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一小是武宁县的一座百年老校,现有18个教学班,八百多名学生。有教师42名,其中女教师29名,占70%。女教师高学历比例达到100%。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队伍素质过硬、校园环境优美的县城小学。
通过创建“巾帼示范岗”活动,我校女教师立足岗位,努力工作为学校赢得一项项的荣誉。现将创建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阵地建设
创建活动开始,全体教师在学校创建领导小组的统筹部署组织下,人人参与创建活动,人人制订创建计划,参与率达100%。为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提出了“爱事业,比工作;爱学校,比奉献;爱学生,比成果”的工作目标,从政治思想方面、教育教学方面、师德形象方面入手,扎扎实实的开展工作。
二、加强师德建设
创建活动初期,围绕创建巾帼文明示范岗,打造教育服务品牌,组织女教师开展了一系列师德教育活动。一是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全体女教师深深地懂得:让学生讲诚信,首先要教师自己讲诚信,因此工作中自觉做到诚信守信、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努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纳于校本培训中。开展文明办公室评比,组织“教师访万家”活动,开展健康有益的教职工文体活动,组织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组织班主任
论坛,学习名特教师的先进事迹等。促进师德建设经常化,制度化。学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师师德考核办法。激励和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教书育人的事业性、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全体教师自觉把学得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学校里,她们处处为人师表,不断创新,埋头苦干。在她们的精心教育下,学生进步快,学校面貌新,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成员素质。
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
1.终身学习,提升素养。
根据我校师资年龄结构的特点,提出“立足学校,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思路,通过开设教育论坛、讲述我的教育教学故事,集体备课、听课、研讨,请专家讲座,外出学习等不同途径,探讨教学技能,交流教改信息,鼓励每一位女教工人人参加教育科研,使教师逐步从教学型向教研型转变,加强教学现代化技术培训,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2.师徒结对,早出人才。
学校实施教师成长工程。建立“青年教师成长领导小组和合作学习小组”,由中青年骨干教师分带9位青年老师,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有效性的课堂活动》研讨活动。学校合理安排年级组成员,做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让青年教师的思想及激情与中老年经验及智慧
能有效碰撞,促进教师团队的分享与合作。开展与“大洞小学” 优秀教师带徒活动,开展与石门小学结对活动,让优秀教师的经验、方法能够得以传承,让基本素质较好的教师能更快地脱颖而出,缩短摸索过程,少走弯路,快出成绩。近几年有许多女教师在优质课、录像课等获许多荣誉。
3.教育科研,硕果累累。
21世纪的教育改革,呼唤着教育科研作先导,呼唤着大批科研型教师的涌现,这是教育“三个面向”的需要,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一年来,我们示范岗的成员在“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出效益,凭教育科研上水平,借教育科研创特色”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走教研科研相结合之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学校现有7个课题。有国家级课题一个——《》,市级课题5个——《逍林镇镇东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已获奖。有近三分之二的教师参与了课题的研究。学校一学年内有二十一篇文章发表、交流及获奖。
四、积极组织活动,创设温馨集体。
巾帼文明示范岗是女教师成才的基地,更是我们女教师温馨的乐园,我们领导小组组长十分重视教师的文化生活,带领我们参观了迷人的张家界,游览了举世闻名的影视城横店等,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和人文景观,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也融洽了岗位成员之间的感情。
平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教工运动会、趣味活动,提升了女教工的凝聚力;有三八节、教师节庆祝活动,有娱乐活动,使教师们的身心得到了放松,有专业文化知识竞赛,使教师们在活动中提高素质。
今后,我们将不断增强女教工的服务观念,倾心奉献教育事业,再创教育事业辉煌灿烂的明天,力争使我们每一位女教工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使我们的巾帼文明岗成为教育战线上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