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榕意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欺诈性经营行为的构成要件

欺诈性经营行为的构成要件

来源:榕意旅游网

认定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的必须具备两个要件:

一是在客观上,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过程中,必须存在上述所列的欺诈行为之一。如果客观上不存在上述列举的情形,就不得推定经营者是实施了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二是在主观上。必须是经营者不能证明自己确非欺骗、误导消费者而实施的此种行为。

一、欺诈性经营行为维权举证是怎么样的

在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举证能力的不对称,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往往无法证明经营者存在着欺诈故意,经营者宣传材料所记载的内容与消费者购买到的商品不一致只能够证明某种行为的存在,而这种不一致并不必然表明经营者是故意为之。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消费者可能无法证明经营者的故意是否存在。将证明欺诈故意存在的责任置于消费者一方,在许多情况下实际上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必然的败诉。因此,需要由经营者来证明自己不存在主观上的欺诈故意。同时,由于故意是一种主观状态,因此,故意存在与否只能够通过间接证据证明。

二、欺诈性经营行为的种类

1、掩盖商品质量中存在的瑕疵,销售或者提供不符合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要求的商品;

2、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3、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

4、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5、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6、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

7、对商品或者服务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8、销售商品的重量或者数量少于该商品所明示的重量或者数量;

9、对商品的价格作虚假的表示等等。

三、对于欺诈性经营行为的惩罚

只要商品的经营者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实施了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等欺骗手段,诱使消费者产生错误的理解,作出违背自己意愿的意思表示,就构成了欺诈性经营行为,对于欺诈性经营行为《消费者权益保》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了,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即经营者承担的惩罚性赔偿金的金额为消费者实际支付的费用的一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nryq.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