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来源:榕意旅游网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作者:张 勐 陈大舜

来源:《医药月刊》2007年第10期

[摘 要] 本文总结了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中医药治疗特点和优势,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病专方、其它疗法(包括单味药或其提取物、灌肠、外治、中药离子导入、针灸)四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CRF的中医中药研究进展,最后对于中医药治疗CRF的研究作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药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7)10-0182-03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 chronic renal failure)是指各种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引起肾单位和肾功能不可逆地丧失,导致以代谢产物和毒素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常常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现代医学CRF已有各种替代疗法(腹透、血透和肾移植术),但由于费用昂贵,技术复杂,肾源相对短缺,在应用上有其局限性。而中医药治疗CRF,因其疗效肯定,副作用低,使用方便而日益得到广泛的研究和运用。现将近年来有关CRF的证治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关于CRF的病因病机,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病因复杂,多属本虚标实。其本为气血阴阳的亏虚,其实多与湿瘀毒有关。詹氏认为,肾衰患者属本虚标实。病机为正气亏损、邪毒内盛,浊邪壅塞三焦[1]。余氏指出,慢性肾衰病人,兼证颇多,有水湿、湿浊、湿热、浊毒 淤血等多种变化,但总以湿邪为其根本,其余诸邪皆由湿邪发展而来[2]。赵氏等提出“瘀阻肾络”学说,即本病日久,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行,湿浊毒邪内蕴,蕴结于血分,瘀阻肾络,而瘀阻肾络是本病发展的关键[3]。汤氏认为,CRF内因以肾虚为本,涉及肝脾。外因感邪、劳倦、情志失调等诱发加剧[4]。何氏认为。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正气亏虚,气血失调,湿浊凝聚,阻塞脉络,血运不畅,终致湿、瘀、毒互结[5]。

2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不同的医家对此有不同的观点。叶氏将CRF分为5型:①脾肾气虚型:方选参苓白术散合右归丸加减,②脾肾阳虚型:方选真武汤加减,③肝肾阴虚型:方选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④气阴两虚型:方选参芪地黄汤加减,⑤阴阳两虚型:方选地黄饮子或济生肾气丸加减,取得较好效果[6]。孔氏用活血益肾法治疗CRF中早期,中药基本方:刘寄奴30g,六月雪30g,泽兰叶15g,益母草15g,黄芪15g,熟地黄l0g,牡蛎30g,土茯苓30g,生大黄(后下)6g。38例均经2个以上疗程(4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7]。苏氏以和解益肾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71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谊肾颗粒。药物组成:柴胡12g,黄芩15g,党参15g,半夏12g,骨碎补15g,女贞子15g,何首乌15g,淫羊藿12g,黄芪25g,当归15g,丹参15g,牛膝15g,山楂15g,薏苡仁20g,大黄10g,车前子30g,白花蛇舌草30g等),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91%。马氏以积论治CRF,针对病因病机在扶正驱邪的基础上,佐以行气活血、豁痰理气、软坚散结、破血消癥为主要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8]。

3 专病专方

远氏以叶氏自拟“肾衰方” :党参20g,白术10g,北黄芪15g,麦冬16g,生牡蛎(先煎)30g,丹参12g,当归9g,赤芍12g,大黄(后下)6~12g,治疗217例肾功能缓慢损害,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优于对照组64.88%(P

4 其它疗法

4.1 单味药(或其提取物)

刘氏等以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24例,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较对照组Scr和BUN下降更明显.两组有显著差异(P 4.2 灌肠

傅氏以益肾灌肠液(熟地、当归、女贞子、黄芪、生牡蛎、生熟大黄)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8例,总有效率为95.83%[16]。刘氏以爱西特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5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 4.3 外治

魏氏以轻松药泡剂为主药浴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65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治疗后BUN、SCR均明显下降(PO.05) [18]。孙氏以中药肾区热敷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肾区热敷疗法,红花、丹参、川芎、白芷、透骨草、益母草,等分为末),以DTP DⅢ—A型治疗仪照射30min,3O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更好的改善肾功能(P 4.4 中药离子导入

张氏等以中药肾区离子导人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44例(导入药物选用:大黄30g,桂枝15g,水蛭15g,川芎25g,当归25g,桃仁20g,黄芪50g),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23]。赵氏以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肾衰竭45例(导入药方由附子、黄芪、熟地、肉桂等按一定量配制),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在改善气短懒言、倦怠乏力、恶心呕吐、食少纳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在改善肾功能方面与对照组疗效相近[22]。 4.5 针灸

针灸单独治疗CRF,目前报道的比较少,多是联合其他疗法。如张氏以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衰竭43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之上,予黄芪注射液交替注射双侧足三里及肾俞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3]。郑氏以穴位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穴位三联疗法,外敷药末(由生附子、冰片、沉香等按一定工艺制作而成)于肾俞(双)、关元、涌泉(双),电脉冲刺激和激光照射共同作用于肾俞(双)、膀胱俞(右)、关元、水道(右)、足三里(右)、阴陵泉(右)、三阴交(右)、涌泉(左,为公共穴),观察1疗程(20天),实验组总有效率为76.32%[24]。

综上所述,可见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稳定可靠、价格低廉,但其在病因病机、辨证治法方药上尚不统一,临床上百家争鸣。因此,研究重点应放在确立主证型及其相应的病机和主要方药,使其在治疗CRF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詹林达,何训昌,缪灿铭.尿毒康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1,17(5):43~44.

[2] 陈军.余承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J].四川中医,2001,19(9):3~4.

[3] 赵玉庸,常风云,李春香.肾毒清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血脂及内皮素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OO2,8(12):23~25.

[4] 汤溟.健脾益肾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探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1):73.

[5] 马秀宁.何学红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3):88~89.

[6] 远方,叶任高.叶任高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集要[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6): 336~337.

[7] 孔昭东.活血益肾排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8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10):28~29.

[8] 苏路侠,钟百灵.和解益肾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71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4,45(8):590~591.

[9] 温琛,马进.马进教授以积论治慢性肾衰经验[J].中国中医药杂志,2007,5(4): 22~24.

[10]沈维增,李俊彪,伍新林等.温肾泄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药材,2003,26(12):914-916.

[11]景霆,张寒梅,王改琴.大黄牡公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8例[J].陕西中医,2005,26(8):749.

[12]汤学宇,周国和,曾新华等. 温肾泻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07,26(5):301~303.

[13]刘爱珍, 陈荣鸾.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3):172.

[14]吴金玉,黄雪霞,史伟田.七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2):1228-1229.

[15]项红秀,王学玉,胡海云等.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06,28(8):733.

[16]傅辉.益肾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06,l8(1):23,28.

[17]刘亦农,陈玉贵.爱西特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8(3):172.

[18]魏永吾,曹广顺,王红等.轻松药泡剂为主药浴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65例[J].陕西中医,2004,25(12):1075~1076.

[19]孙亚臣,孙劲秋.中药肾区热敷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0例临床观[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1):1165-1166.

[20]巴元明,霍长亮,许小泰.保肾膏三伏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5,46(1O):747.

[21]张传方,曹丽梅,李惠民.中药肾区离子导入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3):170.

[22]赵志新.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06,20(8):2191. [23]张琳,杨洪涛,刑海涛.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3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12):720-721.

[24]郑义侯,杨栋,吕小芳等.穴位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8例[J].中医,2005,37(6):68-69.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