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梯田听古歌
张永权
①南疆春早,当北国还是一片千里冰封时,这里早成了一个孕育生命的季节。红河两岸,哈尼山寨,层层梯田,一片繁忙,正是插秧的好时节。
②天不亮,哈尼妇女就起来煮好红鸡蛋、红米饭和腊肉,背到梯田边,让全家享用。男人们把田里的秧苖拔起来打捆挑到栽插的田间。女人们一排排下到田里栽秧。一梯梯良田,被翠绿的秧苗绣成碧玉般的天梯,一梯一梯地向着蓝天伸去。梯田接地连天,天在水田里,人在彩云中,好一幅美好和谐的田园农耕图。
③这里就是称雄天下、有大山雕塑美誉的世界文化遗产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三千多级的梯田,从山脚伸进云天,气象万千,雄奇磅礴。梯田在一年四季形成不同的景观,冬天清水滢滢,阳光下的玉梯,波光闪烁;春夏翡翠绿梯,耀眼悦目;秋搭金梯,辉煌灿烂,气势非凡。一千个梯田,就有一千个太阳;一万个梯田,就装着一万片奇幻的云彩。
④哈尼人,只要一说话,就会唱歌,说红河两岸人人都是歌唱家绝非夸张,此时那些栽秧的女人唱起歌来,歌声此起彼伏,四山回应。有的高亢嘹亮,有的低迴优美。外人听不懂歌词,但美好的旋律却也让人陶醉。合唱、独唱、对唱,女人们一边栽秧,一边唱歌,让梯田成了神奇的赛歌台,把希望的秧苖插在歌声里。
⑤人群中有个姑娘,她放声一唱,四周便一片寂静,这时,只有她那山泉般清纯的声音,流淌在秧田之中,流淌在天上人间。陪同的哈尼族诗人朋友告诉我,她唱的是一首哈尼族四季生产调中表现栽秧生活的古歌,诗人译出的歌词大意,也充满诗意:冬天是春天的母亲,冬天老了,春天就长大了。春天飞来白鹇鸟,白鹇鸟把红米的种子撒在梯田上,秧姑娘就出生了。今天长大的秧姑娘要出嫁,红河两岸的木棉花举起玛瑙酒杯来祝贺,秧姑娘要在梯田安个新家……这古歌的歌词想象浪漫奇特又很原生态,这是真正的诗。他还吿诉我,这个栽秧女可是见过大世面的。自从2013年6月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哈尼梯田和哈尼古歌,就闻名世界了。2015年5月她和哈尼古歌艺术团到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演出半年之久,惊艳海外。像她这样唱哈尼古歌的农民,生在哈尼山寨,哈尼梯田和他们生生不息,不离不弃,相依为命。正如他们在古歌中唱的:“没有哈尼族的天上梯田,就没有哈尼人的今天。”
⑥昨晚在山上的哈尼小镇看哈尼古歌艺术团的演出后,我们和一位年逾古稀的古歌传承人交流,还听他唱了一段原始的古歌。老人满头银发,脸上刀刻样的皱纹流着人世沧桑。说到要唱古歌,老人就兴奋了,朋友说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都能流出歌来。他唱了一首哈尼族古歌中的“阿培聪坡坡”,即迁徙古歌。这时,山风停止了呼吸,夜虫突然闭嘴不再鸣叫,四周万籁静寂,只有老人深沉而动情的歌声回响在梯田的夜空。
⑦一个善良勤劳的民族,灾难毁了他们北方的家园,哈尼人南迁寻找他们美好的诺玛阿...美﹣﹣太阳升起的光明之地。他们翻过重重高山,越过条条大河,从遥远的青藏高原,.
经过大渡河流域、洱海之滨,再到滇池湖畔,建起了幸福的家园。但美好的地方遭恶人妒忌引来战乱,善良的哈尼人让出新的家园继续南迁。天上的雄鹰引着他们翻过崇山峻岭,越过深谷大河,来到红河之南,这里成了他们的诺玛阿美。在那儿,竹鼠和小猴一....起游戏,野鸭野鸡和家鸡家鸭在一起玩耍,大象和野牛在河里喷水洗澡,一年四季都有鲜花开放,森林里的蘑菇很大很鲜美,白鹇鸟从远方衔来了红米种子,山上种出的哈尼红米喷喷香。
⑧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在山坡开田种庄稼,一代又一代的哈尼人,把开出的梯田接到蓝天上,成为天堂上的良田,才有了真正美好的诺玛阿美。 ....
⑨老人唱古歌动情的形象,定格在我心中,成为一座庄严的雕像,屹立在天上梯田。 ⑩古歌中的哈尼梯田,就这样和一个民族的命运连在了一起,史书记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口耳传承的古歌中,它的历史还更加久远深厚。
⑪从某种角度说,是哈尼古歌把哈尼桸田唱进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歌源于梯田,人人心中都有一首梯田里的古歌,个个眼里都有一片古歌中的天上良田,代代传唱,世代耕耘,古歌永远,梯田永远。
(1)文章首先描写了一幅美好和谐的农耕图,然后分三个层次依次写了 哈尼人爱唱歌 , 将歌与劳动融合 , 用梯田开创新家园
。 ,最后写古歌和梯田永驻哈尼人的心田。(每空限10个字以内)
(2)文中两处画线语句都是对梯田的描写,二者在内容、情感、语言、手法等方面有共同点。请你任选一点,结合这两处语句,作简要分析。
(3)“诺玛阿美”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指的是心中理想的家园,第二次和第三次分别指的是什么?
第二次指的是: 真正生存的家园 。 第三次指的是: 幸福生活希望 。
【分析】这篇文章歌颂的对象是哈尼人的古歌与开创的梯田,文章首先描写了一幅美好和谐的农耕图,然后分三个层次依次写了哈尼人爱唱歌、将歌与劳动融合、用梯田开创新家园,最后写古歌和梯田永驻哈尼人的心田。表达了作者对勤劳哈尼人的赞美。 【解答】(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解答时需要根据题干内容中的“三个层次”和“农耕图”等关键词,回到原文中对文章进行拆分,按照“三个层次”对“农耕图”定位,并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具体答案。需要注意的是每空限10个字,概括时不要超过字数。文章在写完农耕图后,第四至六段,主要写哈尼人爱唱歌,并能将生活、劳动都唱入了歌中。第七至八段,写的是哈尼人对家园的重建,“在山坡开田种庄稼,一代又一代的哈尼人,把开出的梯田接到蓝天上,成为天堂上的良田”,可见哈尼人用梯田开创出新家园。
(2)本题考查句子的比较分析。解答时需要先从内容、情感、语言、手法等方面任选一点,然后对比两处划线句的相同点。比如,阅读两个句子,可见都是表现梯田的美,但是表现美的角度与方法不同。第一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突出梯田的高,“梯田接地连天,天在水田里,人在彩云中”形成美的画面。第二个句子运用的是排比的修辞,写了梯田季的美。
(3)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的理解。解答时需要先根据题干提示,在原文第⑦段中找到指“心中理想家园”的“诺玛阿美”,接下来在第⑦段后半部分及第⑧段中继续中圈画出第二次、第三次“诺玛阿美”,联系文章前后文,可知第⑦段中指的是真正的生存家园。根据第⑧段中的“一代又一代的哈尼人,把开出的梯田接到蓝天上,成为天堂上的良田”,可知这里的“诺玛阿美”指的是生活的希望。 答案:
(1)哈尼人爱唱歌、将歌与劳动融合、用梯田开创新家园 (2)相同点:表现梯田的美,表达作者的喜爱与赞美。
不同点:第一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突出梯田的高,于是形成梯田接地连天,天在水田里,人在彩云中的美丽图景;第二个句子运用排比的修辞,表现梯田的四季之美,引发读者无限的想象。
(3)真正生存的家园 幸福生活希望
【点评】词语的含义解题的一般规律是:明确词语原义﹣﹣﹣揣摩词语语境义﹣﹣﹣﹣准确把握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紧密联系文章主要内容(文中主要人物性格、品格、故事情节、细节等)﹣﹣﹣﹣﹣联系文章主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