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水污染仍然十分严重。威胁饮用水安全的主要问题是水质。被污染的水质有:有机污染物,会引起异嗅异味,加氯消毒后形成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的消毒副产物;藻类,不仅会使水的色度、臭味增加,还会分泌藻毒素,诱发肝癌;病原菌和其他致病微生物,如传染腹泻、血吸虫、霍乱、伤寒以及其他疾病;重金属,如汞、镉、铬、砷、铅等,都是人类健康的杀手;持久性有毒有机物(POPS),其主要特点是,不易降解,能够在环境中长时期地停留并积累,还会长距离地转移,大部分具有致辞癌、致畸、致突变性,还具有干忧内分泌的特性,或具有雌雄激素的特性,因此不仅能使人染上各种疾病,还会影响人类的生殖功能。
上述水环境污染的严重情况,特别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的严重情况,威胁着我国饮用水的安全,应引起领导高度关注。为切实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切实保护饮用水水源地
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首当其冲的任务是控制污染的排放,我国城市废水处理率有待提高,工业废水及其污染物的排放不能仅满足于达标排放,而是应该削减排放总量。对有害有机物的控制必须从源头抓起,必须停止生产和使用国际公约规定的有害有机物,发展代用品和清洁生产工艺,迅速减少直至消灭有害有机物的产生和排放。
此外,农业使用大量化肥、农药、也是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应该从提倡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做起,并采用各种生态工程治理农业和农村的污染。 加强对已受污染的水环境的水质修复
清除已经在江河湖库中存留的污染物,是一件必须进行、应该尽快进行但又是长期才能奏效的工作,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也需要研究开发高效低耗的新技术。
应该把修复集中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放在优先的地位。目前有一种倾向,当发现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不能满足要求时,就考虑建设调水工程,耗资十分巨大,而且如果不注意水资源的保护,新辟的水源的水质也可能在若干年后变坏。
提升饮用水卫生标准,向世界先进国家同类标准靠拢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最早制定于1956年,后经过多次修正,在保护我国人民健康中发挥了得要的作用。但与国际上同类标准相比,我国的标准是相当落后的。一是规定的水质项目少,二是忽视了有害有机物的指标。鉴于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必须依法进行,修改完善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必须尽快进行。
在污染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水源水质还没有修复改善时,自来水厂是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应该尽快在已有的自来
水厂中增加预处理、后处理、改进已有处理工艺和技术,确保送给用户的水是安全可靠的。也应该注意有些城市的高层建筑还采用二次供水水箱,其中的水质往往要比出厂水差。
应严格水环境、饮用水的监测,加强对饮用水市场的管理
目前对水环境的监测不够严格的,应大力加强环境监测系统,包括设备和人力,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使地方和中央领导对水环境质量做到心中有数,也可以作为执法的依据。
对自来水厂出厂水和到达用户水龙头的水质,应加强监测,发现并设法杜绝在管网和水箱中造成水质恶化的隐患,确保居民能得到安全的饮用水。
目前很多城市的饮用水市场十分活跃,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各类瓶装水都应该加强管理,各类瓶装水都应该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积压类净水设备的维护管理也必须有专门机构负责和检查。 总之,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饮用水处理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让居民用户喝上安全水、健康水就是水行业各位工作者的目标。只有努力学习,坚持实践,大胆革新,方能早日达成夙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