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桂枝香金陵怀古》导学案

来源:榕意旅游网
章丘市第五中学2011级

语文导学案

编号:22模块:唐诗宋词第三单元“北宋的旧曲新声”之《桂枝香•金陵怀古》 制作人:马延花 审核人:邱霞

预计使用时间:第十三周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组评: ___________ 师评: ___________ 课程标准 考点 考纲 考向精测 学习诗歌鉴赏的 基本方把握诗歌的语言 艺术,鉴赏诗歌的语言、 表达诗歌鉴赏的目标 重在法,初步把 握诗歌的艺分析作品运 用的表达技技巧、形象, 可以综合两方面:①鉴 赏诗歌的术特 色,注意从不同角 巧,达 到什么效果,考起来考 查分析,判断,形象、语 言、表现技巧;度和层面发现作 品意查 表达技巧,分析概 括概 括鉴赏能力。 ② 评价诗歌的思想 内容,作者的观点 态度。 蕴,不断获得 新的阅读能力。 体验。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1、学习描绘音乐的表现手法

2、朗读诗歌,将音乐节奏及作者感情变化读出味道。 教学难点:朗读诗歌,将音

乐节奏及作者感情变化读出味道。

【预习案】

一、预习指导

1•自主学习《高效全能方案》,对认为重要的或有疑惑的知识点进行圈点勾画。

2•朗读课文过程中遇到不会读或不理解的字词,要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消除疑 惑。 3. 预习时间为10分钟。

二•预习内容

1•自学《高效全能学习方案》P23中“课标图文导航”和“助读资料链接”部分 的知识,了解作

者及写作背景。

2. 结合课下注释,朗读课文至少 3遍。

3. 背景补充:元和^一年(816),因受谗言而被降为右庶子的韩愈,慕名前来听 来自天竺的僧

人颖师弹琴,于是写了这首诗。

三.预习自测(第1题能力层级为A,第2题能力层级为B)

1 •韩愈,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 ________________ ,世称 ________

唐代著名文学家,与柳宗元同为 _________________ 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 代之衰”,著有《

》四十卷,

《外集》 1卷, 《师说》等等

2.给下列字词注音。

昵昵()恩怨() 滂沱()

嗟叹()

浮云柳絮.() 百鸟喧啾. 丝篁(

( )

) 根蒂() 遽止()

跻攀(

四.初读文本之我见? ??

【探究案】

(▲代表难易程度)

一.赏析诗歌,体会作者感情(能力层级为 D)

本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十句为第一部分,写颖师的琴声;后八句为第二 部分,写作者听琴的感受。深入文本,体会本诗是如何描摹音乐的?

1. (▲▲)诗歌前十句描摹了哪些场景?表现了音乐怎样的变化?

2. (▲▲▲)诗歌前十句正面描写声音,请分析作者用了哪些手法?并分析其 效果。 3. (▲▲▲)阅读诗歌后八句, 分析听颖师弹琴之后,作者有什么感受?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温馨提示:从音乐本身及诗人处境两个方面分析。) 自主学习指令 小组合作探究指令 展示成果指令 教师寄语 小组长掌控合作 进1. 从文本中找 出依1. 据。 度、深度和时间。 时间为6分钟。 2. 用红笔标注 有效2. 3. 组长指定好发 言信息。 1. 展示形式为抢 答。 敢于回答问题 就是2. 口齿清晰,发音 准一种勇气, 一种自我确,声音洪亮。 挑战, 一种成功。同学 们,勇于挑战自 己,挑战成功吧! 3. 自主学习时 间为3分钟。 人,做好发言的 准备。 【方法规律点拨】

1. 第一题,从文本中筛选有效信息,高度概括语言

2. 从音乐本身及诗人处境两个方面分析第三题。

二.学以致用———链接高考,小试牛刀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听蜀僧濬(j m)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解: ①绿绮:这里指名贵的琴。

( 1) 诗的颔联中“如听万壑松” 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音乐?

( 2) 诗的尾联中“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音乐?

三.朗读擂台赛——再读诗歌,品味语言美

擂台赛指令:

1.各小组充分准备,展开激烈角逐,评选出 “星级小组 ”和“班级金话筒 ”。 2.星级小组评选规则为各小组展示同学的人数。

3. 星级个人评选规则为朗读时能把握节奏,读出情感,能做到抑扬顿挫。评委为 全体同学。保

证客观公正公平。

4. 奖励方式: ( 1)颁发奖状。 ( 2)结合本班班情, “星级小组 ”赋班级量化加分 10 分,

“班级金话筒 ”赋个人量化加分 10 分。

5. 准备时间为 2 分钟。

【训练案】

一.背诵默写《听颖师弹琴》。(必做题) 二.欣赏音乐,描摹成文。(选做题)

古乐优美,颖师的琴声,能使人泪雨滂沱,冰火两重天;韩娥的歌声能绕梁 三日余音不绝; 秦青放歌能 “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想来真令我们心驰神往啊。 现在我们一起领略一段妙音《 梁祝》,并用我们的生花妙笔将这段妙音描摹成文。

要求: 1.运用本节课所学正面比喻和侧面烘托手法。

2. 字数在 100 字左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