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来源:榕意旅游网
■墨  .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熊彩云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4000) 摘 要:在我国,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普遍存在.它严重影 以及情感疏离和冷漠。 响了幼儿教师个人、幼儿以至整个幼教事业的健康成长和发 在教师职业队伍中,幼儿教师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正承 展。导致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有社会因素、组织因素、个 受前所未有的社会压力和成长压力。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幼 人因素,文章认为应该从社会、组织、个人三个层面帮助幼儿 儿教师职业倦怠已普遍存在。梁慧娟、冯晓霞对北京市50所 教师缓解和消除职业倦怠 不同体制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表明,有2.9%的教师有严重的 关键词:幼儿教师 职业倦怠 成因 对策 职业倦怠表现,59.5%的教师有比较明显的倦怠倾向.基本无 倦怠的教师只占37.6%。另一项对524位幼儿教师进行的调查 职业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 中发现有35.4%的教师处于职业倦怠之中。幼儿教师职业倦怠 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急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 严重影响着幼儿教师个人、幼儿以至整个幼教事业的健康成 自弗顿伯格(H.J.Freudenberger)在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 长和发展,因此,探讨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 怠”(Burnout)以来,该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美国学者玛 意义。 勒诗(Maslash)于1981年研究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 一、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 分:(1)情绪衰竭,表现为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 结合我国当前幼儿教师的具体情况来看。导致幼儿教师 作热情完全丧失。(2)非人性或去个性化,表现为个体以消极、 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如下 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工作对象。(3)低个人成就感.表 (一)社会因素 现为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 社会因素是指教师工作、生活的社会大环境。 国外大量资料表明,职业倦怠容易发生在医疗护理、教育 1.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 等与人打交道的助人行业。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 近几十年来,社会变迁及其所引发的教育改革不断对 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 教师职业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使教师不断面临新的危机 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 和挑战。 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 如: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导致幼儿教师产生了危机感。原来 反思的教师群体文化。 充分使用各种外界资源充实自我。通过培养自我发展意识与 3,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学习、交流与合作。可以在网 忧患意识促进教师发展。因此.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创新思维积 上建立共享的资料库和外语教师论坛.通过网络开展大学英 极进取,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不断提高 语教研是一种全新的教研模式,它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 自身的整体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学改革的实践 用的背景下,在相互关联的各个网络教研功能平台的开发 者和参与者,大学英语教师在推动教学改革中发挥着核心作 支撑下,从全新的视角探索教研的方向。整合全国各地的大 用,只有尽快更新和补充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提高科 学英语教师资源,扩大教研的职能和范围.促使教研更加科 研能力,才能达到专业发展和大英改革的要求。 学。它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与交流。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高质量的教育取决 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于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素质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大学英语教 三、培养大学英语教师终身学习是保证 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的任务迫在眉睫。因此,确立大学英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新的教 语教师教育理念是关键,促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前提, 学模式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支撑”,因此教师 培养大学英语教师终身学习是保证。大学英语教师应主动适 有待学习和发展课堂教学所需的交际能力及交际活动的组织 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形势,自觉成为学习型、复合型、合 管理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新的教学目标和新的教学模 作型、教学研究型的教师。 式对广大英语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改革的方案要通 过教师这一教学主体实施,而习惯了固定模式任务型教学法 参考文献: 的教师遇到了角色转型和方法创新的挑战,即要从由传统的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 教学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者,特别是要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践 [2]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外 行者,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更新观念。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 语教育出版社,(1978—2008) 素质。因为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形 [3]纪鸿.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J].甘肃科技, 势,大学英语教师的压力和挑战不言而喻,必须树立终身学习 2009(1). 的理念,因为教师的教育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动态 [4]王瑞瑶.大学英语教师教育现状与发展[J].首都师范 的发展过程。为适应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变革。特别是在ESP教 大学学报.2008年增刊. 学改革背景下,教师更需要培养终身学习意识。教师要具有自 [5]高四霞.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概述[J].青岛科 我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与职业发展的主要责 技大学学报,2010(2). 任,不断鞭策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自我的专业结构与现代化 [6]何晓斓.论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J].江西师范大 教育技术的关系,拟订和设计自我发展的方向,在客观上能够 学学报,2010(3). 10 只要端了幼儿教师这碗饭.则当一辈子幼儿教师不成问题。今 天当幼儿教师首先要拥有幼儿教师资格,然后需要单位的聘 用。即使被聘起又担心高职低聘,甚至当保育员。又如:教育改 革对幼儿教师提出新要求和高期望。新课程改革要求幼儿教 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这其 间要经历自我否定的痛苦——不得不对过去长期积累的经验 进行反思、放弃。尽管这种转变是改革的必然,但它不可避免 地带给幼儿教师巨大的心理压力,一些教师面对变化和压力 无法应对.适应困难,产生了职业倦怠。 2.社会提供给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偏低。 幼儿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与其他教 师相比堪称“弱”,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在工作中,幼儿 教师既要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又要付出大量的体力劳动。据 教具等。(3)公开课多、比赛多:幼儿教师每学期甚至每个月都 要参加园内的公开课、观摩比赛等活动。此外,还有可能代表 幼儿园参加区(县)、市、省的各种论文比赛、活动设计比赛、教 玩具比赛、课件比赛、技能比赛等。要参加上述活动,老师就必 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为结果不仅代表个人的能力,而 且与集体声誉相连。这无疑使幼儿教师产生了沉重的心理负 担和压力。(4)业务学习多:据上级规定,幼儿教师每年必须参 加一定时间的业务进修,获取证书,否则就有可能下岗。以重 庆市为例。在职幼儿教师必须取得如下证书:教师资格证、普 通话合格证、计算机合格证、外语合格证、书法等级证、继续教 育证、干部培训证、《规程》《纲要》合格证等。要获得这些证书, 幼儿教师只有挤出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培训。 3.缺乏科学化的管理。 调查表明.我国幼儿教师人均劳动时间为10.06tJ,时,比其他 岗位的一般职工日平均高出2.O1小时。繁重的工作能否得到 相应的报酬呢?有调查显示,城市中的教办园和机关事业单位 举办的幼儿园教师基本工资不低。但奖金福利远远不及别的 单位(如机关),所以总收入低于国家公务员。企业办园、民办 园、私立园的教师收人相应要低得多。老少边穷地区,幼儿教 师的待遇更低。据调查.重庆市三峡库区幼儿教师月收入在 l500元以下的占48.4%.许多乡村幼儿教师每月只有1000元左 右。社会地位不高。工作强度大,福利待遇低等,都使幼儿教师 产生了一定的职业倦怠。 3.家长的认识和态度对幼儿教师的影响。 家长往往成为幼儿教师压力的主要来源.它直接导致教 师职业倦怠。一方面,家长对幼儿园的社会声誉、教学质量、教 育环境等都有较高的要求,相应对幼儿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 能力、教学方法等也有较高期望。家长的这种高期望给幼儿 教师构成了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念阻 碍了学前教育的有效实施,给幼儿教师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如一些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依然停滞在知识技能的获得 上。常暗示老师多教认几个字、多做几道题,要是接孩子时看 到孩子在玩耍就会埋怨老师不负责。新课程改革要求幼儿教 师转变观念.强调“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 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玩耍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促 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家长的不合理要求与课程改革 的不一致.导致幼儿教师常常处于矛盾之中:“这个书我教不 来了。” (二)组织因素 组织因素是指个体所在组织的特征。在职业倦怠研究兴 起之初,个体所在组织的特征就一直受到较多的关注。 1.不确定的角色定位。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园对幼儿教师 所扮演的角色要求越来越多重化。要求幼儿教师既要是关心 生活起居的保姆,又要是懂教育的教育家、精通琴棋书画的艺 术家、积极投身教育改革的科研家、做好家园联系的外交家 等。如果幼儿教师不能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或面对多种角色 期望不能顺利地调节。就会出现角色冲突。在实际的教育教学 中,一名幼儿教师往往难以处理两种同时并存但又相反的角 色间的矛盾关系。这就容易使幼儿教师在经历了多种角色冲 突之后,不可避免地感到心力交瘁。 2.超负荷的工作强度。 幼儿教师工作的辛苦程度、超负荷的工作强度主要体现 在“四多”工作:(1)班级人数多:调查表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 幼儿园普遍存在严重超标现象.在一些地区.班级人数在5O人 以上的是普遍现象。甚至有100人之多。班级幼儿人数过多.必 然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如,要多制作学具,延长个别辅导时间, 增加管理幼儿生活和做家长工作的时间,等等。(2)案头工作 多:据统计,平均每位幼儿教师每个学期的案头工作达17种之 多,平均每周投在案头工作的时间都在lOtJ,时以上。这些案头 工作主要包括教案、计划、个案、观察记录、教育随笔、摘抄、科 研论文、工作总结、家园联系、安全记录、幼儿成长档案、各种 笔者在与一些幼儿教师的谈话中发现.教师的压力、焦虑 最集中的是管理方式对教师成长的束缚。比如,幼儿教师的评 价体系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评价方式简单划一,且过于强调 时间和量的积累.评价结果还要与教师的奖金福利、职称评定 等挂钩。又如。管理中缺乏对幼儿教师需求的人性化理解、关 怀、信任和支持,主要体现在对教师要求过多、检查过多、评比 过多。让幼儿教师应接不暇。在工作安排上劳逸不均、待遇有 别、处事不公,以致挫伤了她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打击了她们 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阻碍了她们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最初的那份职业热情、职业兴趣渐渐退去,相反,厌烦、低落、 无助、抱怨和松懈、懒散、疲沓等职业倦怠行为如云雾般逐渐 滋生弥漫开来。 4.紧张的人际关系。 工作单位氛围好,人际关系良好,上下级关系融洽,人们 就能体验到安全感,充满自信和自尊,有助于缓冲工作中所 遇到的压力,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如果同事关系紧张,幼儿 教师就会产生无归属感和压抑感,这些会迁移到工作中导致 压力加剧,诱发倦怠。一次t.b/J',的评比,一次职称评定,一次 考察、提拔的机会,都会可能导致幼儿教师之间的关系更紧 张,加重幼儿教师的心理负担,使她们心力交瘁,导致倦怠的 产生。 (三)个人因素 在相同的压力下.有些教师可能会出现职业倦怠,有些则 能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这主要由幼儿教师的个人因素决定。 1.人格特征。 如有些幼儿教师在人格上存在怯懦、自卑、狭隘等不良方 面,在面l临压力时,往往不能采用恰当的策略应付,无所适从。 2.能力素质。 当个体文化水平不高、专业能力有限、经验不丰富,与职 业要求形成落差时。自然就不能应付职业压力。随着社会的 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要 求越来越高.必然会加重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进而引发职业 倦怠。 3.满足感。 幼儿教师自我期望值过高,刻意追求完美,并渴望得到别 人的赞许和肯定。很多时候忽略了社会因素和自身条件的限 制。一旦自我期望目标不能实现,幼儿教师就会有很强的挫败 感。在职业工作中体验到的满足感较少,就越倾向于认为自己 不适合这个工作.从而增加职业倦怠产生的概率。 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幼儿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现象是客观事实,但具体到个人 或各幼儿园。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有较大差异。既然职业倦怠 起源于社会、组织、个人三个方面,我们可以从这几个层面寻 找对策.帮助幼儿教师缓解和消除职业倦怠。 (一)社会层面 1.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应加大对幼教事业的投入、支持力度,增加幼儿教师 的物质经济鼓励。国家应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法令,加大教育宣 传力度.树立幼儿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 地位,保证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 2.完善教育领域内部的竞争机制。 要尽快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操作办法,如聘任制、考 核制、筛选制等。在制定政策法规时,要充分了解幼儿教师在 新时期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切实保护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让 幼儿教师在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政策法规中既产生危机感和紧 迫感,又产生奋发向上的强大持久的动力,有效避免职业倦怠 的产生。 势,从容面对挫折,缓解职业倦怠。幼儿教师要对个性、兴趣、 优缺点、工作能力等有正确深刻的认识.从实际出发。客观评 价自我,这样才能设定一个与自身能力水平和资源条件相符 合的目标,给自己的期望值留有一个弹性空间.在各种价值之 间寻找一个心理上的平衡点,否则就有可能遭受失败的压力。 2.勇于改变自我。 在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我的基础上。幼儿教师还要 勇于改变自我,不断提高职业能力,改变人格特征,适应时代 发展,防止职业倦怠。 (1)提高职业能力:压力往往是在个体不能成功应对工作 需求时的一种威胁。幼儿教师应与时俱进.及时吸纳新思想、 新信息、新知识,不断自我更新、自我成长,不断充电,提高能 力,积极顺应时代发展,适应教育改革。 (2)改变人格特征:幼儿教师应努力调整自己的思维和 行为方式,健全人格,优化性格,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乐 观的态度面对压力,辩证地分析利与弊,把压力变为动力,不 断成长。 3.社会和家长对幼儿教师建立合理的角色期待。 通过媒体对幼儿教师进行积极的宣传,让公众和家长进 步了解幼儿教师工作的价值和复杂性.对幼儿教师的工作 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建立合理的角色期待。对幼儿教师多 一点尊重,少一点苛求,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埋怨,给幼儿教师 创造宽松的人文环境。 4.提高幼儿教师的培训质量。 幼儿教师培训部门应探索高质量的培训策略。包括职前 培训和在职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培训幼 儿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幼儿教师的能力提高了。才能 一很好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减轻职业倦怠。另一方面要加强非 智力因素的培训,培养对教育的责任感和兴趣,并学会人际交 往的技巧,学会如何恰当地处理和上级、同事、家长的关系,学 会如何进行自我调节,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等。 (二)组织层面 3.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压力应对技术。 幼儿教师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加强心理的自我 保健,学会自我调节,提高压力应对技术。 (1)放松训练:如不良情绪由于压力而产生时,可以通过 听音乐、散步、找朋友或家人倾诉、去美容院换个发型、洗个面 等。在出现焦虑性或抑郁性的心理障碍时.不妨请几天假,外 出旅游,亲近大自然。新鲜的空气、悦目的景色、鸟虫的呜叫将 把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 (2)时间管理技巧:对时间进行组织和预算,限定目标,将 目标按优先次序进行区分,建立一个现实可行的时间表。每天 1.改革调整“四多”工作,减轻工作强度。 减轻幼儿教师的工作强度有助于防止职业倦怠的发生, 幼儿园管理人员应从改革调整“四多”工作人手。首先,合理安 排工作,采用高效的操作方法,减少案头工作的负面效应。比 如.在写教案、制订计划等案头工作上,对不同的教师应有不 同的要求。老教师可以少写、简单写;新教师、不认真的教师要 多写、详细写。又如。可采用课题组和年级组集体备课,然后把 方案输入电脑,各班教师可根据班上实际情况调整方案,写出 简案。其次,严格按班额编排班级人数,减少幼儿教师的工作 量。最后,合理进行公开课比赛和业务学习,积极发挥其正面 影响。 留出一定的时间给自己等。 (3)认知重建策略:学会避免某些自挫性的认知,如“我必 须公平地爱每个孩子并且使每个孩子都得以健康发展”;经常 进行自我表扬。如“至少部分孩子学到了很多东西”;制定现实 可行的、具有灵活性的课堂目标并为取得的部分成功表扬自 己。 2.实施民主管理,合理运用评价和惩处机制。 幼儿园的管理者应采取民主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 理思想,以“人文”关怀幼儿教师。使幼儿教师处于愉悦的环境 中,心情舒畅,关系融洽。在考核、评优、评职中做到公平、公 正、公开,用科学的评价促进幼儿教师自我成长,从而调动教 师工作的积极性。减少工作压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 幼儿园要适时开展丰富的活动.这样既帮助教师释放了 累积的情感,又给她们创造了一个同事间交流的机会,活跃了 教师身心,缓解了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压力。 (三)个人层面 (4)自我暗示:如:“即将进行的公开课,我有信心上好”、 “别的老师能做到,我也一定能行”。 总之,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共 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较好地解决的。只有有效缓解和消除幼 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才能促进我国幼儿教师的健康成长、幼教 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明,王丽荣.新课程-9教师心理素质.东北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4. [2]方方.教师心理健康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梁慧娟,冯晓霞.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 成因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4(5). [4]关少化.焦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管窥.学前教育研究, 2004(2). 要缓解和消除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除社会和幼儿园要 采取各种措施外,幼儿教师还必须从“内因”着手。提高自己的 耐压能力。 1.正确认识自己。 [5]伍新春,曾玲娟.透视教师职业倦怠.中国教师,2003 (4). 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扬长避短,在工作中发挥个性优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