出现
17
以后,供水不足,会影响胚根的生长甚至引起死亡。如果供水过多,阻隔氧气的供应.轻者萌发 不良.重者导致烂芽。
(2)温度 烟草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般以25℃~28℃为宜,最低lI℃~12℃,最高30℃.在 28--30℃条件下,发芽快.但不整齐;超过30℃发芽减慢,超过35℃种子失去生活力;若低于12℃,则萌动迟缓.过低发生冻害。
(3)氧气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随着新陈代谢的逐渐旺盛,砰吸作用不断增强;另外.烟草种子含油; 脂较多,脂肪分解尤其需要较多的氧气。在人工催芽时,氧气不足,萌发迟缓.严重时造成烂芽。 (4)光照 目前普遍认为烟草系需光种子,在黑暗条件下发芽不良;特别在萌发初期(物质的转化阶段),光照能促进萌发。
(5)药剂处理、机械灶理、变温处理等辅助条件均能促进种子萌发。 2、简述磷素的营养作用。
答:(1)磷对存机体的新胨代谢和能量代谢有重要作用,参加有机体的生命过程。 (2)磷是原生质、核蛋白、植索的重要成分。核蛋白是细胞核和原生质的成分。 (3)磷能促使碳水化合物代谢、分解及运输,所以能改进烟叶品质。 (4)磷营养与氨营养有密切关系,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形成有关。 (5)磷还能促进细胞分裂。
3、简述钾素营养不良对烤烟生产的影响。
答:(1)钾素不足时,叶尖和叶缘组织停止生长,而内部组织继续生长,致使叶尖和外缘卷曲,叶 片下垂。
(2)在叶尖和叶缘趾出现缺绿斑点.斑点中心部分随即死亡,变成红铜色的小点;这些斑点逐渐 扩大,联结成桔死组织,以后穿洞成孔.叶片残破。 (3)烟叶粗糙而发皱。 (4)烟烟的燃烧性差。
4、氯元素过量对烤烟品质有何影响?
答:(1)烟叶含氯量高.对品质明显不利.尤其影响烟叶的燃烧性。
(2)烟叶中古氯量过高时,干扰正常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使叶内积累淀粉多.叶肥厚而脆. 化学成分失调。
(3)调制后叶面呈光滑的外表,暗淡而不均匀的色彩;吸湿性大.存放时颜色变深,并产生不良 的气味。
5、简述烟草赤星病的发生流行条件?
答:(1)品种抗病性 大面积单一种植感病品种是病害流行的先决条件。
(2)烟株生育期 幼苗期抵抗力强,随着叶片的成熟,抗病力逐渐下降,到成熟期则成为高度 (3)湿度条件 烟草生长进入感病阶段以后,如雨量大,雨目多,则发病早,病害流行快。 (4)温度条件 温度主要影响病害发生早晚及后期再侵染次数。
(5)烟田密度 田问烟株密度过大,通风透光差,排湿困难,易导致赤星病的大流行。 6、简述烟草黑胫病的发生流行条件? 答:(1)烟草的抗病性
大面积种值单一感痈品种是黑胫病流行的关键因素。 (2).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主要指温度、湿度或降雨量,尤以湿度和降雨对病情的发生发展影响最大。 ①气候条件
温度 温度主要影响发病的早晚。其中28℃~32℃的高温条件,有利于病情扩展和症状表现。 湿厦湿厦是厢害流行的关键因素。 ②其他环境条件
18
一般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重的地块病重。
多年连作,可使品种感病增加;乱茬或不合理问作、套作、轮作均有利于发病。 7、如何选择适宜的烤房建筑地址。 答:(1)地势高平.地基牢固
(2)离开仓库、民房、谷场等场所
(3)位置适当.交通方便,便于运输、操作及管理。节省往返运送烟叶的劳力和时间。对绑烟、卸 烟、回潮等工作场所也应该做好适当的安排。 8、简述三段式烘烤工艺变黄期的基本技术操作。
答:变黄期的基本技术操作装满炕后.关闭天窗、地洞,点火后以0 5℃~I℃/小时的升温速度
将炕温升到34℃~38℃。稳烧小火,保持于球温度稳定。调整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低1℃~4 0℃。烟叶开始被逐渐加热.失水、变黄和后熟过程开始在人为控制下加速进行。
首先使烟叶适量脱水.增强水解酶类的活性,能促进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分解转化,增进和改善烟叶品质。防止底棚叶尖烤青。
9、简述上部烟叶的烘烤特性。
答:上部烟叶烘烤特性为:叶片厚。干物质多,含水量较少.叶脉较粗,结构较紧实t烘烤时变黄 脱水较慢,容易形成挂灰、烤青和烤红。 10、简述中部烟叶定色期的基本技术操作。
答:中部叶定色期的基本技术操作:稳定加大烧火,逐渐开大天窗、地洞.不断加大排湿量,使烤房内温度以平均2~3小时升温t℃的速度提高勤54℃~55℃,必要时在46℃~48℃延长时间,使叶脉变黄,叶片干燥。在50t℃以前.保持湿球温度在37℃~39℃,使烟叶达到黄筋黄片小卷筒,之后,保持湿球温度在38℃~40℃。在烟叶没有达到黄片黄筋小卷筒之前.环境温度不得超过50℃。在干球温度稳定地保持在54℃~55℃时,主要靠充分延长时问确保致香勃质的大量形成,以及全炕叶片的完全定色。 11、简述三段式烘烤工艺定色期的注意事项。
答:注意事项:(1)精心操作。此段既要升温,又要大量排湿,合理操作至关重要。 (2)确保变黄、烤香 此段主攻叶片的进一步变黄和叶脉的完成变黄。 (3)确保脱水、定色和烤鲜保持足够的时间(至少应在16小时以上),确保全炕所有烟叶完成干叶定色。 (4)防止烤坏:以防烟叶出现局部挂灰、蒸片、烤青.定色后干燥欠油分、色淡欠光泽,色泽不鲜等。 12、简述中部烟叶干筋期的基本技术操作。
答:中部烟叶干筋期基本技术操作:稳住火力大小,干球温度1℃/小时的升温速度,自54℃升达67℃~68℃。湿球温度很快(1--2小时)自40℃左右上升41℃~43℃'C,并保持稳定。延长时问.直至烤房中部层次仅有个别烟叶主脉3—5厘米未干时住火。 13、简述低温高湿对白肋烟调制的影响。
箬:低温/高湿对白肋烟调制的影响:烟叶晾制速度减至缓慢,质量降低.尤其当温度降至冰点 以下时。对烟叶全部活性在5℃左右停止。 14、简述高温高湿对白肋烟调制的影响。
答:高温/高湿对白肋烟的影响:烟叶干燥缓慢,导致颜色变深或“室烧病”,若环境继续存在不 变.则烟叶将在晾房内烂掉。以致损失严重。 15、烟叶分级标准制定的原则是什么?
答:(1)分清烟叶类型、品质,合理利用国家资源; (2)适应工业生产,保证工业产品质量; (3)保证烟农的合理收益.有利于烟叶生产; (4)繁简适度,便于检验;
(5)借鉴国际先进烟叶分级标准。
16、制定标准化法的目的与作用是什么?
19
答:(1)标准化立法目的:制定标准化法的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 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标准化立法的作用:通过标准化立法,使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 经济关系的需要。
17、什么是烟叶的外观质量?判定烟叶外观质量的因素和方法是什么? 答:(1)烟叶外观质量是指人们感管可以做出判断的外在质量因素。
(2)判定姻叶外观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部位、颜色、成熟度、组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宽度、 长度、残伤与破损等。判定烟叶外观质量的方法是眼看、手摸。 18、什么是烟叶的内在质量?判定烟叶内在质量的因素和方法是什么? 答:(1)烟叶的内在质量是指烟叶通过燃烧所产生烟气的特征特性。
(2)衡量烟气质量的因素有香气与吸味两项。香气包括香气质和香气量。吸味包括劲头、刺激性、吃味浓度、余味等。衡量烟质的方法主耍是感官评定,即所谓评吸来鉴别。 19、什么是烟叶质量?烟叶质量包括哪些方面?
答:烟叶质量是指烟叶本身的色、香、味,与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使用价值和安全性有密切。 关系,是个综合性概念。主要包括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内在质量、化学成分、安全性、使用质量等六个方面。
20、烤烟基本色与烟叶质量的关系是什么?
答 :(1)化学成分:基本色由浅至深,总糖含量减少;总氮、不溶性氮、烟碱、蛋白质含量增加。 (2)物理特性:基本色由浅至深,单位面积重量增加,吸湿性微弱下降,填充能力减弱。古梗率 降体,燃烧速度变慢。说明烟叶基本色深浅与烟叶特理特性密切相关,不同基本色的烟叶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
(3)基本色与烟叶内在质量;由柠檬黄色至橘黄色.香气质由差变好.香气量增加,吸昧增浓,劲头增大,杂气减少,刺激性变小;由橘黄色到红棕色,随着颜色加深,香气质变差,香气量减少,劲头增大,杂气和刺激性变大。
21、油分对烟叶质量有何影响?
答:(1)外观质量:油分多的烟叶.弹性强.韧性好.吸湿性强。在一定水分条件下眼看油润、色度强;手摸揉润、骨腻、丰满。油分少的烟叶,眼观看枯燥.手摸感到硬脆,不柔软,叶片薄或过 厚。
(2)理化特性;油分多的烟叶糖含量高.相应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也高.总氮、不溶性氮、烟碱含量低。不难看出.烟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与氮化合物的含量是互为消长的。油分多的烟叶施木克值较大.烟叶的吸湿性较强。
(3)内在质量:油分的多少,直接影响烟叶香气和吃味。油分多的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足.杂气少,刺激性小,劲头适中;油分少的烟叶刺激性和杂气较大,香气量少。 22、叶片结构对烟叶质量有何影响?
答:(1)理化特性:叶片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发育状况和细胞排列间隙大小与烟叶的填充性、弹性,燃烧性密切相关。细胞发育好,间隙大,则填充性、弹性及燃烧性均好。而细胞发育差,排列紧密,间障小,则填充性,弹性燃烧性均差。
叶片结构疏松的烟叶,往往其糖含量较高,叶片结构由琉到密,蛋白质、烟碱等含氮化合物含量较高。
(2)内在质量:叶片结构与内在质量密切相关.叶片结构疏松的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刺激性、杂气小,吃味纯净,余味舒适。
23、烤烟叶片长度对烟叶质量有何影响?
答:烟叶长度反映了烟叶生长是否良好,发育是否正常。一般叶片太的烟叶生长发育良好.可能充分成熟,结构疏松,质量好;叶片小生长发育不良,不可能充分成熟.结构紧密.质量不高。
20
24、白肋烟内在质量随部位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答:(1)刺激性 随部位提高而增大。 (2)劲头 随部位提高而增大。
(3)香气 中上部叶香气浓郁,下部较淡。
(4)吃味 中部叶纯净舒适,上、下部均较苦涩。 25、白肋烟叶片结构对烟叶理化特性有何影响?
答:叶片结构疏松者吸料率高,稍松次之.稍密差。叶片结构由疏松至稍密总氮、总挥发碱、蛋白质含量增加。疏松比稍密的烟叶总氮、烟碱、总挥发碱、蛋白质含量低。烟碱和总氮以疏松叶较合适.质量较好。稍疏松比疏松烟叶总氮、蛋白质、烟碱、总挥发碱含量稍高.烟碱与总氮比较适宜,质量比较好。 26、不同部位香料烟质量随颜色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答:下部:深黄→正黄→淡黄→红黄:上部:深黄→正黄→红黄→棕黄。即以深黄质量最好.从深黄至淡黄,从深黄至棕黄,质量都有变低的趋势。 27、烟叶实物标准的作用是什么? 答:(1)有利于正确贯彻实施烤烟分级标准,分清烟叶等级文字标准在实际应用中比较抽象,执行起来不够具体,不便被分级人员掌握。实物样品直观、具体、不抽象、能够帮助广大分级人员和烟农领会标准实质,掌握分级技术,达到分清烟叶等级之目的。对指导烟叶分级起到辅助作用。 (2)有利于烟叶收购和工商交接:在烟叶收购和工商交接过程中,质检人员技术眼光不可能完全一致,有高有低,影响到烟叶等级质是的稳定。实物标准,可以统一检验人员的技术眼光,对于稳定烟叶等级质量、搞好烟叶收购和工商变接具有重要作用。 28、如何保管烟叶实物标样?
答:实物标样保存,一般是分等级用草纸或塑料套起,然后装人暗色塑料袋里、长期保存的可密封袋口,经常使用的,应扎紧袋口,用时轻取轻拿,用后立即装回袋内.勿使标样受潮受损。使用和保管标样时,应避免阳光照射,防高温高湿,宜放阴凉干燥处。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冷藏保管。 29、烟叶实物标样制定的程序是什么?
答:烟叶实物样品的制定,包括基准标样和仿制标样的规定。基准标样是根据文字标准制定,经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烟叶标准标样分技术委员会审定后,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执行。基准标样代表各产区在一定时期内总体质量水平的集中权衡。
仿制标样,由各省、市、自治区各有关部门,采用当年或上一年生产的烟叶.根据基准标样进行仿制,经省技术监督局批准执行。仿制标样原则上每年更新一次。制订过程中要逐层逐级仿制。各省参照中国烟草总公司制订的基准标样制订当年执行样品,然后市、县各级依次仿制,做到烟叶收购站、烟叶复烤厂、烟叶仓库、接收组都要有一套仿制标样。 30、国家标准化管理体系是什么?
答:国家对标准化工作采用统一管理与分工管理相结台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标准比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政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市、县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政策规定的各自的职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化工作。
31、不同部位香料烟质量变化规律是什么?
答.(1)部位与化学成分:总糖以中部最高,上部次之,下部最低。总氮以上部最高,下部次之,中部最低。烟碱的变化规律与总氮类同,以上部最高,下部次之,下部最低。
(2)部位与内在质量:由下至上,香型风格逐渐显著香,香气量增加,杂气减少,吸味增浓,刺激性减弱。余味变得舒适,使用价值增高。即随香料烟部位的提高质量是提高的。
21
(3)部位与物理特性:吸湿性以中部最大,下部最小.含梗率以中部最大,上部最小,下部居中。厚度随部位提高而增大,百叶重以中部最大,上部最小,下部居中。 32、光泽对香料烟质量有何影响?
答:(1)光泽与内在质量的关系:光泽鲜明的香料烟香气较足,杂气轻,余味较纯净舒适,内在质量较高,反之,质量较差。
(2)光泽与化学成份的关系:光泽鲜明者较光泽暗的烟叶总糖含量高,总氮、蛋白质含量略低,施木克值较高,品质也较好。
33、基层烟站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3答:根据烟草公司下达的任务,组织好烟叶生产和收购,执行有关收购政策和烟叶国家标准,完成烟叶生产和收购计划。
34、基层烟站怎样设置与管理?
答:收购站是烟农交售烟叶的场所,其位置应按照“符合流向、方便群众、便利运输.节约开支、利于管理”的原则选定。集中产区每5000亩至10000亩设置一个收购站;,新烟区和偏僻地区可根据收购任务大小合理设置。收购站的设置由县烟草公司提出方案,逐级报省级烟草专卖局批准。
收购站由县(市)公司管理.一律实行报帐制。现有收购站由县公司填写登记,经分公司签署意见.报省烟草专卖局批准,发给烟叶收购许可证.方能收购。必须设置的临时收购点,也按此程序办理。 35、烟叶工商交接验收有何规定?
答:(1)抽样:验收数量在100件以内者抽查l0%,每增加100件增抽2~5件。每件自中心向 四周抽取5~7处,3—5kg或30~50把,必要时可酌情增加取样比例。
(2)等级检验一般以把为单位进行.检验中如有争议,工商双方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协商处理,如协商不成,由地方省级公司调解、仲裁。
(3)结算:抽验的数量中有80%符合原验等级的,即作合格.按原等级结算;合格率低于80%的,如纯属低于原级者,按降级处理;如有高有低,高低相抵后纯低部分如不超过抽验数量的20%,仍视为合格。超过部分都作降级处理。
发现整件混级明显低出两个以上级别时,应当按实际情况结算。 36、什么是等级合格率?怎样计算?
答:(1)等级合格率是指被检烟叶合格部分占被检烟叶总量的百分比。被检的烟叶可以是末成包的散烟,也可以是成包后烟叶,可以是把烟,也可以是片烟。 (2)等级合格率的计算
①以把数计算,只要符合纯度允差规定的烟把即为合格把。合格的烟把数占被检验总把数的百分比率,即为等级合格率,这是检验工作中常用的方法。
②以重量计算,合格烟叶的重量占被榆烟叶总重量的百分比率,即为等级合格率。23等级合格率是烟叶收购质量和工商交接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要求收购检验等级合格率在85%以上,工商交接验收等级合格率在80%以上。
37、烟叶等级检验的作用是什么?
答:(1)科学检验烟叶等级质量,对综合评定和提高烟叶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2)科学地检验烟叶等级质量。有利于贯彻国家的价格政策,增加国民经济收入。 (3)加强烟叶检验有利于烟草行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8、烟叶实物标样制定的原则是什么?
答:(1)要认真理解国家分级标准。在制样过程中.对文字标准理解的正确与否,是制定实物的关键。 (2)制订基准标样时应以生产实际为依据,应有时代的特点.需要反映出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要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提高,促进生产技术的改进。
(3)实物标样是文字标准的辅助手段,是文字标准的具体体现。实物标样可以用作指导分级、收购和工商交接的依据。
22
(4)制样各等级界限要严格分明,不能混淆,就一个等级而言。也要上、中、下限搭配合理。
(5)由于残伤、破损属控制困素而非必须具备的因索,制样时可以用无残伤和破损的叶片。 39、烟草仓虫的特点是什么? 答:(1)虫体小.伪装潜伏性强; (2)繁殖力强; (3)食性广而杂;
(4)对环境适应性强.耐热、耐冷、耐饥: (5)具有停育和休眠特性;
(6)具有趋光性、趋温性、趋化性等趋性。 40、储烟霉变有哪两类?
答:(1)原烟含水率正常的烟叶由于空气相对湿度过高引起的表层霉变;
(2)烟叶原始含水率高,储存环境温湿度叉相对较高,或烟包堆压过于紧实,烟叶不能向外蒸发水分,烟包中心发生的包心霉变。
41、烟叶供需合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烟叶供需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烟叶的类型、小等级、数量、价格、交货时间、地点、发运、验收、运输方式、贷款结算、违约责任及双方同意的其它事项。 42、烤烟身份对烟叶质量有何影响?
答:厚薄适中的烟叶具有较好的物理特性、协调的化学成分和理想的内在质量。过薄过厚的烟叶质量低,过厚的烟叶往往劲头大、杂气重、刺激性强,过薄的烟叶填充性强,但吸食淡而无味。 43、烤烟身份对烟叶质量有何影响?
答:(1)X2F为中等烟,纯度允差国标规定为不超过15%,13把烟的纯度允差国标规定为不超过15%,因此,13把烟为不合格烟把。 (2)计算等级合格率 合格烟把数量
等级合格率=×100% 所检烟把总数量
40一13﹦×100%=67.5%
44、一位烟农到烟站交售X2F烟叶,验收员进行抽样检验,抽检数量为40把,,其中13把烟的纯度允差为25%,问该批X2F烟叶怎样处理?
答:该批X2F等级合格率小于85%,因此,不予收购,需整理合格后收购。
五、论述题
1、试述氮素营养过多、过少对烟叶生产的影响。
答:(1)氮索营养适量,烟草植株生长健壮.叶片厚薄适中.移栽后叶色正常.现蕾后逐渐落黄. 适时成熟,烤后产量高、品质好。
(2)氮紊营养不足,烟草植株生长缓慢、矮小,叶小而薄,单叶重降低,叶色呈黄或黄绿色.易出 现“脱肥”或假熟现象;不易烘烤,烤后叶片薄而轻.品质不佳。缺氮而使烟叶颜色变谈,一般先 从下部开始,由下而上发展,这是由于叶片中的氮索可以再利用,当缺乏氮时.老叶中的氮转移 到幼嫩部分。以维持幼嫩叶片正常生长。
(3)氮索营养过量,烟草植株生长迅速,叶片肥大而粗糙,组织疏松,颜色深绿.植株发育和烟叶 的工艺成熟期推迟,不能适时成熟落黄,严重时产生”黑暴烟”,难以烘烤(烤青或烤糟);烤后烟 叶呈青褐色.叶片的化学成分也向着不利的方向转化,蛋白质和烟碱含量增高,碳水化台物含量降低,烟味辛辣,品质严重下降。随氮用量增加,烟株高度、叶面积系数增大,营养体形成快。 2、试述磷素营养过多、过少对烟叶生产的影响。
23
答:(1)适量的磷索营养,促进地下根系和地上茎、叶、花、果实的发育.提早成熟,且可使种子饱 满;加强原生质的抵抗脱水.降低蒸腾强度.有利于根系吸收土壤水分.提高烟叶抗旱性能;能 协调氮、碳比例,适当抑制元机盐类的吸收.促进有机物质的转化和运输,使光合产物较多地转 化为碳水化合物,烟叶总糖量增加,总氮量、总烟碱量和蛋白质舍量减少,施木克值向有利方向 发展:烘烤后叶片组织致密,色泽黄亮,油润丰满,从而提高了烟叶品质。
(2)磷素营养缺乏,烟株发育迟缓,叶片变窄而上竖,叶色变绿,有时下部叶片出现褐色斑点,而 且叶片成熟延迟,烘烤后无光泽;磷营养和氮营养有密切关系,若供磷不足.而氮充足时,烟株 的氮代谢也受到破坏,不利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形成。
(3)磷素营养过量,烟叶变老、变厚,支脉变粗,叶组织粗糙,油分少.易于破损,因而影响品质。 因此,磷肥并非愈多愈好.但过量的情况很少见,因为磷肥的利用率很低。 3、试论烟草旺长期病害的综合防治?
答:这段时间的病害有病毒病、黑胫病、赤星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野火病等。 (1)人工防治
结合田间管理,发现青枯病、黑胫病、花叶病等严重的烟株,应立即拔除,防止蔓延;个别烟株底 叶上发现病斑时,也应摘除,病株和病叶应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掉。 (2)加强田问管理
在增施基肥的基础上,要合理施用追肥。烟地干旱,要及时灌水,可减轻病毒病的发生。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可减轻根部或茎基部病害的危害。 (3)药剂肪治
①烟草黑胫病,可用甲霜灵可湿性粉荆喷雾防治。
②烟草青枯病,一般多采用农用链毒素200单位/m1防治。
③烟草赤星病,可用菌核净、多抗霉素、科生霉素等药剂防治效果最好。
④烟草病毒病,除一些由昆虫传播的病毒病,及时采用药剂肪治外.移栽时,可使用硫酸锌,既 能避免烟株缺锌,又能防治病毒类病害。药剂可用植病灵 乳油,可起到不同程度防治效果。 4、论述我国香料烟调制存在的问题。
答:香料烟调制存在的问题: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国香料烟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世界优质香料烟产区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具体表现一下几个方面:
(1)所产烟叶存在光泽暗,个别地区叶片有结构僵硬现象,下部叶片有糟片、蒸片,中上部叶含青度大。
(2)现用卡莫蒂尼..。巴斯马品种已经严重退化,芳香型香料烟的品种特性不突出,继续引进和更新品种或对现有品种提纯复壮。
(3)调制醇化技术不完善,特别是在各种特殊天气下怎样调制出质量好的烟叶,还需进一步完善。如第一个阶段(凋萎变黄)时间偏长,特别是遇到台风时,较长时间阴雨,烟叶不能脱水,对质量不利。堆积发酵不够,香料烟的香气不能充分显露出来或堆积发酵不适当,不能保证香料烟质量。
(4)移栽与穿叶的时间长,用工大,效率差,尤其如何提高穿叶速度与质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5、论述鲜烟素质与调制工艺中烟叶变黄的关系。 答:(1)烟叶变黄阶段温度
以38℃基准适当提高,对于叶片薄、颜色淡,内含物质不充实、含水多、变化快变黑也快等易烤而不耐烤的烟叶,应调高变黄温度;对片肥色深、内含物质不充实落黄差变黄难、变黄后易于变黑等不耐烤也不易烤的烟叶,也应调高变黄温度。
以38℃基准适当降低,当烟叶含水少,容易因过早、过多失水而难易变黄;高海拔地区或秋后气温较低,容易造成烟叶在田间和炕内温差较大,从而使烟叶过多过早失水;或者烤房底棚偏低,容易造成底棚烟叶烤青等情况,应将温度降低。 (2)烟叶变黄阶段湿球温度
24
若鲜烟素质高、好烘烤,干湿差可缩小为1℃ 6、试述烤烟不同部位烟叶质量变化规律。
答:下部叶:叶片较薄、颜色较淡,油分少,叶片结构疏松。含糖量低,总氮和烟碱含量低于中部叶。烟叶香气较少,劲头较小,烟气平淡。烟叶填充性较好,燃烧性较强,产生焦油量较低。
中部叶:烟叶厚薄适中,颜色多橘黄、正黄,光泽强,油分多,叶片结构疏松。糖分含量较下部叶高,总氮和烟碱适中。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较足,劲头适中。烟叶填充性较差,吸湿性高,燃烧较缓慢,产生焦油量高。
上部叶:烟叶较厚,颜色较深,油分小于中部叶,叶片结构较紧密。糖分含量较下部叶高,总氮和烟碱量高。烟叶香气量足,烟味浓,劲头大,成熟度不够的上部叶,刺激性尤为强烈。烟叶填充性居中,吸湿性较低,燃烧慢,产生焦油量高。 7、论述白肋烟部位与烟叶质量的关系。 答:(1)部位与烟叶化学成分:部位自下而上,烟碱含量提高,总氮提高,总挥发碱提高。
(2)部位与烟叶物理特性:随部位提高,填充能力下降,吸料率下降,阴燃速度下降。随部位提高,单位面积重增大,厚度增大。耐破度以中部最大,下部最小。含梗率中部最大,下部最小。
(3)部位与烟叶内在质量:刺激性随部位提高而增大;劲头随部位提高而增大;香气:中上部叶香气浓郁,下部较淡;吃味:中部叶纯净舒适,上下部均较苦涩。 8、试述香料烟分级操作程序。
答: (1)烟叶回潮:调制后的香料烟,在分级出售时,首先要进行回潮,以增加烟叶水分,防止烟叶破碎,达到烟筋稍软不易断,手握稍有响声,不易破碎为准。
(2)香料烟下绳:当烟叶回潮达到要求时,下绳要谨慎操作以防叶脉折断或叶片破损,下绳后烟叶分部位堆放,叶基向外,叶尖朝里,摆放整齐,用麻布和塑料薄膜将烟堆盖严,以防烟叶水分的变化。
(3)香料烟分型:将下绳后的香料烟按照香料烟分级标准,分为B型和S型。
(4)分组:分组是对同型香料烟的进一步划分,先进行部位分组,然后进行颜色分类。 (5)分级:分级是将分开组别的烟叶,依据各等级品质要求分拣出不同级别。
(6)打捆:分级后,按级别单独打捆,叶柄向外,叶尖向里,摆放整齐,包严结劳,防止受潮和水分散发。
9、论述提高烟叶安全性的农业措施。
答:吸烟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但人们需要烟草,而且多年来吸烟与健康的斗争历史来看,要在短期内从世界上消灭烟草是不现实的,因此,降低或消除烟草及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开发低焦油卷烟是烟草行业面临的主要任务。其农业技术途径:烟田或仓库严禁使用剧毒农药,提倡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降低或减少农药残留量,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烟叶霉菌污染。
利用基因工程选育低焦油、高香味的遗传品质,采用栽培措施提高烟叶中的钾和硝酸盐含量,采用新的调制技术措施,如均质烟草调制法从新鲜烟叶中选择性地除去蛋白质等,这些措施都可以起到降焦降害作用。
提高烟叶的可用性,研究发展低焦油、高香味、中烟碱的烟叶,焦油的产生与烟叶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密切相关,提高烤烟成熟度可以改变其理化特性,提高其可用性。成熟发育完好的烟叶组织结构疏松,孔隙较大,填充性增强,燃烧性得到改善,烟叶含糖量降低,这些变化都有利于提高烟叶可用性。 10、试述烤烟分级操作程序。 答:(1)烟叶回潮:烟农对出炕后库存的烟叶,需要分级出售时,首先要进行回潮,以增加烟叶水分,把库存烟叶的水分由12%左右增加至16—17%。达到烟筋稍软不易断,手握叶片有响声,不易碎,便于分级操作。
(2)下竿:下竿是烟叶从烟竿上解下来,摆放整齐,为分级作好准备,下竿时应注意不要将叶柄拆断,保持烟叶的完整。
(3)分组:分组是将下竿后的烟叶按照烤烟分级标准,逐片进行鉴别,先根据外观特征进行部位分
25
组,然后根据颜色深浅进行分组,有副组特征的烟叶根据副组要求划归副组。
(4)分级:分级是将分开组的烟叶,依据各等级品质要求分拣出不同的级别。在分级时可采取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把级别明显的烟叶挑出来,对不易区别的等级暂放一边,最后处理。在挑拣时要克服等级走下限的习惯。
(5)扎把:扎把是将分级分清等级的烟叶,用同级烟叶扎成自然把每把25—30片,把头周长10—12cm,绕寛5 cm,扎紧接牢,扎把时要克服异绕、多绕、抱包、垫头及一切掺杂使假现象。
(6)打捆:打捆是将已扎把的烟叶,按级别单独打捆,叶基向外,摆放整齐,包严结牢,防止受潮和水分散发。打捆时就清级清台,不要一台烟摆两个或两个以上等级。更不要外边摆质量好的烟把,里边摆质量差的烟把。
11、试述烟叶商品霉变的原因。
答:烟叶商品霉变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烟叶中有被霉变菌摄取的丰富养料,如碳水化合物、水分、蛋白质、各种矿物质、维生素等,这些营养物质是引起商品霉变的主要内因。
(2)烟叶霉变是曲霉菌、青霉菌等霉菌在烟叶上繁殖的结果,4—6月造成霉变的霉菌基本上是青霉菌,7—9月的烟叶霉变是由曲霉菌造成的。
(3)适应霉菌繁殖的温湿度条件,曲霉菌发育适易温度是25—37℃,相对湿度70%左右,青霉菌最适宜繁殖温度是20℃左右,相对湿度80%左右。
(4)烟叶中的酶将其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催化分解为简单物质,供酶菌繁殖。
(5)氧的作用。引起烟叶商品霉变的曲霉菌、青霉菌均属好氧性微生物,若缺氧就会死亡。 (6)烟叶商品包装防潮力强,烟叶不易吸水霉变,反之,易吸水霉变。
(7)人为因素。仓储人员工作责任心强,采用科学养护技术,注重检查落实,会使本来可能霉变的烟叶化险为夷;若仓储人员工作马虎、粗心大意或不懂养护技术,就可能使本来可以避免霉变的烟叶发生霉变,甚至酿成大灾。
12、试述白肋烟分级操作程序。 答:(1)白肋烟回潮与下架剥叶:白肋烟晾制后叶片全部干燥,容易破碎造成损失,需要进行回潮,当主筋易折断,叶片变软即下竿。半整株晾制的烟叶,待叶片主脉的自然浆汗消失后立即下架剥叶。
(2)分组:分组是按照白肋烟分级标准中分组的规定,依据部位特征划分为中下部叶组和上部叶组。 (3)分级:同一组内的烟叶,依据白肋烟等级质量标准分拣出不同的级别。
(4)扎把:分级后的烟叶,为便于打捆出售,要按照白肋烟分级标准中扎把的规定进行扎把。 (5)打捆:是将已扎把的烟叶,按级别单独打捆,叶基向外,摆放整齐,包严接牢,防止受潮与水分散发,为出售做准备。
13、论述烤烟成熟度与烟叶质量的关系。
答:烟叶的成熟度反映内在化学成分的变化程度,而在内在成分又是衡量烟叶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以,成熟度与烟叶质量有着密切关系。
成熟度与烟叶外观质量:成熟度越低的烟叶烤后含青越高,光泽弱,油分差,组织致密。随着成熟度增加,烟叶含青度减少至清除,越接近和达到工艺成熟的烟叶,越容易形成内在质量协调的金黄色和橘黄色,光泽变强,色度变浓,组织结构变疏,且有颗粒感。但是,超过工艺成熟达到过熟耳朵烟叶,烤后又容易表现为较大面积的褐色,叶片薄,弹性差,即使是黄色,色泽暗,总体质量也变差。
成熟度与烟叶物理性状:烟叶的耐破度、拉力和延伸率以成熟叶最好,未熟叶最差。填充性以成熟叶为最强,未熟叶最差,单位面积重随成熟度的提高而减小,但变化很平缓。
成熟度与烟叶及食质量:随成熟度的提高,烟叶吸食质量明显改善,香气质量逐渐变好,香气量增大,吃味变醇和,杂气、刺激性减小,劲头逐渐加强,当烟叶成熟时吸食质量最佳,具体表现为:香气质量最佳,香气量充足,杂气轻微,刺激性最小,余味最舒适,劲头中等。
26
尚熟烟叶余味策涩,杂气、刺激性比成熟叶略有增加;欠熟烟叶香气质差,香气量少,刺激性大,杂气重,余味涩;而成熟过度即过熟的烟叶杂气轻,劲头、刺激性减小,香气量也减少。
高级烟叶分级工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20分)
1、漂浮育苗防止盐害的有效办法是经常(喷淋苗盘)烟苗。
2、烟草缺硼时,从幼叶开始颜色变为淡绿色,并扭曲,最后叶片(死亡)。 3、高温、(高湿)是青枯病流行的先决条件。 4、烤房房顶的形式有(起脊)和平顶两种。
5、当烟叶干燥达到(大卷筒)时,温度方可超过54℃--55℃. 6、烟叶分级标准按其表达形式不同可分为【文字(文件)】标准和实物标准两种。 7、香料烟总氮含量以(2—2.5)%为最适宜。
8、基准标样是根据(文件标准)制定,经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烟叶标准标样分技术委员会审定后,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执行。
9、烤烟收购检验等级合格率要求在(85%)以上。 10、为害烟叶的烟仓害虫主要有(烟草甲)、烟草粉螟、大谷盗等。
二、选择题(40分)
11、苗期光照不足,苗床出现( D )现象
A、早花 B、烟苗死亡 C、停止生长 D、发黄 12、烟草缺锰,( A )。
A、有枯死斑 B、无枯死斑 C、烟株萎焉 D、整个叶片失绿 14、烟草缺铜,( D )。
A、有枯死斑 B、有缺绿现象 C、有黄化现象 D、表现为永久性萎焉
13、烟草黑胫病危害严重的地区,如以保护为主或在零星发病时,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A )倍液喷雾预防,每20—25天喷药一次。
A、700—1000 B、400-500 C、500-700 D、400—1000 14、烤房观察窗一般要设( C )个。
A、1 B、2 C、3 D、4 15、一般情况下,烟叶变黄的规律是( C )
A、叶基部先变黄 B、叶脉先变黄 C、叶尖部先变黄 D、支脉先变黄 16、烤烟产生香气主要是在( )这个温度阶段。
A、45℃—46℃ B、48℃—50℃ C、50℃—54℃ D、54℃—60℃ 17、含水量小的烟叶在烘烤转火时的变黄程度宜高,干燥程度应达到( A ) A、叶片发软 B、干筋 C、叶片小卷筒 D、叶片大卷筒 18、切尖解把工序要求解把率应大于( C )%。 A、60 B、70 C、80 D、90 19、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规定为( B )%以上。
A、80 B、85 C、90 D、95 20、下列白肋烟身份档次中,质量最好的是( C )。 A、薄 B、稍薄 C、适中 D、稍厚 21、下列烤烟成熟度中质量最好的是( C )。
27
A、欠熟 B、尚熟 C、成熟 D、假熟 22、下列烤烟组别中烟碱含量最高的是( A )。 A、BR B、BL C、S D、XF 23、下列烤烟颜色中质量最好的是( B )。 A、正黄 B、金黄 C、红棕 D、褐色 24、烟叶检验按流通环节可分为( B )检验。
A、收购、工商交接 B、收购、工商交接、对外贸易 C、室内、室外 D、收购、对外贸易 25、香料烟室内品质检验抽样数量为( B )kg。
A、4 B、5 C、3—5 D、3
26、烤烟[白肋烟]烟叶工商交接现场检验抽样数量规定为每件( A )把。 A、30—50 B、50—100 C、10—20 D、20—30 27、根据送货制的要求,在烟叶运至车站前的一切责任,由( D )。 A、调入方 B、调出方 C、承运部门 D、调出方和承运部门
28、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的有效期限由经办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省际间运输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D )天。
A、15 B、30 C、60 D、45 29、烟叶商品的调拨计划实行( A )三级管理体制。
A、总公司、省公司、分公司 B、省公司、分公司、县公司
C、总公司、分公司、县公司 D、省专卖局、市专卖局、县专卖局
30、根据实际需要,烟草专卖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 B )年,期满后按有关规定重新申领。 A、2—3 B、1—5 C、5—10 D、1--2 三、判断题(10分)
31、苗床使用了未腐熟的有机肥,灌水可适当缓解其不利影响。( √ ) 32、烟叶生产上,磷素过量对品质不利,但这种情况很少。( √ ) 33、烤烟地膜覆盖栽培,必须在打顶前后揭膜。( × )
34、氨态氮对烟草生长有利,而硝态氮可直接为细菌所利用。因此,施用硝态氮的地块比施用氨态氮的地块烟草青枯病重。( × )
35、营养过剩的烟叶在田间不耐成熟,容易因生长时间过长而枯黄。( × ) 36、随部位提高,烤烟的含梗率上升。( × ) 37、香料烟吸湿性能下部最大,中部最小。( × ) 38、糖蛋比是衡量烟叶吸味和刺激性的指标。( × ) 39、烟叶检验的项目有品质和水分。( × )
40、烟叶收购站由县(市)烟草公司管理,一律实行报账制。( √ )
四、简答、计算题(每题5分,满分20分)
41、简述三段式烘烤工艺变黄期的基本技术操作。
答:变黄期的基本技术操作装满炕后.关闭天窗、地洞,点火后以0 5℃~I℃/小时的升温速度
将炕温升到34℃~38℃。稳烧小火,保持于球温度稳定。调整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低1℃~4 0℃。烟叶开始被逐渐加热.失水、变黄和后熟过程开始在人为控制下加速进行。
首先使烟叶适量脱水.增强水解酶类的活性,能促进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分解转化,增进和改善烟叶品质。防止底棚叶尖烤青。
42、烤烟基本色与烟叶质量的关系是什么?
答 :(1)化学成分:基本色由浅至深,总糖含量减少;总氮、不溶性氮、烟碱、蛋白质含量增加。
28
(2)物理特性:基本色由浅至深,单位面积重量增加,吸湿性微弱下降,填充能力减弱。古梗率降体,燃烧速度变慢。说明烟叶基本色深浅与烟叶特理特性密切相关,不同基本色的烟叶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
(3)基本色与烟叶内在质量;由柠檬黄色至橘黄色.香气质由差变好.香气量增加,吸昧增浓,劲头增大,杂气减少,刺激性变小;由橘黄色到红棕色,随着颜色加深,香气质变差,香气量减少,劲头增大,杂气和刺激性变大。
43、烟叶实物标样制定的程序是什么?
答:烟叶实物样品的董定,包括基准标样和仿制标样的规定。基准标样是根据文字标准制定,经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烟叶标准标样分技术委员会审定后,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执行。基准标样代表各产区在一定时期内总体质量水平的集中权衡。
仿制标样,由各省、市、自治区各有关部门,采用当年或上一年生产的烟叶.根据基准标样进行仿制,经省技术监督局批准执行。仿制标样原则上每年更新一次。制订过程中要逐层逐级仿制。各省参照中国烟草总公司制订的基准标样制订当年执行样品,然后市、县各级依次仿制,做到烟叶收购站、烟叶复烤厂、烟叶仓库、接收组都要有一套仿制标样。 44、烟叶工商交接验收有何规定?
答:(1)抽样:验收数量在100件以内者抽查l0%,每增加100件增抽2~5件。每件自中心向四周抽取5~7处,3—5kg或30~50把,必要时可酌情增加取样比例。
(2)等级检验一般以把为单位进行.检验中如有争议,工商双方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协商处理,如协商不成,由地方省级公司调解、仲裁。
(3)结算:抽验的数量中有80%符合原验等级的,即作合格.按原等级结算;合格率低于80%的,如纯属低于原级者,按降级处理;如有高有低,高低相抵后纯低部分如不超过抽验数量的 20%,仍视为合格。超过部分都作降级处理。
发现整件混级明显低出两个以上级别时,应当按实际情况结算。
五、论述题(满分10分)
45、论述提高烟叶安全性的农业措施。
答:吸烟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但人们需要烟草,而且多年来吸烟与健康的斗争历史来看,要在短期内从世界上消灭烟草是不现实的,因此,降低或消除烟草及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开发低焦油卷烟是烟草行业面临的主要任务。其农业技术途径:烟田或仓库严禁使用剧毒农药,提倡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降低或减少农药残留量,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烟叶霉菌污染。
利用基因工程选育低焦油、高香味的遗传品质,采用栽培措施提高烟叶中的钾和硝酸盐含量,采用新的调制技术措施,如均质烟草调制法从新鲜烟叶中选择性地除去蛋白质等,这些措施都可以起到降焦降害作用。
提高烟叶的可用性,研究发展低焦油、高香味、中烟碱的烟叶,焦油的产生与烟叶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密切相关,提高烤烟成熟度可以改变其理化特性,提高其可用性。成熟发育完好的烟叶组织结构疏松,孔隙较大,填充性增强,燃烧性得到改善,烟叶含糖量降低,这些变化都有利于提高烟叶可用性。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