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基于“东星航空”破产案例的分析

来源:榕意旅游网
。 警 管缓世界 ■■— 0N TE 磊 【摘要】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 形势,破产、重组等风险层出不穷,使得公司内部治理问题暴露 无遗,而内部控制,作为影响重大的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 新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出台以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 日益紧密。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东星航空破产案例,从企 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八要素出发,阐述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构建中 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以达到改善现状、加强治理、保护 相关者利益的目的。 ’ 【关键词】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改进 日渐严峻的竞争形势和复杂的经营环境使得企业经营者 不断顺应形势,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开始注重采取 一些内部控制措施,以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然而这些离构建 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目标还是远远不够的,许多企业在 日常经营中仍存在着一些内部控制问题,本文以“东星航空”破 产事件为例,从企业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企业内部控 制体系的构建与执行进行分析。 一、“东星航空”破产案例简介 1、“东星航空”发展历程简介。东星航空有限公司是由中国 东星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湖北东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湖北东 盛房地产有限公司、湖北美景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成 的,2005年5月16日在武汉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的支 持下,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批准筹建,是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4 家获准筹建的民营航空公司,也是华中及中南地区第一家民营 航空公司。从2008年下半年起,有媒体先后多次报道东星航空 拖欠员工工资、资金链紧张问题。次年三月东星航空就接到了 暂停东星航空公司航线航班经营许可的通知,面临着破产清算 或重组的僵局,在中航油等债权人重组意愿落空后,最终于 2009年8月宣告破产,成为国内首家破产的航空公司。 2、“东星航空”事件相关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给金融领域乃至实体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根据2009年中 国内部审计协会及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就有关金融危机对企业 内部审计的影响、内部控制审计以及风险管理审计的一些热点 问题开展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4%的受访者认为,金融危机 使得企业主要领导提高了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有60%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因金融危机使得企业主要领导提高了 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其次,随着2008至2010年间财政部等 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相继发布,内 部控制体系建设逐步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话题,92%的受访 者认为企业将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加速实施内部控 制体系建设,88%的受访者同意《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成 为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工作标准和依据,同时,仅有33%的受访 46 《'3-代经济}2013年第10期 者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已经常规化、机制化。这些充分体 现了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仍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东星航空短暂而高速发展、继而失败的历程给予很多思考 的空间,除却金融危机、自然灾害、行业状况等外部环境因素的 影响外,还需重点进行内部分析,即从东星航空自身的角度进 行探讨,这对于每个公司的治理和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尤其是 在应对各种内外部风险,谋求生存、追求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经 营者更应具备风险管理意识,能够吸取失败教训、学习成功经 验,把这些应用于自身企业的发展中,从企业内部出发,提升经 营管理水平,以更顽强、更健康的形象屹立。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构建中出现的问题 1、内部环境薄弱,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基础。内部环境在 组织的内部控制中起奠定基调的作用,它通过各种观念、文化、 意识影响整个组织的目标设定、风险管理、信息与沟通系统等 的设计与运行。而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内部环境比较 薄弱,公司治理存在各种弊端,例如董事会功能弱化、监事会形 同虚设、内部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等。从东星航空公司来看,其 带有家族性质,创始人即负责人兰世立享有99%的股份,一人独 裁,缺乏科学的决策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重大决策的做出带 有主观陆和随意l生,为其在高速扩张的道路上埋下了隐患。 2、目标不切实际,埋藏E大风险。企业应结合外部环境和 内部状况制定当前f青况下适合的目标,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 标等,而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一些企业盲目冒进,目标设定不 切实际,难免出现问题。东星航空是东星集团纵向扩张的产物, 航空业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高垄断行业,其业务复杂且受许 多不可控因素影响,东星航空的高速前进,有一定原因在于其 高风险、高负债运营,求胜心切,没有有效协调目标、收益和风 险的关系。 3、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我国《企业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 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这与COSO的要素不谋而合。在企业风 险管理中,管理者应有风险评估意识,针对战略目标和具体目 标,积极识别企业面临的各种内外部风险,评估其发生的可能 性和影响,并采取适当的风险回应措施。管理者应当重视这样 一个持续性的风险管理过程,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东星航空短 暂兴起的过程中,面临着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等,其管理者必须 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具体来说,需要考虑石油价格、贷款利率 和汇率、新航线网络、资金流动}生等风险。这些来自内外部的风 险影响着公司运营,而东星管理者盲目扩张的过程中,缺乏全 面的风险管理意识和体系,一旦风险事件发生则会难于应对, 从而陷入困境。 管理世界 ———_ 0 _—CO NTE M PORAR ECY ON O ℃●■■■■ S l : 4、执行不到位,控制活动未发挥应有效果。企业在进行风 险评估后,还应进行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制订和执行政策 与程序,以确保风险应对得以有效实施的过程,它包括职责划 分、授权审批、凭证与记录、预算控制、实物控制和独立审计等。 风险、提升公司经营管理的效能。尤其是完善的股权结构,形成 多元化的产权主体,有助于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形成相互制 衡的治理结构,各行其职,保持企业科学决策和良好运转。 企业可以从完善董事的选聘、问责机制,改善激励、约束机 制,优化决策机制等方面努力,打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于 我国民营企业来说,所有者即经营者,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 等状况尤其需要改善,这对于公司目标的制定、执行以及企业 日常的运转是极其重要的。 3、健全企业信息系统,确保有效沟通。有效的信息系统能 保证企业内外部信息交流和传递的畅通,提高管理效率。我们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建立和健全企业信息系统。首先,企 内部控制问题很大一部分在于一些体制规章还停留在文件阶 段,没有有效贯彻执行。这些不到位的内部控制显然不能发挥 作用。东星航空成立之时,注册资本仅有8000万,却签下了120 亿的合同,兰世立还高调宣布未来2o架飞机的计划,其高超的 资本运作下,隐藏着资金和汇率波动等风险,对于其偿债能力 的分析等控制活动应该是持续的、不间断的。 5、缺乏健全的信息系统,信息传递与沟通失效。“信息与沟 通是指企业及时、准确、完整收集、整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 各种内外部信息,并借助信息技术,促使这些信息以恰当的方 式在企业各个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使用的 过程。”管理层建立信息系统来获取和分析信息并进行有效沟 通有助于识别、评估和回应风险从而进行有效管理,实现组织 目标。因此企业应建立和健全企业信息系统,使信息获取、分 析、处理更有成效。 但是目前问题在于一些企业信息系统不够健全,沟通没有 到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内部控制失去了原有的效果。东 星航空是东星集团下属的众多子公司之一,与其旅行社、景点、 酒店等构成了一条产业链。这就更需要加强相互之间的信息沟 通与协调。而东星航空与旅行社在旅客资源上未达成良好的协 调,旺季和淡季客源失调,甚至其航班在只有很少旅客的情况 下仍未合理安排,坚持一天一班。此外,东星航空与其供应商在 资金、租金等方面也缺少沟通,其拖欠货款、租金的行为显示了 资金的缺乏,运营风险的产生,这些预示风险的信息没有及时 作出传递和恰当处理,无疑是其面临破产的原因之一。 6、缺乏良好的内外部监督。良好的监督体系构建是必要的, 它通过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会计控制、内部审计监督、外部审 计监督等实现有效监控。内部控制设计并运行后,由于原始设 计或环境变化,难免会出现内部控制缺陷,导致不能有效实施 控制,我们应在充分考虑公司具体情况后采取监督措施,识别 和报告这些缺陷,并监督其改善过程。其中,内部审计部门作为 企业内部监督机构,应充分明确其权责,积极发挥作用。目前我 国企业内部审计设立不一,缺乏必要的重视和权威,内部审计 人员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有待提高,难以有效开展工作。而 政府各部门、行业监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监管者在其 权责划分、作用发挥上并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措施 1、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和应对。企业在 谋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包括行业风险、经营 风险等。作为管理者、决策者应时刻保有风险管理意识,及时科 学地进行风险评估和应对,在企业上下形成一种应对风险的正 确态度,使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能在各层级上进行相应风险防 范和控制 共同致力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 力。风险管理具体说来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 险应对四个步骤。 2、完善组织架构,优化控制环境。一个合理完善的组织架 构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有力支撑,它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舞弊 业应认真贯彻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其应用指引对于 信息系统和内部信息传递做出了具体规定,企业经营者在其基 础上构建良好的信息交流沟通平台,能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支 持。其次,经营者应带头做好信息沟通,及时传递管理信息,并 加强与基层工作人员的沟通,保证企业内部自上而下、自下而 上信息传递的畅通。最后,企业还应加强与债权人、客户、供应 商、监管部门等的沟通,构建良好的外部信息交流渠道,及时处 理信息,协调共进,并扩大影响力。 4、重视内部审计,强化内部监督。强化内部审计的作用应 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公司治理层、管理层、员工乃至内审人 员自己应从思想上重视内部审计,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和 环境;第二,转变内部审计的设立模式,保障内审独立性和权威 性,充分发挥其作用。企业应在股东会或董事会下设内部审计 机构,向其报告工作;第三,加强内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专 业胜任能力,从其个人能力和整体配置上优化,并在具体环境 的变化中不断提升其素质;第四,完善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为审 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及依据。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应 加快步伐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法规体系,在具体审计实务中不 断积累经验,并借鉴先进成果,使内部审计工作有法可依,内部 审计结论更加客观可靠。 5、加强文化建设,打造企业精神支柱。著名经济学家于光 远先生曾指出:“国家富强在于经济,经济繁荣在于企业,企业 兴旺在于管理,管理优劣在于文化。”这句话用精炼的语言,把 企业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深化到了核心 的位置。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支柱,是一个企业软实力的 体现。它的向心力能凝聚企业各层级人员,充分发挥其主观能 动性,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于内部控制构建同样意义 重大,尤其是将内部控制体系贯彻到执行中时,一个优秀的企 业文化能保证较好的执行力度,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注:本文系2009湖北省教育厅思政处项目(2009b300);2012 湖北省教育厅科技处项目(Q20121910)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1崔晓红:]谁在导演东星航空破产U].新财经,2009(8). [2]董启元:“天之骄子”为何成了“悲剧主角”Ⅱ].上海企业,2010 (11). [3】房煜:东星航空为何“非死不可”IJ].中国企业家,2011(11). 《"3代经济)-)2013年第1O期 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