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来源:榕意旅游网


初探“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生活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一直投入很大,却收效甚微。很多老师终日辛勤耕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备课、改作业,学生每天晚上做作业甚至做到十一二点,学生成绩却一点也不令人满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对我校八年级全体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和三名英语教师的教学情况做了一个调查:全年级281名学生,其中有189名学生属于农民工子女,小学几乎没有接触过英语学生占总人数的67%,这部分学生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平均约两个半小时,因为老师和父母告诉他们:笨鸟先飞;另外,有68名学生来自附近的农村,他们小学学过两年英语,占到总人数的24%,这部分学生每天花在英语学科的时间平均约两个小时;还有24名学生来自其他区,他们有着较好的英语基础,有的学过剑桥英语,也有的学过新概念英语,这部分学生基本能适应现行教材的要求:小学毕业时,英语达到二级水平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9%,他们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也是平均约为两个小时,虽然他们的基础不错,但要想上名校,英语成绩务必要达到110分以上,他们的目标是精益求精。至于3名英语教师,

平均每人每天备课时间至少为2个小时以上,改作业时间约为2个小时,每人每天上3节课(包括早自习和下午的延点课),每周至少有2天放学后要留学生改错、听写或检查背诵。然而,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却如顶头一棒,狠狠地砸在他们的头上:重点班平均分71分,优秀率42%,及格率91%;普通班平均分58分,优秀率5%,及格率53%,差生率7%。由此可以得出:教师和学生在英语学科投入的时间与精力都不少,但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主要是为了升学而学习,不是主动学,更不是自主探究,自然学习效率低下,这样作为学习客体的老师就算累死,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如何去改变当下这种状况?我认为只有建立“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才是缓解这种尴尬状况的基本良策。

有研究表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直接影响了其学习的效果,但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建立“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材背景、教材内容、教材重难点、教材相关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系列难易适中,易于操作、易于接受、易于合作、易于参与的任务,任务体现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将这些任务以导学稿的形式下发给每个学生。例如,在七年

级下unit 4 i want to be doctor第一课时的导学稿中,我预设了以下几个任务:

1.本节课的新词汇及新句型(这个任务可以个体通过阅读教材自己完成,也可以小组交流确定新词汇及句型并拓宽) 2.本节课重难点 3.询问职业的句型及应答 4.你所知道的职业名称 5.完成下列习题 6.your question?

有的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有的则必须小组合作来完成。完成任务的方式,可以是查字典、工具书等资料来解决;可以是上网查询;可以是小组讨论;可以请教家长或老师,总之,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完成任务,都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都体现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导学稿每天放学前发,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在家完成,第二天课堂上前8分钟也是预习时间,着重解决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任务,接下来25分钟,展示任务完成情况和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肝午进行提炼提升。展示过程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学习情况,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小组成员可以集体展示,也可以推选一名或几名学生作为代表展

示,对于同一任务,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辩论,可以相互补充,可以相互拓宽,可以相互评价。既分享了他人的学习成果,又受到了一定的启发。在七年级上unit10 i can play the guitar的展示课上,有个学生演唱了英文歌曲“my heart will go on”展示i can sing;两个学生合作了一段相声“good student,bad student”展示we can show.学生的精彩表现,博得阵阵掌声,我不由自主竖起大拇指: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其他组的同学也不时给出恰当确切的点评;展示完毕,学生本人也要作出自我评价。课堂真正成了“享受快乐的地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无限的发挥。根据学习成绩情况及座位就近原则,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成员5~7人。每组学生是一个小集体,进行量化得分,得分情况影响当天的作业量多少,关系其中、期末的评比。由此,学习好的学生从集体利益出发,会主动帮助、扶持那些学习有困难的组员。 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变化,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不仅仅培养了他们自主、自信、自强的性格,勇敢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而且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学生学习成绩与自学能力的提高,又有效地促进了性格的发展,进而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他们可以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可以自主开发,勇敢面对。“我会做,我能做,能作好”,不但是他们自信的口头誓言,更游弋与他们的心理和行动之中。学生认为学习不再是困难和枯燥的事情,而是人生长河之中的

精神享受以及学生阶段的人生任务。 参考文献:

\[1\]包天仁.基础英语教改论坛.吉林教育出版社. \[2\]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