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郑淑娟
(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天津 300204)
摘 要:生态女性主义关注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认为世界是相互关联的,主张打破父权制度,构建和谐世界。本文通过分析海明威短篇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揭示海明威的思想同生态女性主义的一致性。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平衡;和谐
1. 引 言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向来被认为是男子大沙文主义者:其作品通常表现富有魄力、激动人心的硬汉子在迷惘中顽强拼搏的形象。他们通过狩猎、捕鱼等活动来征服自然;作品中女性的缺失或妖女的形象烘托出男性的魅力。男性意识使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始终处在男主人公的阴影遮蔽下,成为没有话语权利的傀儡。海明威因此成为生态女性主义者批评的对象。
海明威的作品确实体现了男权制度的强势尽头,但细读其短篇小说可以发现,海明威实际上一直在关注着和谐与平等。他时刻“主张人类回归大自然,反抗所谓文明社会的虚无和颓废”(王育烽、陈智淦,2007,p. 89)。他时刻关注着男性与女性的平衡状态,深层意义上表达着和谐平等的愿望。故海明威基金会和海明威协会主席艾伦・约瑟夫斯言称海明威是“站在我们时代前列的热诚的生态学家”(p. 222)1,海明威是一个具有生态女性意识的作家。
生态女性主义一词由法国女学者弗朗索瓦・德・奥波妮于上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她把生态思想和女权思想结合在一起,揭示了自然和女性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天然的联系;呼吁妇女行动起来,在拯救自己的同时拯救地球。在世界观上,生态女权主义的出发点和最终依据是自然界的整体利益。它从整体论立场出发,把整个世界称为“宇宙之链”,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类只是“宇宙之链”的一部分,人处于自然之中。它寻求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齐一,万物与我共生”的各物种的多样性、相容性、共生性和谐发展。生态女性主义者呼吁给予大地与女性应有的尊重,从而提醒人们对沉默受伤的自然与有限容纳能力的生态环境的普遍重视。
海明威的很多短篇小说反映了生态女性主义的诸多特点。
2. 自然的磨难与慰藉
2.1 自然的磨难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生态环境与人类息息相关,强调一种人与自然唇齿相依的生态道德观。人类的状 【作者简介】郑淑娟(1975-),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1
本文所有海明威小说的译文引文均来自厄内斯特・海明威所住著. 《短篇小说全集》(上三册)[M]. 陈良廷等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69
自然・平等・和谐——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态始终与自然的状态相呼应。《大双心河》中,尼克饱受了战争的摧残,身心疲惫。此时自然也经受了更多的磨难,被战争伤害的千疮百孔:“这里已没有镇子,什么也没有,只有铁轨和火烧过的土地,连土地的表层也给烧毁了”(p. 235)。自然界中一切都变成了沉重的黑色:土地,树桩,蚂蚱。连同人的心也是黯淡无光的。而当《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姑娘,烦躁不安,并逐渐绝望时,自然同样显出无奈与同情:“……白地一片,没有树木,……一幢笼罩在闷热阴影中的房屋……对面的河谷已干涸”(p. 306)。人与人之间的争执与斗争导致人的悲哀,同样这也是自然的悲哀。人类被疯狂的欲望驱使去挑起各种战争的目的与人疯狂的去向自然掠取资源处于同一种目的,那就是控制,压迫与征服。海明威正是洞悉了这一点,才能够深刻地进行描述。
2.2 自然的慰藉
海明威认同女性和自然的关系:他多次安排他的男主人公们在遭受创伤与磨难的时候去求助于自然,与自然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大自然如同母亲般时刻抚慰着自己受伤的孩子,给他以安慰和力量。尼克在河边忙着支帐篷,钓鱼,做饭……他做得非常仔细,甚至每一个小土块都要碾平,只有在自然中,尼克才能有机会把自己从伤痛中解脱出来(《大双心河》)。自然为人类提供了抚平创伤的场所又给人类以希望:“走向河流和离开沼泽的活动证明尼克是一个退伍的老兵来自然中寻求治疗创伤的良药”(Baker,p. 125)。战争劫难后的士兵夜间听蚕吃桑叶和蚕粪在桑叶间掉落的声音可以使人避免睡梦中的灵魂出窍(《我躺下》);在目睹产妇的丈夫自杀后,又是自然清除了尼克内心的恐惧:“……尼克把手伸进水里,让手跟船一起在水里滑过去。清早,真是冷飕飕的,水里倒是很温暖……他满有把握得相信他永远不会死”(《印第安帐篷》)。而即使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的自然也能使人们的担忧稍稍得到解脱(《桥边的老人》)。
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逃离龌龊的文明世界的避难所:哈利经历过残酷和野蛮战争的创伤,目睹过悲惨的战争情境,深知惨绝人寰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他曾一度是个著名的作家,但受到金钱和享乐主义的诱惑,逐步坠入了堕落的深渊。为了“能够把他心灵上的脂肪去掉”(p. 73)、重新找回自我,他不远千山万里来到了非洲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此时此刻的非洲似乎已然是精神世界一片荒原的人们共同拥有的一个桃园般的世界。这个世界的森林、草原、山川等美丽景色及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都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心驰神往,给人们予视觉的享受、精神创伤的医治:“这是一个舒适宜人的营地,大树遮荫,背倚山岭,有清冽的水。附近有一个几乎干涸的水穴,每当清晨时分,沙松鸡就在那儿飞翔”(p. 65)。
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家一样,海明威人也同样认为:人类的生死与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的存亡息息相关。“我回到非洲的目的并非为了谋生……我之所以回来是因这里适宜生存,真正的生存而非让我的岁月虚度”(Hemingway, Ernest, 1963, pp. 284-285)。
清新的自然给人以心灵的涤荡。对自然的热爱和常住于碧水丛林之中是海明威一生的愿望。
3. 生态平衡与两性和谐
海明威的生态意识不仅表现在他对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的描写,更重要的是,他时刻都在关注着生态环境中的男性和女性的平衡。传统的二元制社会中:凡是居统治地位的都被划为男性的,凡是被统治的都被划为女性的。妇女和自然界在创造生命方面有着本源的联系。妇女孕育生命、哺育后代的性别角色使她们与哺育万物的大自然有着特殊的亲近关系。因而,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自然与女性一样成为被统治的对象。生态女性主义者则一直在试图挑战着这种道德观,主张把道德观建立在关心、爱护和信任上,把人与人、人与自然视为平等的伙伴,而不是控制和统治的关系。海明威深谙此意。他通过描写男性社会中女性的缺失、男性对女性的戕害和男性与女性的依恋等方面向人们昭示着他内心深处的平等和谐的愿望。
(1)女性的缺失。海明威的作品经常表现的是一种男子汉的气概。在这些硬汉子的遮蔽下,女性的
70
自然・平等・和谐——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作用可以忽略不计。但海明威的这些硬汉子几乎无一例外都在与自然、与女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成为实际的牺牲者,他们获得的不过都是他们精神上“儿子打老子”的阿Q式的胜利。男人们发动战争,破坏自然,妄图作自然的主人,但结果却是被战争折磨得灵魂出窍;他们试图以狩猎、斗牛等方式征服其他生物,结果却是自己身心受到致命的创伤,甚至以死亡为代价。虽然他们回应女人的是漠然,但无法否认的是他们惧怕去承担责任,不敢接受既成现实。
男人们自身所受的父权制教育使他们无法保持与自然和女人的和谐关系,而现实又把他们抛进了无尽的痛苦之中,他们只能选择精神上的自欺欺人的方法,去挣扎着显示给世人他们不能被征服。海明威有意安排这些硬汉子的命运,正是昭示着他对父权制社会的抗议,对平等和谐社会的渴望。
(2)男性对女性的戕害。为深层揭示平等的重要性,海明威更用一种近似残酷的方式向男性提出警告。在他的作品中,男性为了掩饰自身的虚弱,经常以极端的方式来对待自然与女性,这更显示了他们的歇斯底里。
生态女性主义者强调了女性和自然间的认同关系,“妇女和自然界共语,她倾听大地的声音风在她耳边吹拂,树在她耳边低语”(关春玲,1996,p. 26)。海明威在其短篇小说中不断地证明:女性是自然的观察者,女性的处境和自然的处境是等同的:
《白象似的群山》中,吉格眺望远处的群山的轮廓,树林,农田和河流。她将群山比成了白象——自然界中稀有之物,神圣而又令人敬畏,就像是怀孕的母亲腹中的胎儿。然而,男孩却不能接受这自然之物,他想毁掉它。吉格曾几次试图说服男孩但发现在这样一个父权制社会中,她只能以沉默来对抗:“请你,请你,求你,求你,求求你,求求你千万求求你,不要再讲了,好吗”(p. 300)。男人对自然的忽视,对女人意愿的漠视,使得他们的爱情必然走向坟墓。
《美国太太的金丝雀》中海明威将自然之物金丝雀与女人等同起来:二者都是被困在了笼子里。金丝雀的笼子由人类来打造,女人的笼子则由男人们来铸成。女性的无助与无力使她们在与男性的较量中的悲剧性的结局不可避免,自然也在时刻暗示这一结局:“这对夫妇的分别早已被燃烧的农舍和该死的雨提前预示了”(Smith,1976,p. 162)。而在此中,男人的漠然和独裁更加剧了悲剧的形成。《阿尔卑斯山的牧歌》中,丈夫将死去的妻子放在了柴间里,搁在一块大木头上面,但丈夫使用木头时,便把妻子的嘴当作挂灯笼的用具。丈夫的似乎无辜的辩白更加证明了男人对女人从心底滋生的控制欲,正如他使用自然之物一样,他也在戕害着女人,而且毫不在意。
(3)两性的依恋。人与人之间本应该和谐相处,互相尊重。人类的生命依赖于整个世界的完整与健康,人类的生存与生态的平衡密切相关。只有在这种平等的观念的影响下,人类,尤其是男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平和。
所以,尼克的父亲憋了一肚子气回家后,本来是想拿猎枪去报仇的。但医生妻子有效而且及时的制止了他。她在房里“拉上百页窗,她正躺着,……”(p. 120)。妻子的冷静从容与铁杉树林相合。“即使在这么个大热天,林子里也是阴凉的”(p. 121)。在妻子的温柔中,医生的怒火已消了大半,在自然的抚慰下,医生终于放弃了报仇的欲望,转而去向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了。正是医生妻子的如水的温柔与恬静,正是自然的清幽与恬淡才化解了一个可能的冲动行为。从而使家庭更加稳固,社会更加和谐,而最终的父亲和儿子一起去大自然中去寻求慰藉更突出了海明威的生态女性意识——社会的矛盾冲突会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得到缓解(《医生和医生的妻子》)。尼克本来是一个悲观的、犹豫不决的孩子,认为一切都象征着死亡与荒芜。相对而言,玛格丽却是一个信心十足的、坚定的、乐观的成熟女性的角色。她知道如何熟练的钓鱼,知道月亮的阴晴圆缺代表着生命的轮回,认为自然之景“都是生命的指示”(Defalco,p. 41)。在她的指导下,尼克长大了,成熟了。他明白了:“万物都有其自然的生活轨迹,认可这轨迹是唯一的理性选择”(Kruse,p. 156)。
71
自然・平等・和谐——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4. 结 论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构成一张彼此交错的网,而不是层次分明的网,人类不应当试图支配或控制非人类世界,而是应该与他们和谐相处。他们强调男性和女性和谐相处的同时又不失去自己的独立人格。而海明威在短篇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正和生态女性主义的主旨不谋而合。这里自然的价值不能降落至只能为人类所利用,女人的价值也不能降至只为男人所用。
在诸多的短篇小说中,海明威一直强调着自然与人、男人与女人、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感的重要性。人类在自己的生存过程中要认识自己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认识两性间平等互补的相互性,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同生共存的命运关系;自然是人类的避难所——它能给人类以慰藉和力量。人类要克服统治和支配的傲慢感觉,懂得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和关爱的道理,培养平等的意识。这样才能回归自然,融入自然,感悟自然的神奇,体验自然中的无限美,才能从自然那里获得爱、智慧和力量;这样才能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关爱他人、维护平衡的过程中感到生命的意义;才能改变人类征服自然的态度,消除性别偏见、种族歧视、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所有这些也正是生态女性主义所极力主张的观念。难怪艾伦・约瑟夫说“从深远的意义上来说,海明威是一个超越时代的多文化主义者的先驱,一个具有女权主义倾向的作家,一个虔诚的生态主义者”(Josephs,p. 241)。
参考文献:
Josephs, Allen. 2000. Hemingway’s Spanish Sensibility. Scott Donaldso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rnest Hemingway.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Baker, Carlos. 1988. Ernest Hemingway: A life story. New York: Scribner’s.
Hemingway, Ernest. 1963. Green hills of Africa (CHA).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Smith, Paul. 1979.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hort stories of Ernest Hemingway.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Defalco, Joseph. 1963. The hero in Hemingway’s short stories. Pittsburg: the U of Pitsburg P. Kruse, Horst H. 1967. Ernest Hemingway’s “the end of something”: Its independence as a short story and its place in the: education
of Nick Adams. Studies in Short Fiction 5, Winter, 152-166. 关春玲. 西方生态女权研究综述[J]. 社会科学,1996(2):25-30.
王育烽,陈智淦. 回归自然——《乞力马扎罗的雪》之生态批评[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7,15(1):89-90.
Nature, equality, harmony: Echo-feminism in Hemingway’s short stories
ZHENG Shu-juan
Abstract: Echo-feminism insists that everything in the universe is closely related. We must abandon the patriarchic system to make a harmonious society. Analysis of echo-feminism in Hemingway’s short stories finds identities between his ideas and echo-feminism.
Key words: echo-feminism; balance; harmony
(Edited by Stella and Doris)
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