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让同学们观察并总结其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玩风车的情境开始引入课题,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索线段旋转,体会旋转三要素
1、展示地球、荡秋千图片,让学生思考:
(1)上面情景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地球、秋千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呢?
小组内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回答。
2、小结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归纳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定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这个定点O叫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P和P′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叙述一个旋转过程要注意旋转的三个要素:
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3、议一议
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四边形AOBC,它绕O点旋转得到四边形D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1)旋转中心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
(3)旋转角是什么?
(4)AO与DO的长有什么关系?BO与EO呢?
(5)∠AOD与∠BOE有什么大小关系?
4、总结旋转的性质:
(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
(3)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都是旋转角.
(4)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三、讲例
例1、如图,O是△ABC外一点,以点O为旋转中心,
将△AB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作出经旋转
变换后的像。
思考题:
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边上的一点,△ABD经过旋转后到达△ACE的位置。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了多少度?
(3)如果M是AB上中点,那么经过上述的旋转后,点M到了什么位置?
2、区徽可以看作是什么“基本图案”通过怎样的旋转而得到的?
3、本图案可以看做是一个菱形通过几次旋转得到的?每次旋转了多少度?
拓展提高
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是斜边,将△ABP
绕点A逆时针旋转,能与△ACP,重合,如果AP=3,
那么PP,的长等于多少?
2、正方形ABCD的BC边上有一点E,∠DAE的平分线交CD与点F,求证:AE=DF+B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