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北方药学2014年第11卷第5期 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常见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喻 鹏 丁 浩 师玉谨 黄或翰 朱 赵(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医院厦门361026)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常见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200例在骨科手术治疗的 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自身、手术以及用药三个方面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结果: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与自身因素中的年龄、住 院时间、血红蛋白水平、ASA等级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尸<0.05),与性别无关;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与手术因素中的手术时 间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麻醉方式无关;用药因素中的预防性应用抗茵药物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结论:骨科手术后切 口感染与多种临床因素有关,可以通过加强术前预防、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提高医院人员对洗手的认识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关键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672—8351(201 4)05—01 48—02 临床骨科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生理、病理,并运用物 理、药物、手术等方法保持与发展骨骼肌肉系统的正常形态和 正常功能,外伤急诊手术非常多,多为开放性切口,极易发生 切口感染,感染一旦发生即引起一些并发症,轻者伤口愈合延 缓,严重时还会造成患者的肢体残疾,危及患者的生命_】l。不仅 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精神负担与经济负担,对 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中,笔者选取2012年8 月一2013年8月200例在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 者自身、手术以及用药等三个与切口感染相关的因素,旨在弄 清这些因素对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关系,并探讨预防手术 切口感染的方法。现在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我院骨科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200 例患者,手术类型均为植入内固定物手术,其中男性97例,女 性103例,年龄16~69岁,平均年龄(43.2+1.6)岁。 1.2判断标准: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所有 切口进行诊断。 1.3研究方法:对200例骨科手术后患者的治疗资料及结果进 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整个手术的实施过程,记录患者自身、手 术及对患者的用药等所有可能引发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术 前对患者自身的因素(性别、年龄、住院时间、血红蛋白水平以 及ASA分级)等进行详细的记录;术后将手术麻醉方式及手术 开展的时间等详细记录;同时,对是否应用药物治疗以及是否 进行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统计。最后将这些危险因素进 行详细的汇总分析。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处 理,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 检验,P<0.05为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感染率:在所有的200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有9例, 感染翠为4.5%。 2.2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自身因素、手术因素及用药因素的 分析:见表1、表2、表3。 表1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自身因素以及感染率的分析(n。%) 表2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手术因素以及感染率的分析(n。%) 表3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用药因素以及感染率的分析(n。%) 分析上述表格可以得知,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与自身因 素中的年龄、住院时间、血红蛋白水平、ASA等级相关,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 .05),与陛别无关;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与手术因 素中的手术时间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麻醉方式无 关;用药因素中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 3骨科手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 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血红蛋白水平、ASA等级、手术时间、 用药等。因此临床应针对易感染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 施及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3.1加强术前预防:加强术前预防可以通过以下i个方面:一, 围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一般在麻醉的同 ̄/,/Jt1人抗生素,可以 有效预防切口感染;二是为了减少人体表皮上的留宿细菌,患 者术前尽量沐浴,若需术前备皮,应离手术时间越近越好,国 外研究表明,手术前短时间内备皮较术前24h备皮的感染率 能够降低3.2%;i是对于消化道疾病、结核、肿瘤等由于免疫 功能抑制、血浆蛋白低、贫血、营养状况不良,均需在术前加强 营养,可提供高热量、高蛋白物质。对切口易感染的人群应及 时治疗原发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高,切口正好是细菌 繁殖的场所,极易发生切口感染121。 3.2提高手术操作水平:手术操作过程中应严格规范,如污染伤 口应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消毒灭菌工作的管理;深部引流,注意 拔管时间;缝合正确,避免残留死腔;保护肌肉组织,避免组织 切口牵拉损伤;另外止血应彻底,避免形成血肿_引。对于手术技巧 应该加强培训,特别是针对年轻医生,应该提高其手术操作熟 练程度,避免手术过程中切口暴露过久,增加切口感染的几率。 3_3提高医院人员对洗手的认识:研究表明,用流动水和香皂 洗手可将手术65%~85%的微生物去除,若结合刷洗,微生物 的清除率可以达到90%~98%,因此认真洗手虽然不能完全清除 手上的全部细菌,但可以将细菌数量减少到感染剂量以下 。 在骨科手术中,病菌通过手的传播是引起切口感染的重要原 因之一,洗手也成了阻断医务人员在操作中导致疾病传播的 关键环节,因此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尤其是在进行无菌 北方药学2014年第11卷第5期 149 新生儿窒息原因及临床抢救分析 杨 艳(江苏省无锡市康复医院无锡214043)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和临床抢救。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治疗的窒息新生儿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回顾分 析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抢救体会。结果:经过及时抢救窒息新生儿,有90例抢救成功,且预后恢复效果良好,7例待观 察治疗,3例死亡。结论: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给予新生儿窒息进行分析,并根据原因及时救治,有利于防 止远期后遗症,从而减少新生儿死亡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原因临床抢救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4)05—0149—01 所谓新生儿窒息,指胎儿由于受到产时、产前或产后等不 同原因影响而发生缺氧、循环障碍、呼吸障碍以及宫内窘迫等, 从而使新生儿在出生后lmin内,不能将呼吸进行建立,或者无 法自主呼吸。新生儿窒息会导致患儿发生生理变化疾病,如酸 中毒、低氧血症等。该疾病具有比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本 文针对新生儿窒息原因和临床抢救,进行简要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窒息新生儿100例,其中 有20例重度窒息,50例轻度窒息;以阿氏评分作为判断新生 儿窒息的程度,若4~7分,则患儿为轻度窒息,若评分<3分,则 患儿为重度窒息。25例足月新生儿,75例早产儿。 1.2方法:抢救窒息新生儿过程中,务必确保患儿保暖,应该在 了防止患儿误吸而导致吸人性肺炎,必须把新生儿头偏置一 适宜的温度环境下给予抢救,温度为30—32℃;在窒息评估时, 侧。给予患儿常压给氧时,确保其具有正常呼吸,心率>100次/ 每30s进行一次,并按照实际情况选取下一步操作。具体操 min。对中心性发绀的新生儿,供氧时,采用的氧气管必须是末 作:首先擦干血水以及羊水,将存在于患儿呼吸道的异物进行 端开放的,新生儿鼻口与管子末端处有1_3厘米的距离,80% 清除,同时给予患儿触觉刺激;其次是利用各种方式给予患儿 的给养浓度,有5L/min的100%氧流量。肺随着吸氧能的流量 强制呼吸,如机械通气和供氧等;再次是为了保持患儿正常循 变高而出现扩张,这样使患儿有效建立自主呼吸,改善体内缺 环,进行胸外按压,按压的力度需要维持适中;最后是将患儿 氧现象。在患儿皮肤颜色有所变化时,缓慢撤离氧气;对复苏 静脉通道进行建立,并按照正常的剂量与方式实施药物治疗, 患儿,需要保证挤压气囊中均是气体,当气囊置人面罩,并接 其中有多巴胺、肾上腺素、纳洛酮以及碳酸氢钠等药物,为了 通氧气,有5L/min的氧流量,90%~100%的通气氧浓度。当患 刺激新生儿恢复正常的呼吸状态,可通过静滴的方式,将 儿建立良好自主呼吸之后,心率>100 ̄Jmin,则可停止或减少 0.1mg/kg的纳洛酮静滴于新生儿。 正压通气。为了给予患儿有效建立肺循环以及氧合作用提供 2结果 保障,需要实行心脏按压,即经过30s人工呼吸,当新生儿心 通过观察新生儿窒息临床资料,可知有50例是因继发胎 率小于60次/arin时实行即可。 儿窘迫导致患儿窒息,如胎心基线和胎心率发生改变等;50例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关键是迅速纠正缺氧,做到早预防、早 是由于分娩过程的各种原因导致患儿窒息,如胎膜早破、胎盘 判断、早复苏。同一组复苏人员必须配合默契,操作迅速、准确 功能异常、宫缩过频强及羊水异常、胎位异常等。经过及时抢 无误、熟练掌握每一项操作,根据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采取复 救窒息新生儿,有9O例抢救成功,预后恢复效果良好,7例待 苏方案。总之,对于窒息新生儿,需要认真分析原因,并依照原 观察治疗,3例死亡。 因及时救治,促使患儿拥有良好的预后效果,同时降低患儿发 3讨论 生后遗症的概率。 新生儿窒息原因较复杂,主要有分娩、胎儿以及母体三方 参考文献 面 。在抢救窒息患儿时,注意保持患儿的体温,必须在辐射保 【1]王艳喜.85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及防治体会[J】.当代医学, 温台中进行抢救。将存在于患儿呼吸道中的异物清理,同时轻 2011,9(26):45—50. 度仰伸患儿颈部,目的是确保新生儿气道通畅,每次负压吸痰 『21张桂兰.正常足月新生儿窒息328例产科原因分析[J].甘肃 的次数,不 ̄>15s,先从口腔吸,接着到鼻腔,然后至气管;为 医药,2011,7(4):23—30. 操作前后必须洗手。特别是一些进修医生、实习医生在此方面 参考文献 的意识相对薄弱,医院可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加 『11徐绿萍.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J.中 强检查_5l。另外医院可以尽量采购一些感应式水龙头洗手,或 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3):554—556. 者使用消毒毛巾擦手。 『2]匡春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对策及其效果[J].中 4结束语 国医药指南,2012,9(10):666—668. 总之,应加大对骨科手术引起感染的监督力度,手术室护 『31刘爱萍.骨科非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 理人员也应该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程序, 施『J1.护理学杂志,2005,20(24):59—61. 对环境彻底消毒,注意手术操作、换药等操作规程,提高与骨 『41迟晶.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J].中国 科医师的手术配合默契程度,将发生感染的概率降到最低,以 药物经济学,2013,5(3):472—473. 最大限度确保患者顺利恢复健康,避免因为感染而产生一些 『5]匡春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对策及其效果fJ].中 不良后果 国医药指南,2012,4(5):25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