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舟”等9个生字,会写“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龙舟、团员”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4、通过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5个字,会写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词语。
难点: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 2、同学么,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传统节日。板书:传统节日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课文,说一说文中讲到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生讨论后个别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三、品读课文,学习汇报。 (一)春节
1、出示一组图片,生说一说这是什么节日?
生:春节
2、课文哪几句写了春节?找出来读一读。 3、课文中写了春节的那些习俗?
贴窗帘、放鞭炮。
4、除了课文中介绍的习俗?你还知道春节有哪些习俗?
拜年、吃饺子……
(二)元宵节
1、出示一组图片,生说一说这是什么节日? (元宵节)
2、课文哪几句写了元宵节?找出来读一读。 3、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在做什么? (看花灯)
4、还有什么主要的民俗活动? (吃元宵、放烟花、小孩子挑灯笼) 5、体会“大街小巷人如潮”。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说明大街小巷
的人非常多。 (三)清明节
1、出示:清明节,生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2、清明节的活动是什么?(扫墓)
3、老师介绍扫墓这个习俗,是为了祭奠死去的先人。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除此之外,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4、同学们参加过扫墓么?主要准备写什么?怎么做? (四)端午节
1、出示一组图片,生说一说这是什么节日? (端午节)
2、课文哪几句写了端午节?找出来读一读。 3、人们在这个节日里主要在做什么?
赛龙舟、吃粽子。
4、师播放一段赛龙舟的短视频。 5、指导朗读,读出喜庆的语气。 (五)乞巧节
师给学生讲“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师介绍“乞巧”:汉族岁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地汉族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
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师指导朗读相关句子 (六)中秋节
1、出示一组图片,生说一说这是什么节日? (中秋节)
2、课文哪几句写了中秋节?找出来读一读。 3、人们在这个节日里主要在做什么? 赏月、吃月饼 4、师简介中秋节 (七)重阳节
1、师出示重阳节的图片介绍重阳节。 2、教育学生要尊敬爱护长辈。 四、拓展延伸
说一说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我国的许多的传统节日,这是我们的历史财富,希望同学们能珍视我们的财富,热爱我们的传统节日。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要想知道更多的节日,还可以找找相关的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