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J田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 考 , .、 胡金亚 (邳州市铁富中心中学,江苏邳州221300) 摘要:本文分析了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如《图形的变化》一课(苏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第五 的实践应用.探究了分层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应用的可 章第二课时),目标A:让学生掌握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 行性,并提出了改革建议。 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列举出生活实例;目标B:掌握图形之间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分层教学法 教学反思 变换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目标C:掌握图形之间的变换 改革建议 关系。 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新 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应 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 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法,结合上述前期准 教育目标是“在二十一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 备工作。通过分层教学使学生能接受不同程度、相同水平的科 教育课程体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不断探索教 学教育,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总的 学的新方法,构建教学新理念,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新形 来说,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分为三个 势.全面打造新世纪教育的新模式。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围 阶段。 绕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展开探究, 以《二元一次方程》一课为例。 对分层教学的反思与改革建议进行了论述。 第一阶段:导人课题。根据A、B、C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期准备 设计三个问题为本课的切入点.问题的内容需根据不同层次 在教学实践中,分层教学需要教师完成四个环节的分层, 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彰显课堂导语的全面性.强化导 即:学生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分层指导。对于教师而言, 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应用分层教学法也不是一堂课就能 第二阶段:教师提炼本课的知识点,以问题对学生进行引 实现的.因此在实施分层教学前,教师必须开展数项必要的准 导,并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本课。 备工作。 分组:每一组中A类学生1名,B类学生2名,C类学生3名. 准备工作1:制定学生档案。教师在新学期伊始应当制定 全班共分成7(8)个小组。 出学生档案,从对学生进行第一次综合素质检测开始,而检测 提炼知识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进行一些数学 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辩论检测法,教师以新学期的知识重 计算,如(板书):某超市在同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 点为核心,择取一个课题。让全体学生围绕这一课题展开辩 了两件商品,其中第一件盈利25%,第二件亏损25%,那么总 论.教师参与其中:再如运用传统的试题检测法.对全体学生 的来说。超市卖这两件商品是盈利还是亏损?我们前面学过 进行一次综合能力评测.等等。检测完毕后教师根据结果制定 解一元一次方程,而在这个例子中同时出现了两个未知数. 学生档案,档案数据是对学生分层的主要依据。 并且所含有未知项都是一次方,这就是二元一次方程。下面 准备工作2:学生分层。以学生档案为依据,将全体学生划 我们进行解答。 分为A、B、C三个层次,字母排列顺序代表了不 学生的能力。 第三阶段:小组合作学习。这一阶段由学生自主学习,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至少每周对学生进行一次评测。及时修改 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为学生 学生档案,确保档案数据的实时性与真实性。 解决问题。从而构建互动课堂,有利于提高B、C类学生的学习 准备工作3:备课分层。备课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备 能力。 课时,教师需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分析:通过上述示例可见,其一.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被 示BC为:BC=AB/tan ACB.将以上方程变为:AB/tan ADB+ 较繁琐,但思路清晰,学生易理解。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 100=AB/tan ACB,利用三角函数求出AB。此方法数量关系 效果较理想。因此.我认为解题方法不一定是越简单越好。而 较明确,即使强行记忆也不是很困难。若 ACB、 ADB为特 是学生越容易理解越好。 殊度数的角则会更简单。但我从上课时学生端正的坐姿、睁 四、培养学生追求新异的心理。多举与生活相关的例题激 大的眼睛和紧闭的嘴唇可以看出。学生对这种方法感到很困 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惑,掌握的情况不容乐观。果然,在做同类题型时,大部分学 老教材中的例题有许多是为了追求某种知识的应用而专 A 生不知该从何下手。下课后我 门设立的,既不生动,又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为了做题而出题。 就反思:这道题不能这样解,得 因此。应该增加一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身边的数学问 考虑学生容易理解的方法,麻 题。这样,学生在做的时候感觉很亲切,会有很浓厚的兴趣,而 烦一点也没关系。在另一个班, 做出来后也会更有成就感。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思维要开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原题不 阔,要多思考,多运用网络等平台搜寻合适的例题。如在讲方 变)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要 程和方程组的应用时。我所举的例子全是自己编的生活中的 C D B 求的边在哪个三角形内?解此 例子。同学们在做题时兴趣很高也很活跃,通过在讨论得到解 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够吗?还缺 决问题的方法,很有成就感。然后,我会让他们自己编一道相 什么条件?怎样找到它?已知的边CD有用吗?顺着这些问题, 同解法的题目。分组合作后,全班同学所编的题目有许多种 有学生提出:过点D作DE上AC交AC于E。(如图)这样,已知一 类,涉及各行各业。这样既巩固了问题的解法,又开阔了视野, 边、一角,就可以先解直角三角形CDE求出DE,然后由 还了解了生活中的数学。 EAD= ADB一 ACD又可解直角三角形AED求出AD。这样 只要我们多想办法,就能发现学生的兴趣点,从而利用学 就可以解直角三角形ADB,从而求出AB了。这样解题,虽然 生的兴趣点增强教学实效。 ■墨 浅析初中数学问题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张丽丽 (丰县范楼初级中学,江苏丰县221742) 摘要:能力培养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根本目标 思 道具有生活性的数学问题。这一问题的有效设置,为学生自主 维能力作为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已成为初中生应 开展思维活动营造了积极融洽的氛围.并且使学生的思维潜 具备的三大学习能力之一 作者根据初中数学教学中初中生 能得到了激发。为思维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情感保障。 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在问题教学中如 二、注重探究指导。传授探析问题的策略方法 何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阐述 例题:如图,在 ̄:TABCD中,点E为AB的中点,点F为AD上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一点,EF交AC于点G,AF=2cm,DF=4cm。AG=3em,则AC的长为 多少? D 数学学科是一门思维的艺术,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实 = 践性较强的基础知识学科。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 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探析知识点内涵、解答数学问题、综 合辨析活动等。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但与 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目标相比,还存在一 在问题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当指 定的差距。加之。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往往忽视 导”的“洋思教学法”。将分析问题条件和找寻解题策略的“任 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导致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 务”交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识到这是一个 锻炼和显著提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搭 关于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问题. 建使学生开展有效思维活动的平台,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培养 同时得出解答方法:“作辅助线:延长CD、EF,交于点H。由平行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实现学生思维 四边形可证△AEF'-'-'△DHF,由AF=2.DF=4,得HD=2AE。又 .’ 活动效能的有效提升。现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对初 点E为AB的中点 .CH=4AE。同样由平行四边形可证△AEG'-" 中数学问题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论述。 △CHG,由CH=4AE,AG=3.得CG=I2。因此AC=AG+CG=3+12= 一、创设问题情境。开发自主思维的内在潜能 15cm。”然后,我对学生探究解题策略的过程进行及时的指导。 教育心理学认为,初中生有效思维活动的开展,需要他们 最后师生在共同解答问题过程的基础上,归纳出解答该类型 良好的学习情感和能动的内在潜能作为思想保障和情感支 问题的方法。 撑。同时,初中生处在心理发展的波动期,易受外在情境和内 通过上述解题过程可以发现.在问题教学活动中渗透“以 在情感的影响和渲染,在思维活动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外在不 生为本”的理念,将解题方法传授作为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 良因素的渲染和内在消极情感的影响,出现不愿思考、畏惧思 段,通过设置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案例,引导和指导学生结合 考等消极现象。因此,在问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创设问题 问题条件,根据解题经验,开展探寻解题方法的思维活动,从 情境作为激发学生思维能动性的重要手段.通过设置贴近教 而使学生在自主探析解题策略的过程中.实现了对解题策略 材内容、符合认知实际和遵循情感规律的问题情境,实现初中 和方法的有效掌握.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思考分析问题活动的 生内在思维潜能的有效激发。 效能。 例题:甲库有肥料200P ̄,乙库有肥料300吨,现要把这些 三、凸显问题内涵,提升创新思维活动的效能 肥料全部运往A、B两地,从甲库往A、B两地运肥料费用分别为 对于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思考、分析,可以 每吨20元和25元;从乙库往A、B两地运肥料费用分别为每吨 得到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即一题多解。这一现象实际上就是 15元和24元。现A地需要肥料240吨,B地需要肥料260吨,怎样 抓住了数学学科的整体特性,抓住了章节与章节之间、知识点 调运总运费最少? 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特性.将内在关联特性通过数学问题这 上述问题案例是我在“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问题教学活 一载体进行有效呈现。近年来,高考政策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 动中,抓住该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特性,所设置的一 进而发生了变化,综合性、发散性的数学问题成为命题的重 提炼出来,即一个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所有的未知数都 才能真正地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分层教学…。 是一次方;其二,该示例与生活息息相关,是生活中常见的问 2.改革建议 题,因此这个例子也能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产生影响:其三, 教育是与时俱进的,而教学方法也是与时俱进的,因此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A类学生带动了B、C类学生,彰显了分层 层教学法应注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其一是将分层教 教学的效用,提高了教学质量 学法与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相结合.使这一教学方法不再是单 三、教学反思与改革建议 一而独立的:其二是加大对学生能力的检测力度,构建阶梯式 1.教学反思 教学模式,不断调整学生档案,以检验分层教学的效用,以备 在教学活动中,分层教学的优势体现在了增强全体学生 尽早发现问题.并制定解决策略。 的能力,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 总而言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充当着关键的 量。而负面影响有两点:其一.虽然学生分层仅针对知识水平 角色。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正确认识自身所担负着的重任, 而言,不是对学生人格的划分.但始终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影 努力构建有效教学,为实现自身价值.进而为我国建设贡献 响,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或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其二。对于 力量。 一些教师来说,教学任务是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而不是课程标 准对教师的要求,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以完成学校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为目标的教师会增加对A、B层次学生的关注,班级内两极分 [1]吴晶.利用分层教学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化现象严重,而只有以完成课程标准要求为教学目标的教师 [J].语数外学习:八年级,2013(2):36.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